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南疆喀什,有一群狂热的爱鸟人士,他们自发组织起民间观鸟协会,在春风渐绿、百鸟齐飞的季节,记者有幸采访了一群爱鸟、追鸟、记录鸟的观鸟人。
在南疆喀什,有一群狂热的爱鸟人士,他们自发组织起民间观鸟协会,短短几年时间就组成了一支观鸟队伍,这群人在会长谢林冬的带领下,三上帕米尔高原,四下塔克拉玛干沙漠,涉足塔里木盆地的每一个角落,拍摄了数以万计的鸟类生态图片,使新疆鸟类品种增加了十几种,如彩鹮、高山旋木雀、白兀鹫等,丰富了新疆南部的鸟类数据库,为保护鸟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在春风渐绿、百鸟齐飞的季节,记者有幸采访了一群爱鸟、追鸟、记录鸟的观鸟人。
大自然的精灵
鸟,是大自然最美丽、也最难捕捉的精灵,它们像云朵一样飘渺,像箭矢一样迅捷,总是在你一抬头的刹那间,就斜掠而去,只留下一串清脆若泉流的鸟鸣声。“翩若惊鸿”就是对那鸟儿轻灵身影最美的赞誉。鸟儿总是那么自由,那么洒脱,想去哪就去哪。或许,正是对这如风般自由生命的赞许,观鸟人谢林冬把观鸟、拍鸟作为了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事情来做。他说,观鸟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呼吁人们懂鸟、爱鸟,从而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喀什尽一份力。
谢林冬最初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但是随着岁月的推移,他渐渐爱上了拍鸟。谢林冬说,在南疆丰富的生态资源中,鸟类资源是很重要的一种,由于南疆地理环境特殊,海拔高差极大,地形地貌复杂,从而形成了从沙漠干旱到高原寒带的多种气候类型,也因此孕育了野生鸟类的多样性,据《新疆鸟类分布名录》记载,新疆目前有鸟类450余种,占全国野鸟种类的三分之一,而其中南疆有350余种,在喀什可见的则有330多种,占全疆的四分之三。喀什还是亚欧候鸟的重要迁徙通道之一,所以南疆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野生鸟类的物种变化,可以说,南疆野生鸟类的生存变化状况就是南疆生态环境变化的晴雨表。
“鸟是很敏感的生物,只要环境恶化或者人类捕杀,它们就不愿再回到这里,上个世纪以来,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人类随意的捕杀,喀什野鸟的数量急剧下降,比如80年代还在叶尔羌河流域生存栖息的白鹳,已经20多年不见踪迹。”谢林冬说。“不过,近年来喀什对于生态建设极为重视,唤回了不少飞鸟,最令人可喜的是,去年我们的观鸟爱好者郭宏和丁进清在喀什周边和莎车县拍到了白兀鹫和白尾麦鸡,这两种鸟主要分布在南亚、中亚一带,以前在中国没有分布,它们不远万里,飞越高山来到喀什,说明我们的生态环境在改善,吸引了以前从不到中国来的鸟儿‘移民’喀什。”
虽然没有见到这两位刷新中国鸟类新纪录的观鸟人,但从谢林冬喜悦的神情中,记者仍然能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和快乐。
爱鸟成痴
观鸟是一种乐趣,但观鸟也很辛苦。观鸟人之一的栾剑云最早是拍风光片的,后来喜欢户外,当了驴友,再后来,爱上了观鸟,成了“鸟人”。在摄影界里最难拍的是野生动物,而拍野生动物里最难的是拍鸟,鸟儿是有翅膀的,它们不会为谁而停留,所以,拍鸟要比拍风光付出多几倍的代价。为了追一只鸟,观鸟人可能要跑几百公里,几个星期。
栾剑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次和谢林冬一起上塔什库尔干,那里有矫健的猛禽鹰和隼,有雪域高原特有的美丽精灵藏雪鸡和暗腹雪鸡,生活在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族是一个以鹰为傲的民族,自称“鹰的传人”,鹰文化渗透在他们的血脉里,生活里,他们吹的是鹰笛,跳的是鹰舞,他们和鹰一样在高原上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活得自由而高傲。为了拍这些猛禽,几个观鸟人由谢林冬带领着向帕米尔高原深处进发。山越走越高,越走越险,大家每走一步,都会喘半天气,牦牛只有两头,为了节省体力,每人只能骑一小会,然后再换人轮着骑。晚上没有地方扎营,只能在悬崖边找一处凹进去的地方,大家挤着躺下休息,整个晚上,没有人能睡踏实,生怕一翻身,就会掉下万丈深渊。
还有一次去奥依塔克拍鸟,回来的路上遇到山洪暴发,路被冲断,几个人步行了几十公里才脱离险境。
在谢林冬记忆里最苦的一次是去沙漠,为了追鸟迷了路,没有水,没有干粮,步行十几个小时下来,人都快虚脱了,大家几乎都以为自己走不出来了,那一刻,真想丢掉身上的一切东西,等大家看到沙漠边缘的绿树和村庄时,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每一个观鸟人,都爱鸟成痴,容不得一点对鸟的伤害。一次到叶城去拍鸟,谢林冬的一位朋友为了表示热情,在招待谢林冬一行人时专门上了一盘野鸭蛋,俗话说“山珍海味”,这野鸟及野鸟蛋都可算在山珍之列,可见对朋友之重视,不想谢林冬一听是野鸭蛋,顿时和朋友翻了脸,责怪朋友残害野鸟,结果一顿饭不欢而散。
栾剑云说,“我们观鸟人为什么这么爱鸟,因为在长期的观鸟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鸟儿的高尚与伟大,它们有责任感,很多鸟都忠于爱情,具有亲情。”
栾剑云曾经花了一个多星期时间拍到了一幅母鸟捕食哺育两只雏鸟的画面,“那只鸟妈妈,每隔十几分钟就要飞回来一次,带着食物嘴对嘴喂给鸟宝宝,它一天要来回飞几百次,可是它好像一点也不觉得累,这种无私伟大的母爱,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观鸟人的愿望
记者看到了这些观鸟人们拍摄的图片,也深深被鸟儿们折服了,它们成双成对、形影不离,或相对起舞,或互啄羽毛,其状温馨,其情感人。在这些鸟儿里,就连我们天天见到的麻雀,剪风裁雨的燕子,都是一生忠于爱侣的,所以,鸟儿恋旧巢,它们总是能找到自己辛苦筑就的小窝,仿佛那里,才是一生一世的依恋。一年一年过去了,一窝一窝的小鸟从这里飞出去,而它们,则在这里渐渐年华老去,始终不悔。
正是为了弘扬爱鸟的精神,一本汇集了喀什几乎所有鸟儿的《喀什野生鸟类图鉴》出版了。负责组织图片的编辑之一陈国龙说,为了这本美丽的书,不但喀什的观鸟人耗尽了心力,就连库尔勒、阿克苏等地的观鸟爱好者也为之付出了不少艰辛。“有些鸟在喀什有记载,但是我们未必都能拍到,它们可能飞到了阿克苏、库尔勒,但是,只要是喀什有的鸟类,在南疆其他地州拍到后我们都会收录,好让这本书更加全面。尽管如此,我们这本书只收录到了280多种鸟类,还有几十种我们没有图片资料。”
在我们身边会有这么多种鸟儿在飞翔,它们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只要一抬头,就可以看到它们翱翔的身影,我们顿时感受到大自然的博大、宽广,连自己的心情,都会莫名好起来。
希望每一个观鸟人的愿望都能够实现,希望在喀什,再没有对鸟类的伤害,喀什的每一个人,都能爱鸟、护鸟,我们的家园,才能更加美丽多姿。
在南疆喀什,有一群狂热的爱鸟人士,他们自发组织起民间观鸟协会,短短几年时间就组成了一支观鸟队伍,这群人在会长谢林冬的带领下,三上帕米尔高原,四下塔克拉玛干沙漠,涉足塔里木盆地的每一个角落,拍摄了数以万计的鸟类生态图片,使新疆鸟类品种增加了十几种,如彩鹮、高山旋木雀、白兀鹫等,丰富了新疆南部的鸟类数据库,为保护鸟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在春风渐绿、百鸟齐飞的季节,记者有幸采访了一群爱鸟、追鸟、记录鸟的观鸟人。
大自然的精灵
鸟,是大自然最美丽、也最难捕捉的精灵,它们像云朵一样飘渺,像箭矢一样迅捷,总是在你一抬头的刹那间,就斜掠而去,只留下一串清脆若泉流的鸟鸣声。“翩若惊鸿”就是对那鸟儿轻灵身影最美的赞誉。鸟儿总是那么自由,那么洒脱,想去哪就去哪。或许,正是对这如风般自由生命的赞许,观鸟人谢林冬把观鸟、拍鸟作为了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事情来做。他说,观鸟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呼吁人们懂鸟、爱鸟,从而自觉地保护生态环境,为建设美丽喀什尽一份力。
谢林冬最初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但是随着岁月的推移,他渐渐爱上了拍鸟。谢林冬说,在南疆丰富的生态资源中,鸟类资源是很重要的一种,由于南疆地理环境特殊,海拔高差极大,地形地貌复杂,从而形成了从沙漠干旱到高原寒带的多种气候类型,也因此孕育了野生鸟类的多样性,据《新疆鸟类分布名录》记载,新疆目前有鸟类450余种,占全国野鸟种类的三分之一,而其中南疆有350余种,在喀什可见的则有330多种,占全疆的四分之三。喀什还是亚欧候鸟的重要迁徙通道之一,所以南疆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野生鸟类的物种变化,可以说,南疆野生鸟类的生存变化状况就是南疆生态环境变化的晴雨表。
“鸟是很敏感的生物,只要环境恶化或者人类捕杀,它们就不愿再回到这里,上个世纪以来,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人类随意的捕杀,喀什野鸟的数量急剧下降,比如80年代还在叶尔羌河流域生存栖息的白鹳,已经20多年不见踪迹。”谢林冬说。“不过,近年来喀什对于生态建设极为重视,唤回了不少飞鸟,最令人可喜的是,去年我们的观鸟爱好者郭宏和丁进清在喀什周边和莎车县拍到了白兀鹫和白尾麦鸡,这两种鸟主要分布在南亚、中亚一带,以前在中国没有分布,它们不远万里,飞越高山来到喀什,说明我们的生态环境在改善,吸引了以前从不到中国来的鸟儿‘移民’喀什。”
虽然没有见到这两位刷新中国鸟类新纪录的观鸟人,但从谢林冬喜悦的神情中,记者仍然能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和快乐。
爱鸟成痴
观鸟是一种乐趣,但观鸟也很辛苦。观鸟人之一的栾剑云最早是拍风光片的,后来喜欢户外,当了驴友,再后来,爱上了观鸟,成了“鸟人”。在摄影界里最难拍的是野生动物,而拍野生动物里最难的是拍鸟,鸟儿是有翅膀的,它们不会为谁而停留,所以,拍鸟要比拍风光付出多几倍的代价。为了追一只鸟,观鸟人可能要跑几百公里,几个星期。
栾剑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次和谢林冬一起上塔什库尔干,那里有矫健的猛禽鹰和隼,有雪域高原特有的美丽精灵藏雪鸡和暗腹雪鸡,生活在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族是一个以鹰为傲的民族,自称“鹰的传人”,鹰文化渗透在他们的血脉里,生活里,他们吹的是鹰笛,跳的是鹰舞,他们和鹰一样在高原上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活得自由而高傲。为了拍这些猛禽,几个观鸟人由谢林冬带领着向帕米尔高原深处进发。山越走越高,越走越险,大家每走一步,都会喘半天气,牦牛只有两头,为了节省体力,每人只能骑一小会,然后再换人轮着骑。晚上没有地方扎营,只能在悬崖边找一处凹进去的地方,大家挤着躺下休息,整个晚上,没有人能睡踏实,生怕一翻身,就会掉下万丈深渊。
还有一次去奥依塔克拍鸟,回来的路上遇到山洪暴发,路被冲断,几个人步行了几十公里才脱离险境。
在谢林冬记忆里最苦的一次是去沙漠,为了追鸟迷了路,没有水,没有干粮,步行十几个小时下来,人都快虚脱了,大家几乎都以为自己走不出来了,那一刻,真想丢掉身上的一切东西,等大家看到沙漠边缘的绿树和村庄时,都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每一个观鸟人,都爱鸟成痴,容不得一点对鸟的伤害。一次到叶城去拍鸟,谢林冬的一位朋友为了表示热情,在招待谢林冬一行人时专门上了一盘野鸭蛋,俗话说“山珍海味”,这野鸟及野鸟蛋都可算在山珍之列,可见对朋友之重视,不想谢林冬一听是野鸭蛋,顿时和朋友翻了脸,责怪朋友残害野鸟,结果一顿饭不欢而散。
栾剑云说,“我们观鸟人为什么这么爱鸟,因为在长期的观鸟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鸟儿的高尚与伟大,它们有责任感,很多鸟都忠于爱情,具有亲情。”
栾剑云曾经花了一个多星期时间拍到了一幅母鸟捕食哺育两只雏鸟的画面,“那只鸟妈妈,每隔十几分钟就要飞回来一次,带着食物嘴对嘴喂给鸟宝宝,它一天要来回飞几百次,可是它好像一点也不觉得累,这种无私伟大的母爱,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观鸟人的愿望
记者看到了这些观鸟人们拍摄的图片,也深深被鸟儿们折服了,它们成双成对、形影不离,或相对起舞,或互啄羽毛,其状温馨,其情感人。在这些鸟儿里,就连我们天天见到的麻雀,剪风裁雨的燕子,都是一生忠于爱侣的,所以,鸟儿恋旧巢,它们总是能找到自己辛苦筑就的小窝,仿佛那里,才是一生一世的依恋。一年一年过去了,一窝一窝的小鸟从这里飞出去,而它们,则在这里渐渐年华老去,始终不悔。
正是为了弘扬爱鸟的精神,一本汇集了喀什几乎所有鸟儿的《喀什野生鸟类图鉴》出版了。负责组织图片的编辑之一陈国龙说,为了这本美丽的书,不但喀什的观鸟人耗尽了心力,就连库尔勒、阿克苏等地的观鸟爱好者也为之付出了不少艰辛。“有些鸟在喀什有记载,但是我们未必都能拍到,它们可能飞到了阿克苏、库尔勒,但是,只要是喀什有的鸟类,在南疆其他地州拍到后我们都会收录,好让这本书更加全面。尽管如此,我们这本书只收录到了280多种鸟类,还有几十种我们没有图片资料。”
在我们身边会有这么多种鸟儿在飞翔,它们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只要一抬头,就可以看到它们翱翔的身影,我们顿时感受到大自然的博大、宽广,连自己的心情,都会莫名好起来。
希望每一个观鸟人的愿望都能够实现,希望在喀什,再没有对鸟类的伤害,喀什的每一个人,都能爱鸟、护鸟,我们的家园,才能更加美丽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