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是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为学生终生发展添奠定坚实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领域都需要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证;备好课是落实数学素质教育的基础;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最主要途径;加强学生指导是深化数学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实施;数学素质;途径
数学素质就是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数学活动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合。它包括: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数学技能;清晰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恰当的数学方法和数学语言;一定的数学能力和学习惯。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生动活泼地发展学生的能力,最关键的是切实抓好实施学生的数学素质教育。
1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证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就得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和关键因素。因而,教师要从观念、知识、方法和能力等层次上人手,提高自身素质。
1.1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新理念
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观念,树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理念,时刻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让每个学生都懂得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基本的数学素质,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1.2 不断拓宽知识面,完善自我认知结构
“打铁先要本身硬”,当今时代是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数学知识,学习新课程理论,牢固掌握现代数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概率统计,微积分,算法等,深刻领悟这些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拓宽知识面,从而优化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
1.3 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创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原有的“一言堂”,“满堂灌”,“注入式”等陈旧的教学方法,约束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发展,已经不适应新的课改要求,因而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吸收他人的成功经验,博采众长,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益,创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1.4 锐意进取,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古人云“强将手下无弱兵”,要培养一流的学生,就必须做一流的教师。作为一流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正确、敏捷、灵活地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和影响学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他的能力。教师不能吃老本,要勤于学习,善于积累知识和方法,锐意进取,不断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善于提出问题。教师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和新课程课题研究,将有利于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的提高。
2 备好课是落实数学素质教育的基础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和关键环节,备课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从新课程理念的观点看,优质课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四个规律:
2.1 备内容——落实教学目标,发展学生能力
钻研教才,在吃透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把握教材内容,分清重点和难点,制定好教学目标,其目标要体现它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强调知识的内化过程,培养学生的求异探索意识,以知识为载体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2.2 备观点——渗透德育教育,审美和劳动素质教育,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的趋势,让学生了解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哲学意识和审美意识。通过介绍数学家顽强奋斗进取的事迹,结合实际,指出学习数学本身就是一项艰辛的劳动。
2.3 备学生——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高中新课程的改革,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是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要从面向少数尖子学生的英才教育转向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探索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策略,采用目标分层、施教、作业和评价分层等手段,开发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2.4 备教法——和谐地、全面地发展学生数学素质
采用较成功的教学方法,如以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为特点的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教学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参与,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条件,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把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使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使学生的知识形成与思维品质的培养得到全面的发展。
3 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最主要途径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充分发挥这一主阵地作用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关键所在。优化教学过程,注重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教学效益。
3.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一根本教学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精心设疑,以疑启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活动。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发言、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暴露各自的思维过程,发表不同的见解,为学生提供自行发挥余地和表现才能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主动发展。采用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形式教学,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层次和背景来探索问题的实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唤起好奇心,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热情。
3.2 因材施教,分类推进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发展目标。课堂提问要讲究因人、适时提问,课堂练习可以让基础好的学生独立练;中等生点拨练;基础较差学生扶着练,课后作业采用分层练,让他们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都能得到自我强化和发展。
3.3 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新课程的理念特别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组织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及其背景,暴露其思维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现、创造的经验。促进学生学习的真正体验,使学生自觉地运用已有的认识不断去固化新知识,从而优化原有的认知结构。
3.4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素质的核心。发现和挖掘教学内容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逐步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在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联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运用分类讨论法,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利用同题多解、一题多问,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
3.5 加强教学反馈,进行“适度”教学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测试等形式,及时收集信息,了解教学效果,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学习水平,恰当地安排好教学内容、数量、合理的教学速度和适当的训练程度,创设最佳的教学情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都有所发展。
3.6 突出解题教学,重在能力提高
解题教学中着重强调“审题、联想、反思”三段训练,养成审题习惯可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严密性、深刻性。启发联想,可强化数学思维、数学方法的应用,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解题后的反思,有利于对知识、方法的掌握和再提高。解题教学中,加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讲解与训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智力和能力。
4 加强学生指导是深化数学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培养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4.1 挖掘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好学数学的热情;以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数学家的献身精神,结合他们成功例子,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毅力。
4.2 培养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作为指导学法的突破口。指导学生拟定自学计划和学会预习的能力,在自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公式、定理的形成过程,把怎样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的道理展现给学生,指导学生参与知识和方法的产生及再发现过程,学会自我探索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经过亲身实践成功的体验。
4.3 深化学法指导,使学生终生受益
不失时机地渗透和强化学法指导,如指导学生学会边听边记、学思结合、归纳共性、质疑解疑、勤思善问、自我校正、科学用脑,通过数学学法的研讨会,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介绍经验,开辟专栏进行学法讨论,还可以开设数学学法辅导课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实施;数学素质;途径
数学素质就是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数学活动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合。它包括: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数学技能;清晰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恰当的数学方法和数学语言;一定的数学能力和学习惯。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生动活泼地发展学生的能力,最关键的是切实抓好实施学生的数学素质教育。
1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证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就得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和关键因素。因而,教师要从观念、知识、方法和能力等层次上人手,提高自身素质。
1.1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新理念
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观念,树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理念,时刻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让每个学生都懂得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基本的数学素质,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1.2 不断拓宽知识面,完善自我认知结构
“打铁先要本身硬”,当今时代是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数学知识,学习新课程理论,牢固掌握现代数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概率统计,微积分,算法等,深刻领悟这些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拓宽知识面,从而优化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
1.3 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创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原有的“一言堂”,“满堂灌”,“注入式”等陈旧的教学方法,约束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发展,已经不适应新的课改要求,因而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吸收他人的成功经验,博采众长,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益,创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1.4 锐意进取,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古人云“强将手下无弱兵”,要培养一流的学生,就必须做一流的教师。作为一流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有正确、敏捷、灵活地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和影响学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他的能力。教师不能吃老本,要勤于学习,善于积累知识和方法,锐意进取,不断提高处理教材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要善于提出问题。教师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和新课程课题研究,将有利于教师教育思想的更新,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的提高。
2 备好课是落实数学素质教育的基础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和关键环节,备课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从新课程理念的观点看,优质课的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四个规律:
2.1 备内容——落实教学目标,发展学生能力
钻研教才,在吃透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把握教材内容,分清重点和难点,制定好教学目标,其目标要体现它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强调知识的内化过程,培养学生的求异探索意识,以知识为载体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2.2 备观点——渗透德育教育,审美和劳动素质教育,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的趋势,让学生了解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哲学意识和审美意识。通过介绍数学家顽强奋斗进取的事迹,结合实际,指出学习数学本身就是一项艰辛的劳动。
2.3 备学生——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高中新课程的改革,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是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要从面向少数尖子学生的英才教育转向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探索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的教学策略,采用目标分层、施教、作业和评价分层等手段,开发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2.4 备教法——和谐地、全面地发展学生数学素质
采用较成功的教学方法,如以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为特点的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教学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参与,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条件,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把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使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使学生的知识形成与思维品质的培养得到全面的发展。
3 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最主要途径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充分发挥这一主阵地作用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关键所在。优化教学过程,注重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教学效益。
3.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一根本教学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精心设疑,以疑启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活动。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发言、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暴露各自的思维过程,发表不同的见解,为学生提供自行发挥余地和表现才能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主动发展。采用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形式教学,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层次和背景来探索问题的实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唤起好奇心,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热情。
3.2 因材施教,分类推进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发展目标。课堂提问要讲究因人、适时提问,课堂练习可以让基础好的学生独立练;中等生点拨练;基础较差学生扶着练,课后作业采用分层练,让他们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都能得到自我强化和发展。
3.3 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新课程的理念特别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组织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及其背景,暴露其思维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现、创造的经验。促进学生学习的真正体验,使学生自觉地运用已有的认识不断去固化新知识,从而优化原有的认知结构。
3.4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素质的核心。发现和挖掘教学内容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逐步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在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联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运用分类讨论法,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利用同题多解、一题多问,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
3.5 加强教学反馈,进行“适度”教学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测试等形式,及时收集信息,了解教学效果,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学习水平,恰当地安排好教学内容、数量、合理的教学速度和适当的训练程度,创设最佳的教学情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都有所发展。
3.6 突出解题教学,重在能力提高
解题教学中着重强调“审题、联想、反思”三段训练,养成审题习惯可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严密性、深刻性。启发联想,可强化数学思维、数学方法的应用,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解题后的反思,有利于对知识、方法的掌握和再提高。解题教学中,加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讲解与训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发展智力和能力。
4 加强学生指导是深化数学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培养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4.1 挖掘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好学数学的热情;以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数学家的献身精神,结合他们成功例子,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毅力。
4.2 培养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作为指导学法的突破口。指导学生拟定自学计划和学会预习的能力,在自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公式、定理的形成过程,把怎样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的道理展现给学生,指导学生参与知识和方法的产生及再发现过程,学会自我探索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经过亲身实践成功的体验。
4.3 深化学法指导,使学生终生受益
不失时机地渗透和强化学法指导,如指导学生学会边听边记、学思结合、归纳共性、质疑解疑、勤思善问、自我校正、科学用脑,通过数学学法的研讨会,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介绍经验,开辟专栏进行学法讨论,还可以开设数学学法辅导课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