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把课外体育纳入体育课程体系,使之不仅成为课堂体育的有机延续和有效补充,更成为体育课程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高校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将得到拓展,有限的体育资源将得到整合并加以有效利用,对营造生动、活泼、轻松、和谐的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氛围,弘扬校园体育文化,实现全面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的体育教育目标,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普通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
2002年,教育部体卫艺司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使高校体育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方向。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拓展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根据高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和形式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随着体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学校体育正向终身体育方向发展,以全体学生为对象,采用课内、课外一体化,使课外锻炼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已势在必行。
一、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提出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指在“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观指导下,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以体育教学俱乐部为核心,结合课余体育活动(课外体育俱乐部等形式)、学生群众体育竞赛、运动队训练等课外体育活动形式,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目的的一种体育教学过程。
在理论和实践研究过程中,我校逐步形成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育新理念,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选教师、选运动时间、选运动项目,充分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重视个性化教学;坚持“身心一统”,培养大学生的竞争精神、强化规则与纪律意识,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教育的目的和手段必须是灵活的,而不是一层不变的;教育的目的和手段应当易于接受经常的修正。”[3]我们以大学体育教育为基本形式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以运动训练和组织竞赛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以指导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和增进体育文化知识,以体育科研、体育创新和体育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来指导体育教学与训练,在确保大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体质得到增强的同时,使学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推动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结构体系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体育课堂延伸活动和良好的体育环境为两翼的新的体育教学体系,包括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内容。建立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以下七个步骤:第一,明确教育思想;第二,确认教学规律;第三,确立教学过程结构;第四,确定教学方法体系;第五,明确教学模式的主要功能;第六,确定适用范围;第七,进行实验验证。它的完整内容结构体系应由三个层面构成,体育教学俱乐部是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课余体育活动(课外体育俱乐部等形式)、学生群众体育竞赛、运动队训练等课外体育活动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图1)
图1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图
二、“课内外一体化”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建国以来,高校体育教学观受到前苏联的“体育教学以传授技术为本”的理论思想影响,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改革创新精神,削弱了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需要更新传统的体育观念,树立现代化体育教育观。明确高校体育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终身体育观,把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如体育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关系,体育对现代经济、文化及生活的驱动(社会体育学),体育在人生奋斗目标中的哲理、信念与追求等。应安排足够的学时进行集中教学,甚至可以设置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专门讲授,采用上网讲授和课堂专题讨论及课后专题书写作业的双向渠道,促使学生反馈到体育实践中,以增强认知与感受,并且逐步“内化”为树立终身体育观所必备的基本品质及基本行为方式。当前我国高校较为典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大至有三基型、并列型、三段型、一体化型、俱乐部型及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型,最具优势的教学模式是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型,它最受学生认可,是现代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构建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与多样化相结合
所谓整体性,就是要求“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建立在整体体育教学过程设计之上,既要重视课堂教学90分钟的整体性教学,又要重视跨越课堂教学时空观念的延伸性教學,也就是说教学的效果要能够向课堂以外延伸,由课内延伸至课外。同时,在强调整体性的前提下还要做到多样化,以适应不同类型教学的要求。因此,只有把整体性与多样化要求相结合起来考虑,才能使“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实用价值。
(二)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强调稳定性,是因为教学模式不是从个别的、偶然的教学现象中产生出来的,而是对大量教学实践活动的理性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教学活动的普遍性规律,以形成一定的教学秩序。强调灵活性,是针对教学实际的复杂多变,如不同的体育专项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程序、不同年龄特征的学生等等。因此,必须灵活的重组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或进度,让其内容的形式具有多种变化,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三)结构与功能相结合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必须具有完备、多样和能动的形式结构之外,还应具有功能性作用,即它要可用、能用和实用,可以为具体的体育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从而推动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有效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四)借鉴与创新相结合
借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合理内容是构建高校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必需的实施程度和步骤之一。在改造和借鉴旧模式的过程中,大胆创新,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融于新的教学模式建构中。只有重视借鉴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才能够使“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容更完整,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完备。
四、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涉及到“课内”和“课外”两大部分,这两部分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全面增进学生的健康。但由于这两部分课程的结构、内容和组织形式不尽相同,所以,其任务目的也就有层次上的差别。
五、结束语
(一)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制顺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和实施“素质教育、健康教育”的社会发展要求,符合高校体育的特点,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它不但能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也对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建立终身体育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高校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制是解决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脱节的最佳方法之一,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校现状的体育俱乐部开展模式。普通高校的领导应认识到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的重要意义,在体育俱乐部的制度规划、师资队伍、场馆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大支持的力度。
(三)各高校应把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放在适当位置,利用高校自身的综合优势,充分发挥课余训练和竞赛的积极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尤其是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以促进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开展,能充分从而使高校体育改革能沿着素质教育的道路,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 200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2007.
[3]邹继豪.面向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203.
关键词:普通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
2002年,教育部体卫艺司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使高校体育改革进一步明确了方向。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拓展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根据高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和形式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随着体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学校体育正向终身体育方向发展,以全体学生为对象,采用课内、课外一体化,使课外锻炼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已势在必行。
一、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提出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指在“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观指导下,坚持“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以体育教学俱乐部为核心,结合课余体育活动(课外体育俱乐部等形式)、学生群众体育竞赛、运动队训练等课外体育活动形式,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目的的一种体育教学过程。
在理论和实践研究过程中,我校逐步形成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育新理念,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选教师、选运动时间、选运动项目,充分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重视个性化教学;坚持“身心一统”,培养大学生的竞争精神、强化规则与纪律意识,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教育的目的和手段必须是灵活的,而不是一层不变的;教育的目的和手段应当易于接受经常的修正。”[3]我们以大学体育教育为基本形式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以运动训练和组织竞赛提高大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以指导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和增进体育文化知识,以体育科研、体育创新和体育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来指导体育教学与训练,在确保大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体质得到增强的同时,使学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思想,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推动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结构体系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体育课堂延伸活动和良好的体育环境为两翼的新的体育教学体系,包括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内容。建立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以下七个步骤:第一,明确教育思想;第二,确认教学规律;第三,确立教学过程结构;第四,确定教学方法体系;第五,明确教学模式的主要功能;第六,确定适用范围;第七,进行实验验证。它的完整内容结构体系应由三个层面构成,体育教学俱乐部是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课余体育活动(课外体育俱乐部等形式)、学生群众体育竞赛、运动队训练等课外体育活动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图1)
图1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图
二、“课内外一体化”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建国以来,高校体育教学观受到前苏联的“体育教学以传授技术为本”的理论思想影响,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发挥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改革创新精神,削弱了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需要更新传统的体育观念,树立现代化体育教育观。明确高校体育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终身体育观,把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如体育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关系,体育对现代经济、文化及生活的驱动(社会体育学),体育在人生奋斗目标中的哲理、信念与追求等。应安排足够的学时进行集中教学,甚至可以设置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专门讲授,采用上网讲授和课堂专题讨论及课后专题书写作业的双向渠道,促使学生反馈到体育实践中,以增强认知与感受,并且逐步“内化”为树立终身体育观所必备的基本品质及基本行为方式。当前我国高校较为典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大至有三基型、并列型、三段型、一体化型、俱乐部型及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型,最具优势的教学模式是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型,它最受学生认可,是现代高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构建高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性与多样化相结合
所谓整体性,就是要求“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建立在整体体育教学过程设计之上,既要重视课堂教学90分钟的整体性教学,又要重视跨越课堂教学时空观念的延伸性教學,也就是说教学的效果要能够向课堂以外延伸,由课内延伸至课外。同时,在强调整体性的前提下还要做到多样化,以适应不同类型教学的要求。因此,只有把整体性与多样化要求相结合起来考虑,才能使“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实用价值。
(二)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强调稳定性,是因为教学模式不是从个别的、偶然的教学现象中产生出来的,而是对大量教学实践活动的理性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教学活动的普遍性规律,以形成一定的教学秩序。强调灵活性,是针对教学实际的复杂多变,如不同的体育专项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程序、不同年龄特征的学生等等。因此,必须灵活的重组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或进度,让其内容的形式具有多种变化,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三)结构与功能相结合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必须具有完备、多样和能动的形式结构之外,还应具有功能性作用,即它要可用、能用和实用,可以为具体的体育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从而推动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有效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四)借鉴与创新相结合
借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合理内容是构建高校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必需的实施程度和步骤之一。在改造和借鉴旧模式的过程中,大胆创新,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融于新的教学模式建构中。只有重视借鉴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才能够使“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内容更完整,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完备。
四、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涉及到“课内”和“课外”两大部分,这两部分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全面增进学生的健康。但由于这两部分课程的结构、内容和组织形式不尽相同,所以,其任务目的也就有层次上的差别。
五、结束语
(一)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制顺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和实施“素质教育、健康教育”的社会发展要求,符合高校体育的特点,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它不但能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也对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建立终身体育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高校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制是解决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脱节的最佳方法之一,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校现状的体育俱乐部开展模式。普通高校的领导应认识到开展体育教学俱乐部的重要意义,在体育俱乐部的制度规划、师资队伍、场馆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大支持的力度。
(三)各高校应把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放在适当位置,利用高校自身的综合优势,充分发挥课余训练和竞赛的积极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尤其是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以促进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开展,能充分从而使高校体育改革能沿着素质教育的道路,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 200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2007.
[3]邹继豪.面向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