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阅读是重中之重,它上承选择题的基础,下启作文的提高。所以,如何将阅读题的做题精髓更好地传授给学生是我们广大教师的研究方向。高中考试中的阅读题目是二选一,小说阅读和人物传记阅读。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讲,阅读小说从其中短短的一千多字中提取出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有很大的难度。因此,我们就把教学重点集中放在人物传记的阅读上。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关于人物传记阅读,我有如下心得跟广大教师分享。
一、了解传记本质,整体把握文意
做传记题目,应该要求学生对传记的本质有所了解,明白自己做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才能够更好地确定做题方向,对题目的解答才能够更加的精确,语言也能更加贴合标准的答案。传记的首要特点就是真实,生动描述人物的经历、精神风貌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另外,传记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对人物的撰写,这里要求给学生讲明。
例如,鲁迅的《鲁迅自传》和沈从文的《沈從文自传》就是典型的自传,像《“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就是他传。只有在明白传记性质之后,学生们在面对“这篇传记表达了作传人的什么感情?”这样的问题时,才不会闹出笑话。《叶圣陶在四川》中有这样一题:“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请简要分析。”本题看似是在问叶圣陶见到朱自清为什么会高兴,实则是在对叶圣陶的品质进行简单概括。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指导学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整体把握文意,对叶圣陶的精神品质有简单的理解,以此为切入点展开传主和朱自清的讨论,而不是仅仅把目光放在题目中所问的问题上,这样的思考和切入才能保证完整答题。
通过上述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整体把握不仅在问“读者看法”的题目中应用,而且在一切具体的问题中也有较好的应用,因此,时刻给学生强调整体把握的重要性是必要的,我们在平时讲题的过程中也要有意加强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二、仔细阅读文本,勾画重点词汇
整合信息,是必定考查的题型之一。在这个方面学生经常会出现只图简单,答案缺漏;唯恐答漏,多多益善等常见问题。解决此类问题,我经常指导学生:明确要求,力图全面;审准提干,分点作答。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做信息整合题目时不会失分。
在《飞虎将军陈纳德》一文中,有“陈纳德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这一问题。应该给学生讲明步骤,首先,应该厘清陈纳德的事迹,然后确定答题区间“军事才能”,最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整合归纳。这样,学生才能够给出比较全面的答案。另外在概括人物形象时有几点要求:从事迹中概括、引用他人评价概括、细节描写概括、从议论描述中概括、从传主和各方关系中概括等。在《画家黄永厚》中有“生于1928年、十四岁时、1954年、1959年、1980年”等等,这些都应该标记出来,作为人物脉络发展的依据,对信息的整合过程起到了实质性的帮助。这样,总结起来就不会出现重复、遗漏的问题,语言也会更加精练。
在指导学生们掌握了信息整合的基本方法后,应该让学生多做练习,在练习中逐步提高,直至拿到文章读一遍就有洞若观火的感觉。如此,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就炉火纯青了,在考试中这道题目就不会出现失分现象。
三、读者谈论看法,切勿脱离文本
传记阅读的最后一题,往往是开放性的题目,让读者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样的题目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反两方面都可以谈论,另一种是看似让读者自己谈,实则在暗示读者就正面或者反面来谈论,这种又叫作伪开放题目。在指导学生做此类题目时,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看懂这是不是开放性题目,然后就一方面谈论,切忌站在中间的立场。
例如,《寻找生命的曙光——陶行知》有“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这一问题。这就是一个真讨论的题目。在指导学生做这类题目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的是“结合文本”,总有一些学生漫无边际地谈论给自己的启示,丝毫不去联系文本,这样的答案是不会得高分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摘录或者化用文本的相关词句,整合成话,紧扣观点;另一方面举文本中的事例进行分析,要注意叙述简洁,材料与观点互相融合。还有一题“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有人认为天赋是关键,有人则认为后天的影响更重要。请以邓肯为例,谈谈你的看法”,这个题就是一个伪讨论,学生如果仅就一个方面谈,分就不会得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这种题目,应该告诉学生这样的题目要综合考虑,全面作答,既要肯定天赋,又要强调努力。这样才能做好这道题。
由此观之,开放性题目对学生理解文意、提炼内容、把握题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也给了我们教师一个挑战。上面我已经将我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如果能做好,就抓住了传记阅读的命脉。
总之,要做好传记阅读,要求我们广大教师掌握好题型的变换,并且及时找出有效的解题思路和详细步骤。之后,我们才能够指导学生进行有关方面的练习,保证我们的学生在前两题上不失分,在最后一题中得高分,这样我们的传记阅读才能够教得好。
作者简介:江苏省东台市东台中学语文教师。
一、了解传记本质,整体把握文意
做传记题目,应该要求学生对传记的本质有所了解,明白自己做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题目,才能够更好地确定做题方向,对题目的解答才能够更加的精确,语言也能更加贴合标准的答案。传记的首要特点就是真实,生动描述人物的经历、精神风貌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另外,传记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对人物的撰写,这里要求给学生讲明。
例如,鲁迅的《鲁迅自传》和沈从文的《沈從文自传》就是典型的自传,像《“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就是他传。只有在明白传记性质之后,学生们在面对“这篇传记表达了作传人的什么感情?”这样的问题时,才不会闹出笑话。《叶圣陶在四川》中有这样一题:“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请简要分析。”本题看似是在问叶圣陶见到朱自清为什么会高兴,实则是在对叶圣陶的品质进行简单概括。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指导学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整体把握文意,对叶圣陶的精神品质有简单的理解,以此为切入点展开传主和朱自清的讨论,而不是仅仅把目光放在题目中所问的问题上,这样的思考和切入才能保证完整答题。
通过上述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整体把握不仅在问“读者看法”的题目中应用,而且在一切具体的问题中也有较好的应用,因此,时刻给学生强调整体把握的重要性是必要的,我们在平时讲题的过程中也要有意加强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二、仔细阅读文本,勾画重点词汇
整合信息,是必定考查的题型之一。在这个方面学生经常会出现只图简单,答案缺漏;唯恐答漏,多多益善等常见问题。解决此类问题,我经常指导学生:明确要求,力图全面;审准提干,分点作答。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做信息整合题目时不会失分。
在《飞虎将军陈纳德》一文中,有“陈纳德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分析”这一问题。应该给学生讲明步骤,首先,应该厘清陈纳德的事迹,然后确定答题区间“军事才能”,最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整合归纳。这样,学生才能够给出比较全面的答案。另外在概括人物形象时有几点要求:从事迹中概括、引用他人评价概括、细节描写概括、从议论描述中概括、从传主和各方关系中概括等。在《画家黄永厚》中有“生于1928年、十四岁时、1954年、1959年、1980年”等等,这些都应该标记出来,作为人物脉络发展的依据,对信息的整合过程起到了实质性的帮助。这样,总结起来就不会出现重复、遗漏的问题,语言也会更加精练。
在指导学生们掌握了信息整合的基本方法后,应该让学生多做练习,在练习中逐步提高,直至拿到文章读一遍就有洞若观火的感觉。如此,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就炉火纯青了,在考试中这道题目就不会出现失分现象。
三、读者谈论看法,切勿脱离文本
传记阅读的最后一题,往往是开放性的题目,让读者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样的题目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反两方面都可以谈论,另一种是看似让读者自己谈,实则在暗示读者就正面或者反面来谈论,这种又叫作伪开放题目。在指导学生做此类题目时,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看懂这是不是开放性题目,然后就一方面谈论,切忌站在中间的立场。
例如,《寻找生命的曙光——陶行知》有“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这一问题。这就是一个真讨论的题目。在指导学生做这类题目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的是“结合文本”,总有一些学生漫无边际地谈论给自己的启示,丝毫不去联系文本,这样的答案是不会得高分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摘录或者化用文本的相关词句,整合成话,紧扣观点;另一方面举文本中的事例进行分析,要注意叙述简洁,材料与观点互相融合。还有一题“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有人认为天赋是关键,有人则认为后天的影响更重要。请以邓肯为例,谈谈你的看法”,这个题就是一个伪讨论,学生如果仅就一个方面谈,分就不会得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这种题目,应该告诉学生这样的题目要综合考虑,全面作答,既要肯定天赋,又要强调努力。这样才能做好这道题。
由此观之,开放性题目对学生理解文意、提炼内容、把握题意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也给了我们教师一个挑战。上面我已经将我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如果能做好,就抓住了传记阅读的命脉。
总之,要做好传记阅读,要求我们广大教师掌握好题型的变换,并且及时找出有效的解题思路和详细步骤。之后,我们才能够指导学生进行有关方面的练习,保证我们的学生在前两题上不失分,在最后一题中得高分,这样我们的传记阅读才能够教得好。
作者简介:江苏省东台市东台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