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是小学教学重要的基础知识,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的教学重点。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口算技能训练、注重练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等,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口算;技能;方法策略;习惯养成
平时批改作业,有的学生在解题时明明有了正确思路,因计算不过关而失分,感觉很可惜,计算成为很多学生数学成绩提高的拦路虎。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和第四单元百分数为例,在计算分数混合运算、百分数运算时,学生有了计算思路,但正确率高的学生并不多,原因是:这部分计算需要约分通分,约分通分又以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为基础,基础差的学生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需要很长时间,等计算出来后约分又在想两个公因数是多少,计算速度自然很难提高;有的学生对百分数小数分数的互化能力不扎实,互化过程中常出现错误,导致结果不正确等。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改变学生正确率不高的现象呢?使学生快速准确地计算分数混合运算,同时提高自己的成绩,下面谈谈个人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口算技能训练
新课程标准要求,口算是计算的基础,教学中要加强口算练习,激发学生口算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熟练进行约分通分是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重视分数约分通分练习,扎实约分通分技能的训练,速度的提高是依靠持之以恒地训练实现的,每节课前3分钟准备5道练习,注重约分通分训练;计算过程结果需要约分,让学生掌握2、3、5数的倍数特征,熟记100以内7、9、11、13、17、19的倍数,使学生能熟练进行约分。或是计算过程需要通分,注重探索通分规律,通分的类型为几个分数的分母是互质数,分母是倍数关系,分母不是互质数,不是倍数关系的三种类型都要组织学生练习,提高通分时找到最小公倍数的速度。口算贵在平时,重在坚持,只要有针对性,由易到难,包括一些简便运算题,就能增强学生的口算意识,养成口算习惯。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练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说明了只有加强练习才能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并更加高效快速。在教学中我会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安排练习题:
1.注重基本训练
在计算过程中往往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很多并不是因为粗心大意,而是由概念法则不明白、运算性质不清楚、运算定律不熟、加减乘除公式等基础知识不能合理灵活地运用所造成。加强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计算基础知识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也可以努力改变学生的计算两极分化的现象。
2.注重易混易错训练
将学生计算中的一些典型错例展示出来,让学生找出错误、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将易混淆错误题目放在一起,经常组织学生对比练习,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注重计算技巧训练
课程标准要求降低计算难度,但要加强计算的准确度,计算方法的灵活度的训练。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度、灵活度,练习中要训练学生合理运用运算定律,灵活解题,练习时除了练习典型习题,还可以进一步深化,练习有坡度、有变形的算式,学生就不会一遇到稍有变化的题目就不会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计算练习中还应讲究方式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是计算能力提高的关键。
三、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养成良好习惯
古人云:“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又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认真审题的习惯
认真审題是计算正确、方法合理的保证。教育学生不能为了追求速度忽视审题,引导学生做题之前先观察算式,分析计算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看看数字特点和运算符号,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特别是在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中,要多想方法,运算定律,确定最佳解题方案,以免造成计算错误。如:“计算36×2.5 63×2.5 250%。解此题时,若学生按部就班地依次计算就比较复杂。只要学生从总体上观察题中数据,把握其内在联系,学生就能领悟到,250%=2.5,原式可以看作36×2.5 63×2.5 2.5×1,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2.喜欢用草稿的习惯
学生具有差异性,大多数计算题,除了少数学生能够直接口算出结果外,大多数学生恐怕没有这个能力。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学生平时的独立计算也越来越被忽视,计算过程不用草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遇到口算比较困难的步骤,要提醒学生用草稿,课堂上老师应经常走到学生中间,严格督促学生落实养成这一良好习惯。
3.细心检查的习惯
要指导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下面三看:一看有无错写漏写数字符号,减少出错机会,能很好地提高计算准确率。二看计算过程的顺序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能否简算巧算,训练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三看解题结果,养成自我验算的习惯,把自我验算当成必不可少的环节,对计算结果有大约估计,这样在用错运算定律性质时,做到心中就有数。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指导,不断强化,反复训练后学生的良好习惯才能逐步形成,这是计算能力提高的保证。
参考文献:
杨广兆,杨育枝.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安徽教育,1997(3).
?誗编辑 李建军
关键词:口算;技能;方法策略;习惯养成
平时批改作业,有的学生在解题时明明有了正确思路,因计算不过关而失分,感觉很可惜,计算成为很多学生数学成绩提高的拦路虎。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和第四单元百分数为例,在计算分数混合运算、百分数运算时,学生有了计算思路,但正确率高的学生并不多,原因是:这部分计算需要约分通分,约分通分又以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为基础,基础差的学生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需要很长时间,等计算出来后约分又在想两个公因数是多少,计算速度自然很难提高;有的学生对百分数小数分数的互化能力不扎实,互化过程中常出现错误,导致结果不正确等。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改变学生正确率不高的现象呢?使学生快速准确地计算分数混合运算,同时提高自己的成绩,下面谈谈个人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口算技能训练
新课程标准要求,口算是计算的基础,教学中要加强口算练习,激发学生口算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熟练进行约分通分是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重视分数约分通分练习,扎实约分通分技能的训练,速度的提高是依靠持之以恒地训练实现的,每节课前3分钟准备5道练习,注重约分通分训练;计算过程结果需要约分,让学生掌握2、3、5数的倍数特征,熟记100以内7、9、11、13、17、19的倍数,使学生能熟练进行约分。或是计算过程需要通分,注重探索通分规律,通分的类型为几个分数的分母是互质数,分母是倍数关系,分母不是互质数,不是倍数关系的三种类型都要组织学生练习,提高通分时找到最小公倍数的速度。口算贵在平时,重在坚持,只要有针对性,由易到难,包括一些简便运算题,就能增强学生的口算意识,养成口算习惯。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练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说明了只有加强练习才能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并更加高效快速。在教学中我会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安排练习题:
1.注重基本训练
在计算过程中往往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很多并不是因为粗心大意,而是由概念法则不明白、运算性质不清楚、运算定律不熟、加减乘除公式等基础知识不能合理灵活地运用所造成。加强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的计算基础知识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也可以努力改变学生的计算两极分化的现象。
2.注重易混易错训练
将学生计算中的一些典型错例展示出来,让学生找出错误、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将易混淆错误题目放在一起,经常组织学生对比练习,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3.注重计算技巧训练
课程标准要求降低计算难度,但要加强计算的准确度,计算方法的灵活度的训练。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度、灵活度,练习中要训练学生合理运用运算定律,灵活解题,练习时除了练习典型习题,还可以进一步深化,练习有坡度、有变形的算式,学生就不会一遇到稍有变化的题目就不会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计算练习中还应讲究方式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是计算能力提高的关键。
三、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养成良好习惯
古人云:“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能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又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认真审题的习惯
认真审題是计算正确、方法合理的保证。教育学生不能为了追求速度忽视审题,引导学生做题之前先观察算式,分析计算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看看数字特点和运算符号,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特别是在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中,要多想方法,运算定律,确定最佳解题方案,以免造成计算错误。如:“计算36×2.5 63×2.5 250%。解此题时,若学生按部就班地依次计算就比较复杂。只要学生从总体上观察题中数据,把握其内在联系,学生就能领悟到,250%=2.5,原式可以看作36×2.5 63×2.5 2.5×1,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
2.喜欢用草稿的习惯
学生具有差异性,大多数计算题,除了少数学生能够直接口算出结果外,大多数学生恐怕没有这个能力。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学生平时的独立计算也越来越被忽视,计算过程不用草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遇到口算比较困难的步骤,要提醒学生用草稿,课堂上老师应经常走到学生中间,严格督促学生落实养成这一良好习惯。
3.细心检查的习惯
要指导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下面三看:一看有无错写漏写数字符号,减少出错机会,能很好地提高计算准确率。二看计算过程的顺序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能否简算巧算,训练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三看解题结果,养成自我验算的习惯,把自我验算当成必不可少的环节,对计算结果有大约估计,这样在用错运算定律性质时,做到心中就有数。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指导,不断强化,反复训练后学生的良好习惯才能逐步形成,这是计算能力提高的保证。
参考文献:
杨广兆,杨育枝.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J].安徽教育,1997(3).
?誗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