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蔡元培先生是著名的革命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其曾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案,并在担任北大校长期间,积极创新改革,倡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育原则。其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明结合而生,对我国教育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我国社会经济高速的发展,也对教育造成了影响,我国教育部也引起了重视,从1998年的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政策到十九大提出的“五个强化”构建素质教育新格局,都指明了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方向,也说明了当前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有待提升,需要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而蔡元培教育思想中的“健全人格”“五育并举”“教育独立”等内容都是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启示。本文基于此,先概述蔡元培教育思想现实意义,然后探究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再从蔡元培教育思想角度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最后提出基于蔡元培教育思想推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建议,给相关工作者以参考。
关键词:蔡元培教育思想;高校教育;人文素质教育
引言
人文素质教育指的是以知识教授、环境熏染、积极实践等教育活动形式将人类优秀文化内化,转为人内在的稳定品质。人文素质教育意在引导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处理和自然、和社会、和他人之前的关系以及其他内质方面的问题。我国“人文素质教育”自古代便有,其目的是培养出温文懂礼、父慈子孝、兄弟友爱的有文化教养的人。但因为经济文化全球化影响,各种思想交杂,现代教育在影响下,变得更看重知识技能而忽视人文素养,高等教育亦然。蔡元培教育思想作为我国教育思想界中的一股清泉洪流,时至今日,对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仍指导作用。因此,本文特研究分析蔡元培教育思想对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启示。
1 蔡元培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蔡元培教育思想覆盖的范围广,包括儿童教育、基础教育、大学教育等都有所涉猎,并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实践,提出教育理论,这些理论到如今仍颠扑不破。究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其一,思想有革命、民主、创新性。蔡元培是革命民主主义者,在反清和反封建斗争中,其由始至终坚定地站在民主主义的方向,响应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其斗争的过程中,无论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其都会反思总结,不断积累,并在后续的革命战斗中积极实践。其将教育视为救过、强国的不二途径,提倡启发民智,教育救国。其二,思想富有传统文化传承性。蔡元培熟读诗书,文化知识渊博,但其并不是死板的读,也并没有将书奉作权威,他更倾向于自由无拘束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书的哲学。在这些书中,其尤其重视传统文化,并花费大功夫分析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教育体系,摒弃其中糟粕,归纳其中精华,其思想多体现传统文化的先进之处。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其赋予了当时背景下人们以价值观念,树立了人们的信仰,给予了人们精神寄托,给人民很深的影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教育思想在现代高等教育来看,仍具有启发性和现实意义。当下的教育,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教师不断教授给学生社会必须的知识、技能但却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遗失了教育的本质。想要发展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解决现实问题,汲取蔡元培教育思想相关精华部分是十分有必要的。
2 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教育理念偏差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存在过于重视学术教育而忽视人素质培养的问题。一些高校简单的将“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并未突出“人文精神”。本文探讨的素质教育是针对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其外延较小,内涵较深。而导致高校人文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校教育理念的偏差,知识教育一度高于人文素质教育,其认为高校的主要认为就是为社会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高知识水平技术人才,使学生的能力能适应将来的岗位工作。这种观点本身是没错的,但如果只强调这一点,就具有片面性。从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思想也可以看出,学生的德智体美世界观教育是缺一不可的,高校应当兼顾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文素质教育。
2.2 心理素质不强,适应能力弱
从相关新闻可以看出,当下的高校学生存在遇事冲动、行为偏激、自是甚高等问题,在处理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社会关系的时候,以自我为中心,且容易受挫,一旦有不如意之事,就容易走极端,这些都是心理素质差的表现。此外,一些高校学生在进入学校后,无法适应学校的生活,因为性格、习惯的差异,难以和其他人交流,时间一长,心理压力加重,甚至影响学习。
2.3 就业市场调节机制参与,功利化思想
当下,因为每年毕业的人数多,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市场调节机制的参与,使得高校在培养学生方面带着功利思想。其往往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希望提高毕业就业率,但却忽视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这种功利主义驱使下,学生缺乏人文素质教育引导,自由受到限制,最终无法成为人格健全并由鲜明个性的“人”。
3 从蔡元培教育思想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3.1 健全人格
蔡元培教育思想中健全人格理论,虽然在各个时期的表述不一,但基本内涵未变。其是以被教育者为目的和本体,重视被教育者身心的协调、知情意的统一以及个性和群性的一致,从而让被教育者德智体美和世界观得到全面发展,而其和人文素质也联系紧密。其一,身心协调,人文素质教育强调要使人建立起基本身心素质观,身体的健康是片面的,还需要心理素质的健康向上。蔡元培认为,精神的载体是身体,健全的精神与人格需要依托于一具健康的身体,而精神和身体间互相依赖,不可独一而存。其言:“中古时代之教育,偏于一部分之心理,而不及生理一方面,诚为偏隘......健全之精神,必宿于健全之身体,衣食足而后知荣辱,生理之影响于心理也有然”,其倡导遵循学生身心特征、自然界规律,尊重生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这也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需做到的,协调同步发展大学生心理和生理。其二,知情意统一。蔡元培提出,知情意相互联系,不可断绝,“心理有三方面,一直不能脱离知识和情感而独立进行。”只有三方面和谐发展才有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养成,知情意是健全人格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和人文素质教育高尚人文品质追求,成為一个完整的人的观点是契合的。其三,就蔡元培来看,健全的人格需要兼具个性和群性,“在生物进化史上,看出无群性则个性不能生存,无个性则群体不能进步”。其认为,只有兼具两性的人,才能成为时代需要的新公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既需要强调学生个性,也需要发展群性。 3.2 五育并举
蔡元培站在时代发展角度,提出了五种教育论点,“五育并举”分别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其中,军国民教育就是指的体育,需要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和体育锻炼,使其能拥有武装自卫能力和强健体魄。实利主义教育就是智育,其认为这是富国的重要途径,强调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发展学生智能。公民道德教育就是现代教育的德育,其认为这是五育的中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西方资产阶级道德观念,是传统三纲五常封建道德教育的突破进步。世界观教育将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其倡导的是精神境界,实现思想自由、意志自由。美育在蔡元培来看,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因此十分看重。可以说,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实施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对五育间的联系渗透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从而使被教育者能实现全面科学的发展。传统教育对于人的培养是不完善的,往往专注于人的某一点施力,学生很难实现身心同步发展,而“五育并举”更全面,有助于提升受教者综合人文素质。
3.3 教育独立
蔡元培认为:“教育事业应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和教会的影响”,其认为只有教育家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其相比于官僚阶级和传教士更懂得教育的内核,有助于教育规律循迹发展。其教育独立观点为:其一,教育应不受政党控制。“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政党是要制造一种特别群性,抹灭个性”,这是蔡元培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提出的观点,其认为政党更迭会影响教育的持续施行,且政党更关心短期效益,所以他提出教育应当独立于政党之外。但因为当时时代的特殊性,该理论有历史局限性。而当下我国是共产党唯一执政党,其理念是人民为中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方面综合素质人才。放在现代,其本质有一致性,其实是希望教育能摆脱行政的过度干预,有一定独立性和自由性,更有利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发展。其二,摆脱教会控制。教育是与时俱进不断进步的,讲求科学创新,而教会有保守的特质,《圣经》会制约新观点的萌发,也不允许批评反对的言论。蔡元培站在教育育人和教会传教在目的上的差异来得出教育应摆脱教会控制的观点。总的来说,其认为教育应当摆脱各方面干扰,虽然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想法,但其在北大施行的“教授治校”是最佳体现,其本质是发扬自由民主精神,值得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参考和学习。
4 蔡元培教育思想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启示建议
4.1 教育内核,塑造人格
当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知识获取的范畴变广,其学识也得到同步提升,但与此相对的,一些大学生却缺乏人文素质,其是一个“不完整的人”。从蔡元培“健全人格”的理论来说,这一不完整指的不是身体上的不完整,而是心理上内在精神的不完整。蔡元培一直强调身心的协调,心理不能脱离知情意而存在,且需要兼具个性和群性。而导致学生人文素质欠缺的原因,高校教育为其一,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其并没有将“健全人格”融入其中,作为教育导向,其初衷并不是为了塑造学生人格,而只是为了完成发展硬性指标。高校想要突破困局,改革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就需要将牢牢把握“健全人格”思想核心,实现大学生身心的协调。主要的做法为将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到和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宣传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扭转其辅助性教育的认知,长远规划和坚持,如此方能重塑大学生人格,实现和谐发展。
4.2 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五育并举”为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其需要从体育、智育、德育、世界观、美育五方面入手。其一,强健学生体魄,蔡元培认为体育对于国家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时,身体素质不可忽视,高校可以提高体育课程学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积极性,同时也可以組织各类体育活动,篮球、足球、排球比赛等,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观念。其二,教授科学文化知识。实利主义教育就是智育,也就是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高校应当增加科研投入,采购各种相关设备以支持研究。此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刻苦、钻研精神,连接其科学知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其三,德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高校德育应当自学生知情意入手,树立学生信仰和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格素质。其四,正确世界观建立。蔡元培先生的世界观定义是不能满足于表现,而要探索其内在本质。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文理念对于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着导向性,有助于学生思考人和世界的关系,到达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其五,美育,顾名思义就是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通过美术鉴赏、美术设计等类型的艺术课程来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心灵,完善素质。
4.3 教育独立,创设环境
站在当下环境来看,我国高校受官僚行政化、市场功利化影响较重,这无疑会影响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蔡元培认为政党会束缚教育的发展,教育应独立于政党外,换成现代教育背景,就是指教育应当摆脱行政的过度干预,有一定独立性和自由性,更有利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发展。同时高校的市场功利化教育目标,也容易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为此,高校应当尽可能减少各因素干扰,发扬自由民主精神,给予学生个性发展的充分条件,尊重其发展规律,营造丰富多彩,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环境,使人文素质教育事半功倍。
5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启示下,正视存在的问题,如高校教育理念偏差、学生心理素质不强、教育功利化思想等。然后把握蔡元培教育思想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健全人格、五育并举、教育独立等理论内容,积极塑造学生完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世界观全面发展,营造创设良好教育环境,以达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顾晟.试析蔡元培的完全人格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4(03):91+88.
[2]李英翯.探索和分析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现代交际,2014(08):208.
[3]周军锋,梁华府,高敏.蔡元培美育思想对现代素质教育的借鉴意义[J].黄山学院学报,2012,14(04):61-63.
[4]张群.蔡元培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探索分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6):228.
[5]欧玉松.对蔡元培教育管理思想的诠释[J].才智,2012(18):277-278.
关键词:蔡元培教育思想;高校教育;人文素质教育
引言
人文素质教育指的是以知识教授、环境熏染、积极实践等教育活动形式将人类优秀文化内化,转为人内在的稳定品质。人文素质教育意在引导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处理和自然、和社会、和他人之前的关系以及其他内质方面的问题。我国“人文素质教育”自古代便有,其目的是培养出温文懂礼、父慈子孝、兄弟友爱的有文化教养的人。但因为经济文化全球化影响,各种思想交杂,现代教育在影响下,变得更看重知识技能而忽视人文素养,高等教育亦然。蔡元培教育思想作为我国教育思想界中的一股清泉洪流,时至今日,对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仍指导作用。因此,本文特研究分析蔡元培教育思想对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启示。
1 蔡元培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蔡元培教育思想覆盖的范围广,包括儿童教育、基础教育、大学教育等都有所涉猎,并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实践,提出教育理论,这些理论到如今仍颠扑不破。究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其一,思想有革命、民主、创新性。蔡元培是革命民主主义者,在反清和反封建斗争中,其由始至终坚定地站在民主主义的方向,响应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其斗争的过程中,无论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其都会反思总结,不断积累,并在后续的革命战斗中积极实践。其将教育视为救过、强国的不二途径,提倡启发民智,教育救国。其二,思想富有传统文化传承性。蔡元培熟读诗书,文化知识渊博,但其并不是死板的读,也并没有将书奉作权威,他更倾向于自由无拘束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书的哲学。在这些书中,其尤其重视传统文化,并花费大功夫分析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教育体系,摒弃其中糟粕,归纳其中精华,其思想多体现传统文化的先进之处。
蔡元培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其赋予了当时背景下人们以价值观念,树立了人们的信仰,给予了人们精神寄托,给人民很深的影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教育思想在现代高等教育来看,仍具有启发性和现实意义。当下的教育,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教师不断教授给学生社会必须的知识、技能但却忽略了人文素质的培养,遗失了教育的本质。想要发展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解决现实问题,汲取蔡元培教育思想相关精华部分是十分有必要的。
2 当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教育理念偏差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存在过于重视学术教育而忽视人素质培养的问题。一些高校简单的将“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并未突出“人文精神”。本文探讨的素质教育是针对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其外延较小,内涵较深。而导致高校人文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校教育理念的偏差,知识教育一度高于人文素质教育,其认为高校的主要认为就是为社会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高知识水平技术人才,使学生的能力能适应将来的岗位工作。这种观点本身是没错的,但如果只强调这一点,就具有片面性。从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思想也可以看出,学生的德智体美世界观教育是缺一不可的,高校应当兼顾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文素质教育。
2.2 心理素质不强,适应能力弱
从相关新闻可以看出,当下的高校学生存在遇事冲动、行为偏激、自是甚高等问题,在处理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社会关系的时候,以自我为中心,且容易受挫,一旦有不如意之事,就容易走极端,这些都是心理素质差的表现。此外,一些高校学生在进入学校后,无法适应学校的生活,因为性格、习惯的差异,难以和其他人交流,时间一长,心理压力加重,甚至影响学习。
2.3 就业市场调节机制参与,功利化思想
当下,因为每年毕业的人数多,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市场调节机制的参与,使得高校在培养学生方面带着功利思想。其往往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希望提高毕业就业率,但却忽视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这种功利主义驱使下,学生缺乏人文素质教育引导,自由受到限制,最终无法成为人格健全并由鲜明个性的“人”。
3 从蔡元培教育思想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3.1 健全人格
蔡元培教育思想中健全人格理论,虽然在各个时期的表述不一,但基本内涵未变。其是以被教育者为目的和本体,重视被教育者身心的协调、知情意的统一以及个性和群性的一致,从而让被教育者德智体美和世界观得到全面发展,而其和人文素质也联系紧密。其一,身心协调,人文素质教育强调要使人建立起基本身心素质观,身体的健康是片面的,还需要心理素质的健康向上。蔡元培认为,精神的载体是身体,健全的精神与人格需要依托于一具健康的身体,而精神和身体间互相依赖,不可独一而存。其言:“中古时代之教育,偏于一部分之心理,而不及生理一方面,诚为偏隘......健全之精神,必宿于健全之身体,衣食足而后知荣辱,生理之影响于心理也有然”,其倡导遵循学生身心特征、自然界规律,尊重生命,促进身心和谐发展,这也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需做到的,协调同步发展大学生心理和生理。其二,知情意统一。蔡元培提出,知情意相互联系,不可断绝,“心理有三方面,一直不能脱离知识和情感而独立进行。”只有三方面和谐发展才有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养成,知情意是健全人格的必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和人文素质教育高尚人文品质追求,成為一个完整的人的观点是契合的。其三,就蔡元培来看,健全的人格需要兼具个性和群性,“在生物进化史上,看出无群性则个性不能生存,无个性则群体不能进步”。其认为,只有兼具两性的人,才能成为时代需要的新公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既需要强调学生个性,也需要发展群性。 3.2 五育并举
蔡元培站在时代发展角度,提出了五种教育论点,“五育并举”分别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其中,军国民教育就是指的体育,需要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和体育锻炼,使其能拥有武装自卫能力和强健体魄。实利主义教育就是智育,其认为这是富国的重要途径,强调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发展学生智能。公民道德教育就是现代教育的德育,其认为这是五育的中坚,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西方资产阶级道德观念,是传统三纲五常封建道德教育的突破进步。世界观教育将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其倡导的是精神境界,实现思想自由、意志自由。美育在蔡元培来看,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因此十分看重。可以说,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实施的过程中,教育者要对五育间的联系渗透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从而使被教育者能实现全面科学的发展。传统教育对于人的培养是不完善的,往往专注于人的某一点施力,学生很难实现身心同步发展,而“五育并举”更全面,有助于提升受教者综合人文素质。
3.3 教育独立
蔡元培认为:“教育事业应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和教会的影响”,其认为只有教育家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其相比于官僚阶级和传教士更懂得教育的内核,有助于教育规律循迹发展。其教育独立观点为:其一,教育应不受政党控制。“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政党是要制造一种特别群性,抹灭个性”,这是蔡元培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提出的观点,其认为政党更迭会影响教育的持续施行,且政党更关心短期效益,所以他提出教育应当独立于政党之外。但因为当时时代的特殊性,该理论有历史局限性。而当下我国是共产党唯一执政党,其理念是人民为中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方面综合素质人才。放在现代,其本质有一致性,其实是希望教育能摆脱行政的过度干预,有一定独立性和自由性,更有利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发展。其二,摆脱教会控制。教育是与时俱进不断进步的,讲求科学创新,而教会有保守的特质,《圣经》会制约新观点的萌发,也不允许批评反对的言论。蔡元培站在教育育人和教会传教在目的上的差异来得出教育应摆脱教会控制的观点。总的来说,其认为教育应当摆脱各方面干扰,虽然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想法,但其在北大施行的“教授治校”是最佳体现,其本质是发扬自由民主精神,值得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参考和学习。
4 蔡元培教育思想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启示建议
4.1 教育内核,塑造人格
当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知识获取的范畴变广,其学识也得到同步提升,但与此相对的,一些大学生却缺乏人文素质,其是一个“不完整的人”。从蔡元培“健全人格”的理论来说,这一不完整指的不是身体上的不完整,而是心理上内在精神的不完整。蔡元培一直强调身心的协调,心理不能脱离知情意而存在,且需要兼具个性和群性。而导致学生人文素质欠缺的原因,高校教育为其一,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但其并没有将“健全人格”融入其中,作为教育导向,其初衷并不是为了塑造学生人格,而只是为了完成发展硬性指标。高校想要突破困局,改革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就需要将牢牢把握“健全人格”思想核心,实现大学生身心的协调。主要的做法为将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到和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宣传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扭转其辅助性教育的认知,长远规划和坚持,如此方能重塑大学生人格,实现和谐发展。
4.2 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五育并举”为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其需要从体育、智育、德育、世界观、美育五方面入手。其一,强健学生体魄,蔡元培认为体育对于国家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时,身体素质不可忽视,高校可以提高体育课程学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积极性,同时也可以組织各类体育活动,篮球、足球、排球比赛等,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观念。其二,教授科学文化知识。实利主义教育就是智育,也就是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高校应当增加科研投入,采购各种相关设备以支持研究。此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刻苦、钻研精神,连接其科学知识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其三,德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高校德育应当自学生知情意入手,树立学生信仰和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格素质。其四,正确世界观建立。蔡元培先生的世界观定义是不能满足于表现,而要探索其内在本质。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文理念对于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有着导向性,有助于学生思考人和世界的关系,到达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其五,美育,顾名思义就是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通过美术鉴赏、美术设计等类型的艺术课程来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心灵,完善素质。
4.3 教育独立,创设环境
站在当下环境来看,我国高校受官僚行政化、市场功利化影响较重,这无疑会影响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蔡元培认为政党会束缚教育的发展,教育应独立于政党外,换成现代教育背景,就是指教育应当摆脱行政的过度干预,有一定独立性和自由性,更有利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发展。同时高校的市场功利化教育目标,也容易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为此,高校应当尽可能减少各因素干扰,发扬自由民主精神,给予学生个性发展的充分条件,尊重其发展规律,营造丰富多彩,人文气息浓厚的校园环境,使人文素质教育事半功倍。
5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启示下,正视存在的问题,如高校教育理念偏差、学生心理素质不强、教育功利化思想等。然后把握蔡元培教育思想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健全人格、五育并举、教育独立等理论内容,积极塑造学生完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世界观全面发展,营造创设良好教育环境,以达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顾晟.试析蔡元培的完全人格教育思想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4(03):91+88.
[2]李英翯.探索和分析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现代交际,2014(08):208.
[3]周军锋,梁华府,高敏.蔡元培美育思想对现代素质教育的借鉴意义[J].黄山学院学报,2012,14(04):61-63.
[4]张群.蔡元培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探索分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6):228.
[5]欧玉松.对蔡元培教育管理思想的诠释[J].才智,2012(18):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