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纵向市场圈定理论是纵向一体化理论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竞争法里面,关于市场圈定的观点直到最近都没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关于纵向合并是否会产生反竞争效应的学术争论持续了几十年。基于垄断厂商开发或保护市场势力的目的,梳理了纵向市场圈定理论的产生和演进的脉络,并介绍了这一理论的应用和实证检验成果,最后指出了现有理论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及方向。
关键词:纵向市场圈定;纵向一体化;承诺问题
中图分类号:F0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01702
0 前言
纵向市场圈定是用来描述控制了关键投入品的纵向一体化厂商排斥独立厂商(非一体化内的厂商)适当的获得该关键投入品的通道(Ordover et al.1990, Rey and Tirole, 2006)。早期的市场圈定理论认为纵向一体化使一体化厂商拒绝与其上游或下游的竞争对手交易,从而破坏了竞争。然而,这一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晚期开始受到严厉批评,尤其是以Bork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Bork(1978)提出一个垄断厂商不会将其垄断力量从一个市场延伸到另一个市场,因为只有一个最终产品市场只有一种垄断租金可供挖掘,因而如果进行纵向一体化的动机不是提高效率,则纵向一体化不能获得更多利润。芝加哥学派进一步指出,在上下游市场都存在多家企业的情况下,尽管纵向一体化会使垄断厂商减少或停止向下游独立竞争对手供应投入品,但这并不一定会导致市场圈定。芝加哥学派的观点引起了学术上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并产生了一系列基于严格博弈理论的新纵向市场圈定理论。
1 纵向市场圈定理论的发展
1.1 Salinger(1988)模型
Bork(1978)的观点之一是一体化的厂商没有退出中间产品市场的激励,从而纵向一体化不会改变厂商的行为。Salinger(1988)对这一问题提出质疑,并试图对两个问题进行回答。第一,纵向一体化后,一体化的厂商是否会退出中间产品市场。第二,纵向一体化对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价格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他通过对一个上下游市场均是古诺寡头特征模型的分析认为:首先,纵向一体化会导致一体化厂商退出中间产品市场,并进行纵向市场圈定,只给一体化内部的下游厂商提供中间产品。第二,Salinger证明了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价格因为受两方面的影响而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下降。一方面,纵向一体化会致使上游市场上供应商的独立性较弱以及导致中间产品价格上涨;另一方面,一体化厂商最终产品的产出增加,从而致使下游独立的竞争对手的产出下降,而这又导致中间产品的需求和价格下降。纵向一体化的这些影响以及其消除双重加成的作用,使得最终产品价格的升降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对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Salinger模型的缺陷在于将上下游两厂商之间的合并当作是既定的,从而没有提供一个解释厂商纵向一体化动机的完整理论。之后学者的研究在这一点上有所改进,并且试图证明纵向一体化和纵向圈定都是均衡行为。
1.2 OSS模型
Ordover、Saloner和Salop(1990)构建了一个上下游市场均为双寡头的市场模型,上游市场的两个厂商U1和U2通过伯川德竞争向下游市场的两个厂商D1和D2销售同质化的中间产品,D1和D2将中间产品转化成差异化的最终消费品销售给消费者,且二者在价格上展开竞争。博弈分为四个阶段,作者推导出主要结论的关键部分在于第二阶段中间产品价格的决定。一体化厂商U1-D1承诺其所收取的价格为c,因中间产品市场是伯川德竞争,非一体化的上游厂商U2将其中间产品的价格定得比c稍低。因此,通过c的变化,一体化的厂商能够操控其对竞争对手D2的边际成本。文章证明了一体化的U1-D1将会设定一个c使D2在选择是否与U2一体化是无差异的。这样,非一体化厂商D2面临的中间产品价格比D1高而利润比D1低,一体化厂商进行了不完全的纵向市场圈定。
OSS模型提出了一个在博弈理论框架下将将纵向一体化与市场圈定相联系的理论,但文章的缺陷在于其主要结论依赖于假设伯川德竞争环境下一体化厂商能够承诺一个高于其边际成本的价格,而这一假设受到了众多其它研究者的批评。并且,如果市场是古诺竞争而非伯川德竞争时,文章中关于市场圈定的结论将不成立,同时,对于厂商策略空间的变化,均衡结果也不稳定。
1.3 Rey and Tirole (2006)模型
作者通过合约理论对纵向一体化和市场圈定提出了另一种解释。文章认为,纵向一体化使上游瓶颈市场上的厂商恢复其未被完全开发的市场势力而非延伸市场势力,原因在于上游瓶颈市场上的主导厂商面临承诺问题,即当上游厂商在与某个下游厂商签订向其提供关键投入品的合约后,有激励再向其它下游厂商提供该投入品。这种机会主义行为会降低已签订合约的下游厂商的利润,而该下游厂商能够理性的预期到这一点,其所愿意支付给上游瓶颈厂商的费用就会下降,从而上游厂商的机会主义行为会使其自身利益受损,而纵向一体化能够将一体化的上游厂商与非一体化下游厂商交易所带来的影响内部化,进而解决机会主义行为给上游厂商所带来的承诺问题。
1.4 关于被动信念猜想
从合约理论角度来解释纵向市場圈定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在Hart and Tirole (1990)以后,O'brien and Shaffer(1992)和Rey and Tirole(1996)作出了“被动信念”的假设:如果下游竞争性的零售商中,有一个零售商接受上游制造商的一份非预期合约,那么就不会修改自己关于竞争对手所接受的合约的看法,Rey and Tirole证明了在被动信念下,下游零售商的数目越多,上游制造商能够获得的利润就越少,承诺问题越严重。
“被动信念”猜想在下游竞争性零售商向上游瓶颈厂商订购投入品的古诺结构下是合理的,但是在伯川德竞争以及当合约存在外部性时,“被动信念”猜想就显得说服力不足了。
与竞争性的下游厂商所签订的合约间存在策略依赖性有两方面的涵义。首先,从技术层面上,这产生了非凹性,从而“被动信念”下的纯策略均衡不复存在,因为上游厂商从多方背离中的所得大于从单方面背离时的各方所得。Rey and Tirole(2004)证明了当合约的交叉弹性大于直接需求弹性的1/2时,O'Brien and Shaffer(1992)通过双方背离所得出的惟一合约均衡在多方背离情况下不复存在。第二,下游厂商可以预测到,若上游厂商给他提供的是非均衡合约,则上游厂商有激励改变与其它下游厂商的合约,因此“被动信念”不再合理。Rey and Tirole(2004)证明,在线性需求下,虽被动信念均衡不存在,但变动信念 均衡存在,且变动信念均衡时,虽上游厂商获益大于下游厂商持被动信念时可获得的利润,但上游厂商仍没有完全开发其市场势力。
1.5 上游厂商竞标的情形
当合约并不是由上游垄断厂商提出下游竞争性厂商竞买时,情况又有所不同。Segal and Whinston(2003)和Martimort and Stole(2003)研究了当由竞争性的下游厂商提出合约,上游厂商最后选择向下游厂商提供多少投入品的竞标博弈,博弈均衡结果是竞争性的。若由下游厂商最终决定所购数量且所提出的合约是公开的,下游厂商通过弹性合约,即所购数量根据竞争对手合约的变化而调整,能够使自己不受到其它竞争对手机会主义行为的损害。然而,Marx and Shaffer(2004)提出即使合约是公开的,下游厂商间竞争性的并列关系并不会出现而是出现市场圈定,原因在于:在存在两个并列的下游厂商的均衡时,对于供应商而言,供应给一个下游厂商和供应给两个下游厂商之间是无差异的,但是,对于单个下游厂商而言,若是市场圈定则获利更大,因而可能出现市场圈定的结果。
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虽然关于纵向市场圈定的理论在近年来又来较大的发展,但为了更好的界定市场圈定,为反垄断提供依据,市场圈定理论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
第一,当前的理论主要讨论的是市场圈定的反竞争效应,对于其保护效率的作用只是一个附带考虑因素,这两方面的综合研究尚需进一步拓展。
第二,目前,纵向市场圈定中对知识产权与对其它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呈现出明显区别,知识产权方面的市场圈定一般法律上都认为是可以接受的,而在其它领域的市场圈定均被认为有损于社会福利。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各个领域统一的基本模型,提供在各个领域中市场圈定是利还是弊的统一原则导向。
第三,在纵向圈定理论研究中,都只考虑了厂商的瓶颈性质是外生的情形,对于瓶颈厂商内生的问题则考虑较少。比如,在电信或互联网市场上,最终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是通过其所连接的平台运营商媒介而进行的,因而瓶颈厂商是内生的,厂商是否是瓶颈依赖于下游厂商竞争消费者的结果,这种瓶颈厂商性质依赖于竞争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基于开发或保护市场势力的纵向市场圈定理论,学者们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研究模型由简单走向复杂,从研究垄断的上游厂商和竞争性下游厂商的市场结构,到研究垄断的下游厂商和竞争性上游厂商的市场结构,再到研究上下游均为寡头的市场结构;从合约之间没有外部性时的研究到合约之间存在外部性时的研究;从公开交易到隐性合约下的研究;从被动信念下的均衡研究到变动信念下的均衡研究;从上游提出合约下游竞标模式到下游提出合約上游决定提供多少投入品的模式等等。研究的假设逐渐放松,范围逐渐拓宽。尽管如此,这一领域仍有许多方面没有涉及,因此,我们未来的研究既可以在原有理论上不断加以完善,也可以开拓真空地带,发展新的理论。
参考文献
[1]Bork, R. (1978). Antitrust Paradox. Basic Books, New York.
[2]Hart, O and J. Tirole (1990).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Market Foreclosure.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Microeconomics 1990: 205286.
[3]Marx, L., Shaffer, G. (2004). Upfront Payments and Exclusion in Downstream Markets. Mimeo.
[4]O'Brien, DanielP., Greg Shaffer (1992). Vertical Control with Bilateral Contracts.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3(3): 299308.
[5]Ordover J. A., Saloner G., Salop S. C(1990). Equilibrium Vertical Foreclosur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0(1): 127142.
[6]Rey, P. and J. Tirolr (2006). A Primer on Foreclosure, in Hand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Volume 3. M. Armstrong and R. H. Porter (eds). New York: NorthHolland.
[7]Rey, P., Vergé, T. (2004). Bilateral Control with Vertical Contracts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35 (4): 728746.
[8]Salinger, M. A. (1988). Vertical Mergers and Market Foreclosur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3 (2): 345356.
[9]Segal, I.,Whinston, M.D. (2003). Robust Predictions for Bilateral Contracting with Externalities.Econometrica 71 (3): 757791.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08年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081070015)。
作者简介:
白梅(1990-),女,陕西咸阳人,西安理工大学经济系本科生;马晓(1987-),女,陕西商洛人,西安理工大学经济系本科生;王静(1988-),女,陕西蒲城人,西安理工大学经济系本科生。
关键词:纵向市场圈定;纵向一体化;承诺问题
中图分类号:F0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01702
0 前言
纵向市场圈定是用来描述控制了关键投入品的纵向一体化厂商排斥独立厂商(非一体化内的厂商)适当的获得该关键投入品的通道(Ordover et al.1990, Rey and Tirole, 2006)。早期的市场圈定理论认为纵向一体化使一体化厂商拒绝与其上游或下游的竞争对手交易,从而破坏了竞争。然而,这一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晚期开始受到严厉批评,尤其是以Bork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Bork(1978)提出一个垄断厂商不会将其垄断力量从一个市场延伸到另一个市场,因为只有一个最终产品市场只有一种垄断租金可供挖掘,因而如果进行纵向一体化的动机不是提高效率,则纵向一体化不能获得更多利润。芝加哥学派进一步指出,在上下游市场都存在多家企业的情况下,尽管纵向一体化会使垄断厂商减少或停止向下游独立竞争对手供应投入品,但这并不一定会导致市场圈定。芝加哥学派的观点引起了学术上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并产生了一系列基于严格博弈理论的新纵向市场圈定理论。
1 纵向市场圈定理论的发展
1.1 Salinger(1988)模型
Bork(1978)的观点之一是一体化的厂商没有退出中间产品市场的激励,从而纵向一体化不会改变厂商的行为。Salinger(1988)对这一问题提出质疑,并试图对两个问题进行回答。第一,纵向一体化后,一体化的厂商是否会退出中间产品市场。第二,纵向一体化对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价格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他通过对一个上下游市场均是古诺寡头特征模型的分析认为:首先,纵向一体化会导致一体化厂商退出中间产品市场,并进行纵向市场圈定,只给一体化内部的下游厂商提供中间产品。第二,Salinger证明了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价格因为受两方面的影响而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下降。一方面,纵向一体化会致使上游市场上供应商的独立性较弱以及导致中间产品价格上涨;另一方面,一体化厂商最终产品的产出增加,从而致使下游独立的竞争对手的产出下降,而这又导致中间产品的需求和价格下降。纵向一体化的这些影响以及其消除双重加成的作用,使得最终产品价格的升降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对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Salinger模型的缺陷在于将上下游两厂商之间的合并当作是既定的,从而没有提供一个解释厂商纵向一体化动机的完整理论。之后学者的研究在这一点上有所改进,并且试图证明纵向一体化和纵向圈定都是均衡行为。
1.2 OSS模型
Ordover、Saloner和Salop(1990)构建了一个上下游市场均为双寡头的市场模型,上游市场的两个厂商U1和U2通过伯川德竞争向下游市场的两个厂商D1和D2销售同质化的中间产品,D1和D2将中间产品转化成差异化的最终消费品销售给消费者,且二者在价格上展开竞争。博弈分为四个阶段,作者推导出主要结论的关键部分在于第二阶段中间产品价格的决定。一体化厂商U1-D1承诺其所收取的价格为c,因中间产品市场是伯川德竞争,非一体化的上游厂商U2将其中间产品的价格定得比c稍低。因此,通过c的变化,一体化的厂商能够操控其对竞争对手D2的边际成本。文章证明了一体化的U1-D1将会设定一个c使D2在选择是否与U2一体化是无差异的。这样,非一体化厂商D2面临的中间产品价格比D1高而利润比D1低,一体化厂商进行了不完全的纵向市场圈定。
OSS模型提出了一个在博弈理论框架下将将纵向一体化与市场圈定相联系的理论,但文章的缺陷在于其主要结论依赖于假设伯川德竞争环境下一体化厂商能够承诺一个高于其边际成本的价格,而这一假设受到了众多其它研究者的批评。并且,如果市场是古诺竞争而非伯川德竞争时,文章中关于市场圈定的结论将不成立,同时,对于厂商策略空间的变化,均衡结果也不稳定。
1.3 Rey and Tirole (2006)模型
作者通过合约理论对纵向一体化和市场圈定提出了另一种解释。文章认为,纵向一体化使上游瓶颈市场上的厂商恢复其未被完全开发的市场势力而非延伸市场势力,原因在于上游瓶颈市场上的主导厂商面临承诺问题,即当上游厂商在与某个下游厂商签订向其提供关键投入品的合约后,有激励再向其它下游厂商提供该投入品。这种机会主义行为会降低已签订合约的下游厂商的利润,而该下游厂商能够理性的预期到这一点,其所愿意支付给上游瓶颈厂商的费用就会下降,从而上游厂商的机会主义行为会使其自身利益受损,而纵向一体化能够将一体化的上游厂商与非一体化下游厂商交易所带来的影响内部化,进而解决机会主义行为给上游厂商所带来的承诺问题。
1.4 关于被动信念猜想
从合约理论角度来解释纵向市場圈定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在Hart and Tirole (1990)以后,O'brien and Shaffer(1992)和Rey and Tirole(1996)作出了“被动信念”的假设:如果下游竞争性的零售商中,有一个零售商接受上游制造商的一份非预期合约,那么就不会修改自己关于竞争对手所接受的合约的看法,Rey and Tirole证明了在被动信念下,下游零售商的数目越多,上游制造商能够获得的利润就越少,承诺问题越严重。
“被动信念”猜想在下游竞争性零售商向上游瓶颈厂商订购投入品的古诺结构下是合理的,但是在伯川德竞争以及当合约存在外部性时,“被动信念”猜想就显得说服力不足了。
与竞争性的下游厂商所签订的合约间存在策略依赖性有两方面的涵义。首先,从技术层面上,这产生了非凹性,从而“被动信念”下的纯策略均衡不复存在,因为上游厂商从多方背离中的所得大于从单方面背离时的各方所得。Rey and Tirole(2004)证明了当合约的交叉弹性大于直接需求弹性的1/2时,O'Brien and Shaffer(1992)通过双方背离所得出的惟一合约均衡在多方背离情况下不复存在。第二,下游厂商可以预测到,若上游厂商给他提供的是非均衡合约,则上游厂商有激励改变与其它下游厂商的合约,因此“被动信念”不再合理。Rey and Tirole(2004)证明,在线性需求下,虽被动信念均衡不存在,但变动信念 均衡存在,且变动信念均衡时,虽上游厂商获益大于下游厂商持被动信念时可获得的利润,但上游厂商仍没有完全开发其市场势力。
1.5 上游厂商竞标的情形
当合约并不是由上游垄断厂商提出下游竞争性厂商竞买时,情况又有所不同。Segal and Whinston(2003)和Martimort and Stole(2003)研究了当由竞争性的下游厂商提出合约,上游厂商最后选择向下游厂商提供多少投入品的竞标博弈,博弈均衡结果是竞争性的。若由下游厂商最终决定所购数量且所提出的合约是公开的,下游厂商通过弹性合约,即所购数量根据竞争对手合约的变化而调整,能够使自己不受到其它竞争对手机会主义行为的损害。然而,Marx and Shaffer(2004)提出即使合约是公开的,下游厂商间竞争性的并列关系并不会出现而是出现市场圈定,原因在于:在存在两个并列的下游厂商的均衡时,对于供应商而言,供应给一个下游厂商和供应给两个下游厂商之间是无差异的,但是,对于单个下游厂商而言,若是市场圈定则获利更大,因而可能出现市场圈定的结果。
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虽然关于纵向市场圈定的理论在近年来又来较大的发展,但为了更好的界定市场圈定,为反垄断提供依据,市场圈定理论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
第一,当前的理论主要讨论的是市场圈定的反竞争效应,对于其保护效率的作用只是一个附带考虑因素,这两方面的综合研究尚需进一步拓展。
第二,目前,纵向市场圈定中对知识产权与对其它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呈现出明显区别,知识产权方面的市场圈定一般法律上都认为是可以接受的,而在其它领域的市场圈定均被认为有损于社会福利。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各个领域统一的基本模型,提供在各个领域中市场圈定是利还是弊的统一原则导向。
第三,在纵向圈定理论研究中,都只考虑了厂商的瓶颈性质是外生的情形,对于瓶颈厂商内生的问题则考虑较少。比如,在电信或互联网市场上,最终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是通过其所连接的平台运营商媒介而进行的,因而瓶颈厂商是内生的,厂商是否是瓶颈依赖于下游厂商竞争消费者的结果,这种瓶颈厂商性质依赖于竞争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基于开发或保护市场势力的纵向市场圈定理论,学者们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研究模型由简单走向复杂,从研究垄断的上游厂商和竞争性下游厂商的市场结构,到研究垄断的下游厂商和竞争性上游厂商的市场结构,再到研究上下游均为寡头的市场结构;从合约之间没有外部性时的研究到合约之间存在外部性时的研究;从公开交易到隐性合约下的研究;从被动信念下的均衡研究到变动信念下的均衡研究;从上游提出合约下游竞标模式到下游提出合約上游决定提供多少投入品的模式等等。研究的假设逐渐放松,范围逐渐拓宽。尽管如此,这一领域仍有许多方面没有涉及,因此,我们未来的研究既可以在原有理论上不断加以完善,也可以开拓真空地带,发展新的理论。
参考文献
[1]Bork, R. (1978). Antitrust Paradox. Basic Books, New York.
[2]Hart, O and J. Tirole (1990).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Market Foreclosure.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Microeconomics 1990: 205286.
[3]Marx, L., Shaffer, G. (2004). Upfront Payments and Exclusion in Downstream Markets. Mimeo.
[4]O'Brien, DanielP., Greg Shaffer (1992). Vertical Control with Bilateral Contracts.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23(3): 299308.
[5]Ordover J. A., Saloner G., Salop S. C(1990). Equilibrium Vertical Foreclosur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0(1): 127142.
[6]Rey, P. and J. Tirolr (2006). A Primer on Foreclosure, in Hand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Volume 3. M. Armstrong and R. H. Porter (eds). New York: NorthHolland.
[7]Rey, P., Vergé, T. (2004). Bilateral Control with Vertical Contracts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35 (4): 728746.
[8]Salinger, M. A. (1988). Vertical Mergers and Market Foreclosure.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3 (2): 345356.
[9]Segal, I.,Whinston, M.D. (2003). Robust Predictions for Bilateral Contracting with Externalities.Econometrica 71 (3): 757791.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08年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081070015)。
作者简介:
白梅(1990-),女,陕西咸阳人,西安理工大学经济系本科生;马晓(1987-),女,陕西商洛人,西安理工大学经济系本科生;王静(1988-),女,陕西蒲城人,西安理工大学经济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