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档案资源建设是学校档案部门的生命,档案馆的立馆之本,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了档案资源的重要性,逐步开始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本文介绍了我国目前高校档案建设现状,提出了加强高校档案资源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档案 档案资源建设 现状 途径
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校文化,档案见证了高校的历史变迁,记载了丰富多彩的高校文化,参与了高校文化的形成与构建,是研究高校历史的依据,是高校文化的贮存器,高校档案真实地再现历史发展的轨迹和规律,为高校历史的研究提供最可靠和最有说服力的文化资源,对于推动高校的改革和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师生深入了解学校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广大师生的荣誉感,进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一、高校档案资源建设现状
高校档案中所保存的丰富档案史料,记载着前人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不同历史阶段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是对师生进行历史教育的真实生动的教材,目前高校档案仍遵循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开展展览活动为主,缺乏对文化休闲功能的开发,根据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的师生认为高校档案只是展示和收藏档案的地方,档案管理工作仍以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为主,档案的利用率偏低,不能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的功能。高校档案作为高校文化的传播工具,不断地将其所蕴含的文化能量传播给广大师生员工。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了档案资源的重要性,逐步开始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对档案的保护梳理工作重视度不够,造成很多档案的遗失。
二、加强高校档案资源建设的对策
1.加强档案的征集工作。高校档案资源功能的发挥,必需要有门类齐全、丰富多彩的各类档案资料作为支撑,档案征集工作不仅是确保档案事业发展的首要基础工作,更是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丰富馆藏的重要手段。高校档案馆要以建立起覆盖高校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师生的档案利用体系为目标,有效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进一步充实、丰富和优化高校档案馆馆藏,不断开拓档案征集工作新途径。档案的征集工作离不开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与支持,为此高校要积极引导师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各种信息网络向广大师生宣传档案资料征集工作的目的、意义、范围政策等。高校要在认真总结前人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以市场和学生的发展为导向,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研究性活动,让他们带着准备的课题出发,通过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实践,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实践结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调查报告,帮助他们形成新的学校记忆;高校档案要强化主动意识,突破固有的小圈子,积极探索服务师生的新形式,拓宽与师生沟通活动的渠道,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尽可能鼓励更多的师生参与,提高参与的广度,为互动设定主题,提高活动的深度,使学校记忆成为参与活动的师生的记忆。
2.建立具有高校特色的档案资源建设管理体制。全面推进档案法治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和推进档案法规体系建设、完善和加强档案执法监督体制机制、促进和提升全社会档案法治意识,实现档案治理法治化;转变观念,注重档案在高校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将档案信息化作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开展馆库建设、保障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推进异地异质备份等工作,坚持做好档案编研工作,精心选题,创新形式,充分整合档案资源,打造出一批有助于弘扬正确历史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扬高校文化的精品档案。强化档案安全保障,从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两个维度入手,大幅改善档案安全基本条件,建立健全档案安全防范体制机制,实现档案安全高效化。
3.改善档案工作条件,搭建高校资源共享平台。现代我们处于信息时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校记忆只有不断的与时俱进,创新档案管理方法,加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共享的机制,才能拓宽信息来源,提高工作效率。高校要按照档案工作科学化、信息化管理要求,大力开展传统档案数字化工作,重点做好应用系统软件开发、机房建设、硬件设备购置集成、档案數字化加工工作,加快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进程,实现档案利用便捷化,通过电子扫描方式将传统纸质档案录入计算机,并制成电子档案,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序高效利用。如高校可利用线上系统对新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个人资料、成长经历及需求,将学生的立志现状与学生的各项综合信息结合,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了解,形成学生个人立志教育档案,建立资源数据库。建立信息一体化档案管理平台,纸质档案进行原文和目录数字化,对所有纸质档案进行整理,并对档案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强化档案信息监督管理,推行档案信息收集、整理、审核、发布等工作程序,严格把关,确保信息安全、及时、准确。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创新电子档案查阅系统,提高服务质量。
4.建设档案工作队伍。档案工作者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档案业务知识,做好本职工作,扩大档案收集范围,拓宽档案收集渠道, 优化档案馆馆藏结构,将校史、校志等编研成果成列在学校的文化走廊,让人们在空余的时间了解学校的历史,还可以在校内开设档案展览大厅,针对不同的参观对象,陈列不同的专题性档案编研成果,对于喜欢真迹的参观对象,可以陈列各级领导及社会名人为学校的题词和赠送的字画,这样他们可以看到档案的原件;对于喜欢时尚、喜欢动手的年轻人,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将档案编辑成电子档案,这样他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观看虚拟的档案画面,倾听领导和名人的演讲。高校档案的文化的休闲功能使人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了学校的历史,陶冶了心灵,从而是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发挥人才的引领支撑作用,通过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鼓励社会各方参与等方式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档案人才队伍专业化。
5.拓展高校档案的利用方式。拥有档案是进行开发利用的前提,而了解资源档案资源的储存量及分布情况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高校档案资源虽然总体在增长着,但同时也具有不可再生性,档案一旦消亡, 损失无法弥补。为此要高度重视档案的征集与利用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向师生普及档案征集的相关规定,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档案征集工作,广泛征集反映高校发展的学校面貌档案、学校英才档案以及其他各类档案,加大各种载体收集工作的力度,使散存在行政、科研和教学等各部门的具有保存价值的高校档案资料得到安全的保管和充分利用。严格按照文件材料分类方案和归档范围收集,既收集纸质载体,又收集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电子文件等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运用事前提醒、事中跟进、事后督促、登门寻求等形式,确保档案的应收尽收。如校史馆可以将学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取得的科研成果编辑起来,展示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微博等新兴媒体传播到其他高校和社会中,便于其他高校参考,对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有着重要作用。
三、结语
高校档案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使其能创造效益,服务于高校。为此高校要高度重视档案资源的建设工作,深入挖掘学校优秀文化历史,从而传承和弘扬学校的文化精神,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文化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姜萍. 高校档案资源建设的思考[J].中国档案,2010,10:50-51.
[2]周美兰.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思考[J].山西档案,2015,01:68-71.
[3]汪洁.农业高校档案资源建设研究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1,23:178-183.
作者简介:刘晓瑛(1979—),女,汉族,陕西华阴人,档案馆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档案管理。
关键词:高校档案 档案资源建设 现状 途径
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校文化,档案见证了高校的历史变迁,记载了丰富多彩的高校文化,参与了高校文化的形成与构建,是研究高校历史的依据,是高校文化的贮存器,高校档案真实地再现历史发展的轨迹和规律,为高校历史的研究提供最可靠和最有说服力的文化资源,对于推动高校的改革和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师生深入了解学校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广大师生的荣誉感,进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一、高校档案资源建设现状
高校档案中所保存的丰富档案史料,记载着前人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不同历史阶段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是对师生进行历史教育的真实生动的教材,目前高校档案仍遵循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开展展览活动为主,缺乏对文化休闲功能的开发,根据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的师生认为高校档案只是展示和收藏档案的地方,档案管理工作仍以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为主,档案的利用率偏低,不能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的功能。高校档案作为高校文化的传播工具,不断地将其所蕴含的文化能量传播给广大师生员工。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了档案资源的重要性,逐步开始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对档案的保护梳理工作重视度不够,造成很多档案的遗失。
二、加强高校档案资源建设的对策
1.加强档案的征集工作。高校档案资源功能的发挥,必需要有门类齐全、丰富多彩的各类档案资料作为支撑,档案征集工作不仅是确保档案事业发展的首要基础工作,更是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丰富馆藏的重要手段。高校档案馆要以建立起覆盖高校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师生的档案利用体系为目标,有效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进一步充实、丰富和优化高校档案馆馆藏,不断开拓档案征集工作新途径。档案的征集工作离不开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与支持,为此高校要积极引导师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各种信息网络向广大师生宣传档案资料征集工作的目的、意义、范围政策等。高校要在认真总结前人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以市场和学生的发展为导向,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研究性活动,让他们带着准备的课题出发,通过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实践,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实践结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调查报告,帮助他们形成新的学校记忆;高校档案要强化主动意识,突破固有的小圈子,积极探索服务师生的新形式,拓宽与师生沟通活动的渠道,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尽可能鼓励更多的师生参与,提高参与的广度,为互动设定主题,提高活动的深度,使学校记忆成为参与活动的师生的记忆。
2.建立具有高校特色的档案资源建设管理体制。全面推进档案法治建设,通过科学规划和推进档案法规体系建设、完善和加强档案执法监督体制机制、促进和提升全社会档案法治意识,实现档案治理法治化;转变观念,注重档案在高校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将档案信息化作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开展馆库建设、保障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推进异地异质备份等工作,坚持做好档案编研工作,精心选题,创新形式,充分整合档案资源,打造出一批有助于弘扬正确历史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扬高校文化的精品档案。强化档案安全保障,从档案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两个维度入手,大幅改善档案安全基本条件,建立健全档案安全防范体制机制,实现档案安全高效化。
3.改善档案工作条件,搭建高校资源共享平台。现代我们处于信息时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校记忆只有不断的与时俱进,创新档案管理方法,加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共享的机制,才能拓宽信息来源,提高工作效率。高校要按照档案工作科学化、信息化管理要求,大力开展传统档案数字化工作,重点做好应用系统软件开发、机房建设、硬件设备购置集成、档案數字化加工工作,加快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进程,实现档案利用便捷化,通过电子扫描方式将传统纸质档案录入计算机,并制成电子档案,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序高效利用。如高校可利用线上系统对新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个人资料、成长经历及需求,将学生的立志现状与学生的各项综合信息结合,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了解,形成学生个人立志教育档案,建立资源数据库。建立信息一体化档案管理平台,纸质档案进行原文和目录数字化,对所有纸质档案进行整理,并对档案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强化档案信息监督管理,推行档案信息收集、整理、审核、发布等工作程序,严格把关,确保信息安全、及时、准确。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创新电子档案查阅系统,提高服务质量。
4.建设档案工作队伍。档案工作者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档案业务知识,做好本职工作,扩大档案收集范围,拓宽档案收集渠道, 优化档案馆馆藏结构,将校史、校志等编研成果成列在学校的文化走廊,让人们在空余的时间了解学校的历史,还可以在校内开设档案展览大厅,针对不同的参观对象,陈列不同的专题性档案编研成果,对于喜欢真迹的参观对象,可以陈列各级领导及社会名人为学校的题词和赠送的字画,这样他们可以看到档案的原件;对于喜欢时尚、喜欢动手的年轻人,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将档案编辑成电子档案,这样他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观看虚拟的档案画面,倾听领导和名人的演讲。高校档案的文化的休闲功能使人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了学校的历史,陶冶了心灵,从而是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发挥人才的引领支撑作用,通过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鼓励社会各方参与等方式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档案人才队伍专业化。
5.拓展高校档案的利用方式。拥有档案是进行开发利用的前提,而了解资源档案资源的储存量及分布情况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高校档案资源虽然总体在增长着,但同时也具有不可再生性,档案一旦消亡, 损失无法弥补。为此要高度重视档案的征集与利用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向师生普及档案征集的相关规定,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档案征集工作,广泛征集反映高校发展的学校面貌档案、学校英才档案以及其他各类档案,加大各种载体收集工作的力度,使散存在行政、科研和教学等各部门的具有保存价值的高校档案资料得到安全的保管和充分利用。严格按照文件材料分类方案和归档范围收集,既收集纸质载体,又收集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电子文件等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运用事前提醒、事中跟进、事后督促、登门寻求等形式,确保档案的应收尽收。如校史馆可以将学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取得的科研成果编辑起来,展示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和网络、微博等新兴媒体传播到其他高校和社会中,便于其他高校参考,对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有着重要作用。
三、结语
高校档案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使其能创造效益,服务于高校。为此高校要高度重视档案资源的建设工作,深入挖掘学校优秀文化历史,从而传承和弘扬学校的文化精神,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文化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姜萍. 高校档案资源建设的思考[J].中国档案,2010,10:50-51.
[2]周美兰.大数据时代高校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思考[J].山西档案,2015,01:68-71.
[3]汪洁.农业高校档案资源建设研究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11,23:178-183.
作者简介:刘晓瑛(1979—),女,汉族,陕西华阴人,档案馆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