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设计基础教学不是要求学生盲目地去描画对象或表现对象,而是要求学生在形态思维训练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与表现。这种教学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自由交流与对话的平台基础之上,这也是开放式教育模式的根本。
[关键词] 设计基础教学 探讨
探讨设计基础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我们需要从教育模式的探讨中,研究教师角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只有在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我们的认识才会更加深入,并且通过不断地工作,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重视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才可能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现代设计基础教学研究,实际上并不是盲目地去描画对象或表现对象,而是要求学生在形态思维训练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与表现。
一、教师职责的观念转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使整个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不同资讯的相互交流,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选择信息的范围越来越广。其中,知识与信息不再被少数人占有,而是成为一种类似大众快餐的文化消费方式。实际上,教师的教学职责正逐渐地转变为引导、归纳、提纯和整合知识结构,并不断地为学生建构且提供一种基于拓展学生思想视野的信息平台。
在现代设计教育思想的平台下,教师应该具体实施相应的造型训练和技术能力的培养。过去,由于各种主客观前提造成的文化封闭,学生能够学习的,以及能在美术学院资料室里查阅到的,几乎只有前苏联艺术家所创立的现实主义绘画风格与相关作品。在那个年代,即使学校有这种现代设计类艺术图册,学生也仍然难以接触到这些教学作品。那时人们普遍认为,这种艺术方式是可怕的、丑陋的,因此也就是不适宜的。这种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便是:扎实的写实技法训练和其它练习都不值得去考虑。不可否认,在执行教学计划的同时,教师实际上体现着其自身的知识结构与相关的时代背景。如果教师的知识结构缺乏对现、当代艺术与教育方式的认识与研究,那么他所教出来的学生,就必然是除了古典主义、写实技法以外,对其它一无所知。可见,教师自身的知识系统必须与时俱进,必须在知识更新和不断提高艺术修养的过程中,继续学习或不断地修正过往的知识面,并有效地进行知识系统的整合。另外,还必须让学生了解现、当代艺术发展的历史,关注艺术批评,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并不断加强艺术审美能力的训练。
现代艺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只懂技术作业的社会工匠,而是要培养有知识、有头脑并极具创造力的美术人才或设计人才。在过去的艺术教育方式里,太多的制约和所谓规范的训练要求,几乎停滞了学生自然流露情感的用笔。因此,教师的职责应该是给予学生一个思想自由的想象空间,以及一个良好的、富于创造性的自由心态。
二、师生交流与对话
在开放性的教学系统里,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建立起一种平等而互动的关系,必须在对话的基础上,寻找教与学的相互关联,打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在建立知识系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全面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以及市场需求意识的健康发展,从而为学生逐步适应复杂的社会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某种意义上,现代性的教与学,是一种有意识的、基于创造性思维与相应技术能力培养的具体实践与探险。没有这个探险,就不会去发现问题,就不会去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艺术教育必须重视视觉基础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因势利导地为帮助和扶持学生的个人观点,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通过想象的视觉空间来扩展其思维能力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实际上是刚刚开始经历艺术探索,教师必须耐心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在这一阶段,一方面,较为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完善其个性的教学手段,还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健康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而在现代设计基础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观察与想象,来运用任何视觉媒材,而且可以通过操作不同媒介,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意念与情感,并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化艺术形式。只有这样,课程训练的目的才会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学生也才会在观察与发现的乐趣中,形成良好的个人风格意识,从而激发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开放性的教育模式
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在飞速发展,原有的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承担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在社会发展的需求中,我们的知识以及支撑我们知识系统的教育过程,必须有别于过去那种被主观愿望牵引而近乎封闭的自循环的教育模式,必须在具体实践或实验性的教学策略中,逐步推进前瞻性的教学战略,并达成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开放性与封闭性教育模式有根本区别。所谓封闭的系统观是一种可确定、可预测和可控制的因果观点,具有相对单纯的线性特征。开放性的教育模式则不必是线性的、统一的、可确定的,它是各种有机成分不断变化并通过相互作用、重构、转变、多重解释而达成,可供不同需求选择的具体演化与发展的结果。
在现代教学理念和开放性的教育模式中,教学过程往往是将线性的、统一的或可确定的教学方式,转变为非线性的,由各种有机成分不断转化为一种重构、转变与多重解释的教学方式。过去的教学往往只呈现纵向性思维;而如今的教学基于三维或多维的思维形态,将设计基础的教学进程转化为一种基于综合思考的实验性教学形态。
现代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并养成创造力。因此,通过基础教育而获得审美经验的创造力,不仅会有效地推动设计教育的目标发展,还能使学生的未来成长具备足够应对社会需求的变数。惟其如此,我们基于开放性的基础教育的目的才能够实现。
四、结 论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某种或多种创造潜能,只要着意寻求我们自身与周围生活之间的新型关系,我们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创造力虽非与生俱来,但也并非是那些“天才”们所独有的。我们每个人都有我们自己的感知方式,只不过在很大程度上,这往往受制于我们社会的传统意识。如果我们局限于概念,而不用直接的感受去更替我们的意识,那么我们通常会走进一条死胡同。因此,问题的重要性是我们能否站在社会发展学的高度上,科学地使用我们人类自己的经验系统,因为我们只有不断寻求新方法,才能真正地增进我们对未知世界的进一步把握与了解。具体到艺术层面上讲,发现与观察本身,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创造性工作。其中,每个人在根据自身能力来适当地发挥自身创造潜能的时候,往往会把艺术体验逐渐地纳入新的经验体系,并根据经验创造再次提出新的问题。
教师的职能,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画得好不好,实际上并不是最重要的,过程才最为重要。之所以过程很重要,是因为这是通过感官来洞察知识的过程,是一种依靠直觉与思想来进行探索的形式,因此必然会得到变化的结果。一旦缺乏这个过程,取得的结果,往往就只是验证那些既成的“事实”。所以,我们强调的结果就是,学生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开始不理解是正常的,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真心用你自己的眼光,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发现了一些什么事物,并以独特的视觉形式表达出来。实际上,艺术和设计之间有很多共性,它们都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生活方式。每个时代都会产生自己的艺术作品,我们不能仅仅囿于一种基础、一种方法,各种形式、各种方法都应该成为设计基础教学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2] 张弘昕,杨身源.西方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3] 王中义,许江.从素描走向设计[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4] 周至禹.过渡——从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 陈 敏
[关键词] 设计基础教学 探讨
探讨设计基础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我们需要从教育模式的探讨中,研究教师角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只有在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我们的认识才会更加深入,并且通过不断地工作,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重视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才可能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现代设计基础教学研究,实际上并不是盲目地去描画对象或表现对象,而是要求学生在形态思维训练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与表现。
一、教师职责的观念转变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使整个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不同资讯的相互交流,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选择信息的范围越来越广。其中,知识与信息不再被少数人占有,而是成为一种类似大众快餐的文化消费方式。实际上,教师的教学职责正逐渐地转变为引导、归纳、提纯和整合知识结构,并不断地为学生建构且提供一种基于拓展学生思想视野的信息平台。
在现代设计教育思想的平台下,教师应该具体实施相应的造型训练和技术能力的培养。过去,由于各种主客观前提造成的文化封闭,学生能够学习的,以及能在美术学院资料室里查阅到的,几乎只有前苏联艺术家所创立的现实主义绘画风格与相关作品。在那个年代,即使学校有这种现代设计类艺术图册,学生也仍然难以接触到这些教学作品。那时人们普遍认为,这种艺术方式是可怕的、丑陋的,因此也就是不适宜的。这种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便是:扎实的写实技法训练和其它练习都不值得去考虑。不可否认,在执行教学计划的同时,教师实际上体现着其自身的知识结构与相关的时代背景。如果教师的知识结构缺乏对现、当代艺术与教育方式的认识与研究,那么他所教出来的学生,就必然是除了古典主义、写实技法以外,对其它一无所知。可见,教师自身的知识系统必须与时俱进,必须在知识更新和不断提高艺术修养的过程中,继续学习或不断地修正过往的知识面,并有效地进行知识系统的整合。另外,还必须让学生了解现、当代艺术发展的历史,关注艺术批评,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并不断加强艺术审美能力的训练。
现代艺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只懂技术作业的社会工匠,而是要培养有知识、有头脑并极具创造力的美术人才或设计人才。在过去的艺术教育方式里,太多的制约和所谓规范的训练要求,几乎停滞了学生自然流露情感的用笔。因此,教师的职责应该是给予学生一个思想自由的想象空间,以及一个良好的、富于创造性的自由心态。
二、师生交流与对话
在开放性的教学系统里,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建立起一种平等而互动的关系,必须在对话的基础上,寻找教与学的相互关联,打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在建立知识系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全面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以及市场需求意识的健康发展,从而为学生逐步适应复杂的社会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某种意义上,现代性的教与学,是一种有意识的、基于创造性思维与相应技术能力培养的具体实践与探险。没有这个探险,就不会去发现问题,就不会去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艺术教育必须重视视觉基础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因势利导地为帮助和扶持学生的个人观点,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通过想象的视觉空间来扩展其思维能力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实际上是刚刚开始经历艺术探索,教师必须耐心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在这一阶段,一方面,较为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完善其个性的教学手段,还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健康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而在现代设计基础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观察与想象,来运用任何视觉媒材,而且可以通过操作不同媒介,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意念与情感,并呈现出不同的个性化艺术形式。只有这样,课程训练的目的才会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学生也才会在观察与发现的乐趣中,形成良好的个人风格意识,从而激发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开放性的教育模式
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在飞速发展,原有的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承担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在社会发展的需求中,我们的知识以及支撑我们知识系统的教育过程,必须有别于过去那种被主观愿望牵引而近乎封闭的自循环的教育模式,必须在具体实践或实验性的教学策略中,逐步推进前瞻性的教学战略,并达成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开放性与封闭性教育模式有根本区别。所谓封闭的系统观是一种可确定、可预测和可控制的因果观点,具有相对单纯的线性特征。开放性的教育模式则不必是线性的、统一的、可确定的,它是各种有机成分不断变化并通过相互作用、重构、转变、多重解释而达成,可供不同需求选择的具体演化与发展的结果。
在现代教学理念和开放性的教育模式中,教学过程往往是将线性的、统一的或可确定的教学方式,转变为非线性的,由各种有机成分不断转化为一种重构、转变与多重解释的教学方式。过去的教学往往只呈现纵向性思维;而如今的教学基于三维或多维的思维形态,将设计基础的教学进程转化为一种基于综合思考的实验性教学形态。
现代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并养成创造力。因此,通过基础教育而获得审美经验的创造力,不仅会有效地推动设计教育的目标发展,还能使学生的未来成长具备足够应对社会需求的变数。惟其如此,我们基于开放性的基础教育的目的才能够实现。
四、结 论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某种或多种创造潜能,只要着意寻求我们自身与周围生活之间的新型关系,我们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创造力虽非与生俱来,但也并非是那些“天才”们所独有的。我们每个人都有我们自己的感知方式,只不过在很大程度上,这往往受制于我们社会的传统意识。如果我们局限于概念,而不用直接的感受去更替我们的意识,那么我们通常会走进一条死胡同。因此,问题的重要性是我们能否站在社会发展学的高度上,科学地使用我们人类自己的经验系统,因为我们只有不断寻求新方法,才能真正地增进我们对未知世界的进一步把握与了解。具体到艺术层面上讲,发现与观察本身,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创造性工作。其中,每个人在根据自身能力来适当地发挥自身创造潜能的时候,往往会把艺术体验逐渐地纳入新的经验体系,并根据经验创造再次提出新的问题。
教师的职能,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画得好不好,实际上并不是最重要的,过程才最为重要。之所以过程很重要,是因为这是通过感官来洞察知识的过程,是一种依靠直觉与思想来进行探索的形式,因此必然会得到变化的结果。一旦缺乏这个过程,取得的结果,往往就只是验证那些既成的“事实”。所以,我们强调的结果就是,学生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开始不理解是正常的,关键在于你是不是真心用你自己的眼光,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发现了一些什么事物,并以独特的视觉形式表达出来。实际上,艺术和设计之间有很多共性,它们都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生活方式。每个时代都会产生自己的艺术作品,我们不能仅仅囿于一种基础、一种方法,各种形式、各种方法都应该成为设计基础教学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2] 张弘昕,杨身源.西方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3] 王中义,许江.从素描走向设计[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
[4] 周至禹.过渡——从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 陈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