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说明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传统篇目,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把它安排在专题三——历史的回声中。《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扬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入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如何能让学生理解到这一层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
二、课堂实录
导入:由一张电影《赤壁》的海报引出,对周瑜这个人物我们并不陌生,每个同学的脑海里都能勾勒出你们心目中周瑜的形象,但是今天我们希望通过苏轼来看周瑜,看看在苏轼的笔下周瑜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多媒体屏幕上出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全文内容。
师:从原文中找出一个最佳的词语,能够概括苏轼对周瑜这个人物的评价?
生:风流。
师:如何理解‘风流’这个词?
生:风流是指周瑜很有才能,能够建功立业。
师:文中有这样的语句能体现他的功业吗?
生: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师:这是我们由词的内容出发,对“风流”一词做出的理解,还有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现在谈到“风流”这个词,一般会和男女情爱联系起来,而且是贬义词。
师:这个理解并没有错,如果涉及男女之爱的话,词中有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吗?
生: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师:同学们了解他们之间的爱情吗?
生:小乔是三国时期的美女,周瑜又是有勇有谋的英雄,他们的结合恰恰是“郎才女貌”的典范。我看过《三国演义》,但是里面没有对小乔进行详细的描绘,但是我会不自觉地把她和周瑜联想在一起,可以说他们是天作之合。
师:很好,由“风流”这个词的现代意义,更强化了大家对这首词中“周瑜”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而与周瑜相比,作者苏轼当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
师:从图表中读出了什么?
生:“得意的周瑜”与“失意的苏轼”
总结:苏轼在官场受挫,险遭杀头之祸。在文化圈里,也倍遭妒忌,他是带着疲惫,伤痕累累地来到黄州这个荒凉的小镇。47岁的他想到自己无法如周瑜般建功立业,可以说是壮志未酬,心中涌动的是一种惆怅与失意。但作者把失意消解在了酒当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其实也就是他的一种人生态度。对比周瑜,这落差是极大的,更增添了他壮志未酬的失落,所以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苏轼坦然,他明白人生犹如梦一般,所有风流人物不也都随着大江而东去,洗涤荡尽了吗!那么又何必去执着呢。他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了。
三、课后反思及评价
1、妙手偶得,妙语生花。这堂课由学生突然提出“风流”这个词的现代意义,引发了课堂的讨论,课堂气氛也顿时活跃了起来。我也及时抓住了这个“曲解”,顺着学生的这个思路继续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经常会有偶发事件,一旦出现偶发事件,教师就要凭自己的教学机智,用“妙手”及时抓取有效资源,进行深入提问,引导学生擦出思维火花,让妙语如花闪烁于整个课堂,生动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2、精彩留给有准备的人。课堂要想有精彩的生成,首先得要有成功的预设。但这个“预设”指的是开放的预设,而不是教师精心严密的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活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与教师原先的教学思路不吻合的情况,如果一味地按照思路亦步亦趋地进行教学,那一定会落入僵化、机械、沉闷的泥潭。所以这种开放的预设应该是大预设。教师在先进的理念下认真地阅读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一旦出现“意外”时就能够从容镇定地处理和筛选教学资源,让“意外”也能出彩。这节课学生对“风流”的解读可以说是一个意外,但是偏偏是这个意外,这个对“风流”的曲解,给这堂课带来了精彩。但是作为教师,若课前的准备不够充分,恐怕会让这个精彩白白流失。这堂课的生成是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的。
3、惟有源头活水来。这堂课如果没有学生的精彩表现,是很难达到如此精彩的生成的。古诗曰:“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课堂的源头应该是学生,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动起来”,课堂才具有活力。作为教师,要能够引进源头活水,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清水流淌,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传统篇目,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把它安排在专题三——历史的回声中。《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扬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入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如何能让学生理解到这一层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
二、课堂实录
导入:由一张电影《赤壁》的海报引出,对周瑜这个人物我们并不陌生,每个同学的脑海里都能勾勒出你们心目中周瑜的形象,但是今天我们希望通过苏轼来看周瑜,看看在苏轼的笔下周瑜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多媒体屏幕上出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全文内容。
师:从原文中找出一个最佳的词语,能够概括苏轼对周瑜这个人物的评价?
生:风流。
师:如何理解‘风流’这个词?
生:风流是指周瑜很有才能,能够建功立业。
师:文中有这样的语句能体现他的功业吗?
生: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师:这是我们由词的内容出发,对“风流”一词做出的理解,还有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现在谈到“风流”这个词,一般会和男女情爱联系起来,而且是贬义词。
师:这个理解并没有错,如果涉及男女之爱的话,词中有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吗?
生: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师:同学们了解他们之间的爱情吗?
生:小乔是三国时期的美女,周瑜又是有勇有谋的英雄,他们的结合恰恰是“郎才女貌”的典范。我看过《三国演义》,但是里面没有对小乔进行详细的描绘,但是我会不自觉地把她和周瑜联想在一起,可以说他们是天作之合。
师:很好,由“风流”这个词的现代意义,更强化了大家对这首词中“周瑜”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而与周瑜相比,作者苏轼当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
师:从图表中读出了什么?
生:“得意的周瑜”与“失意的苏轼”
总结:苏轼在官场受挫,险遭杀头之祸。在文化圈里,也倍遭妒忌,他是带着疲惫,伤痕累累地来到黄州这个荒凉的小镇。47岁的他想到自己无法如周瑜般建功立业,可以说是壮志未酬,心中涌动的是一种惆怅与失意。但作者把失意消解在了酒当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其实也就是他的一种人生态度。对比周瑜,这落差是极大的,更增添了他壮志未酬的失落,所以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苏轼坦然,他明白人生犹如梦一般,所有风流人物不也都随着大江而东去,洗涤荡尽了吗!那么又何必去执着呢。他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了。
三、课后反思及评价
1、妙手偶得,妙语生花。这堂课由学生突然提出“风流”这个词的现代意义,引发了课堂的讨论,课堂气氛也顿时活跃了起来。我也及时抓住了这个“曲解”,顺着学生的这个思路继续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经常会有偶发事件,一旦出现偶发事件,教师就要凭自己的教学机智,用“妙手”及时抓取有效资源,进行深入提问,引导学生擦出思维火花,让妙语如花闪烁于整个课堂,生动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2、精彩留给有准备的人。课堂要想有精彩的生成,首先得要有成功的预设。但这个“预设”指的是开放的预设,而不是教师精心严密的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活动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与教师原先的教学思路不吻合的情况,如果一味地按照思路亦步亦趋地进行教学,那一定会落入僵化、机械、沉闷的泥潭。所以这种开放的预设应该是大预设。教师在先进的理念下认真地阅读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一旦出现“意外”时就能够从容镇定地处理和筛选教学资源,让“意外”也能出彩。这节课学生对“风流”的解读可以说是一个意外,但是偏偏是这个意外,这个对“风流”的曲解,给这堂课带来了精彩。但是作为教师,若课前的准备不够充分,恐怕会让这个精彩白白流失。这堂课的生成是离不开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的。
3、惟有源头活水来。这堂课如果没有学生的精彩表现,是很难达到如此精彩的生成的。古诗曰:“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课堂的源头应该是学生,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动起来”,课堂才具有活力。作为教师,要能够引进源头活水,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清水流淌,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