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剃刀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110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12月2日凌晨,经过几个小时精疲力竭的马拉松式投票,美国参议院最终以51:49的投票结果,通过了川普税改的参议院最终修改版本。根据这一减税方案,美国的公司最高税率将从目前的35%降至20%,把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将从39.6%降到35%。世界将怎么看待美国的减税?美国减税,受影响的不单是美国人,美国之外的制造业也倍感“压力山大”。
  全世界都要应对美国减税。简单说,美国把企业税从35%降到20%或者更低,相当于凭空给美国企业增加了20%以上的利润,所以国际资本回流美国是大趋势。据说一向高税率的欧洲国家也在考虑减税,否则日子更没法过。
  克林顿被历史记住的一句名言,是他和老布什竞选中说的:“笨蛋,是经济!”川普倒没有明确说过“笨蛋,是企业”,但是从竞选到当选,再到执政以来的第一场大胜,川普一直明确地传递他的信念:笨蛋,是企业!一个国家什么最重要,分歧点就在这里。川普认为企业最重要,企业好了什么都好,企业完蛋一切都是扯淡。所以川普不惜一切代价,宁可未来继续扩大美国财政赤字,宁可冒着富人得利的骂名,也要把企业的税负减下来,把企业的竞争力搞上去。
  当然这也是非常冒险的政策。如果经济增速上不去,蛋糕做不大,企业由于减税更富,必然普通民众会更穷;只有寄希望于把蛋糕迅速做大,才能各阶层都从减税中得益。然而问题在于,减税政策可以立即执行,但是资本回流、投入实业再到形成实际生产力,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反对派更认为需要10年以上。那么美国能否熬过这几年的青黄不接的“空窗期”,才是对川普的最大考验。特别是川普现在基本上只是半个美国的总统,减税方案在参议院也仅仅51:49票通过,恨死他的另一半美国随时可以趁他虚弱的时候“半渡击之”。
  川普是企业家出身,成功的企业家需要快速抓住主要矛盾,快刀斬乱麻地解决主要问题,而不是像政客那样小心翼翼地照顾各方面的利益。这个特点在川普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让美国伟大其实就是让企业伟大,他真诚地相信企业好了美国就好了。
  人民日报其实说得不错,川普就是要“讨好企业”。
  于是在川普的带动下,包括中国在内,全世界极大可能被重新拉入企业层面的竞争:谁对企业更好,谁的政策对企业更有利,谁就可能取得竞争优势。
  过往的全球竞争,可能更看重的是政治影响力、意识形态、综合发展程度这些。但是川普带头把这一切都给简化了,他退出TPP(环太平洋贸易多边协定),退出巴黎气候协议,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昨天又宣布退出联合国全球移民协议……川普根本不在乎美国的国际影响力,他就像一把剃刀,不断剔除一切花里胡哨的东西,直接进入最根本层面的竞争:谁能把企业做得更好!
  不论外国人怎么指责美国不负责任、不够大国担当,其实川普根本不在乎,说不好人家还乐得甩锅给你。事实是,一场热火朝天的谁能把企业办得更好的竞争,才是今后世界各国比拼的核心。
  中国实际上的企业税,25%的企业税 17%的增值税,相当于42%。对比美国企业未来20%的企业税,就像你扛着两大包行李跟人家穿短裤的赛跑,资本自然会押注到轻装上阵的那边。
  当然中国太大,各地发展不均衡,受影响也不是一概而论。中美还存在很大的错位竞争,美国再怎么给企业减税,也不会出现一大批水泥厂钢铁厂,中国的水泥厂钢铁厂日子不好过那是另外一回事。昨晚跟安邦咨询公司创始人吃饭,他说,美国减税对中国影响最大的还是东南沿海各省,像广东、浙江、江苏等,因为这些地区努力发展的高技术产业,跟美国才是直接竞争关系。换言之,中国想要产业升级,在高新技术上“掐尖”,刚好直接对标美国减税政策所激励的企业发展方向。因此美国减税除了对中国企业整体上构成冲击,更重要的是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战略性挑战。
  因此,中国怎样对高科技产业更好一点,为它们创造更好的政策条件,可能是应对美国减税冲击的关键点。川普已经非常聚焦,中国必须更聚焦。
其他文献
炎炎夏日,没有什么比待在空调房里更让人舒服了。无论是摩天写字楼、购物商场、酒店、餐厅还是地铁公交和汽车,凡是室内有人待的地方,几乎都被装上了空调系统。当我们享受着空调扇叶中送来的习习凉风时,轰隆隆的空调外机正在向外排散股股热风。  空调不能凭空制冷, 而是将室内的热空气排到室外,在往室内送出冷风的同时, 室外机也不断送出热风。这一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电力,这些用电猛如虎的机器也在消耗大量能源,发电过程
北欧航空市场从去年开始明显升温,无论是中国还是北欧的航空公司都在加速布局。这不到15个月以来,包括芬兰航空、国泰航空、南航、国航、东航、北欧航空以及吉祥航空,先后加入了这新航线的开通及航季班次加密等各种北欧航线的赤膊之战中。半年三条新航线  从去年5月开始,国泰航空香港一哥本哈根的季节性航线开通、芬兰航空开通南京一赫尔辛基全年航线、中国国际航空开通北京一哥本哈根航线、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开通上海一斯德
悦榕酒店和度假村集团全球首家悦苑酒店(Dhawa)于2016年12月24日在古巴圣玛丽亚(Cayo Santa Maria)隆重开幕。酒店位于比亚克拉拉省的圣玛丽亚,坐擁细白沙滩、加勒比海的碧水蓝天,具有独特个性,充满时尚活力,是该地区首个、也是唯一一座拥有私人海滩的一价全包型生活方式度假村。
清末民初的作家黄濬在《花随人圣庵摭忆》中讲述了一位官员因为三盘黄瓜而与朋友绝交的趣事,读来令人喷饭,亦可窥之古代没有蔬菜大棚时,吃非季节蔬菜之难:  “相传潘(潘炳年,官至四川夔州府知府)宴客于(北京)广和居,延新友首座,北都例请座客点菜,友意蔬价必廉,方春而菜单有王瓜(黄瓜),因点一器,食而美之,更再而三。潘变色,友仍弗觉,及席散,计黄瓜一味,值银五六两,潘乃贻书绝交。盖燕京冬春黄瓜,价绝昂,潘
在与范丞丞相处的两个小时里,“拉屎”这个词从他口中脱口而出,两次。  第一次是采访时,化妆师正为他做着精致帅气的造型,他坐在镜子前,回忆起小时候练琴偷懒糊弄妈妈,“她一进来我就说刚才在拉屎,或者说在找琴谱,就各种理由。”  第二次是采访结束准备拍摄,他到化妆间换完衣服,出来后讪讪地笑着,面对着一屋子工作人员,旁若无人地对化妆师说,“是不是有点久,我刚才拉了个屎。”  有那么一些瞬间,他的举动让我差
Tonga 南太平洋的观鲸小国——汤加  大多数人对这片海岛最初的认识可能源自于大溪地和斐济。决定来汤加,是因为要去澳洲,顺道订了跳岛的行程奔赴南太平洋。汤加是最值得夏末秋初来玩的海岛国家,可以连上斐济一起,毕竟两个国家离得很近,而且斐济首都楠迪,作为南太平洋重要的中转站,提供了更多的航班选择。抵达努库阿罗法主岛风情  每年的8月到10月,是汤加最火热的旅行季节,来自全球各地的“观鲸”队伍纷至沓来
上班族经常会碰到这个real尴尬的场景。已经到了5点半下班时间,但是办公室的小伙伴们都纹丝不动,假装很认真在工作的样子,老板也坐在办公室里打电话。这个时候,走吧,有点难看啊,领导会不会觉得我不够拼呢?不走吧,只是赖在办公室里磨时间,一没效率,二很无聊。  准点下班很可耻吗?加班就等于好员工了吗?这是困扰很多中国职场人的一个纠结话题。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每年平均工作的时间
在一年的300多天里,她每天至少会花两个小时,独自一人在各种各样的角色间自由切换,自己跟自己对话,时而默默低语至啜泣,时而歇斯底里至癫狂。你想问,她是不是疯了?并没有。那她是不是疯子?是。她是孟京辉的御用爱将,是戏剧疯子,也是舞台精灵,更是独角戏女王—她就是黄湘丽。她的头号粉丝孟京辉说:“不是每一个人都像我这么幸运,遇见黄湘丽。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像黄湘丽那么幸运,遇见我。”  黄湘丽直挺挺地坐在椅子
百年前的一个夏日,即1918年7月14日,一个牧师的儿子出生了。此后89年中,他和自己的父亲有着始终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冰山一样的家庭关系,也成了他日后创作的主题。他留给后世50多部电影,李安将他视为父亲,库布里克认他为导师,伍迪·艾伦则这样评价:“自从电影被发明出来之后,英格玛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电影艺术家。”  這个人就是来自瑞典的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  在他诞辰一百周年,2018年的
傍晚,我在厨房煮南瓜汤,突然想起很久没听的美国老歌《金发姊妹》(Sister Golden Hair)。不知从心底哪个角落迸出的一串串音符,催促我抛下搅动汤锅的杓子,走回书房,翻出积尘的CD,让优美和谐的歌声,淌满整个屋子,陪我煮汤。  炉上小火煮着的那锅美式浓汤,让我想起生平认识的第一位金发佳人,那是我高中时美语老师马克的女友,这会儿,我已忘却芳名,但她那透明如绿水晶的双眸和又长又巻曲的金发,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