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语言艺术特色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y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老人与海》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是值得深度解读的优秀文学作品。本文简要分析了海明威《老人与海》的创作背景,并从口语简单化语言、动名词灵活运用、巧用修辞性语言、长短句合理搭配、反复式语言词汇等方面,论述语言特色,以供借鉴。
  【关键词】 《老人与海》;长短句;修辞手法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6-0013-02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与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英美文学批评视域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悖论诗学研究”(编号:20WWB063)。
  《老人与海》的创作时间是在1951年,在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通过对其语言特色词汇加以研究,可为当代文学创作领域积攒丰富经验,也能结合文中语言内容了解作者所属时代的特征。据此,从作品中的语言艺术,能够深刻感知海明威作品的文学价值。
  一、海明威《老人与海》的创作背景
  《老人与海》的创作是海明威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自二战后,海明威搬至古巴生活,而在此期间与身为渔民的格雷戈里奥成为朋友。而作品中叙述的故事也刚好与渔民经历契合。在1930年,海明威与渔民出海,恰巧在海中捕获大鱼,但由于大鱼体型庞大,在捕捉中耗费了大量的精力,甚至遇到鲨鱼抢夺大鱼,而后二人归程后仅留下一副鱼骨。海明威也正是以此为素材创作了《老人与海》。
  该部作品中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并在初次成稿后受到了一致好评。对于海明威自身而言,也将其称为平生所创作的最好作品[1]。
  《老人与海》中讲述的故事也以古巴为背景。其中讲述的是渔民桑提亚哥出海85天终于钓上大鱼的事件。其大鱼重量高达1500磅,长达18尺。主人公在与之抗衡中持久拖拉大鱼,其间还遇到鲨鱼攻击。面对如此严苛的条件,渔民始终坚守信念,与鲨鱼进行反击,在逐渐失去武器、失去食物的艰难环境下,只剩下折断的舵柄作为防守武器。之后大鱼被吃光,只剩骨架,鲨鱼或死或伤,而渔民也平安地从海上将骨架带回家中,与陪伴他的小男孩分享着自己的故事。
  在整部作品中,既能感受到渔民的坚韧、勇敢品质,又能映射出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语言艺术特色
  (一)口语简单化语言
  海明威创作的《老人与海》之所以能够备受读者喜爱,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在于语言风格具备独特魅力。在作品中有近乎一半的内容皆采用简单的口语化语言进行描述,这种语言创作风格显得更加自然,并且能为读者打造更加真实的对话场景。
  由于该部作品创作背景是古巴地区,当地多以西班牙语为交流语言。而在创作中,作者也曾多次运用“la”“Dorado”等西班牙语言予以描述,更加符合主人公的人物特点。
  另外,在小男孩与渔民的对话中,海明威未对其进行过多的环境渲染或者描绘环境特征,只是单纯以二人的对话衬托出人物关系,从而让读者在阅读中更加轻松。
  例如在文章开头中桑提亚哥对小男孩说道:“不行,你现在跟的是一条幸运船,你就待在那里,哪儿也不要去。”之后紧接着运用小男孩的回答,推动故事情节,“可是,你不记得了?有一次,你整整八十七天没抓到一条鱼。”这种简单的一问一答的语言创作形式,更能迅速将读者代入到双方面对面交流的环境里。
  同时,语言的口语化,也会增强读者阅读的舒适感,并对此产生深刻印象。对比书面用语,口语化语言风格的塑造可有效增强读者的沉浸感,对于情节紧凑感也能产生促进作用。因此,海明威笔下《老人与海》作品中的语言内容,未掺杂过多的环境描写、特殊说明,而是单纯以口语对话的方式,实现不同场景的灵活转换。
  此外,口语化语言中体现的简明、平实特征,可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避免过于细化外在环境,导致读者受到想象空间限制,很难深层次挖掘小男孩与渔民的亲密关系。所以,口语简单化语言的描绘造就了该作品特色语言风格。
  (二)动名词灵活运用
  在一部文学作品中,常需要借助动词、名词烘托气氛,刻画人物形象。而在《老人与海》中通过动名词的灵活配合,不但对渔民形象与处事态度进行了铺垫,而且也能增加读者对小说内容的深刻理解。
  其中关于动词的运用上,从渔民勇斗鲨鱼的过程中,能够更直观地发现动词运用得恰到好处。例如在渔民抓住大鱼,将其拴于船端,引起鲨鱼的追击时,在其第三次看到日出期间,曾描写过下述场景:他只感觉到钓绳的拉力稍微松了些,便开始用右手轻轻往回拉。之后又牢牢拽住繩子。其中“拉”“拽”等动词,能够为读者打造一个贴合度更高的打鱼场景,并对老渔民的坚持、不放弃品质进行了重点强调。所以,动词是《老人与海》中不可缺少的语言词汇。
  至于名词的运用,作者使用的频率也较高。尤其是“灰鲸鲨”“大马林鱼”“海豚”“沙丁鱼”“舵柄”等名词,是为了实现故事的物象表现,也能以此引导读者从作者的名词描述中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物,避免读者单纯凭借想象还原故事情节。
  动名词结合是《老人与海》中语言特色化描绘的重要途径。任何缺少动名词的文学作品,都很难实现故事情节的连贯设计。所以,该部作品的成功,是在观点表达中融入了更为贴切的语言,最终促使读者在整个阅读环节,都能拥有较强的阅读体验。
  (三)巧用修辞性语言
  在小说作品中,除了能够从人物对话中梳理人物关系、了解故事梗概外,还需要依靠修辞性语言,实现读者阅读体验的升华,进而引起读者的自主思考。因此修辞性语言,可针对作品进行点缀,便于展现出文学风采。这也是《老人与海》中具有特色化语言风格的重要部分。其中采用的修辞性语言,具体包括以下类型:   第一,象征修辞。海明威在创作《老人与海》作品时,是想要借助老渔民对于大海的热爱以及海上捕鱼经历,设计一个具有象征价值的文学作品。其间读者能够从老人历经84天终于成功捕获一条大鱼的喜悦情感中,知晓“人间虽苦,但存在希望”。而在老人失去食物、失去水源、失去武器的条件下,依旧勇于与鲨鱼进行较量,力求保护自己的出海成果,这也是采用象征修辞方式,刻画出一个勇敢、不服输的人物形象,这也体现了现实中海明威对于生活的一种期盼情感。特别是在老渔民的心理活动描写中,小男孩作为老渔民拼命奋斗的动力,也能引起读者的深度思考。
  第二,比喻修辞。《老人与海》中曾运用多个喻体,增加文章的丰富度,避免频繁使用同一个名词,造成读者无法体会其中的层次感。以海明威对于大鱼的描写为例,老渔民在历经万难捕获大鱼时,将其比作“小山”“棒球棒”,运用比喻修辞性语言,可更加真切地刻画其形象。而后在老渔民回忆卡萨布兰卡酒馆往事时,将聚集的马尾藻比喻成小岛,而在随浪摇摆中又比喻为黄色毯子,这些修辞性语言,可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而且也能就此增加作品语言词汇的感染力,以免平白语言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此,修辞性语言也是《老人与海》中语言特色的直观展现[2]。
  (四)长短句合理搭配
  《老人与海》中之所以具有较高的语言艺术水准,是因为作者在其创作中,多以长短句交叉配合的方式,在不影响作品完整度的同时,也能降低读者的理解难度。据调查:在外文作品中,若每个词句的单次数量大于25个,则证明此句式较为复杂。一旦句式复杂度较高,不利于读者快速把握词句含义。然而,《老人与海》中多以短句为主,配合长句传递故事深意。短句词汇的应用可实现简单化阅读。所以,长短句的合理搭配,也是促使文中语言更加鲜明的关键原因。
  例如在前端对话中,关于“I remember”“why not”“no”“yes”等短句的应用,将其穿插在老渔民与小男孩的问答场景中,以长句介绍人物背景,可防止过多使用装饰语句,引起文章赘述问题。在文中短句的使用频率显然高于长句,但也正是源于长短句使用的合理性,才展现出了语言词汇的真正魅力。其中最短的句式仅有一个单词,而最长的句式包含了83个单词,以此构建了小说的语言风格。
  (五)反复式语言词汇
  一般情况下,读者在阅读某部文学作品时,会对反复出现的词句产生深刻记忆,也能由此引发深思。在《老人与海》小说创作中,海明威也借助反复式语言词汇,对老渔民的情感价值观进行形象化刻画,便于读者能从中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物在捕鱼、打鲨鱼历程中的心路体会[3]。
  在描写老漁民外貌时,以“脖颈后几道深深的沟壑”“两腮褐色斑块”刻画形象。而后又提到“斑块一直向下蔓延,布满了两颊”,这种反复使用的语言,并不会给人一种烦琐的阅读感受,反之在特定环境下,为老渔民古朴性格的展现给予了依据。在点题方面,运用“双眼像海水一样蔚蓝”,点明老渔民与大海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老渔民在对抗鲨鱼时,虽然是为了保护自己捕获的大鱼不被鲨鱼吃掉,但实则是为了证明自己在对抗“84天未捕到鱼残酷事实”中有着坚定信心。在文中反复运用的语言词汇,还能够针对海明威塑造的老渔民“硬汉形象”进行反衬强调,此部作品在文学领域中确实值得推崇。
  综上所述,《老人与海》作为海明威笔下的优秀作品,不但能够传递作者的审美理念,而且还可从中掌握更多艺术描绘语言的创作技巧,故而此部作品值得深刻解读。本文主要从口语化语言、动名词、修辞性语言、长短句、反复式词汇等部分,为读者解析了《老人与海》作品的语言特色,便于展现作品语言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芳未.文学作品《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及现实[J].中国民族博览,2020,(24):220-222.
  [2]王娇.孤独自语——《老人与海》意识流写作初探[J].青年文学家,2020,(26):129-130.
  [3]王丹红.百摧不垮的硬汉 奋斗不息的精神——解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15):52-53.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改善,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在新媒体、大环境的作用下,传播方式从只读化的文字一路演变,变化到了有形有色的可视化图片,其传递的信息拥有着文字无法比拟的趣味性、通俗性和传播的快速有效性。包装设计和品牌宣传中以图代文的做法也日益增加,并收获了许多好评。古今结合的博物馆文创业作为前途光明的新兴行业,发展道路上取得的成效相当可观。不难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也在寻求不同。在这样的背景下,视觉传达备受青睐。而新媒体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也可以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人们认知体验的不断增多,使得新媒体艺术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本文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了新媒体艺术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带来有利的帮助。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视觉传达;应用研究
期刊
【摘要】 爱情故事是《聊斋志异》中一个重要的题材。《聊斋志异》的爱情可以用尚才德轻才貌、以情为上、重信三个关键词进行归纳。结合作者与晚明社会思潮,可以更深入了解其思想以及该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关键词】 《聊斋》;爱情观;进步性与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6-0006-02  爱情,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源远流
期刊
【摘要】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作家福楼拜的知名长篇小说,讲述了农家女爱玛追求爱情、陷入婚姻困境、最后选择自杀的人生悲剧。爱玛走向自杀的结局并不是单方面原因,还与社会空间有紧密的联系。从列斐伏尔的空间批评视角出发,有利于将女主人公与文本的物理空间、社会空间联系起来,多层次分析爱玛走向人生悲剧的必然性。  【关键词】 空间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爱玛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以唐传奇名篇小说《虬髯客传》的翻译实践为例,分析了该篇小说汉译英翻译过程中的对隐性逻辑连接的处理方式。汉语和英语在语言逻辑上的表达是有差异性的,汉语注重隐性连贯,而英语注重显性衔接。本文以唐传奇中的《虬髯客传》为蓝本,以译者个人的汉译英翻译作品为实践,以周劲松的《虬髯客传》译本为参考,结合韩礼德、胡壮麟等人的逻辑研究,对小说中的隐性逻辑关系进行解读,以及对翻译处理方式做出具体分析,
期刊
【摘要】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语言是模因的载体之一,翻译则是模因跨语言文化复制与传播的重要载体。本文从模因论视角出发,分析了模因在翻译中的跨文化传播过程,并根据切斯特曼模因翻译策略,从句法策略、语义策略以及语用策略方面对旅游文本进行了研究,以探析模因的本质及其跨语言跨文化传播方式和翻译策略。  【关键词】模因论;翻译策略;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 清代世情小说以其宏大的社会图景展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摹写人情世态,尽其情伪,在清代小说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清代前中期先后成书的世情小说《醒世姻缘传》《林兰香》《红楼梦》为例,着重探讨在封建大家庭中主仆关系的状态和改变。  【关键词】 现实;利益;理想化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6-0030-02  
期刊
【摘要】 清代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世情讽刺小说,其中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描写,描绘了一幅封建社会底层人民日常饮食的图景,通过对人物日常饮食中的饮品和菜肴名称、食俗与食礼的描述,不仅可以反映出我国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还具有从侧面丰富和完善人物形象的功能,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 饮食描写;《儒林外史》;文学功能  【中图分类号】I207
期刊
【摘要】 尹向东、尹玲的短篇小说《空隙》讲述了中原汉人杨木匠藏在空隙中的“私钱”从丢失到寻回的来龙去脉,其中不同文化的差异以不同的语言隐喻表达出来:如异语下藏语与河南话的方言差异,失语背后的语言磨蚀现象,以及乡语中的文化差异等。同时通过这种特定的语言形式表达了其所蕴含的文化鸿沟与人物回归故土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 尹向东;尹玲;《空隙》;文化寄托;语言隐喻  【中图分类号】I206 【
期刊
【摘要】 从二十世纪至今,许多伟大作家在小说的创作中,全部或部分运用了意识流写作手法,描述出了更为丰富深入的内心世界。在今天这样一个作家的创作拥有极大自由度的时代,探讨作为艺术手法的意识流对于丰富人们创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意识流;写作;艺术手法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  一、“意识流”简介  意识流在1920年代萌芽,这一时期的西方世界充满了矛盾和变化。行业的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