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教育公平理念的进一步普及,加之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虽处在农村的中学,教学方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科教学已成为改变传统单一的说教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当务之急。
一.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1、拓宽获得信息的途径,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教师每一节课板书和讲解占去了大量时间,授课信息密度小。实验心理学家赫瑞特拉指出:“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优秀课件教学,图、文、声并茂,脑、眼、耳、口、手并用,可以更有效的刺激人们的感觉吸收信息。这些集声、光、色于一体的非书面资料真实生动,纪实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容量大,可以使抽象文字材料形象化,把枯燥的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有趣、地道的英语语言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2、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英语教学课堂,就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运用信息技术,能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参与行为。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制定计划、讨论方案、分配任务,通过各种媒介如光盘、书籍尤其是网络收集整理资料。由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自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对学习进行自我调控,而且能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独立地感知、学习、理解和提高,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促进了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学生在教师精辟简练的讲解指引下,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特定语言情景,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交互协作和交流,对主题或专题进行讨论、会话或自主学习等等。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只是起组织、引导、裁判和释疑的作用,而学生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自己有效地掌握当前所学知识的目的。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计算机集文字、图形、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使要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这种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自学语言及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真正的素质教育的目的,并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拓宽学生的英语视野。
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变化、颜色的变换等手段,可进行高密度的强化训练,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好,而且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延伸了教学内容。如:在教学Disasters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下载一些有关图片,如台风、洪水、地震、火山等,让学生不仅学习这些灾害的名称,而且可以从画面上了解这些灾害发生的状况、规模、影响等一系列的知识,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避免自然灾害的生态意识。
5、提升学生的运用英语能力。
学习英语的最高境界就是能用英语思维、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语言是一种文化习惯,学习英语意味着学习一套新习惯。在学习新习惯的过程中,旧习惯(母语知识)必然会对新习惯(英语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可最大限度的降低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二、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英语课堂的方法
1、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网是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基础,江苏省正努力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我们广大中学配备了高速校园网、互联网,为学校实行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每个教师都应充分利用好校园网。
一是利用校园网的素材库,播放教材同步VCD光盘进行视听说教学。二是自己采集和利用教学资源库的歌曲、影视音像资料,通过校园局域网在教室中进行听说练习,如播放英文歌曲进行听写和学唱,寓教于乐,增强对英语的感性认识。三是利用校园网中的教学资源库充实自己的电子教案,丰富学习材料,如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图片、文字、歌曲、影像和网址,从而开拓思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积极运用互联网。通过信息技术学习英语,是一条全新而有效的途径。利用电脑网络,可以扩大教室的空间,创造出缤纷多彩、真实地道、兴趣盎然的英语学习天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收集和整理相关课题的资料作为教材课题的拓展学习资源,可以在学校主页上建立链接进行网络学习,可以由教师把经过认真筛选的相关网址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还可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英语网站获取信息,拓展有限的课文内容,使英语学习饶有兴趣,等等,这些方式的学习使教学信息得到极大扩充,知识范围广泛拓展,课堂结构更趋开放。
3、主动利用课件教学。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和交际的机会。如,借助网络课件,可以创设语言交际情景,让学生进行情景对话和角色扮演甚至是独具创意的对话,从而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方面,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通过音频、视频多媒体播放英语国家的报道,把学生带进真实生动的场面和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人文风光,历史地理,那些丰富地道的语言,如同把学生带到英语国家去,边“旅游”,边学英语。每个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课件设计,作为英语学科,课件的设计应从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出发,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启发、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并且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构建高效英语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信息技术运用要有针对性,不可为追求热闹而运用,那将适得其反,不仅不能构建高效课堂,相反,可能把课堂变成低效课堂甚至无效课堂。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重在信息的获得、筛选与运用,在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2、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趋势下,不能淡化传统教学的重要作用,要能够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而不是取代。
3、教师综合素质要提高。利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要求教师既要有较高水平的英语能力,又要有懂得现代信息技术与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结合多媒体和现行的特点,设计出具有多媒体特色,有助于学生参与、思考、探索的多媒体课件。
4、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英语学科教学,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英语教师要加强教育技术学和学科教学的基础培训,增强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
总之,作为始终坚守在偏远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第一线二十多年的一名教师,我深知农村孩子学习英语的难处。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普及,必将带来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资源、教学评价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更要主动应对,积极学习,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把对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探索和实践推向深入,为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高效英语课堂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赵嘉平 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何克抗
3.《浅谈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效益 》,孙亚风
4.《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初探》,郑剑珠,2006
一.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1、拓宽获得信息的途径,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教师每一节课板书和讲解占去了大量时间,授课信息密度小。实验心理学家赫瑞特拉指出:“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优秀课件教学,图、文、声并茂,脑、眼、耳、口、手并用,可以更有效的刺激人们的感觉吸收信息。这些集声、光、色于一体的非书面资料真实生动,纪实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容量大,可以使抽象文字材料形象化,把枯燥的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有趣、地道的英语语言环境,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2、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英语教学课堂,就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平台。运用信息技术,能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参与行为。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制定计划、讨论方案、分配任务,通过各种媒介如光盘、书籍尤其是网络收集整理资料。由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自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对学习进行自我调控,而且能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独立地感知、学习、理解和提高,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促进了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学生在教师精辟简练的讲解指引下,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特定语言情景,通过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交互协作和交流,对主题或专题进行讨论、会话或自主学习等等。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只是起组织、引导、裁判和释疑的作用,而学生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自己有效地掌握当前所学知识的目的。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计算机集文字、图形、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使要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具吸引力,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这种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自学语言及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真正的素质教育的目的,并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4、拓宽学生的英语视野。
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变化、颜色的变换等手段,可进行高密度的强化训练,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好,而且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延伸了教学内容。如:在教学Disasters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下载一些有关图片,如台风、洪水、地震、火山等,让学生不仅学习这些灾害的名称,而且可以从画面上了解这些灾害发生的状况、规模、影响等一系列的知识,同时还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避免自然灾害的生态意识。
5、提升学生的运用英语能力。
学习英语的最高境界就是能用英语思维、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语言是一种文化习惯,学习英语意味着学习一套新习惯。在学习新习惯的过程中,旧习惯(母语知识)必然会对新习惯(英语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可最大限度的降低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二、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英语课堂的方法
1、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网是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基础,江苏省正努力在全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我们广大中学配备了高速校园网、互联网,为学校实行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每个教师都应充分利用好校园网。
一是利用校园网的素材库,播放教材同步VCD光盘进行视听说教学。二是自己采集和利用教学资源库的歌曲、影视音像资料,通过校园局域网在教室中进行听说练习,如播放英文歌曲进行听写和学唱,寓教于乐,增强对英语的感性认识。三是利用校园网中的教学资源库充实自己的电子教案,丰富学习材料,如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图片、文字、歌曲、影像和网址,从而开拓思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积极运用互联网。通过信息技术学习英语,是一条全新而有效的途径。利用电脑网络,可以扩大教室的空间,创造出缤纷多彩、真实地道、兴趣盎然的英语学习天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收集和整理相关课题的资料作为教材课题的拓展学习资源,可以在学校主页上建立链接进行网络学习,可以由教师把经过认真筛选的相关网址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还可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英语网站获取信息,拓展有限的课文内容,使英语学习饶有兴趣,等等,这些方式的学习使教学信息得到极大扩充,知识范围广泛拓展,课堂结构更趋开放。
3、主动利用课件教学。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和交际的机会。如,借助网络课件,可以创设语言交际情景,让学生进行情景对话和角色扮演甚至是独具创意的对话,从而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方面,教师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通过音频、视频多媒体播放英语国家的报道,把学生带进真实生动的场面和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人文风光,历史地理,那些丰富地道的语言,如同把学生带到英语国家去,边“旅游”,边学英语。每个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课件设计,作为英语学科,课件的设计应从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出发,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启发、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并且突出重点、难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构建高效英语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信息技术运用要有针对性,不可为追求热闹而运用,那将适得其反,不仅不能构建高效课堂,相反,可能把课堂变成低效课堂甚至无效课堂。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重在信息的获得、筛选与运用,在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2、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趋势下,不能淡化传统教学的重要作用,要能够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运用多媒体教学是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而不是取代。
3、教师综合素质要提高。利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要求教师既要有较高水平的英语能力,又要有懂得现代信息技术与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结合多媒体和现行的特点,设计出具有多媒体特色,有助于学生参与、思考、探索的多媒体课件。
4、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引入英语学科教学,需要一个较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英语教师要加强教育技术学和学科教学的基础培训,增强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技能。
总之,作为始终坚守在偏远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第一线二十多年的一名教师,我深知农村孩子学习英语的难处。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普及,必将带来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资源、教学评价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更要主动应对,积极学习,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把对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探索和实践推向深入,为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高效英语课堂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赵嘉平 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何克抗
3.《浅谈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效益 》,孙亚风
4.《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初探》,郑剑珠,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