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材的阐发和化解,对教程的推进和转换,对要处的点拨和升华,都必须有设计精当的导语来起承转合。这里所谓的导语,应是教师在各个教学中起始阶段的开讲。导语的关键是“导”,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自求得之”,便是对形成自学能力的追求,这是“导”的基本要求。这种“导”,教师固然也可以通过身体、表情、动作、板书,乃至环境暗示、练习设计表达成,但主要途径,无疑还是导语的运用。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注重“导语”的设计。
导语设计的艺术要求有:①导语应有思想的深度。②导语应有感情的浓度。语文教学是高度情感化的活动,这种浓郁的情感性,自然更应当体现在导语之中,使学生入情、移情和陶情。③导语应有功能的宽度。成功的导语既是一个生动的开讲,又是对从何角度阅读全文的指点;既是引发联想的启迪。又是激起情感的鼓动。④导语应有表达的精度。导语应用词讲究、句法工整、篇章合度、既具思想内容的深邃,又有语言形式的精美。⑤导语还应有色彩的亮度。导语的准确、清晰、鲜明、生动的整体美,使语言的色彩鲜亮,声声入耳动心,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运用策略,一般有以下几种主要范型。
一、开讲
开讲是一堂课起始阶段的导语,作为最先发送的教学信息,在教学全程中起着铺垫、定向、激发、开拓的重要作用,往往表现出导语的多功能性。听一位老师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他没让学生打开课本便说:“今天我们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顺手在黑板上写了个“岛”字:“你们知道什么叫岛吗?岛就是海洋里被水围着的小块陆地。”教师一边在“岛”字前面加了个“群”,一边接着说:“聚在一起的许多小岛,就叫‘群岛’,今天我们学的叫‘西沙群岛’。”又顺手在‘群岛’前面加上“西沙”。教师简述了西沙群岛的位置之后,接着说;“西沙群岛是一个非常富饶的地方。”又在板书“西沙群岛”前写上“富饶的”。“西沙群岛到底有多么富饶,有多么可爱,就让我们仔仔细细读读课文吧。”这段导语的设计,从解题开讲,由“岛”到“群岛”,到“西沙群岛”再到“富饶的西沙群岛”,既逐层解释清楚了题目中的词义,又揭示了课文的中心内容,而且采用层层剥笋式的引导,富有艺术情韵,足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二、交待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需要把一项新的内容介绍给学生,或对学习活动作必要的布置,也必须设计好合适的导语,使这种交待既简洁,又清晰。如教学《数星星的孩子》,在出示课题后,教师作了这样的引导:“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他叫张衡,张衡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生活在古代的汉朝,离现在有一千七八百年。他刻苦专研学问,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天文学就是研究天上的太阳、星星、月亮,分布在哪儿,怎么运行的专家。天上的星星能数清楚吗?你数过星星吗?小时候的张衡又是怎样数星星,观察星星的呢?让我们来学学这篇课文。”
三、推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从课文的一个层面向接续的另一个层面推进,也要有合适的导语衔接,以求文气贯通,肌理相连。教学《颐和园》一课,教师按游览线路导读,设计了如下导语:为什么一进大门就先写长廊?(因为长廊“离公园大门不远”)写完了长廊,为什么就得写万寿山?(因为“走完了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为什么写了万寿山之后又必须写昆明湖?(因为登上了万寿山,看到正前面的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如此一导,不仅使学生的阅读思路从一个层面自然而然地推进到另一个层面,而且剖析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和逻辑发展。这种衔接处理得当,教学流程就显得自然流畅,混若天成,可以呆板生涩,支离破碎。
四、转换
从一个环节向另一个新的环节过渡,或从一种思路向另一种思路变换时,正在进行的需要终止,而新的一面将要展开,教师就要用适当的导语来引渡,使教学流程得顺利深入。如教《太阳》一课,教师为了把学生的思索从太阳离我们如此遥远,转换到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却非常密切的一面,就得设计如下的导语;“课文写了太阳的远、大、热三点,主要写的是哪一点,为什么是这一点?”(主要写太阳离我们远,因为远所以我们才不觉得太阳的大和温度的高)“太阳离我们那么远,那么远,按理说与我们的关系不会太大,可事实上—”这样一引,就把学生的阅读心向从一个层次转换到另一个层次了。这种过渡的导语设计得好,教师导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课堂上,教与学生双方,没有负重登山的压力,反有登高望远的兴味。
五、串连
在导读过程中,有时教师需要把与课文相关的其他内容溶合进去,串连起来,以求触发联想,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或提供材料,打开学生获得理解的思路,就需设计相应的导语为载体。一位教师执教《十里长街送总理》,在学生读到“送灵车”这部分:“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时,以深沉的感情插入了这样一段导语:“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是啊!我们从《温暖》一课里,曾经读到过—(周总理关心清洁工人);在《关怀》一课中看到总理在—(农村小学和孩子们一起听课);在《周总理的睡衣》一课里,感觉到—(总理的艰苦朴素);在《一个降落伞包》中又看到了—(总理把生活的希望送给小杨眉,而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总理啊总理,你心理装着全体人民,而唯独没有你自己!”这段导语,起到了重要的串连作用,教师把学生学过的写总理的课文,作了有机沟通,有力地在孩子心目中再现总理的高达形象,在众多表象的联想下,受到了深刻的情形熏染。
六、点化
教师在课文的节骨眼上,以精短的语言启示,化解疑难或揭示蕴意。这类导语常有劈石取玉、点铁成金之妙。听一位老师教《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有两处地方的点化十分成功:当学生讨论到叶子被蛀虫吃掉、小葫芦也一个个落了时,学生一时说不清楚叶子与葫芦的关系,教师便以导语点化:“植物生长过程中,它的根、茎、叶、果的关系非常密切,是一个不能分割的整体。如果一部分除了毛病,整株植物就会怎么样?”这一点,学生就很有条理的说清楚了叶子与小葫芦的关系。当讨论到这个故事中我们受到了怎样的教育时,学生只是停留在“不能只要葫芦,不管叶子,那样是不会得到葫芦的”这一中层概括上,教在这个关节骨处施以轻轻一点:“种葫芦是这样,不能只顾葫芦,不顾叶子,那么做其他事情也是这样吗?”学生就很快找到了“干什么事不能只顾这一面,而不顾其他方面”的正确结论。
七、总结
教学结语的设计,既要完成梳理、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同时又要实现继续学习的启发或向课外活动延伸的引导。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结语,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导语。一位教师是这样为导读《一分试验田》设计结语的:“彭总以一分试验田收九百来斤的实践,揭穿了当时报上登载的一亩田产几十万斤的谎言。这一分试验田是对实事求是精神的追求,是对真理的追求,这小小的实验所蕴含的意义是伟大的,充分体现了彭德怀同志反对虚假、坚持真理的高尚精神,集中表现了他的一颗忠心和一身铁骨。为了更好的向彭总学习,我建议大家在课外去找找读读有关彭德怀同志的故事,欢迎大家参加下星期我们要举行的‘缅怀彭大将军的主题故事班会’”。
当然,“导语”的设计,决非只是用几种模式可以涵盖的,要因时、因事、因地、因人、因文、因班而异,但是要抓住导语的核心是“导”,即启发学生思维、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爱,便是运用成功了。
导语设计的艺术要求有:①导语应有思想的深度。②导语应有感情的浓度。语文教学是高度情感化的活动,这种浓郁的情感性,自然更应当体现在导语之中,使学生入情、移情和陶情。③导语应有功能的宽度。成功的导语既是一个生动的开讲,又是对从何角度阅读全文的指点;既是引发联想的启迪。又是激起情感的鼓动。④导语应有表达的精度。导语应用词讲究、句法工整、篇章合度、既具思想内容的深邃,又有语言形式的精美。⑤导语还应有色彩的亮度。导语的准确、清晰、鲜明、生动的整体美,使语言的色彩鲜亮,声声入耳动心,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运用策略,一般有以下几种主要范型。
一、开讲
开讲是一堂课起始阶段的导语,作为最先发送的教学信息,在教学全程中起着铺垫、定向、激发、开拓的重要作用,往往表现出导语的多功能性。听一位老师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他没让学生打开课本便说:“今天我们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顺手在黑板上写了个“岛”字:“你们知道什么叫岛吗?岛就是海洋里被水围着的小块陆地。”教师一边在“岛”字前面加了个“群”,一边接着说:“聚在一起的许多小岛,就叫‘群岛’,今天我们学的叫‘西沙群岛’。”又顺手在‘群岛’前面加上“西沙”。教师简述了西沙群岛的位置之后,接着说;“西沙群岛是一个非常富饶的地方。”又在板书“西沙群岛”前写上“富饶的”。“西沙群岛到底有多么富饶,有多么可爱,就让我们仔仔细细读读课文吧。”这段导语的设计,从解题开讲,由“岛”到“群岛”,到“西沙群岛”再到“富饶的西沙群岛”,既逐层解释清楚了题目中的词义,又揭示了课文的中心内容,而且采用层层剥笋式的引导,富有艺术情韵,足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二、交待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需要把一项新的内容介绍给学生,或对学习活动作必要的布置,也必须设计好合适的导语,使这种交待既简洁,又清晰。如教学《数星星的孩子》,在出示课题后,教师作了这样的引导:“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他叫张衡,张衡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生活在古代的汉朝,离现在有一千七八百年。他刻苦专研学问,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天文学就是研究天上的太阳、星星、月亮,分布在哪儿,怎么运行的专家。天上的星星能数清楚吗?你数过星星吗?小时候的张衡又是怎样数星星,观察星星的呢?让我们来学学这篇课文。”
三、推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从课文的一个层面向接续的另一个层面推进,也要有合适的导语衔接,以求文气贯通,肌理相连。教学《颐和园》一课,教师按游览线路导读,设计了如下导语:为什么一进大门就先写长廊?(因为长廊“离公园大门不远”)写完了长廊,为什么就得写万寿山?(因为“走完了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的脚下”)为什么写了万寿山之后又必须写昆明湖?(因为登上了万寿山,看到正前面的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如此一导,不仅使学生的阅读思路从一个层面自然而然地推进到另一个层面,而且剖析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和逻辑发展。这种衔接处理得当,教学流程就显得自然流畅,混若天成,可以呆板生涩,支离破碎。
四、转换
从一个环节向另一个新的环节过渡,或从一种思路向另一种思路变换时,正在进行的需要终止,而新的一面将要展开,教师就要用适当的导语来引渡,使教学流程得顺利深入。如教《太阳》一课,教师为了把学生的思索从太阳离我们如此遥远,转换到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却非常密切的一面,就得设计如下的导语;“课文写了太阳的远、大、热三点,主要写的是哪一点,为什么是这一点?”(主要写太阳离我们远,因为远所以我们才不觉得太阳的大和温度的高)“太阳离我们那么远,那么远,按理说与我们的关系不会太大,可事实上—”这样一引,就把学生的阅读心向从一个层次转换到另一个层次了。这种过渡的导语设计得好,教师导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课堂上,教与学生双方,没有负重登山的压力,反有登高望远的兴味。
五、串连
在导读过程中,有时教师需要把与课文相关的其他内容溶合进去,串连起来,以求触发联想,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或提供材料,打开学生获得理解的思路,就需设计相应的导语为载体。一位教师执教《十里长街送总理》,在学生读到“送灵车”这部分:“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时,以深沉的感情插入了这样一段导语:“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是啊!我们从《温暖》一课里,曾经读到过—(周总理关心清洁工人);在《关怀》一课中看到总理在—(农村小学和孩子们一起听课);在《周总理的睡衣》一课里,感觉到—(总理的艰苦朴素);在《一个降落伞包》中又看到了—(总理把生活的希望送给小杨眉,而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总理啊总理,你心理装着全体人民,而唯独没有你自己!”这段导语,起到了重要的串连作用,教师把学生学过的写总理的课文,作了有机沟通,有力地在孩子心目中再现总理的高达形象,在众多表象的联想下,受到了深刻的情形熏染。
六、点化
教师在课文的节骨眼上,以精短的语言启示,化解疑难或揭示蕴意。这类导语常有劈石取玉、点铁成金之妙。听一位老师教《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有两处地方的点化十分成功:当学生讨论到叶子被蛀虫吃掉、小葫芦也一个个落了时,学生一时说不清楚叶子与葫芦的关系,教师便以导语点化:“植物生长过程中,它的根、茎、叶、果的关系非常密切,是一个不能分割的整体。如果一部分除了毛病,整株植物就会怎么样?”这一点,学生就很有条理的说清楚了叶子与小葫芦的关系。当讨论到这个故事中我们受到了怎样的教育时,学生只是停留在“不能只要葫芦,不管叶子,那样是不会得到葫芦的”这一中层概括上,教在这个关节骨处施以轻轻一点:“种葫芦是这样,不能只顾葫芦,不顾叶子,那么做其他事情也是这样吗?”学生就很快找到了“干什么事不能只顾这一面,而不顾其他方面”的正确结论。
七、总结
教学结语的设计,既要完成梳理、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同时又要实现继续学习的启发或向课外活动延伸的引导。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结语,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导语。一位教师是这样为导读《一分试验田》设计结语的:“彭总以一分试验田收九百来斤的实践,揭穿了当时报上登载的一亩田产几十万斤的谎言。这一分试验田是对实事求是精神的追求,是对真理的追求,这小小的实验所蕴含的意义是伟大的,充分体现了彭德怀同志反对虚假、坚持真理的高尚精神,集中表现了他的一颗忠心和一身铁骨。为了更好的向彭总学习,我建议大家在课外去找找读读有关彭德怀同志的故事,欢迎大家参加下星期我们要举行的‘缅怀彭大将军的主题故事班会’”。
当然,“导语”的设计,决非只是用几种模式可以涵盖的,要因时、因事、因地、因人、因文、因班而异,但是要抓住导语的核心是“导”,即启发学生思维、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爱,便是运用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