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大地号角争鸣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说山西好风光,优美的山西是我家。”我这个地道的山西人,2015年有机会回到故乡参加了一系列活动。其中有一项最令我心动,它将会对我家乡的音乐建设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5年7月27日,在地处二龙山麓的中北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内,山西省管乐协会暨第二届山西管乐夏令营宣布成立并开营。这是一个隆重的仪式,一件决定着三晋大地艺术教育、艺术发展、艺术普及的大事。首任协会会长、中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圆号演奏家李斌上台致词,他说道:“山西省管乐协会的成立是山西管乐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几代山西管乐人众志成城、前赴后继的结果,它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山西省管乐协会名誉会长、长笛演奏家吴骥先生为协会题写了对联一副,上联“号角争鸣穿越日月彩”,下联“同舟共济奏响三晋强音”。这副对联道出了全体与会者的心声,为协会的成立送上了美好的祝愿!
  管乐协会促进专业交流
  山西省管乐协会的成立,为我国管乐演奏、教学、研讨事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众所周知,近年来,管乐事业在我国发展迅猛,各地学习管乐的青少年数量倍增,专业管乐演奏水平也不断攀高。然而,由于以前管理不善,各种专业类型“各自为政”,很难形成统一的发展规划和技术交流,这也是我们之所以落后于世界管乐强国的原因之一。
  山西省是一个管乐大省,这里人口众多,群众基础好,很适合大规模发展管乐艺术。然而以前松散的管理给管乐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因而管乐协会的成立十分必要,它如同一种黏合剂,能将全体管乐人的心声、愿望凝聚在一起,有步骤地进行各项专业交流,继而提高整体管乐艺术水平。
  协会聘请了十余位全国一流专家为艺术顾问,我在现场看到,包括老一辈圆号大师韩铣光教授在内的十余位专家并排坐在那里,他们有单簧管教授王振先、解川,双簧管教授金京春,长笛教授倪一珍,小号教授张楠、宋建敏,长号教授刘洋,萨克斯管教授李满龙等。他们的加盟,极大地扩充了协会的实力和影响力,为协会的形象增添了光彩。
  山西省管乐协会不是脱离实际的官僚机构,它下辖全省若干个分会,以扶持和协办的方法,为各分会做出具体的工作指导。当天协会成立大会上,还举行了各分会的授牌仪式,临汾、运城等分会的代表上台接受了授牌。
  山西省管乐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山西地区的管乐艺术开始进入了新的发展轨道。今后,全体管乐人应该坚持开拓创新,致力于学术研讨、教学研究和青少年普及方面的教育,大胆担当起艺术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共同为提高三晋人民的精神生活水平而奋斗。


山西省第二届管乐夏令营合奏汇报音乐会

  专业大师课的作用与功效
  紧随着山西省管乐协会成立仪式的,是于当日开营的第二届山西管乐夏令营。山西管乐夏令营是一项传统活动,2015年是第二次举办。夏令营的宗旨是,提高山西省青少年管乐演奏水平,丰富学生课外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树立大学梦想,抒礼管乐情怀。
  夏令营为期四天,其活动包括两个学术论坛,三个拓展项目,四场音乐会等,共有两百多名营员、一百八十六位专家参加,还有十二位特聘专家。此活动是山西省最大的一次管乐盛宴,亦是山西音乐史上值得记载的一项壮举。
  我到夏令营的第一天,就感受到了一种喧闹火热的气氛。前来参加夏令营的各地学子有少儿,有少年,有青年,每个人都是管乐学习者。尽管年龄不同、家乡不同、水平不同,但孩子们却十分开心,彼此像过年一样高兴。我看到他们,自己仿佛也年轻了许多。
  夏令营最重要的项目是特聘专家们的大师课。我作为观察员和评论家,每日走访于各个教室,观看大师们上课的情形与过程。韩铣光教授年过八旬,是上海音乐学院前任资深教授,我国圆号界的老权威。但为孩子们上课,老教授没有丝毫怠慢,几天下来,他在酒店的房间里就没有断过声音,每日早饭后,就见他的房间外放满了号盒。有一天上课时,我进入他的房间,他正在为孩子们上合奏课。十几个孩子分为三个声部,他坐在中间指挥排练。孩子们和弦吹不准,他不断耐心地校正,孩子们节奏吹不对,他不厌其烦地提醒……几遍下来,十几个孩子的三重奏已吹得有模有样,真是神了!
  王振先教授的单簧管大师课很有特色,他是南京艺术学院的单簧管教授。有一次,他给一个男孩子上课,从双手的姿势、站立的姿态到运气的方法,均做了针对性很强的指导。每到关键时刻,王教授便亲自示范,身体力行地引导学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倪一珍教授的长笛大师课也很有趣,几个少儿学生天真活泼,倪老师因势利导,以形象化的灵活教学方式启发孩子,使孩子们既学到了演奏技艺,又增添了欢快情绪。
  李满龙教授的萨克斯管大师课则另辟途径。他上课时一直挎着萨克斯,始终与学生们一起吹奏,哪句不对,他就多示范几遍,从头至尾认真严肃,没有半点疏忽。
  其他如金京春教授的双簧管课,解川教授的单簧管课,张楠、宋建敏教授的小号课,刘洋教授的长号课等,都非常富有特色和实效,学生们从中受到了很大启发。最重要的是,他们明确了各类管乐器的正确演奏方法,懂得如何通过有效的练习来取得进步。开阔眼界之后,这些学生们从意识、理念和实际吹奏上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专场音乐会的精彩场面
  本届夏令营,每天晚上都有专场音乐会,既有专家示范音乐会,又有学生与教师混合的综合音乐会,内容虽都是小型室内乐作品,但风格之严谨,规格水平之高,都与正规音乐会不相上下。
  第一场音乐会是专家音乐会。来自全国的十几位特邀专家一显身手,用他们精彩的演奏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专业示范课。首先出场的是年过六旬的单簧管演奏家王振先,他果然“宝刀不老”,以精彩的气息控制和略带忧郁感的音色,为大家演奏了尼尔森的《幻想曲》,受到台下师生的一片热赞。   小号演奏家张楠是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他的吹奏方法严谨规范,功力扎实,音色变化幅度大,演奏歌唱性强。他演奏的理查·皮斯利的《夜歌》颇有意境,悠远的音色和长气息的控制,使台下学习小号的学生们大长见识,而小号表现出的深深歌唱性,亦令孩子们感受颇深。
  长笛演奏家倪一珍是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爱乐乐团首席长笛,她为大家演奏了沙米娜德的《小协奏曲》。倪老师的演奏声音通透,音色明亮,技术娴熟精湛,博得了台下观众的一片掌声。
  双簧管演奏家金京春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北京交响乐团首席双簧管。当晚他以《“宠姬”协奏曲》赢得了满堂彩,这是双簧管文献中最难的曲目之一,他曾在国际比赛中演奏过此曲。
  长号演奏家刘洋亦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同时还是中国交响乐团的首席长号。他也演奏了一首艰难的乐曲——普里奥尔的《苏格兰的蓝铃花》。这首乐曲有着丰富的技巧,演奏起来高亢而华丽,效果十分突出。刘洋的演奏非常流畅,台下的师生们听得都很“过瘾”。
  音乐会最后的节目是单簧管二重奏,王振先与天津音乐学院单簧管教授解川一起,在钢琴家朴英玉、王华的伴奏下,演奏了瑞格、门德尔松的《两首小品》和《音乐会小品》。两个人的吹奏功力自不必说,合奏效果亦十分突出,显现出了不凡的音乐修养。
  第二天的音乐会以圆号作品为主。本场音乐会由中北大学艺术学院学科管理部主任李斌主持,他本身也是一位圆号演奏家和教授。上半场,中北大学艺术学院学科管理部主任、圆号演奏家李斌首先出场,与本院女高音朱思微博士、钢琴教师范晓荣合作,演奏了舒伯特圆号、女高音、钢琴三重奏《水上吟》。这是一首冷门但优秀的作品,此次为国内首演。作品颇富诗意,有着艺术歌曲般的雅致,也有着辽阔渊远的音调。圆号与女高音、钢琴的配合十分自然,如同田野之中的美妙回声……
  青年单簧管演奏家王禹尘演奏了普朗克的《单簧管奏鸣曲》。这是一首现代单簧管作品,节奏、技巧都较难,王禹尘作为一名学生,敢于在这样的音乐会上演奏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勇气和实力,何况他当晚演奏得很好。长笛教师王晓燕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现在是山西地区一位优秀的长笛教师。当晚她演奏了莫拉奇的《瑞士牧羊人》,其整体效果流畅,音乐、音色、技巧都较出色。
  此曲过后,音乐会上出现了一个特殊嘉宾。他是刚刚在意大利国际圆号比赛中获得青年组冠军的欧阳贝利。欧阳贝利是个奇才,他刚满十二岁,却在强手如林的国际青年组比赛中折桂,实为一个奇迹。欧阳贝利是韩铣光教授的学生,八岁开始吹圆号,现在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就读。当他走上舞台时,完全是一个可爱的小学生形象。可当号声响起时,人们听到的竟是理查·施特劳斯的《第一圆号协奏曲》。这是一首很难的作品,不过它在欧阳贝利的嘴下却显得简单上口。欧阳贝利的演奏气势饱满,音色壮丽,节奏感相当突出。在音乐表现上,他能够将雄壮的第一主题和歌唱性的第二主题处理得恰如其分,自然性的对比亦很充分。
  音乐会下半场是中北大学圆号四重奏组的汇报演奏。这个重奏组刚刚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圆号重奏比赛中打入决赛,其水平发挥令人刮目。当晚他们演奏了霍夫曼的《西达科蓝调》、德彪西的《玛祖卡》和《组曲》,其合奏能力不错,今后多多训练,肯定会前途似锦。
  第三天晚上,倪一珍教授举行了长笛独奏音乐会,曲目包括C.P.E.巴赫的《汉堡奏鸣曲》、王永新《僮锦幻想曲》、莫扎特《D大调回旋曲》、捷南《威尼斯狂欢节幻想曲、沙米娜德《小协奏曲》、圣-桑《浪漫曲》、波姆《卡门幻想曲》、多普勒兄弟长笛二重奏《行板与回旋》。这是一场高水平、足分量的长笛独奏音乐会,倪一珍的实力和水平毋庸置疑。


山西省第二届管乐夏令营

  趣味的培养与方法的改进
  本届管乐夏令营办得很成功,活动期间秩序井然,学生们积极、热情、认真,从始至终充满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氛。我留意到,夏令营期间,组织者不仅以专家大师课、专业小课、示范音乐会等形式吸引学生,还为大家安排了专业以外的娱乐项目,如安排学生们参观火炮武器展览,在校园丛林中进行CS真人军事游戏等,使学生们既学到了音乐,又加强了国防教育和体育锻炼,一举两得,取得了双赢。
  作为评论观察员,我在与会期间一直抽时间与组织者和专家们进行了交谈,感觉到了山西音乐事业的希望,同时也看到了它在专业方面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以下我提几点意见。
  首先,要通过一切方法引进现代先进的管乐理念,要从基础的教师抓起。现在一些学生暴露的问题,都是教师教育不当造成的,因此,加强基层教师的专业培训刻不容缓。
  其次,要对学生的家长进行跟踪教育,使他们尽量成为学生学习时的帮手。夏令营中,很多家长不辞辛苦来到现场,但他们只能提供后勤服务,而不能起到更积极的作用。假使夏令营能抽出时间给家长们做一个培训,使他们从理念上了解管乐的学习和演奏,会对学生们的学习起到直接的辅助作用。
  最后,要加强音乐会实践,将省外高水平的管乐演奏会“请进来”,让孩子们亲眼见到一流的演奏是什么样子。再有,创造机会让孩子们“走出去”,到省外高水平的地方求学。
  三晋大地号角争鸣,一片“同舟共济”的强音在不停奏响。全体管乐同仁们,奋斗吧,前进吧,美好的明天正在向我们招手,成功的喜悦正在等着我们去体验!
其他文献
旅美华裔钢琴家朱烨近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了一场颇具特色的独奏会。虽然在众多钢琴家中,她的名字并不如雷贯耳,但她曾是拉赫玛尼诺夫钢琴比赛的获奖者,也是传奇钢琴教育家格拉夫曼的弟子,与郎朗师出同门。  开场曲莫扎特的《D小调幻想曲》被公认为一首极难演奏好的钢琴独奏作品。尽管这首小品没有炫耀的技术段落或复杂的曲式结构,但其影射的音乐涵义却是极其深刻的。在短短的六分钟里,作曲家由冥想变得黯然神伤,由不
期刊
都市冒险:纽约爱乐青年音乐会  这是今年MISA的第二场音乐会,取名为“都市冒险”,也许正贴合了“纽约”和“青年”这两个关键词。于是,纽约爱乐乐团除了为上海观众带来古典音乐作品《彼得与狼》和《蒂尔的恶作剧》外,还将上演两部新鲜的作品:卢卡斯·亚历山大的《来自纽约》以及钱怡冰的《弦·击》。这两位作曲者分别来自纽约和上海,钱怡冰目前还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弦·击》是一部为弦乐五重奏与打击乐(钢片琴
期刊
姚谦老师在《吴彤们》的序言中说道,所有与他一样接触过吴彤的音乐或他本人的人,都会安静地、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他。我也许也算是其中一位。第一次采访吴彤,是因为对作为杰出艺术家的他的好奇和尊敬。早在音乐学院念书的时候,我就听说过他。他是屈指可数的在西方立足和成名的中国民乐演奏家之一。第二次采访他,是因为被笙这件古老的中国乐器以及传统文化所吸引,希望可以将他关于笙的主题演讲整理出来,让更多的人读到
期刊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睡前在微博上播放一曲,给自己听,也给大家听。常有人问起,那么你最喜欢哪一首呢?想来想去,答不上来,我最想听的,至今还没有听见。那么我自己来写几曲吧,我想。是时间到了,我可以来作曲了。——田艺苗  这些年来,田艺苗一直在不停地写作,从《温柔的战曲》《靠谱》到《古典音乐的巨匠时代》,出一本热卖一本。但出版个人作品专辑,《旅人》却是有史以来的第一张。作曲系出身的她,曾经说过“作曲对
期刊
大提琴家王健一直非常乐于和成长中的青年演奏家们分享自己的演奏技术和经验,因此,他接受了第十八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公益教育项目的邀约,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一场公开大师课。他的悉心指导不仅带给学生们极大的启发,也让现场观众获益良多。我在观看了王健老师的大师课后,针对他提到的一些问题对他进行了后续采访,并穿插在有关演奏技能、艺术表达、乐曲风格和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的授课记录中。  ● - 赖菁菁 ○ - 王
期刊
很久没有特意听肖邦了,部分原因是对他已经十分“大概熟悉”——听了上句知下句,有人出了明显的错音会吓我一跳,一些奇怪的处理也会让我皱眉,但知道自己远远算不上“真正熟悉”。最近的第十七届肖邦国际比赛倒是个好时机,能让我再熟悉一下肖邦——比赛么,如果你对输赢有点兴趣,就难免被一种“实时”“未知”的状态吸引,我不一定特别关心输赢,甚至也不一定关心谁弹得更好,只是那种现场感的气氛,吸引着我又听了一遍肖邦。 
期刊
说起亨德尔的音乐,首先排名的是他的神剧,如《弥赛亚》等,接着是管弦乐作品、室内乐与独奏器乐作品,最后才轮到他的歌剧。亨德尔的歌剧之所以排名最后,主要原因是冗长啰嗦,剧情有时七拼八凑,缺乏内在的逻辑性,音乐有些程式化,其中无休止的返始咏叹调往往令人敬而远之,难以卒听。还有,亨德尔的许多歌剧当初是为阉人歌手而作的,后来废除阉人歌手,剧中的一些男角色改由女歌手来演唱,听来感觉怪怪的,不太符合现代审美趣味
期刊
2016年3月,中国青年作曲家、钢琴家代博在其钢琴与羽管键琴独奏音乐会上,将《赋格的艺术》首次以键盘乐独奏的形式在国内舞台呈现。代博用钢琴和羽管键琴交替演奏,让观众既从羽管键琴的演释中体会到巴赫时代丰富多样的舞曲风格,又通过现代钢琴的演释感受巴赫音乐中超越时代的美学追求。  音乐会下半场《消失的风景》,是代博根据巴赫《赋格的艺术》主题创作的一组钢琴套曲。《消失的风景》中的贯穿式动机,来自《赋格的艺
期刊
《超凡之声:高音男声歌唱的历史》  (The Supernatural Voice: A History of High Male Singing)  作者:西蒙·拉文斯(Simon Ravens)  英国Boydell & Brewer出版社  长时间以来,音乐理论与实践中对高男高音(falsetto)的使用都存在误解。在这本立意独到的书里,作者拉文斯使用了大量的新材料,讲述了“falsetto
期刊
这是音乐创作界的“宇宙大爆炸”。一位作曲家的手稿能把我们带回那个将内心的灵感汇往笔尖的特殊时刻,无论是迅速而热情满腔,还是缓慢而郁结痛苦,所有这一切都暴露于墨迹中。“每当看到一位作曲大师手稿真迹的那一眼,我总会感到莫名的颤栗,”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在仔细研读完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的手稿后这样写道,“充溢着因为欢乐和绝望而呈现的不拘一格,它那看得见的冲动,它有迹可循的或悠闲或焦虑的瞬间——没有任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