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经济、环境、社会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孩子的阅读量明显少于城区孩子。如何让农村孩子爱读书、乐读书、多读书呢?我认为应该让孩子从低年级就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孩子们自主阅读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要想让农村的孩子爱读书,有书读,家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利用家访、家长会等时间向家长们宣传孩子读书起始阶段的重要性,彻底转变那种“把老师发的书读好就行了”的陈腐观念,协助老师做好孩子读书的导购员、指导员、督查员。
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自主阅读的动力。作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从阅读中体验快乐。
1.导入激趣。精心设计每篇课文的导入。一个好的导入能让学生跃跃欲试,急切地想要阅读、了解课文内容。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春天的手》一课的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你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会写字、会做手工、会帮妈妈干活……春姑娘的这双手,不但灵巧,而且能让大自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们想不想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春天的手》”。如此设计导语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会很浓厚。
2.讲故事激趣。儿童启蒙始于故事。有的孩子虽然不愿读书,但却愿听故事,更愿意自己讲故事。教师要抓住孩子这种心理特点,利用每天的课余阅读时间,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些如:《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故事》、《葫芦娃》等孩子感兴趣的故事。孩子们深深地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听完了故事再去阅读课文,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地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对书产生好奇,产生阅读的欲望。
三、教给学生恰当的阅读方法
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不仅取决于教师的导向作用,更取决于学生在学习目标的设置方面表现为可操作性、可实现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习者内在需要和动机。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他们的阅读能力是从零开始的,因此低年级阅读教学要起点低,从最基本的东西抓起,教给学生恰当的阅读方法,一步一个脚印,抓好阅读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和良好阅读品质的培养。
1.随文识字,扫清障碍。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随课文识字”是识字教学的重头戏,也是阅读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在初读课文阶段时,让学生把每课的生字词都做成精美的卡片,每堂课抽出5分钟时间让学生反复认读生字词。在课堂上,老师经常采用“开火车” 、“摘果子”、“找朋友”、“连一连”、“一字开花”、“猜一猜”等识字游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广泛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主动地、轻松地、快乐地识字。扫除了生字障碍,孩子们的阅读就能畅通无阻。
2.细致指导,打好基础。低年级学生阅读要把注意力放在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得连贯、形成顺畅语流上。导读的过程要扎扎实实,笔者经常用范读或听录音领读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破词”、“破句”“回读”等不连贯的现象。着重指导学生一边看一边读,边读边想象,揣摩语言文字的美。避免齐读中那种整齐划一的唱读。真正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3.朗读感悟,品尝“悦”读。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阅读过程实际就是让读者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达到心灵的共鸣。低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是:内容明显,事理简单,篇幅短小,易读易记。教师应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朗读,可以采用个人读、小组读、挑战读、男女赛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通过读去理解,去领会,去感悟,去欣赏。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心灵受到滋润。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自主阅读就是学生自己独立阅读,品味语言的过程。
四、课后延伸,养成读书习惯
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中,更应该延伸到课外。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推荐孩子们能读懂的、浅近的童话、寓言、古诗等注音读物让他们阅读,运用课堂上所学的阅读方法,开展读书竞赛、古诗文背诵大比拼等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使学生从传统那种“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读走向开放型的自主“悦”读。
总之,农村低年级学生在阅读方面有着很多的不稳定性,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和个性,经常训练,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为他们今后的阅读人生奠定基础。
一、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要想让农村的孩子爱读书,有书读,家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利用家访、家长会等时间向家长们宣传孩子读书起始阶段的重要性,彻底转变那种“把老师发的书读好就行了”的陈腐观念,协助老师做好孩子读书的导购员、指导员、督查员。
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自主阅读的动力。作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从阅读中体验快乐。
1.导入激趣。精心设计每篇课文的导入。一个好的导入能让学生跃跃欲试,急切地想要阅读、了解课文内容。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春天的手》一课的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你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会写字、会做手工、会帮妈妈干活……春姑娘的这双手,不但灵巧,而且能让大自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们想不想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春天的手》”。如此设计导语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会很浓厚。
2.讲故事激趣。儿童启蒙始于故事。有的孩子虽然不愿读书,但却愿听故事,更愿意自己讲故事。教师要抓住孩子这种心理特点,利用每天的课余阅读时间,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些如:《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故事》、《葫芦娃》等孩子感兴趣的故事。孩子们深深地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听完了故事再去阅读课文,就会觉得书是那样的神奇,慢慢地也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对书产生好奇,产生阅读的欲望。
三、教给学生恰当的阅读方法
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不仅取决于教师的导向作用,更取决于学生在学习目标的设置方面表现为可操作性、可实现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习者内在需要和动机。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他们的阅读能力是从零开始的,因此低年级阅读教学要起点低,从最基本的东西抓起,教给学生恰当的阅读方法,一步一个脚印,抓好阅读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和良好阅读品质的培养。
1.随文识字,扫清障碍。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随课文识字”是识字教学的重头戏,也是阅读教学中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在初读课文阶段时,让学生把每课的生字词都做成精美的卡片,每堂课抽出5分钟时间让学生反复认读生字词。在课堂上,老师经常采用“开火车” 、“摘果子”、“找朋友”、“连一连”、“一字开花”、“猜一猜”等识字游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广泛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主动地、轻松地、快乐地识字。扫除了生字障碍,孩子们的阅读就能畅通无阻。
2.细致指导,打好基础。低年级学生阅读要把注意力放在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得连贯、形成顺畅语流上。导读的过程要扎扎实实,笔者经常用范读或听录音领读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破词”、“破句”“回读”等不连贯的现象。着重指导学生一边看一边读,边读边想象,揣摩语言文字的美。避免齐读中那种整齐划一的唱读。真正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3.朗读感悟,品尝“悦”读。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阅读过程实际就是让读者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达到心灵的共鸣。低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是:内容明显,事理简单,篇幅短小,易读易记。教师应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朗读,可以采用个人读、小组读、挑战读、男女赛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通过读去理解,去领会,去感悟,去欣赏。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心灵受到滋润。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自主阅读就是学生自己独立阅读,品味语言的过程。
四、课后延伸,养成读书习惯
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中,更应该延伸到课外。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推荐孩子们能读懂的、浅近的童话、寓言、古诗等注音读物让他们阅读,运用课堂上所学的阅读方法,开展读书竞赛、古诗文背诵大比拼等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使学生从传统那种“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读走向开放型的自主“悦”读。
总之,农村低年级学生在阅读方面有着很多的不稳定性,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和个性,经常训练,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为他们今后的阅读人生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