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有自己的主张,对事物有独特的见解,作为班主任,要能够换位思考,适时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被信任、被关爱;同时学校教育也要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做好家校沟通,让父母之爱,成为鼓励、沟通的桥梁。本文以笔者的亲历事件为例,谈一谈高中阶段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点滴感悟。
关键词:沟通交流;家校联合;情感关爱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2-0099
一、用心交流,走进学生心灵
教育家克鲁斯卡娅指出:“最要紧的是教师应该了解自己的学生,优秀的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总是很了解的。”
了解学生,首先要善于观察,观察是交流的前奏。通过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发现学生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其次,更要懂得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结构以及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最后,要学会倾听和交流,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心去感悟每个与众不同的生命。
曾经遇到一个学生,至今印象深刻。
她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易人。第一次见到这个名字印象就极为深刻,所以班级中我第一个记住的就是她和她的名字。高一入学前,为了尽快了解学生,我布置了一项作业:写给班主任的一封信。她在信里这样写道:“我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的女孩子,为人随和,做事认真……”但是在开学后的学习生活中证明她的性格与她的描述截然相反。从军训时她的独来独往,很少和室友说话;到上课时,她的注意力不集中;再到别人午休时她自顾自地整理书桌而发出很大的声响……
进入高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她身上已经发生了很多事情,而且学生似乎也离她越来越远,我得想办法来帮助她。首先,通过家访了解到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有很好的修养,父母关系和谐。然后,通过与同学交谈,了解到她平时不喜欢说话,不善于沟通,对同学也爱理不理。前两步的工作做好后,我准备实施第三步——直接找她沟通交流,了解她真正的想法,走到她的心里去,解开她的心结。
我选了一个周末放学后,以订正作业的名义让她留了下来。先是给她讲解当天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一些学习方法,看她的情绪和状态还好,就让她坐下来,与她聊天。她开始是极力地躲藏和掩饰,我便一点点试探着问:“在咱们班里你最好的朋友是谁呀?”她强作笑颜没有直接回答。我又问:“当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你会和谁倾诉呢?你如果受了委屈又是怎么解决的?能跟老师说一说吗……”我还没有说完,她的眼泪已经决堤而下。我知道我说到了她的心里,碰到了她的痛处。虽然这样触动她,有些残忍,但是要想真正了解她、帮助她,又不得不这样做。看她哭得很伤心,我拿出纸巾递给她,又轻轻抚摸着她的后背让她放松下来。待她稍微平静,我又说:“其实,老师很了解你,你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子,你也很想和同学交往,也想有自己的好朋友,只是有时候你太封闭自己,让别人没法走近你、了解你。就像课堂上教师想看你的演算过程,可是每次走到你的旁边你都用手将题目盖住,让我没法看到你的解题,也没法发现你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其实,同学们也是这样的,她们一开始很想和你聊天、交流,但你不回应,或者有时候缺少和别人的互动,时间久了,她们也就离你远了。还有,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上次午休的时候,其他人都在安静地睡觉,你却在整理抽屉……”我和她诉说着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件件事情,有的甚至很小,连她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但是我说给她听,就是想让她知道其实我在关心着她、关注着她,她生活在这个集体中并不会感到孤单。慢慢地,她也会开口和我讨论她的爱好,她平时看的书,她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和想法……就这样,我们谈了两个多小时。在她离开的时候,主动朝我摆手说:“程老师,再见!”就这样短短的五个字,让我知道今天的谈话不是徒劳。因为在此之前她看到任何一个教师都不会主动问候,甚至教师主动和她说话时,她也只会报以一种让人感觉拒人千里之外的回应,让人极为尴尬。
但我清楚地知道,她十几年来形成的个性和处事态度,不是两个小时的谈话就可以解决的,只要有些话能对她有所触动、有所帮助,这也是令人欣慰的。
接着,到了高一下学期,因为分班,我不再是她的班主任了,但是每次在校園里遇到她,她都会主动和我问好。从她的身上,我感受到:任何一个学生的天性都是善良的,都是渴望被理解和尊重的,都是希望被关心和关注的。作为班主任,要能够细致入微地捕捉学生的心理敏感区,要用心感悟和深入学生的心灵,才能够了解她、感动她、帮助她。
上述案例给我的启发。
1.班主任要多和学生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关心而乐于接受教育和管理,消除心理上的障碍。
2.如果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班主任要和学生坐在一起了解实际情况,通过平等交流,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主动向班主任倾诉,从而找到安慰,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3.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和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一起探讨,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肯定学生的优点,再根据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唤起他们对成功的向往,在成功的体验中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鼓起勇气,重新振作,勇往直前。
二、温情教育,伴随学生成长
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都在变化,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意识,开始渴望通过某种行为来证明自己。但是高中学生青春期的浮躁心理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身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如不及时进行引导则有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高中阶段处于学生发展的“岔路口”,班主任在对待学生时应该注意方式方法,注重给学生以适当的理解和帮助,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乃至未来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班里有一个女生,学习成绩很不错,组织活动能力也很强,是班委成员也是校学生会干部。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她爱打扮了,还会偷偷地涂口红,化淡妆,这是高中生不允许的。我想找她谈这个问题,又担心直截了当地当面指出来,她会觉得尴尬。此时恰逢文艺汇演,她被选为礼仪队的领队,又逢周末,寄宿学生离校回家。我想正好借这个机会,跟她来一次网络交流。这样既避免了当面沟通造成的尴尬,也可以让她有缓冲的时间,好好反思一下。 于是,我通过QQ发给她这样一段话:“**,最近变化有点大哦!咱天生丽质的小姑娘,不需要靠化妆美颜,再说也不符合高中生的身份哦!本来上周想和你说,一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另外也怕你难为情。今天文艺汇演就结束了,一切回归正轨。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争取期末更出色!说句心里话,你们这个年纪正值青春,素颜可是最美丽的!到了老师这个年龄,想素颜也不敢啊!冬天嘴唇干了,可以擦点无色的润唇膏。我们曾经单独交流过两次,能理解老师说的话吧?加油!我看好的小姑娘!”过了两分钟,她回复我:“嗯嗯,程老师,我知道了,谢谢您!”至此之后,她再也没有在校园里化过妆。而且通过观察,她在学习上的劲头更足了,可能因为那句“我看好的小姑娘”而倍加努力,期末考试也取得了更优异的成绩。
通过这件事让我感悟到以下两点。
1.班主任在学校里就是学生的家长,在管理的过程中既要严格管理又要适当给予关爱。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对待,在学生学习上和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烦恼和难题,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
2.班主任不能把制度作为唯一的管班方法,规则管理要与温情教育并肩同行,适时地给予学生爱的呵护,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肯定,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学生不吝啬的赏识和赞美,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班主任对学生全身心的关爱,润物无声,才能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父母之爱,成为沟通桥梁
父母是孩子成长教育中最好的老师。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除了学校、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教育环境。因此,教师在关注学校对孩子的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孩子的家庭教育。作为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的真实表现,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做到正确的引导,真正实现防微杜渐。
每接一个新班级,我都会利用暑假进行家访,以便能更早、更快地了解学生,顺利地进行班级管理。通过家访,可以对家庭环境以及家长的教育方式进行了解,进而了解学生的性格、习惯以及学习方法等,还可以感受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求,也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教育。
暑假,我走访了许多家庭,家长很欢迎教师的到来,与教师积极地沟通。这样的家访,即使在酷夏,也会让人感觉到丝丝凉意。然而,有一次家访,却并不是这样,它让我的心里有一丝沉重,感觉那一天格外闷热。
这个学生是在文理分班时来到我的班级的。暑假前短短六天的上课对他有了一点了解,性格比较外向,又有些好动,但是人很聪明,也还算懂事。家访那天,只有他和妈妈在。我刚一坐下,妈妈就和我讲述: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了自己的事业更好地发展,孩子爸爸劳务输出去了非洲。接下来,母亲就开始数落儿子的种种不是:不爱学习,爱玩电脑,不懂事,不知道父母赚钱的艰辛等等。本来我打算让孩子先谈谈学习和生活上的情况,到一个新班级有什么感受和期待或者有什么困难需要教师帮助,然后再和他妈妈沟通的。可是还未等我开口,母亲对孩子的数落已经让孩子很愤怒地离开客厅走进书房了。为了让妈妈能够稍微平静,我翻看着孩子书桌上的作业。这时,一摞物理试卷映入了我的眼帘:五张试卷全部被撕破了,却又被透明胶带很仔细地黏合了。我拿在手里愣住了,这时她妈妈很不好意思地解释:因为她对儿子不用功的行为不满,于是一气之下就撕了试卷,后来又被儿子粘上了。听完后,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其实看上去,这份物理作业做得挺认真的。
我又继续打开了语文的随笔,这是可以让学生自由拟题、自由发挥的一个空间。我看到了这样的文字:“从小就是在爸爸的拳头,妈妈的骂声中长大。我知道我有许多缺点,我学习上不够认真和努力,可是爸爸妈妈从来不会和气地和我讲话,他们只会打骂和训斥我……”我把笔记本递给了妈妈并说道:“其实有时候您可以变换一种方式和他交流,现在孩子都上高二了,他有自己的想法和处事态度,您跟他沟通一下说不定会有转变的。”母亲沉默了,也许内心有些许的自责。
我离开的时候,学生一直在书房没有出来,和我进门时他热情地开门打招呼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一个即将成年的孩子来说,妈妈在教师面前一直数落他的不是,而没有一句赞赏的话,甚至扬言再不认真学习就不让其再上学了。这些话语,孩子是无法接受的。他有自尊,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他需要被关注和欣赏,他更需要被关爱和尊重。
经过这次家访,我很想说:家长,请您给予孩子更多的表扬与赞美,它意味着您的赏识与肯定,意味着心与心的交流,意味着被您时时关注,而这正是每一个孩子所渴望的!家长,请您给予孩子更多的爱,让他感受到您的理解、宽容、要求、鼓励。这种爱,不是溺爱,不会让他我行我素,毫无顾忌;这种爱,更会让他理解父母的苦心,明确自己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这种爱,可能会使您的孩子更懂事、更优秀!
正如一位教授所说:“只有从尊重孩子成长的内心需要和生命成长的角度出发,我们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里,让他们学会如何作正确的选择。”作为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修养,注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地结合,共同培养孩子的习惯和行为,才能使孩子健康地成长和发展。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宽容和关爱,让父母之爱,成为鼓励孩子前进向上的动力;让父母之爱,成为與孩子沟通的桥梁。
四、结束语
教育人朱永新曾指出:把爱和智慧完美地结合,可能是我们永远无法企及的最高的教育境界,而只有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前行,我们的教育才能越来越接近理想。
班主任要把促进学生成长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教育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始终要本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充当爱的使者,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让学生的心灵充满爱的阳光,享受教育的真爱。所以,我们要从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多做心与心的沟通,多给予学生关注和关爱,让学生在教师、家长的关爱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礼恭.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J].教师,2015(22).
[2]刘晶晶.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和作用[J].创新人才教育,2017(6).
[3]丁雯.化解教育分歧激活家长搭档[J].班主任之友,2020(4).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第四中学310018)
关键词:沟通交流;家校联合;情感关爱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2-0099
一、用心交流,走进学生心灵
教育家克鲁斯卡娅指出:“最要紧的是教师应该了解自己的学生,优秀的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总是很了解的。”
了解学生,首先要善于观察,观察是交流的前奏。通过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发现学生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其次,更要懂得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结构以及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最后,要学会倾听和交流,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心去感悟每个与众不同的生命。
曾经遇到一个学生,至今印象深刻。
她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易人。第一次见到这个名字印象就极为深刻,所以班级中我第一个记住的就是她和她的名字。高一入学前,为了尽快了解学生,我布置了一项作业:写给班主任的一封信。她在信里这样写道:“我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的女孩子,为人随和,做事认真……”但是在开学后的学习生活中证明她的性格与她的描述截然相反。从军训时她的独来独往,很少和室友说话;到上课时,她的注意力不集中;再到别人午休时她自顾自地整理书桌而发出很大的声响……
进入高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在她身上已经发生了很多事情,而且学生似乎也离她越来越远,我得想办法来帮助她。首先,通过家访了解到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有很好的修养,父母关系和谐。然后,通过与同学交谈,了解到她平时不喜欢说话,不善于沟通,对同学也爱理不理。前两步的工作做好后,我准备实施第三步——直接找她沟通交流,了解她真正的想法,走到她的心里去,解开她的心结。
我选了一个周末放学后,以订正作业的名义让她留了下来。先是给她讲解当天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一些学习方法,看她的情绪和状态还好,就让她坐下来,与她聊天。她开始是极力地躲藏和掩饰,我便一点点试探着问:“在咱们班里你最好的朋友是谁呀?”她强作笑颜没有直接回答。我又问:“当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你会和谁倾诉呢?你如果受了委屈又是怎么解决的?能跟老师说一说吗……”我还没有说完,她的眼泪已经决堤而下。我知道我说到了她的心里,碰到了她的痛处。虽然这样触动她,有些残忍,但是要想真正了解她、帮助她,又不得不这样做。看她哭得很伤心,我拿出纸巾递给她,又轻轻抚摸着她的后背让她放松下来。待她稍微平静,我又说:“其实,老师很了解你,你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子,你也很想和同学交往,也想有自己的好朋友,只是有时候你太封闭自己,让别人没法走近你、了解你。就像课堂上教师想看你的演算过程,可是每次走到你的旁边你都用手将题目盖住,让我没法看到你的解题,也没法发现你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其实,同学们也是这样的,她们一开始很想和你聊天、交流,但你不回应,或者有时候缺少和别人的互动,时间久了,她们也就离你远了。还有,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上次午休的时候,其他人都在安静地睡觉,你却在整理抽屉……”我和她诉说着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件件事情,有的甚至很小,连她自己都没有注意到,但是我说给她听,就是想让她知道其实我在关心着她、关注着她,她生活在这个集体中并不会感到孤单。慢慢地,她也会开口和我讨论她的爱好,她平时看的书,她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和想法……就这样,我们谈了两个多小时。在她离开的时候,主动朝我摆手说:“程老师,再见!”就这样短短的五个字,让我知道今天的谈话不是徒劳。因为在此之前她看到任何一个教师都不会主动问候,甚至教师主动和她说话时,她也只会报以一种让人感觉拒人千里之外的回应,让人极为尴尬。
但我清楚地知道,她十几年来形成的个性和处事态度,不是两个小时的谈话就可以解决的,只要有些话能对她有所触动、有所帮助,这也是令人欣慰的。
接着,到了高一下学期,因为分班,我不再是她的班主任了,但是每次在校園里遇到她,她都会主动和我问好。从她的身上,我感受到:任何一个学生的天性都是善良的,都是渴望被理解和尊重的,都是希望被关心和关注的。作为班主任,要能够细致入微地捕捉学生的心理敏感区,要用心感悟和深入学生的心灵,才能够了解她、感动她、帮助她。
上述案例给我的启发。
1.班主任要多和学生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关心而乐于接受教育和管理,消除心理上的障碍。
2.如果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班主任要和学生坐在一起了解实际情况,通过平等交流,让学生放下心理包袱,主动向班主任倾诉,从而找到安慰,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3.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和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一起探讨,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肯定学生的优点,再根据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唤起他们对成功的向往,在成功的体验中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鼓起勇气,重新振作,勇往直前。
二、温情教育,伴随学生成长
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和生理都在变化,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意识,开始渴望通过某种行为来证明自己。但是高中学生青春期的浮躁心理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身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如不及时进行引导则有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高中阶段处于学生发展的“岔路口”,班主任在对待学生时应该注意方式方法,注重给学生以适当的理解和帮助,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乃至未来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班里有一个女生,学习成绩很不错,组织活动能力也很强,是班委成员也是校学生会干部。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她爱打扮了,还会偷偷地涂口红,化淡妆,这是高中生不允许的。我想找她谈这个问题,又担心直截了当地当面指出来,她会觉得尴尬。此时恰逢文艺汇演,她被选为礼仪队的领队,又逢周末,寄宿学生离校回家。我想正好借这个机会,跟她来一次网络交流。这样既避免了当面沟通造成的尴尬,也可以让她有缓冲的时间,好好反思一下。 于是,我通过QQ发给她这样一段话:“**,最近变化有点大哦!咱天生丽质的小姑娘,不需要靠化妆美颜,再说也不符合高中生的身份哦!本来上周想和你说,一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时间,另外也怕你难为情。今天文艺汇演就结束了,一切回归正轨。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争取期末更出色!说句心里话,你们这个年纪正值青春,素颜可是最美丽的!到了老师这个年龄,想素颜也不敢啊!冬天嘴唇干了,可以擦点无色的润唇膏。我们曾经单独交流过两次,能理解老师说的话吧?加油!我看好的小姑娘!”过了两分钟,她回复我:“嗯嗯,程老师,我知道了,谢谢您!”至此之后,她再也没有在校园里化过妆。而且通过观察,她在学习上的劲头更足了,可能因为那句“我看好的小姑娘”而倍加努力,期末考试也取得了更优异的成绩。
通过这件事让我感悟到以下两点。
1.班主任在学校里就是学生的家长,在管理的过程中既要严格管理又要适当给予关爱。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来对待,在学生学习上和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烦恼和难题,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
2.班主任不能把制度作为唯一的管班方法,规则管理要与温情教育并肩同行,适时地给予学生爱的呵护,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肯定,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学生不吝啬的赏识和赞美,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班主任对学生全身心的关爱,润物无声,才能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父母之爱,成为沟通桥梁
父母是孩子成长教育中最好的老师。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除了学校、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教育环境。因此,教师在关注学校对孩子的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孩子的家庭教育。作为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的真实表现,以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做到正确的引导,真正实现防微杜渐。
每接一个新班级,我都会利用暑假进行家访,以便能更早、更快地了解学生,顺利地进行班级管理。通过家访,可以对家庭环境以及家长的教育方式进行了解,进而了解学生的性格、习惯以及学习方法等,还可以感受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求,也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教育。
暑假,我走访了许多家庭,家长很欢迎教师的到来,与教师积极地沟通。这样的家访,即使在酷夏,也会让人感觉到丝丝凉意。然而,有一次家访,却并不是这样,它让我的心里有一丝沉重,感觉那一天格外闷热。
这个学生是在文理分班时来到我的班级的。暑假前短短六天的上课对他有了一点了解,性格比较外向,又有些好动,但是人很聪明,也还算懂事。家访那天,只有他和妈妈在。我刚一坐下,妈妈就和我讲述: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了自己的事业更好地发展,孩子爸爸劳务输出去了非洲。接下来,母亲就开始数落儿子的种种不是:不爱学习,爱玩电脑,不懂事,不知道父母赚钱的艰辛等等。本来我打算让孩子先谈谈学习和生活上的情况,到一个新班级有什么感受和期待或者有什么困难需要教师帮助,然后再和他妈妈沟通的。可是还未等我开口,母亲对孩子的数落已经让孩子很愤怒地离开客厅走进书房了。为了让妈妈能够稍微平静,我翻看着孩子书桌上的作业。这时,一摞物理试卷映入了我的眼帘:五张试卷全部被撕破了,却又被透明胶带很仔细地黏合了。我拿在手里愣住了,这时她妈妈很不好意思地解释:因为她对儿子不用功的行为不满,于是一气之下就撕了试卷,后来又被儿子粘上了。听完后,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其实看上去,这份物理作业做得挺认真的。
我又继续打开了语文的随笔,这是可以让学生自由拟题、自由发挥的一个空间。我看到了这样的文字:“从小就是在爸爸的拳头,妈妈的骂声中长大。我知道我有许多缺点,我学习上不够认真和努力,可是爸爸妈妈从来不会和气地和我讲话,他们只会打骂和训斥我……”我把笔记本递给了妈妈并说道:“其实有时候您可以变换一种方式和他交流,现在孩子都上高二了,他有自己的想法和处事态度,您跟他沟通一下说不定会有转变的。”母亲沉默了,也许内心有些许的自责。
我离开的时候,学生一直在书房没有出来,和我进门时他热情地开门打招呼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一个即将成年的孩子来说,妈妈在教师面前一直数落他的不是,而没有一句赞赏的话,甚至扬言再不认真学习就不让其再上学了。这些话语,孩子是无法接受的。他有自尊,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他需要被关注和欣赏,他更需要被关爱和尊重。
经过这次家访,我很想说:家长,请您给予孩子更多的表扬与赞美,它意味着您的赏识与肯定,意味着心与心的交流,意味着被您时时关注,而这正是每一个孩子所渴望的!家长,请您给予孩子更多的爱,让他感受到您的理解、宽容、要求、鼓励。这种爱,不是溺爱,不会让他我行我素,毫无顾忌;这种爱,更会让他理解父母的苦心,明确自己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这种爱,可能会使您的孩子更懂事、更优秀!
正如一位教授所说:“只有从尊重孩子成长的内心需要和生命成长的角度出发,我们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里,让他们学会如何作正确的选择。”作为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修养,注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地结合,共同培养孩子的习惯和行为,才能使孩子健康地成长和发展。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宽容和关爱,让父母之爱,成为鼓励孩子前进向上的动力;让父母之爱,成为與孩子沟通的桥梁。
四、结束语
教育人朱永新曾指出:把爱和智慧完美地结合,可能是我们永远无法企及的最高的教育境界,而只有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前行,我们的教育才能越来越接近理想。
班主任要把促进学生成长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教育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始终要本着“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充当爱的使者,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让学生的心灵充满爱的阳光,享受教育的真爱。所以,我们要从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多做心与心的沟通,多给予学生关注和关爱,让学生在教师、家长的关爱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礼恭.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J].教师,2015(22).
[2]刘晶晶.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和作用[J].创新人才教育,2017(6).
[3]丁雯.化解教育分歧激活家长搭档[J].班主任之友,2020(4).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第四中学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