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结尾的巧妙关系到授课的完整性,对整个讲课效果至关重要,富有艺术性的结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结尾;能力;创新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4 -01
一堂课的完整性、完美性仅仅靠好的开头和精彩的授课过程是不行的,还有一个艺术性的结尾。结尾的好坏关系到整堂课的完整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好的结尾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差的结尾则是画蛇添足。
一、提出质疑作结
质疑作结是语文课结尾的一般方法,在一堂课结束之前,设计一个问题,把这个问题作为这堂课整体的组成部分,并且要有一定的艺术性,这里艺术性主要指是否有创造创新精神。譬如,笔者在教授古文《马说》结束时,提出文章末句的标点问题。古文的标点符号,是后代人标注的,末句“其真不知马也”是否可以用“?”结束,请你细读原文,揣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结果一部分学生以书本为主,认为以句号作结尾是正确的,这是专攻书本的一类。另一部分好学善思的学生会寻求与众不同,觉得问号也可以,结果两种答案都有理。同意用句号,问而后答,一锤定音;同意用问号,最后两句理解为“到底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真的不能识别千里马呢?”发人深思,余味无穷。通过用两种标点符号的对比,学生皆大欢喜,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自信心也拉了起来,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强。
二、总结启示作结
通过一堂课教学看看学生学到了什么、了解什么、感受什么,最终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这并不是单独地总结,更多的是体会、领悟。初二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吾家有女初长成》,与实际联系紧密,贴近初中学生的心灵。读完这篇课文,很多学生似有同感,文章的结尾也颇有韵味。通过女儿的成长作者告诉人们的道理学生都能读懂:生命是无法定制和预先设计的,只要生命是美的、充满活力和向上的那么就是可以的。学生似顿时觉得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女儿”的最初成长经历那么的相像,所以他们一个个义愤填膺,我们的生命也想自己去把握,但父母作了太多的限制和设计,他们似乎觉得有那么多的话语要一吐为快。在他们咄咄逼人的言语之后,笔者提出“难道你们的父母甘愿做你们的奴仆,这样是为了什么呢?他们难道没有感触?”,以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作结,只是让他们回去平复那颗波涛汹涌的心,不用去回答,去好好体味就可以了。那些率真的孩子一定会从中得到某些启示的。这些富有启示性的话题在学生的成长经历中是多么缺少,他们很少去细想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因为他们连父母的用心也很少体味到。难道这些启示不会成为他们成长路途中的点点星光,起着指引作用?
三、口头练习作结
这种方法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想像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笔者参加一次教学大赛时,最后作结时用的练习是口头演讲,结果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们踊跃万分,都想发表自己的想法,语言组织能力、妙词警句、是非判断能力令人惊讶,从中可以看出这一堂课他们有了收获,是一堂较为成功的授课。如果课堂内一提到深刻话题和内容,学生们眼睛发光,精神抖擞,为什么呢?新鲜、有吸引力和诱惑力,所以在授课结束时可以抓住他们的兴奋点来一个即兴口头作结,调动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你会发现一个片断作文会有若干个闪光点,连他们自己也没想到他也有佳作产生时。学生的自信心就这样一点一滴被唤起,他们的能力也就这样不断被挖掘、开启。
四、求同析异作结
所谓“求”,就是通过对文章的立意、结构、表达等方面的比较,寻找蕴含在其中的共性和规律。求同析异,就是为了拓宽学生的思路,更深入地理解原文。如授完《散步》时,可以将《背影》一并展出,在比较中加深了对两篇文章内容和中心和理解,拓宽了视野,领略到作品风格各异和多姿多彩的写作手段。尤其是亲人之间互相爱怜的感情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在此得到和谐的统一。
五、形象描绘作结
这也是几种艺术性结尾当中最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的一种。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此法适用于诗歌、词曲教学当中。语文学科展示在读者面前的主要是语言,怎样将语言转变成一个具体直观的形象,就得靠创新。初二课本中有一首唐诗《春望》,这首诗立意深刻,如何形象描绘?根据诗意学生这样描绘:一位稀疏白发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旧地,心想远方亲人,老泪纵横,忧心忡忡,这怎不让人黯然泪下。有的学生干脆附图,将诗人衣袂飘舞、心力交瘁、老泪纵横的形象付诸于笔端,这种形象描绘法会使学生对这首诗歌的旨意理解更加深刻,比读读背背的效果来得更加直观。
六、唤醒记忆作结
这种方法主要运用于诗歌教学,唤醒学生将要逝去的记忆,加深对诗歌的识记、诵读。譬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诗句激励和感召了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为了正义毅然英勇献身。像这样的诗句有不少,可以让学生多诵几句,这样学生对以往学过的诗句有了一个更深的印象,并且将它们归类,理解了旨意。对于现代文阅读的延伸也可采取这种方法。《万紫千红的花》中让学生回忆描写花的诗句,《大自然的文字》中回忆描写季节的诗句等等,不仅拓宽知识面,使得文章富有层次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重视古诗的诵读、识记和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尊重。
关键词:语文课;结尾;能力;创新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34 -01
一堂课的完整性、完美性仅仅靠好的开头和精彩的授课过程是不行的,还有一个艺术性的结尾。结尾的好坏关系到整堂课的完整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好的结尾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差的结尾则是画蛇添足。
一、提出质疑作结
质疑作结是语文课结尾的一般方法,在一堂课结束之前,设计一个问题,把这个问题作为这堂课整体的组成部分,并且要有一定的艺术性,这里艺术性主要指是否有创造创新精神。譬如,笔者在教授古文《马说》结束时,提出文章末句的标点问题。古文的标点符号,是后代人标注的,末句“其真不知马也”是否可以用“?”结束,请你细读原文,揣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结果一部分学生以书本为主,认为以句号作结尾是正确的,这是专攻书本的一类。另一部分好学善思的学生会寻求与众不同,觉得问号也可以,结果两种答案都有理。同意用句号,问而后答,一锤定音;同意用问号,最后两句理解为“到底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真的不能识别千里马呢?”发人深思,余味无穷。通过用两种标点符号的对比,学生皆大欢喜,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自信心也拉了起来,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强。
二、总结启示作结
通过一堂课教学看看学生学到了什么、了解什么、感受什么,最终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这并不是单独地总结,更多的是体会、领悟。初二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吾家有女初长成》,与实际联系紧密,贴近初中学生的心灵。读完这篇课文,很多学生似有同感,文章的结尾也颇有韵味。通过女儿的成长作者告诉人们的道理学生都能读懂:生命是无法定制和预先设计的,只要生命是美的、充满活力和向上的那么就是可以的。学生似顿时觉得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女儿”的最初成长经历那么的相像,所以他们一个个义愤填膺,我们的生命也想自己去把握,但父母作了太多的限制和设计,他们似乎觉得有那么多的话语要一吐为快。在他们咄咄逼人的言语之后,笔者提出“难道你们的父母甘愿做你们的奴仆,这样是为了什么呢?他们难道没有感触?”,以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作结,只是让他们回去平复那颗波涛汹涌的心,不用去回答,去好好体味就可以了。那些率真的孩子一定会从中得到某些启示的。这些富有启示性的话题在学生的成长经历中是多么缺少,他们很少去细想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人生,因为他们连父母的用心也很少体味到。难道这些启示不会成为他们成长路途中的点点星光,起着指引作用?
三、口头练习作结
这种方法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联想想像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笔者参加一次教学大赛时,最后作结时用的练习是口头演讲,结果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们踊跃万分,都想发表自己的想法,语言组织能力、妙词警句、是非判断能力令人惊讶,从中可以看出这一堂课他们有了收获,是一堂较为成功的授课。如果课堂内一提到深刻话题和内容,学生们眼睛发光,精神抖擞,为什么呢?新鲜、有吸引力和诱惑力,所以在授课结束时可以抓住他们的兴奋点来一个即兴口头作结,调动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你会发现一个片断作文会有若干个闪光点,连他们自己也没想到他也有佳作产生时。学生的自信心就这样一点一滴被唤起,他们的能力也就这样不断被挖掘、开启。
四、求同析异作结
所谓“求”,就是通过对文章的立意、结构、表达等方面的比较,寻找蕴含在其中的共性和规律。求同析异,就是为了拓宽学生的思路,更深入地理解原文。如授完《散步》时,可以将《背影》一并展出,在比较中加深了对两篇文章内容和中心和理解,拓宽了视野,领略到作品风格各异和多姿多彩的写作手段。尤其是亲人之间互相爱怜的感情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在此得到和谐的统一。
五、形象描绘作结
这也是几种艺术性结尾当中最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精神的一种。文学作品本身就具有形象性、生动性,此法适用于诗歌、词曲教学当中。语文学科展示在读者面前的主要是语言,怎样将语言转变成一个具体直观的形象,就得靠创新。初二课本中有一首唐诗《春望》,这首诗立意深刻,如何形象描绘?根据诗意学生这样描绘:一位稀疏白发的诗人,站在残破的长安城头,面对旧地,心想远方亲人,老泪纵横,忧心忡忡,这怎不让人黯然泪下。有的学生干脆附图,将诗人衣袂飘舞、心力交瘁、老泪纵横的形象付诸于笔端,这种形象描绘法会使学生对这首诗歌的旨意理解更加深刻,比读读背背的效果来得更加直观。
六、唤醒记忆作结
这种方法主要运用于诗歌教学,唤醒学生将要逝去的记忆,加深对诗歌的识记、诵读。譬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诗句激励和感召了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为了正义毅然英勇献身。像这样的诗句有不少,可以让学生多诵几句,这样学生对以往学过的诗句有了一个更深的印象,并且将它们归类,理解了旨意。对于现代文阅读的延伸也可采取这种方法。《万紫千红的花》中让学生回忆描写花的诗句,《大自然的文字》中回忆描写季节的诗句等等,不仅拓宽知识面,使得文章富有层次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重视古诗的诵读、识记和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