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来源 :今日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事管理对高职院校工作的有序开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高职院校的良好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开展就要融入信息化建设,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为人事管理工作提供较大的便利,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本文则分析了信息化建设在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现阶段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强化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以便更有效地推动高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对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中,信息技术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为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提供较大的便利,有利于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人事管理工作的高效完成。但是,现阶段在高职院校在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信息技术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发挥作用的有效性。因此,高职院校还要结合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促进信息技术与人事管理的充分融合,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效性。
  一、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拓展人事管理方式
  隨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人事管理信息化是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对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时也会为人事管理人员拓宽了人事管理方式,推动人事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的转变,以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人事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信息资料的获取,提高了资料获取的便利,管理人员能够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改进了传统的资料整理和归纳的管理方式。而且,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了解和评价,加强对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视,提高人事管理人员对人事管理工作的认识,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全面性,推动高职院校的高效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人事管理效率
  高职院校的师生人数较多,且院校运营的工作项目较多,涉及的人员信息资料、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等较为复杂,这就使得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工作较为繁重。利用传统的纸质信息资源的整理、归纳,会增加人事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还会占用较多的空间,纸质资料的保存时间也较短,这就使得传统的人事管理效率较低。加强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的融入,能够快速地进行数据信息的录入,而且不用考虑空间占用的问题,还能够提高信息查阅的便利性,大大提高了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
  (三)有利于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高职院校在进行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时,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交流平台,有利于加强推动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得高职院校的师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院校人事信息内容,有利于师生们对院校情况的了解,为师生们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而且,高职院校利用信息技术能够获取多方面的信息资源,从而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整理和加工,可以利用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最大化地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同时,高职院校人事管理部门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加强对各部门工作动态的了解和掌握,还能够为各部门工作开展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料,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从整体上提高高职院校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门职能较为分散
  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较为繁杂,人事管理工作量较大,这就使得人事管理具有较大的难度。高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人事管理能够为人事管理工作提供较大的便利性,促使人事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但是,较多的高职院校在进行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时,往往存在部门职能混乱的现象,部门的职能不集中、不清晰,分散的部门职能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无法高效利用信息技术,从而降低了人事管理信息建设的效率。部分高校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较少,各部门的职责不清,这样即使各部门都建立信息资料数据库,但各部门之间缺乏联系,使得数据库的数据无法得到有效的共享,使得人事管理部门对各部门信息的了解不深入、不全面,不利于提高人事管理的质量,还会使得各部门之间缺乏了解,不利于各项工作的高质量开展。而且,部门职能的分散,会存在工作任务重合的情况,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增加人力资本,影响高职院校的经济效益,对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也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
  (二)对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信息化对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高效应用会影响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对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竞争力水平。但存在部分高职院校对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信息管理方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的阻碍。高职院校人事管理部门的管理者主要重视对教师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的培养,缺乏对信息技术作用的充分了解和重视,对信息技术在人事管理中的应用缺乏创新,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仅是在传统管理方式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辅助,并没有使得信息技术与人事管理相融合,改进人事管理的方式,影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三)信息化人事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工作中,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工作效率提高的重要推动力,是人事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中,需要涉及教师与学生信息的管理、教学计划的设定、课堂教学的安排等,内容较为广泛和繁杂,这就需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为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依据,这样才能够促进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但是,高职院校在实际的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缺乏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使得各项工作的开展缺乏强有力的依据,从而影响了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也对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产生较大的不利,对高职院校的发展也会造成严重影响。   (四)人事管理工作人员综合能力不高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加强对院校人事信息的全面了解,还要加强提高信息技术知识的储备和掌握,以便更好地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强信息技术与人事管理的充分结合。部分高职院校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整体水平不高,院校缺乏对管理人员们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这就容易造成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不高,会使得信息资源的更新不及时,缺乏对系统的有效维护,影响人事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高效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构建人事信息系统
  高职院校在进行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时,首先就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人事信息系统的构建,加强对高职院校工作人員各种信息的管理,从而为院校人事管理工作人员提供较大的便利性,促使人事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高职院校可以与软件开发商进行联系和沟通,向软件开发商明确信息系统构建的具体要求,然后让软件开发商依据具体要求构建完善的人事信息系统。要注意的是,在人事信息系统构建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人事管理负责人要全程参与,以确保构建的人事信息系统符合院校人事管理的具体情况,确保人事信息系统的质量。
  (二)加强人事管理信息资源共享
  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的重要任务就是对信息资源的整体和归纳,为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资料参考,加强对各项资料的妥善保存,推动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传统的纸质资料管理形式,会占用更多的空间,影响资料的调取,影响工作效率。加强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就要利用信息技术强化人事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方便资料的存储和调取。高职院校需要构建良好的人事管理平台,将有关的人事工作内容、院校教学者们的基本信息等纳入人事管理平台上,并对平台上的信息进行及时地更新,充分发挥人事信息平台的作用。而且,人事管理负责人在进行人事管理平台的构建时,要积极听取师生们的意见和建议,要充分考虑师生们的要求进行合理地构建,使得广大师生能够利用人事管理平台了解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为师生们提供良好的服务,以便更有效地发挥人事管理平台的使用价值,推动人事管理工作的开展进程。
  (三)加强对人事管理人员的培训
  高素质的人事管理人才对人事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大的益处,会直接影响人事管理方式的应用,影响信息技术与人事管理的结合,对人事管理工作的成效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要注重对人事管理人员的筛选和培训,要打造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人事管理队伍,提高院校人事管理部门的整体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以便推动人事管理部门的发展。而且,高职院校还要加强对各位教师进行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知识的普及,要强化各位教师对人事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认识,提高对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使得各位教师们能够积极地配合该项工作,共同推动人事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高职院校可以为教师们以及人事管理人员开设计算机课程,为教师们以及人事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平台,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为人事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定期讲座,主要讲授信息技术在人事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在人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措施,以提高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质量。
  四、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对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要强化对信息技术在人事管理工作中应用的重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人事管理的质量。高职院校在进行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时,可以利用构建完善的人事信息系统、加强人事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强化对人事管理人员的培训,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人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推动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增强人事管理工作的高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房地产业由于其专业要求高、涉及范围广、利润周期长等现实存在的行业性质。决定了当前我国房地产从业人员要有掌握的行业知识、较强的心理素质、长远的投资眼光。现阶段,如何有效的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我国房地产企业组织绩效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房地产企业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组织绩效途径。内容上首先对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以及的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企业组织绩效进
期刊
在高职院校中,后勤管理服务部门十分重要,对于高职院校教育的开展有着不同层面的教育作用,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做人。本文先阐述了高职院校后期管理服务育人的意义与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服务育人的现状,然后又对探索高职后勤管理服务育人的新途径展开讨论,并提出个人见解。  一、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服务育人的意义  (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行为习惯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是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能力的
期刊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应用越来越广泛。教育信息化不断推动着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在实践中,“超星学习通”、“泛雅平台”、“云课堂”等多种第三方教学软件越来越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本文以沈阳城市建设学院超星泛雅平台《基础会计》课程改革实践为例,分析了其改革实践成果与不足之处,并对不足之处提出相对的改善措施。  一、教学改革背景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各个教学软件平台也层出不穷的
期刊
随着时代环境的不断改变,市场的营销环境以及企业的绩效都受到了相关因素的影响。如何在逐渐变化的企业环境以及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下,提高市场营销能力,同时实现企业绩效的再收益,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基于此种社会环境下,对市场营销能力及其企业绩效影响进行相关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现今的大部分企业来说,都存在有产品优势不足、同行竞争压力大、企业创收甚微的现象。由此可见,传统的企业环境正
期刊
巧用混合式教学是提高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现代高效性与便捷高效性的重要措施,也是整合调整管理学教育资源及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主要途径,更对学生学生职业核心素养、高校教育质量及校企合作效果等产生了积极影响力。本文简要分析管理学课程中应用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在结合管理学相关岗位招聘要求及管理学教学内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新建议来提高其应用水平。  混合式教学实现了管理学课程线上与线下、校内与
期刊
在中国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中,1+X证书制度是其重大创新,1+X证书制度的有效实施需具备以下条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需真实显示出综合能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评价需有效度、信度保障,同时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X”与“1”可以高效融合,同时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课程可以融通互认。然而,在实践中,1+X证书制度面临着诸多瓶颈埋,比如说学校及师生对1+X证书制度认识不够,校企合作不频繁等。为保障1+X
期刊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关注程度有增无减。新形势下,民办高校教育兴起,就业市场逐渐呈现饱和状态。要想提高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就需要高校辅导员的配合,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给予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帮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而学校除了需要提供课堂和学习相关活动的基础设施外,还要在开设专业课程上花费精力,主要从学
期刊
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的热议话题和关注焦点,本文将全面探讨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现状,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服务提供参考,不断的推进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对人才的竞争,这不仅体现在高级专业人才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更体现在处于生产、管理第一线人员综合素质的竞争,而处于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一般大多数为高职院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某一问题或某一知识点没有老师的详细讲解和引导,而是通过自己的思维进行深入思考而得出的结论或看法。在中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财会作为重要的科目之一,对于学生今后的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老师在中职财会的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通过高效的财会
期刊
互联网的兴起带动了当前的社会市场经济转型,由此催生出大量的新型产业,本文便是结合当前的互联网物流产业进行分析,首先,阐述了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共建课程的基础内涵,其次分析了如何利用互联网校企共建模式规划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再次,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进行应用分析;意在通过全文阐述,能够为高校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体系和模式。  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进我国多个领域中,打造出信息全面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