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转变应试化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科学整合信息化的教育资源:如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远程教育资源、网络教育平台等,构建现代化的教学课堂,不断拓展初中化学教学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现代教育技术;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232-01
现代信息技术集语音处理、图像处理、视频处理技术于一体,能对各种各样的教学信息进行存储、加工、控制,还可以对信息进行快速的查询和检索,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化学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知识结构复杂等特点,如果在教学中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使课堂教学得到极大的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直观的表现形式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最大化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提升初中化学有效性的重要作用
1.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扩充课堂容量。
现代教育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科学整合新课程改革、核心素养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积极改变过去单一的、应试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相比较传统仅仅依靠课本教学的教育模式而言,信息化资源运用于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是扩充课堂容量的有效途径:首先,在信息化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可以科学整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其次,基于互联网资源的优势,教师可以立足教学的内容,将信息化的教育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如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有利于弥补课本教材的不足,达到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目的。由此可见,信息化资源运用于初中化学,是扩充课堂容量的有效途径。
2.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地运用信息化资源,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问题意识乃至信息素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首先,信息化资源的运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视频资源等的运用,符合现代学生的审美和价值观,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其次,信息化资源的运用,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利用多媒体演示增强实验效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穿插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由于受实验条件和化学实验自身特性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实验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比如,一些演示实验的现象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如果想要让每个学生都观察到就需要围着教室走一圈,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有的实验反应太快,学生还没有观察到,就结束了,还有一些不宜或不能在课堂上进行的实验,如有危险的实验、有污染的实验,一些操作比較复杂又需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实验等。而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给化学实验教学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会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我们可以将一些实验在投影仪下做,将实验过程投放到大屏幕上,这样既可保证每位同学都能看到,也节约了时间;对那些反应发生太快的实验,可以提前录制,然后在多媒体上慢放演示,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实验发生的过程;对有危险的实验,教师可在网络上找现成的实验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既切实地了解到其危险性,懂得自我保护,又实现了教学目标。
2.利用动画模拟技术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
教学媒体的呈现形式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能把很多传统教学中仅仅通过教师讲述和板书很难理解的知识,直观地展示出来,降低了教学的复杂性。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下,教师多用挂图等自制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由于这些辅助手段具有静止和单一的特点,对于抽象能力稍微弱一点的学生来说,收效甚微。但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图、文、声、像的多媒体动画模拟演示,就可以让难以理解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在教学“质量守恒定律”时,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知道了“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也会在解题中应用,但为什么质量会守恒呢?在教材中,是利用微观粒子运动的理论来解释这一问题的,这种解释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了克服这一难题,让学生明白知识发生的过程,笔者利用多媒体开发工具Author ware的动画功能,模拟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让学生在动画中看清水分子在电的作用下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氧分子,最后氢分子、氧分子聚集,生成氢气和氧气。通过这样的演示,学生从微观上认识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明白了物质变化的过程。
3.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它以视频的形式,把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记录下来。微课是在传统的教学资源和形式下发展起来的,但又具有传统教学资源所没有的特点,对传统教学形式作了很好的补充。微课的最大特点在“微”,它时间短,一般只有5到8分钟,内容单一,只讲解一两个知识点。它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固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通过网络发挥教学作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能有效地讲解特定的知识内容,便于学生自主选择,实现课外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复习。它灵活多变,自由度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微课”,实现查漏补缺。微课的有效利用,既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堂上未听懂的重难点及典型例题,也能让学生感受不同教师的教学,从而更好地优化学习形式,实现自我提高。但是微课的作用仅仅是“解惑”而非“授业”,不能代替课堂上新知识的教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中,信息化资源的运用,对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等具有积极的意义。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教师要将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完美结合,使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赵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21):60-61.
【关键词】初中化学;现代教育技术;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232-01
现代信息技术集语音处理、图像处理、视频处理技术于一体,能对各种各样的教学信息进行存储、加工、控制,还可以对信息进行快速的查询和检索,为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化学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知识结构复杂等特点,如果在教学中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使课堂教学得到极大的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直观的表现形式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最大化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提升初中化学有效性的重要作用
1.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扩充课堂容量。
现代教育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科学整合新课程改革、核心素养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积极改变过去单一的、应试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相比较传统仅仅依靠课本教学的教育模式而言,信息化资源运用于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是扩充课堂容量的有效途径:首先,在信息化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可以科学整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其次,基于互联网资源的优势,教师可以立足教学的内容,将信息化的教育资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如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有利于弥补课本教材的不足,达到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目的。由此可见,信息化资源运用于初中化学,是扩充课堂容量的有效途径。
2.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地运用信息化资源,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问题意识乃至信息素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首先,信息化资源的运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视频资源等的运用,符合现代学生的审美和价值观,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其次,信息化资源的运用,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利用多媒体演示增强实验效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穿插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由于受实验条件和化学实验自身特性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实验不能完全发挥其应有的效果。比如,一些演示实验的现象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如果想要让每个学生都观察到就需要围着教室走一圈,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有的实验反应太快,学生还没有观察到,就结束了,还有一些不宜或不能在课堂上进行的实验,如有危险的实验、有污染的实验,一些操作比較复杂又需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实验等。而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给化学实验教学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会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我们可以将一些实验在投影仪下做,将实验过程投放到大屏幕上,这样既可保证每位同学都能看到,也节约了时间;对那些反应发生太快的实验,可以提前录制,然后在多媒体上慢放演示,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实验发生的过程;对有危险的实验,教师可在网络上找现成的实验视频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既切实地了解到其危险性,懂得自我保护,又实现了教学目标。
2.利用动画模拟技术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
教学媒体的呈现形式具有形象性和直观性,能把很多传统教学中仅仅通过教师讲述和板书很难理解的知识,直观地展示出来,降低了教学的复杂性。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下,教师多用挂图等自制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由于这些辅助手段具有静止和单一的特点,对于抽象能力稍微弱一点的学生来说,收效甚微。但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图、文、声、像的多媒体动画模拟演示,就可以让难以理解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在教学“质量守恒定律”时,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知道了“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也会在解题中应用,但为什么质量会守恒呢?在教材中,是利用微观粒子运动的理论来解释这一问题的,这种解释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为了克服这一难题,让学生明白知识发生的过程,笔者利用多媒体开发工具Author ware的动画功能,模拟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让学生在动画中看清水分子在电的作用下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氧分子,最后氢分子、氧分子聚集,生成氢气和氧气。通过这样的演示,学生从微观上认识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明白了物质变化的过程。
3.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它以视频的形式,把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记录下来。微课是在传统的教学资源和形式下发展起来的,但又具有传统教学资源所没有的特点,对传统教学形式作了很好的补充。微课的最大特点在“微”,它时间短,一般只有5到8分钟,内容单一,只讲解一两个知识点。它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固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通过网络发挥教学作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能有效地讲解特定的知识内容,便于学生自主选择,实现课外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复习。它灵活多变,自由度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微课”,实现查漏补缺。微课的有效利用,既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堂上未听懂的重难点及典型例题,也能让学生感受不同教师的教学,从而更好地优化学习形式,实现自我提高。但是微课的作用仅仅是“解惑”而非“授业”,不能代替课堂上新知识的教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中,信息化资源的运用,对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等具有积极的意义。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教师要将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完美结合,使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赵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2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