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测量”部分。“图形的测量”的课程内容主要安排在第一、二学段,其要求主要包括:体会测量的意义,体会并认识测量的单位及其实际意义,了解测量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一些基本图形的长度(包括周长)、面积和体积的测量方法和公式,在具体问题中进行恰当的估测等。
测量是用一个数值来表示物体的某一属性,例如:长度、面积、体(容)积、角度、质量、方位、温度、时间、货币等,都可用一个带单位的数值来描述可测量物体或现象的某一个属性,从而形成某个具有特殊含义的“量”。实际上,测量就是将一个待测量和一个标准量(单位)进行比较的过程,“标准”的个数就是测量的结果。所以说测量的本质就是“比”。
一、纵向联通,把握本质,整体设计“测量”一类课
纵向联通,就是要围绕不同年级知识,将它们纵向关联起来进行长程的整体设计。例如:长度、面积、体积测量的教学,分布在不同年级,但它们是一类纵向的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现了线、面、体三维空间概念和测量单位的一类课,具有知识结构的一致性。因此,在设计及教学中都应该把握:让学生经历单位的产生过程与单位的累加过程,形成单位的观念并以此为标准学会估测,培养数感,积累测量活动的经验。不过,放眼小学阶段所有测量内容的学习,并不是一味机械重复以上过程,教师应关注其知识结构的拓展性,整体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到这一类课中需要浓墨重彩的“关键课”,花大力气上好它,而后促进结构迁移和方法迁移,不断丰富学生对测量的感知,积累测量的经验,从而在“一类课”的学习中,触类旁通,不断完善学生知识体系,促进能力的生长。
縱观小学阶段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起始内容。所有这些量中,长度是数学中最重要的量,也是最早接触、最容易感知和学习的,“厘米的认识”就是其中的关键课。因此,教学“长度测量”这一类课,应舍得花时间,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帮助他们体会测量的意义,体会建立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性,体会并认识测量的单位及其实际意义,掌握测量的一些基本方法,积累测量活动的经验。这对面积、体积的测量教学也同样适用。
总之,在“长度测量”一类课的教学中,已经培养了学生怎样的学习方法,学生形成和积累了哪些经验,这些已有的经验和方法又能为今后“面积”与“体积”的测量学习做哪些准备与渗透?弄清楚这些问题,就把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学习关联起来了,体现的是学生数学素养养成的长程思考与整体设计。用这样的方式设计一类课,教师就慢慢具有系统思维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了。
二、横向联通,围绕一个单元知识,整体设计“测量”一类课
横向联通,就是横向知识的结构关联,即围绕一个单元知识将它们横向关联起来进行单元的整体设计,通过一个单元的连续递进的教学设计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以北师大版二上“测量”这一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长短”,并已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积累了比较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的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理解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
在本单元中,第一课时是准备课,学生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在实践中理解测量的意义,初步培养测量意识。第二课时,“厘米的认识”,是这个单元,乃至整个“长度测量”这一类课的起始课,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它所具有的基础性和统领性价值。而后续的米、分米、毫米与千米的认识,则是运用结构的过程,要充分利用前面积累的方法和经验进行结构迁移,实现对同类知识的主动迁移。
“厘米的认识”一课,其数学活动设计如下。
1. 想一想,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
学生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课桌的活动,结合上节课的经验,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这里,要解决“为什么要有单位”的问题。长度、面积、体积、角的测量都需要建立测量标准,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的体验越深,对日后的迁移类推帮助越大。
2. 可以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认一认。
(1)借助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①引导学生借助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②借助问题“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提醒学生借助身边的物体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③比一比:不同尺子上的1厘米一样长吗?不同尺子上的1厘米一样长吗?
计量单位“厘米”是一种规定,这里,着重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长的表象;通过比较不同尺子、不同地方的尺子上的1厘米是否一样长,则是让学生体验单位是一种规定,不论是什么尺子,不论在哪里,同一单位都是一样的。以此感悟“标准”的意义,即运动不变性。
(2)在尺子上找出2厘米、3厘米等。
学生通过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从哪里到哪里是几厘米,有多长。体会有几个1厘米,就有几厘米长。体验测量单位的有限可加性。
(3)量一量铅笔有多长。想一想,这样量对吗?
解决如何使用直尺正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的问题,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辨析中掌握操作要领和正确测量长度的方法。
(4)量一量、画一画。
由量到画,在量和画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巩固测量方法和对厘米的认识。
3. 回顾与反思。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认识厘米的过程,体会使用统一的计量单位厘米进行测量的重要性。通过找一找、比一比等活动,知道1厘米有多长。使用直尺可以进行长度测量,也可以画出一定长度的“线”。
有了“厘米的认识”这一课的“精耕细作”,后续的米、分米、毫米、千米等的认识,就知识而言,新东西不多了,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即可。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体验:单位的测量具有适宜性,不断丰富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感知,积累测量的经验。这样,利用结构迁移和学习方法、测量方法的迁移,同样适用于面积、体积、角的测量教学。
教师关注纵向长程的整体设计和横向单元的整体设计,进行教学内容的结构梳理,注意形成每节课之间具有关联意义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纵横联通,把握“测量”一类课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王彬)
测量是用一个数值来表示物体的某一属性,例如:长度、面积、体(容)积、角度、质量、方位、温度、时间、货币等,都可用一个带单位的数值来描述可测量物体或现象的某一个属性,从而形成某个具有特殊含义的“量”。实际上,测量就是将一个待测量和一个标准量(单位)进行比较的过程,“标准”的个数就是测量的结果。所以说测量的本质就是“比”。
一、纵向联通,把握本质,整体设计“测量”一类课
纵向联通,就是要围绕不同年级知识,将它们纵向关联起来进行长程的整体设计。例如:长度、面积、体积测量的教学,分布在不同年级,但它们是一类纵向的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现了线、面、体三维空间概念和测量单位的一类课,具有知识结构的一致性。因此,在设计及教学中都应该把握:让学生经历单位的产生过程与单位的累加过程,形成单位的观念并以此为标准学会估测,培养数感,积累测量活动的经验。不过,放眼小学阶段所有测量内容的学习,并不是一味机械重复以上过程,教师应关注其知识结构的拓展性,整体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到这一类课中需要浓墨重彩的“关键课”,花大力气上好它,而后促进结构迁移和方法迁移,不断丰富学生对测量的感知,积累测量的经验,从而在“一类课”的学习中,触类旁通,不断完善学生知识体系,促进能力的生长。
縱观小学阶段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起始内容。所有这些量中,长度是数学中最重要的量,也是最早接触、最容易感知和学习的,“厘米的认识”就是其中的关键课。因此,教学“长度测量”这一类课,应舍得花时间,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帮助他们体会测量的意义,体会建立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性,体会并认识测量的单位及其实际意义,掌握测量的一些基本方法,积累测量活动的经验。这对面积、体积的测量教学也同样适用。
总之,在“长度测量”一类课的教学中,已经培养了学生怎样的学习方法,学生形成和积累了哪些经验,这些已有的经验和方法又能为今后“面积”与“体积”的测量学习做哪些准备与渗透?弄清楚这些问题,就把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学习关联起来了,体现的是学生数学素养养成的长程思考与整体设计。用这样的方式设计一类课,教师就慢慢具有系统思维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了。
二、横向联通,围绕一个单元知识,整体设计“测量”一类课
横向联通,就是横向知识的结构关联,即围绕一个单元知识将它们横向关联起来进行单元的整体设计,通过一个单元的连续递进的教学设计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以北师大版二上“测量”这一单元为例。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长短”,并已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积累了比较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的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理解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
在本单元中,第一课时是准备课,学生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在实践中理解测量的意义,初步培养测量意识。第二课时,“厘米的认识”,是这个单元,乃至整个“长度测量”这一类课的起始课,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它所具有的基础性和统领性价值。而后续的米、分米、毫米与千米的认识,则是运用结构的过程,要充分利用前面积累的方法和经验进行结构迁移,实现对同类知识的主动迁移。
“厘米的认识”一课,其数学活动设计如下。
1. 想一想,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
学生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课桌的活动,结合上节课的经验,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这里,要解决“为什么要有单位”的问题。长度、面积、体积、角的测量都需要建立测量标准,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的体验越深,对日后的迁移类推帮助越大。
2. 可以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认一认。
(1)借助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①引导学生借助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②借助问题“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提醒学生借助身边的物体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③比一比:不同尺子上的1厘米一样长吗?不同尺子上的1厘米一样长吗?
计量单位“厘米”是一种规定,这里,着重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长的表象;通过比较不同尺子、不同地方的尺子上的1厘米是否一样长,则是让学生体验单位是一种规定,不论是什么尺子,不论在哪里,同一单位都是一样的。以此感悟“标准”的意义,即运动不变性。
(2)在尺子上找出2厘米、3厘米等。
学生通过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从哪里到哪里是几厘米,有多长。体会有几个1厘米,就有几厘米长。体验测量单位的有限可加性。
(3)量一量铅笔有多长。想一想,这样量对吗?
解决如何使用直尺正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的问题,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辨析中掌握操作要领和正确测量长度的方法。
(4)量一量、画一画。
由量到画,在量和画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巩固测量方法和对厘米的认识。
3. 回顾与反思。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认识厘米的过程,体会使用统一的计量单位厘米进行测量的重要性。通过找一找、比一比等活动,知道1厘米有多长。使用直尺可以进行长度测量,也可以画出一定长度的“线”。
有了“厘米的认识”这一课的“精耕细作”,后续的米、分米、毫米、千米等的认识,就知识而言,新东西不多了,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即可。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体验:单位的测量具有适宜性,不断丰富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感知,积累测量的经验。这样,利用结构迁移和学习方法、测量方法的迁移,同样适用于面积、体积、角的测量教学。
教师关注纵向长程的整体设计和横向单元的整体设计,进行教学内容的结构梳理,注意形成每节课之间具有关联意义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纵横联通,把握“测量”一类课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