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伴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外包的兴起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目前服务外包是中国承接外包活动非常活跃的一部分,在我国对外合作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基于我国政策环境、人力等优势,发展服务外包对于我国来说,是一次参与国际发展好机遇;基于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和相关市场的发育,这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共存,机遇远大于挑战,我国应该抓住发展服务外包的历史性契机。
[关键词] 服务外包 承接国 发展短板
进入新世纪以来,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困扰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全世界都探寻在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条件下如何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IT技术广泛应用,服务“可贸易性”成分提高,服务贸易领域拓宽,在跨国公司的影响下逐渐兴起了全球的服务外包。现在,世界产业战略转移的大趋势正从生产外包转向服务外包,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购买第三方提供的服务来完成原来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服务外包是将企业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共性的、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企业外部产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使企业通过重组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并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眼下正是全球产业转移的时期,服务业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正在向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转移,这为我国承接服务产业、服务外包提供了机遇,我们应该牢牢抓住这个契机。承接外包服务,特别是吸收出口导向型服务业的外国直接投资,会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利益。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中国发展制造业主要依赖劳动力资源优势,而继续发展制造业尤其是重化工业,能源消耗大,环保成本增加,因此,仅仅停留在“世界工厂”的位置上,不仅使中国的产业结构难以优化,更影响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逐渐结束,服务业市场更加开放,外资涌入并根据企业的价值链管理理念进行服务外包,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着新的机遇。根据“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发展中国服务业,提升中国产业水平,无疑是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战略抉择。
大力发展发展服务外包对于我国有许多益处。第一,承接外包服务可以提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中国产业竞争力。作为世界制造中心,中国也付出了许多代价,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承接外包服务,可以提升产业结构,节省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还可增大服务业占 GDP 的比重。第二,增加服务贸易出口收入。承接外包服务,可以扩大服务出口,增加出口顺差从而增加国际收支,达到创汇的目的。第三、提高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承接外包服务,可以增强服务的人性化,提高服务业的竞争力。对于许多服务方式来说,人工服务的优势是具有自动化所不可替代的亲切感和灵活性;而对于复杂的服务活动,人工交易依然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人工服务可以在满足定制服务需求的同时,提供个性化服务,这正是我国服务也亟待解决的问题。第四、创造就业及提高工人收入和技能水平。同时它也可以提高就业者的工薪收入和技能水平。以IT行业为例,IT服务和IT相关服务与流水线或其他制造业相比,是典型的高收入行业。总之,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服务外包的迅速增长和广泛发展对于所有的国家来说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促进其产业优化、创造就业、增加收入等各个方面的机遇是非常显著的。
我国作为正在兴起的服务外包承接国,在承接服务外包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是国内良好的环境政策优势。我国发展服务外包具有其它国家或地区不可比拟的综合环境优势,这些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社会安全稳定体系;宏观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政府职能的转变;法制建设正在进一步推进;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等。其次是可以依托制造业优势,服务外包空间广阔。我国制造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在大力吸引国际服务外包的同时,可以利用自身的制造业优势积极发展我国本土制造企业的服务外包,即内需型服务外包。这种“域内外包”的内需和“离岸外包”的外需双重叠加,此优势是任何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无法比拟的。再者是廉价充足的人力优势。由于服务外包企业主要是从事技术和知识密集的头脑型企业,需要大量的中高层次人才。我国人力资源充足,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逐年增长。随着高校扩招,全国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已由1998年100万人增长为2006年的400万人以上,预计到2010年将突破600万人。最后是产业集聚的优势。在这些已经建立起来的服务外包的产业集聚区,实行许多的优惠政策,吸引有实力的大型跨国公司入驻,这成为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一大优势。除上述优势外,我国发展外包服务业还有很多其他的优势,例如改革开放30年来大力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很多大中城市都具有非常好的道路和通讯系统等。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合力,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服务发包方的青睐。
虽然我国参与国际服务外包已取得初步成绩,然而现实发展水平无论与我国参与国际制造业产品内分工深度比较,还是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比较成功的印度等国比较,都存在相对不足。如果我们不能有针对性地分析原因,采取对策,从而尽快改变相对增长势头不足的态势,我们就有可能面临在新一轮服务全球化浪潮中被边缘化的风险。目前,主要障碍有以下几点:
第一,服务外包的整体质量有待提高。随着服务外包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服务公司在制定外包决策时越来越看重质量。根据上海埃森哲公司的调查,印度是迄今为止最受离岸外包业务青睐的地区,这主要得益于其在成本和质量上的综合优势。虽然中国也可以提供较低成本和有特殊技能的软件专业人才,但与印度相比,中国的竞争优势只在于劳动力成本,在质量上却远远落后。
第二,人才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短板。据了解,印度拥有软件和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超过140万人,所有信息技术学院每年可以培养22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这为印度发展IT服务外包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虽然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我国普通高校的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由1998年的340万人增长为2007年的1800万人,但真正具有高素质专业的技术人才还是十分紧缺的。
第三,中国承接服务外包基地同质化比较严重。根据商业部“千百十工程”工作方案,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多个服务外包的产业集聚区,确定了11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并确定苏州工业园区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但是这些基地同质化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不止一位国外发包商表示,他们来到中国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好几个城市一起向他们推荐自己的外包服务,这让他们无所适从。不像印度只有一个“班加罗尔”(印度软件业中心),中国一开始就有11个基地之间的明争暗斗,各地之间的差别不大,价格战、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我国服务外包的形象和信誉。、
第四,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根据相关贸易协定,服务市场将逐步全面开放,所产生的直接冲击就是市场份额的争夺乃至以并购方式参与特定服务产业内的资产重组屏住到行业竞争龙头,这对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总体实力比较弱的服务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亚洲范围内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就有印度、马来西亚等。在国内,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和品牌及国内市场开拓能力落后于外资企业,国内市场占有份额大大落后于外资企业。在国外,中国企业有明显的弱势,比如,从企业规模和素质角度看,我国本土企业规模比较小,最大规模企业不仅不能与IBM等国际巨头相比,即便与印度较大企业相比也有十几倍甚至更大差距,在获得CMM等行业技术和业务能力认证等基本技术指标方面更是显著落后。
当然,阻碍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服务经验、资金周转、管理运营等等。我们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改革和完善为我国的服务外包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相信我国发展服务经济、服务产业的空间巨大,在国家和地方积极的积极努力下,必定会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朝鲜:理论与量化: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卢进勇:国际服务贸易与跨国公司.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4]郑志海:入世与服务业市场开放.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
[关键词] 服务外包 承接国 发展短板
进入新世纪以来,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困扰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全世界都探寻在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条件下如何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IT技术广泛应用,服务“可贸易性”成分提高,服务贸易领域拓宽,在跨国公司的影响下逐渐兴起了全球的服务外包。现在,世界产业战略转移的大趋势正从生产外包转向服务外包,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购买第三方提供的服务来完成原来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服务外包是将企业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共性的、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企业外部产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使企业通过重组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并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眼下正是全球产业转移的时期,服务业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正在向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转移,这为我国承接服务产业、服务外包提供了机遇,我们应该牢牢抓住这个契机。承接外包服务,特别是吸收出口导向型服务业的外国直接投资,会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利益。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中国发展制造业主要依赖劳动力资源优势,而继续发展制造业尤其是重化工业,能源消耗大,环保成本增加,因此,仅仅停留在“世界工厂”的位置上,不仅使中国的产业结构难以优化,更影响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逐渐结束,服务业市场更加开放,外资涌入并根据企业的价值链管理理念进行服务外包,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着新的机遇。根据“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发展中国服务业,提升中国产业水平,无疑是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战略抉择。
大力发展发展服务外包对于我国有许多益处。第一,承接外包服务可以提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中国产业竞争力。作为世界制造中心,中国也付出了许多代价,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承接外包服务,可以提升产业结构,节省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还可增大服务业占 GDP 的比重。第二,增加服务贸易出口收入。承接外包服务,可以扩大服务出口,增加出口顺差从而增加国际收支,达到创汇的目的。第三、提高我国服务业的竞争力。承接外包服务,可以增强服务的人性化,提高服务业的竞争力。对于许多服务方式来说,人工服务的优势是具有自动化所不可替代的亲切感和灵活性;而对于复杂的服务活动,人工交易依然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人工服务可以在满足定制服务需求的同时,提供个性化服务,这正是我国服务也亟待解决的问题。第四、创造就业及提高工人收入和技能水平。同时它也可以提高就业者的工薪收入和技能水平。以IT行业为例,IT服务和IT相关服务与流水线或其他制造业相比,是典型的高收入行业。总之,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服务外包的迅速增长和广泛发展对于所有的国家来说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在促进其产业优化、创造就业、增加收入等各个方面的机遇是非常显著的。
我国作为正在兴起的服务外包承接国,在承接服务外包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是国内良好的环境政策优势。我国发展服务外包具有其它国家或地区不可比拟的综合环境优势,这些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社会安全稳定体系;宏观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政府职能的转变;法制建设正在进一步推进;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等。其次是可以依托制造业优势,服务外包空间广阔。我国制造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在大力吸引国际服务外包的同时,可以利用自身的制造业优势积极发展我国本土制造企业的服务外包,即内需型服务外包。这种“域内外包”的内需和“离岸外包”的外需双重叠加,此优势是任何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无法比拟的。再者是廉价充足的人力优势。由于服务外包企业主要是从事技术和知识密集的头脑型企业,需要大量的中高层次人才。我国人力资源充足,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逐年增长。随着高校扩招,全国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已由1998年100万人增长为2006年的400万人以上,预计到2010年将突破600万人。最后是产业集聚的优势。在这些已经建立起来的服务外包的产业集聚区,实行许多的优惠政策,吸引有实力的大型跨国公司入驻,这成为我国发展服务外包的一大优势。除上述优势外,我国发展外包服务业还有很多其他的优势,例如改革开放30年来大力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很多大中城市都具有非常好的道路和通讯系统等。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合力,中国越来越受到世界服务发包方的青睐。
虽然我国参与国际服务外包已取得初步成绩,然而现实发展水平无论与我国参与国际制造业产品内分工深度比较,还是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比较成功的印度等国比较,都存在相对不足。如果我们不能有针对性地分析原因,采取对策,从而尽快改变相对增长势头不足的态势,我们就有可能面临在新一轮服务全球化浪潮中被边缘化的风险。目前,主要障碍有以下几点:
第一,服务外包的整体质量有待提高。随着服务外包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服务公司在制定外包决策时越来越看重质量。根据上海埃森哲公司的调查,印度是迄今为止最受离岸外包业务青睐的地区,这主要得益于其在成本和质量上的综合优势。虽然中国也可以提供较低成本和有特殊技能的软件专业人才,但与印度相比,中国的竞争优势只在于劳动力成本,在质量上却远远落后。
第二,人才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短板。据了解,印度拥有软件和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超过140万人,所有信息技术学院每年可以培养22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这为印度发展IT服务外包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虽然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我国普通高校的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由1998年的340万人增长为2007年的1800万人,但真正具有高素质专业的技术人才还是十分紧缺的。
第三,中国承接服务外包基地同质化比较严重。根据商业部“千百十工程”工作方案,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多个服务外包的产业集聚区,确定了11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并确定苏州工业园区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基地。但是这些基地同质化的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不止一位国外发包商表示,他们来到中国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好几个城市一起向他们推荐自己的外包服务,这让他们无所适从。不像印度只有一个“班加罗尔”(印度软件业中心),中国一开始就有11个基地之间的明争暗斗,各地之间的差别不大,价格战、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我国服务外包的形象和信誉。、
第四,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根据相关贸易协定,服务市场将逐步全面开放,所产生的直接冲击就是市场份额的争夺乃至以并购方式参与特定服务产业内的资产重组屏住到行业竞争龙头,这对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总体实力比较弱的服务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亚洲范围内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就有印度、马来西亚等。在国内,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和品牌及国内市场开拓能力落后于外资企业,国内市场占有份额大大落后于外资企业。在国外,中国企业有明显的弱势,比如,从企业规模和素质角度看,我国本土企业规模比较小,最大规模企业不仅不能与IBM等国际巨头相比,即便与印度较大企业相比也有十几倍甚至更大差距,在获得CMM等行业技术和业务能力认证等基本技术指标方面更是显著落后。
当然,阻碍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服务经验、资金周转、管理运营等等。我们应该通过不断的学习、改革和完善为我国的服务外包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相信我国发展服务经济、服务产业的空间巨大,在国家和地方积极的积极努力下,必定会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朝鲜:理论与量化: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卢进勇:国际服务贸易与跨国公司.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
[4]郑志海:入世与服务业市场开放.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