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课程背景下,为了促进教学的有效开展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创新型教学手段被应用在教学中。本文以高二地理《实验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为例,探讨了微课在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具体应用模式,并应用于实际课例并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对于微课应用于其它模块的地理教学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新型教学手段 微课 地理教学
一、微课的定义
随着国内外“微课”实践的不断丰富和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化,人们对“微课”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全面,其概念内涵也在不断发展、丰富。胡铁生作为国内最早负责组织和开展区域性微课实踐与研究者之一,一直关注微课的发展,特别是对其概念(定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最近胡铁生提出了微课定义的3.0版: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二、微课在地理教学中的特点
地理微课有着一般微课的特点,如时间短、内容少、资源容量较小、交互性强、使用方便等,除了这些“微”特性之外,地理微课还有它特有的一些性质,这些特性无一不显示着它独特的魅力。
1.生活化。充分领悟新的课程理念,将学科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现象与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现状以便解决实际问题;2.趣味化。地理微课是一种多媒体运用方式,大量的地理信息通过文字描述、图片展示,还有动画及音(视)频播放等方式,多角度刺激学生的神经,既增强学科知识的趣味性,又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3.综合化。在地理微课制作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科特性(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做到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明确主题内容,把握切合点,全面挖掘教材中的知识信息,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微课在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
1、开展高中地理实验课的困境
第一,要在地理课堂中真正开展现场实验演示,有相当的难度。一是在实际教学中,虽然要做的实验很多,但其中有些实验比较复杂,会因为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不足或者是由于实验设备、教学时间的限制而无法实施;第二,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绝大多数学校并不重视地理实验教学,也没有地理实验的场所和设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直接拿来用的实验设计有限,几乎所有的地理实验都需要教师自己设计,这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疑增加了实验的难度;第三,绝大多数地理问题不能通过室内实验来研究,它更多的需要在野外进行长期的观察和测量,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因为经费、时间、安全等种种问题的制约,中学地理野外实习活动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成为日常性的教学活动,这类野外实习活动很难开展。
2、微课在地理实验课中的应用
第一,以课标为导向,增强内容规划,逐步完善地理实验类微课。地理教师应该多从生活和身边现象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者直接将各种生活、生产中的地理现象以用微课的形式收集并展现给学生,以这些现象为出发点来设计相关的演示类实验;第二,从微处着手,精心设计实验类微课,突出实验的科学性;第三,以学生为主体,依据教学条件,灵活录制实验类微课。
四、课堂实践——实验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微课设计
1.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
2.教学重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3.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和讲授法
4.教学内容:
(1)导入:教学内容:展示黄土高原的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以下内容: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强烈的流水侵蚀,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16亿吨;泥沙汇入黄河,黄河山东段河水的含沙量:一碗水半碗沙的黄河水。
(2)提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3)实验一:教学内容:把两块装有黄土和黏土的斜面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斜面控制在同一倾斜度(35度左右),同时从同一高度向这两块斜面上用洒壶喷洒水,模拟下雨(强度相同),让学生仔细比较、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的条件和水土流失情况。
设计意图:学生探究:土壤不同,其他自然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土流失的差别。
(4)实验二:教学内容:把两块装有黄土的斜面中的一块斜面的倾角增加到(60度),另一块的倾角不变(35度),在两块斜面上洒些松散的黄土,同时从同一高度向这两块斜面上用洒壶喷洒水,模拟下雨(强度相同),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的条件和水土流失情况。
设计意图:学生探究:坡度不同时,其他自然条件相同,水土流失的情况有什么区别?
(5)实验三
教学内容:把两块装有黄土的斜面中的一块斜面给不断加大水量,模拟下雨(由“小雨”到“暴雨”),另一块斜面水量不变,要求学生仔细比较、观察并记录下 “下雨”和“雨量”不断加大时两块斜面上的水土流失情况。
设计意图:学生探究:其他自然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黄土水土流失与雨量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实验结论: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土壤: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地形: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气候: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植被:植被覆盖率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2、教学反思
这次用实验演示的方法完成了微课堂的设计与制作,在地理课堂上也给学生播放了这个视频,虽然只有7分多钟,学生很开心,也都说懂了,所以总体上效果不错。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地质构造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没有设计出来。
【关键词】创新型教学手段 微课 地理教学
一、微课的定义
随着国内外“微课”实践的不断丰富和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化,人们对“微课”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全面,其概念内涵也在不断发展、丰富。胡铁生作为国内最早负责组织和开展区域性微课实踐与研究者之一,一直关注微课的发展,特别是对其概念(定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最近胡铁生提出了微课定义的3.0版: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二、微课在地理教学中的特点
地理微课有着一般微课的特点,如时间短、内容少、资源容量较小、交互性强、使用方便等,除了这些“微”特性之外,地理微课还有它特有的一些性质,这些特性无一不显示着它独特的魅力。
1.生活化。充分领悟新的课程理念,将学科知识与生活情境相结合,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现象与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现状以便解决实际问题;2.趣味化。地理微课是一种多媒体运用方式,大量的地理信息通过文字描述、图片展示,还有动画及音(视)频播放等方式,多角度刺激学生的神经,既增强学科知识的趣味性,又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3.综合化。在地理微课制作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科特性(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做到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明确主题内容,把握切合点,全面挖掘教材中的知识信息,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微课在高中地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
1、开展高中地理实验课的困境
第一,要在地理课堂中真正开展现场实验演示,有相当的难度。一是在实际教学中,虽然要做的实验很多,但其中有些实验比较复杂,会因为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不足或者是由于实验设备、教学时间的限制而无法实施;第二,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绝大多数学校并不重视地理实验教学,也没有地理实验的场所和设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直接拿来用的实验设计有限,几乎所有的地理实验都需要教师自己设计,这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疑增加了实验的难度;第三,绝大多数地理问题不能通过室内实验来研究,它更多的需要在野外进行长期的观察和测量,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因为经费、时间、安全等种种问题的制约,中学地理野外实习活动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成为日常性的教学活动,这类野外实习活动很难开展。
2、微课在地理实验课中的应用
第一,以课标为导向,增强内容规划,逐步完善地理实验类微课。地理教师应该多从生活和身边现象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者直接将各种生活、生产中的地理现象以用微课的形式收集并展现给学生,以这些现象为出发点来设计相关的演示类实验;第二,从微处着手,精心设计实验类微课,突出实验的科学性;第三,以学生为主体,依据教学条件,灵活录制实验类微课。
四、课堂实践——实验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微课设计
1.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
2.教学重难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3.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和讲授法
4.教学内容:
(1)导入:教学内容:展示黄土高原的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以下内容: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强烈的流水侵蚀,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16亿吨;泥沙汇入黄河,黄河山东段河水的含沙量:一碗水半碗沙的黄河水。
(2)提问: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3)实验一:教学内容:把两块装有黄土和黏土的斜面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斜面控制在同一倾斜度(35度左右),同时从同一高度向这两块斜面上用洒壶喷洒水,模拟下雨(强度相同),让学生仔细比较、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的条件和水土流失情况。
设计意图:学生探究:土壤不同,其他自然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土流失的差别。
(4)实验二:教学内容:把两块装有黄土的斜面中的一块斜面的倾角增加到(60度),另一块的倾角不变(35度),在两块斜面上洒些松散的黄土,同时从同一高度向这两块斜面上用洒壶喷洒水,模拟下雨(强度相同),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的条件和水土流失情况。
设计意图:学生探究:坡度不同时,其他自然条件相同,水土流失的情况有什么区别?
(5)实验三
教学内容:把两块装有黄土的斜面中的一块斜面给不断加大水量,模拟下雨(由“小雨”到“暴雨”),另一块斜面水量不变,要求学生仔细比较、观察并记录下 “下雨”和“雨量”不断加大时两块斜面上的水土流失情况。
设计意图:学生探究:其他自然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黄土水土流失与雨量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实验结论: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土壤: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地形: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气候: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植被:植被覆盖率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2、教学反思
这次用实验演示的方法完成了微课堂的设计与制作,在地理课堂上也给学生播放了这个视频,虽然只有7分多钟,学生很开心,也都说懂了,所以总体上效果不错。但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地质构造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没有设计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