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将针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旨在培养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的形成,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心理;培养;引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68-01
一、当前大学生政治心理现状
1.政治情感方面。 大学生处在一个身体和心理都日臻成熟的阶段,更是其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终形成时期。对于大学生来讲,处在这样一个时期,其政治心理的波动会很大,由于媒体的不断发展,现在网络对于大学生来说早已不再陌生,而网上传播的一些诱导性消息,极易使大学生的政治心理发生变化,甚至一些大学生主动放弃政治,缺乏主体意识,对政治生活更是关心,大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势。
2.政治动机方面。 大学生处在一个情感波动较大的时期,而这一时期政治心理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现在不少大学生都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造成了政治心理的变化,从而影响政治动机。例如大学里有很多学生入党不是为了思想进步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是为了毕业后在工作中的优势和一些相关的福利等。这种价值取向是完全错误的,入党是一项神圣的任务,将其打上功利性的烙印实在不该,这种错误的政治动机势必导致错误的政治行为,因此,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3.政治价值方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但大规模的经济改革必然带来社会结构的多元化,社会多元化结构的形成又导致了社会价值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已经在大学生中体现出来,现代大学生中,个人本位主义逐渐上升为指导,大学生把实现自我价值放在首位,忽视社会贡献,将个人理想凌驾于社会理想之上。这样的价值观势必会对大学生的政治心理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目前我国大学生不良政治心理的成因
(1) 大学生本身的局限性。 大学生处在一个即将由少年走向成人的阶段,这一时期是大学生各种情感和观念的形成时期,但其心理发展还不是很成熟,社會实践经验相对较少,对人对事理想主义色彩浓重,不能理性的分析问题,而社会上一些诸如“腐败”“以权谋私”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就造成了其对这种现象的严重性不断地放大,看不到社会发展积极的方面,最终造成了对国家、对我党、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甚至消极对待的态度。
(2) 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一些大学生片面地认为社会的发展就是靠经济,政治可有可无,经济因素成为其衡量一切的标准。这种价值观严重背离了集体主义的价值体系,使大学生的意思形态发生变化,也导致了其这种消极政治心理的形成。
(3)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敌对势力的政治入侵。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全球化也迅猛发展,而西方敌对各国趁我国扩大改革开放之际,通过现代技术手段,不断将西方政治观念和价值观输送到我国,腐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全球多元文化的发展实际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地位,也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极大冲击,因此,一些大学生片面的吸收这种思想,就会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产生质疑,甚至放弃政治,只追求经济利益,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4) 国内社会转轨和文化环境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带来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事业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另一方面确实淡化了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因此,我们要在发展中强化政治意识的培养,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三、当前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引导方法
1.加强引导,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课程的开设,使大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政治心理属于政治学与应用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不仅要进行正确的政治引导,还有进行相关心理学的教育。
2.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政治心理,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大学生是一个高素质又具有创造性的群体,要培养这个群体的创造性就必须利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一当面要重视理论教学的作用,使其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构建大学生能够参与的民主政治平台,例如一些小型的选举、对政府的意见想法等,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大学生政治意识,使其国人主人的地位得到体现。
3.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方法相结合。 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既是承担育人功能、实施育人行为的各类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和社会责任,也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认真面对、深入研究和着力解决的深层次性关键性问题。另外,作为个人问题,大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也应该不断进步和自我矫正,自觉抵御社会不良风气和资本主义思想的腐蚀,重视社会的主流思想,积极培养良好健康的政治心理。
4.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 政治心理的培养不仅仅来源于从政治知识方面的学习,也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学教育。政治心理是政治学与心理学的融合,心理学的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高校要备有专业的心理学老师,及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当代社会,大学生的压力也很大,大学中各种惨剧的发生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而造成的。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正确看待现在社会的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现象,要使学生认识到,当今社会的主流是好的,是健康的,而一些丑恶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问题,但不是社会的主流,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最终培养学生健康的政治心理。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是社会发展的主流,随着历史进步,这些问题会逐渐消失,不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阻碍。而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培养是关乎到我国将来的发展方向和将来在国际上地位的问题,因此,国家与社会都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不断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引导,以达到让大学生有一个积极健康的政治心理,这样才能实现我国未来又快又好的发展,使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小云.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政治心理转型[J].社会主义研究,2008.
[2]邢建辉,蒋爱林.当代科技革命视野中大学生政治观的调查与成因分[J].中国高教研究,2007.
[3]胡鹤玖.关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心理;培养;引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68-01
一、当前大学生政治心理现状
1.政治情感方面。 大学生处在一个身体和心理都日臻成熟的阶段,更是其人生观价值观的最终形成时期。对于大学生来讲,处在这样一个时期,其政治心理的波动会很大,由于媒体的不断发展,现在网络对于大学生来说早已不再陌生,而网上传播的一些诱导性消息,极易使大学生的政治心理发生变化,甚至一些大学生主动放弃政治,缺乏主体意识,对政治生活更是关心,大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势。
2.政治动机方面。 大学生处在一个情感波动较大的时期,而这一时期政治心理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现在不少大学生都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造成了政治心理的变化,从而影响政治动机。例如大学里有很多学生入党不是为了思想进步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是为了毕业后在工作中的优势和一些相关的福利等。这种价值取向是完全错误的,入党是一项神圣的任务,将其打上功利性的烙印实在不该,这种错误的政治动机势必导致错误的政治行为,因此,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3.政治价值方面。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改革也在不断进行,但大规模的经济改革必然带来社会结构的多元化,社会多元化结构的形成又导致了社会价值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已经在大学生中体现出来,现代大学生中,个人本位主义逐渐上升为指导,大学生把实现自我价值放在首位,忽视社会贡献,将个人理想凌驾于社会理想之上。这样的价值观势必会对大学生的政治心理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目前我国大学生不良政治心理的成因
(1) 大学生本身的局限性。 大学生处在一个即将由少年走向成人的阶段,这一时期是大学生各种情感和观念的形成时期,但其心理发展还不是很成熟,社會实践经验相对较少,对人对事理想主义色彩浓重,不能理性的分析问题,而社会上一些诸如“腐败”“以权谋私”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就造成了其对这种现象的严重性不断地放大,看不到社会发展积极的方面,最终造成了对国家、对我党、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甚至消极对待的态度。
(2) 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一些大学生片面地认为社会的发展就是靠经济,政治可有可无,经济因素成为其衡量一切的标准。这种价值观严重背离了集体主义的价值体系,使大学生的意思形态发生变化,也导致了其这种消极政治心理的形成。
(3)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敌对势力的政治入侵。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全球化也迅猛发展,而西方敌对各国趁我国扩大改革开放之际,通过现代技术手段,不断将西方政治观念和价值观输送到我国,腐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全球多元文化的发展实际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一元化地位,也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极大冲击,因此,一些大学生片面的吸收这种思想,就会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产生质疑,甚至放弃政治,只追求经济利益,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4) 国内社会转轨和文化环境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带来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事业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另一方面确实淡化了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因此,我们要在发展中强化政治意识的培养,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三、当前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引导方法
1.加强引导,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课程的开设,使大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加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政治心理属于政治学与应用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不仅要进行正确的政治引导,还有进行相关心理学的教育。
2.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政治心理,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大学生是一个高素质又具有创造性的群体,要培养这个群体的创造性就必须利用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一当面要重视理论教学的作用,使其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构建大学生能够参与的民主政治平台,例如一些小型的选举、对政府的意见想法等,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大学生政治意识,使其国人主人的地位得到体现。
3.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方法相结合。 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既是承担育人功能、实施育人行为的各类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和社会责任,也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认真面对、深入研究和着力解决的深层次性关键性问题。另外,作为个人问题,大学生在学习和成长中也应该不断进步和自我矫正,自觉抵御社会不良风气和资本主义思想的腐蚀,重视社会的主流思想,积极培养良好健康的政治心理。
4.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 政治心理的培养不仅仅来源于从政治知识方面的学习,也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学教育。政治心理是政治学与心理学的融合,心理学的培养也是非常必要的。高校要备有专业的心理学老师,及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当代社会,大学生的压力也很大,大学中各种惨剧的发生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而造成的。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正确看待现在社会的一些不利于社会发展的现象,要使学生认识到,当今社会的主流是好的,是健康的,而一些丑恶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问题,但不是社会的主流,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最终培养学生健康的政治心理。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是社会发展的主流,随着历史进步,这些问题会逐渐消失,不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阻碍。而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培养是关乎到我国将来的发展方向和将来在国际上地位的问题,因此,国家与社会都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各种途径与方法,不断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引导,以达到让大学生有一个积极健康的政治心理,这样才能实现我国未来又快又好的发展,使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小云.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政治心理转型[J].社会主义研究,2008.
[2]邢建辉,蒋爱林.当代科技革命视野中大学生政治观的调查与成因分[J].中国高教研究,2007.
[3]胡鹤玖.关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