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精神分析能够帮助人更好地理解个人行为,因此它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文学文本。而电影也可看作文本,并且这些文本同样有关人类的行为。文本旨在从精神分析的视觉探讨电影女主人公的心理创伤,通过对心理创伤的根源,对爱情的追求两方面进行分析,最终阐释女主人公的爱无能。
关键词:精神分析 潜意识 压抑 害怕亲密 防御机制 爱无能
1.引言
喜剧电影《美女的烦恼》是韩国导演金荣华的又一力作。电影赢得了韩国喜剧电影总票房第八的骄人成绩。本文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对电影女主角的心理创伤及女主角心理创伤的根源、女主角对爱情的追求进行解读,最终阐释女主人公的爱无能。
2.心理创伤的根源
影片《美女的烦恼》的情节看似非常简单,是一个被众人熟知的童话般的灰姑娘爱情故事的当代演绎。影片中的女主角汉娜真正获得了她想要的爱情生活了吗?她真正解决了她的心理创伤了吗?如果没有,那么她真正的心理创伤是什么呢?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障碍是通常发端于幼年时期的冲突的结果,患者意识不到这些冲突,因为冲突中所包含的冲动与情绪已被压抑到潜意识之中”。[1](407)因此童年时代对有心理创伤的患者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想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创伤,最好的方法是让其重返其童年时代的生活。 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掀开潜意识的神秘面纱,将被排斥、压抑的痛苦根源带入意识之中。更进一步来说,根据弗洛伊德提出的“家庭在心理分析理论中至关重要,因为潜意识产生于个人对自己所处家庭关系位置的理解,并且个人对这种自我定义作怎样的反应”。[2](16)影片中女主人公对自己童年在家庭关系位置中作何自我定义,以及她对其自我定义作何反应是揭开她真正心理创伤的关键。整个影片并没有明显地展现出女主角的童年家庭生活,但是却可以在她与父亲的几幕场景中看出一些蛛丝马迹。汉娜认为自己没能达到父亲的愿望——父亲希望女儿能够长成一位容貌靓丽、身材苗条的女子。但汉娜却越长越胖,因此她将自己定义为一个失败者,一个不能获得父爱的失败者,一个由于丑陋外表而得不到父爱的失败者。因此汉娜一直在追寻自己认为未能得到的父爱。 但是汉娜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切,也就是她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没能得到父爱,并且一直追寻着缺失的父爱。
汉娜的父亲第一次出现是在相片中。电影镜头里的一张桌上放着两张照片,镜头推进时,首先出现的是一张老年父亲笑容灿烂的照片,随着镜头的进一步推进,观众眼前展现出这张照片是由老年父亲的大头贴、娇小玲珑的宠物狗、模糊不清的胖胖的漢娜的照片拼贴而成。这张照片中几张小照片拼贴的裂痕清晰可见。然后镜头滑向旁边一张照片,并且一闪而过,可观众能够大致看出这是少女汉娜与青年父亲的合照。照片中父亲抱着女儿坐在石台阶上。相片中她与父亲的面部表情看得很不真切,但是却强烈地传达出那时一个可爱的、体形清瘦的小女孩和父亲在一起度过的温情时光。虽然前一张照片中父女二人都在笑,看来仿佛是高兴的。但是拼帖的大裂痕却暗示了现在汉娜表面快乐的生活下早已伤痕累累。后一张照片父女模糊的面容,一闪而过的镜头似乎暗示了汉娜的快乐童年,美好的、正常的东西在记忆中早已不可追寻,遗失了。现在的汉娜只有对童年模糊不清的记忆。这模糊不清中隐藏了些什么,汉娜自己也道不清,想不起来,或是根本就是在无意识地回避。
第二次父亲的出现是在精神疗养院。汉娜旁白,“我在和爸爸跳舞,但他以为在和妈妈跳,”父亲:“亲爱的,汉娜怎样了?” 一脸幸福的汉娜甜蜜地回答,“我告诉过你她当歌手了,也恋爱了。” 对话时,镜头中汉娜害羞地笑着幸福地搂着父亲的肩跳舞,但是父女之间温馨的画面陡然转变。镜头中突然出现父亲严肃的脸,伴随着推开汉娜的动作悲哀而惊讶地问,“亲爱的,你怎么越来越胖了?”汉娜非常沮丧与无奈地转移话题“我们继续跳舞吧”。最后,这一幕结束在父女无言的音乐舞步之中。对父亲无逻辑的问话,汉娜的回答暗示了她的内心世界。著名社会科学教授罗伯特·扎乔克在其《脸是人类情绪的窗户和机器》中指出,“脸能显露我们的内心状态,也能改变我们的情感。”[3](114)其实这是关于因为悲伤我们才哭,还是因为哭我们才悲伤的讨论。扎乔克认为这两种观念都可能是正确的。镜头中一脸笑容的汉娜内心是快乐的。她的快乐是因为她恋爱了,恋爱的快乐补偿了她在潜意识中认为一直缺失的父爱。但是由于父亲对其外形的质问,汉娜内心又瞬间充满了因为外形原因得不到父爱的强烈挫折感、失败感。虽然汉娜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因为得不到父爱的痛苦,但这些她并不清楚的强烈情感结合成的自卑感让她的快乐瞬间飘逝。最后汉娜突然通过转移话题结束了对话,这也表明她很排斥自己的过去,不愿回想过去,也可以说她因为不愿触及更深层次的痛苦而逃避过去。
3.爱情的追求
通过对女主角心理创伤根源的分析,女主角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缺失父爱的追求。因此在影片的结尾汉娜重建自信心,好像赢得了自己想要的爱情。其实汉娜直到影片结束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根本问题——真正的创伤。所以影片中汉娜对爱情的努力追求并未能带给她一直想要的爱情。影片的最后,女主角汉娜重新找到了自己的自信心,而男主角的旁白也表明他确实已经爱上了汉娜,一个完整的汉娜,不只是容颜,更重要的是汉娜的性格和灵魂。可是得到了自己追求的爱人汉娜真可以如童话故事中的灰姑娘一样,从此和王子过着快乐的生活了吗?
汉娜的确赢得了男主角的爱情,但是因为潜意识中汉娜对自己心理创伤的防御,汉娜不可能接受男主角的爱并和他生活下去。或者说虽然汉娜想得到男主角的爱情,但是由于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创伤而没有能力接受爱情,也不可能真正去爱。由于潜意识并不能轻易被个人所发现,并且“潜意识……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4](175)。汉娜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一直在 追寻缺失的父爱,长大后的汉娜在自己的爱情道路上苦苦追寻的爱人其实是要实现她对缺失父爱的追求。汉娜一直没能将潜意识中的心理创伤带入意识之中。所以汉娜选择男主角作为自己的恋人,并希望能够得到他的爱情,这其实是防御机制(Defences)对汉娜潜意识中痛苦创伤的篡改和曲解。而且正是因为“防御机智是潜意识的,个人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它们。”[5]汉娜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男主角的爱情追求,其实是对希望追求缺失的父爱压抑后的一种伪装表现。汉娜希望得到爱情,但实际上在潜意识中,汉娜希望她和男主角的关系如同年少时她和父亲的关系。这样她就能够重新生活在年少时和父亲的关系中。通过这种伪装的关系,汉娜才有希望获得缺失的父爱。此外,汉娜选择男主角并不是随意的。这样的选择也是汉娜潜意识操纵的结果。潜意识中汉娜认为父亲是因为自己的外表而不爱自己,而男主角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而抛弃,不爱自己。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汉娜亲耳听到男主角对她外表的鄙视。这让她强烈地感到他一定像父亲一样因为外表不再爱自己。他的不爱能让她完美地经历对缺失父爱的追求。因此,虽然汉娜苦苦追求男主角的爱,但是当他爱上她后,她对他却不会再有强烈的爱。因为爱上自己的男主角已不能再满足汉娜追求缺失父爱的要求。
汉娜必然会放弃已经爱上自己的男主角。当他爱上汉娜的同时,也正是汉娜对他不感兴趣的开始。能够让汉娜追求父爱的环境没有了。汉娜不能在与男主角的关系中感受到她与父亲一样的关系了,因此和他在一起也不能实现她对缺失父爱的追求了。并且因为亲密关系的破裂很容易让汉娜感受到被父爱抛弃的痛苦,也可以说亲密关系很容易再现汉娜的心理伤痛。而“防御机制是潜意识的,个人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他们”[6]。汉娜总会不自觉地通过离开爱上自己的人来保护自己远离创伤,将心理创伤排斥于意识之外。不过,这种害怕亲密带来的孤独让汉娜不可能真正去爱。这也表现出汉娜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去接受爱,去给予爱。她无法去爱,无法享受爱。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面对爱情,她实际上是无能为力,成了爱的无能者。
4. 结语
本文对电影女主人公心理创伤进行了分析。虽然女主人公追求爱情的结局看起来似乎相当完美,因为男主角确实爱上了她。但是由于她一直未能将心理创伤的根源带入意识之中,也就是没有解决自己真正的心理创伤,所以女主角对爱情无能为力,没有能力去爱。影片的最后,善良的观众们沉浸在欢笑与泪水中祝福女主人公能拥有她追寻的美好爱情、幸福生活。然而,也许残忍,但是不能否认,只有当女主角真正意识到被她压抑的内心创伤,解决由此带来的爱无能,她才能真正获得她想要的爱情生活。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勇.心理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Lois Tyson. Critical Theory Today: A User-Friendly Guide [M].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Inc.,A Member of the Taylor & Francis Group,1999.
[3]Robert Zajonc. The Face as Window AND Machine for the Emotions[J]. Annual Editions PSYCHOLOGY 91/92.
[4]李宏翰.心理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张厚粲.大学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精神分析 潜意识 压抑 害怕亲密 防御机制 爱无能
1.引言
喜剧电影《美女的烦恼》是韩国导演金荣华的又一力作。电影赢得了韩国喜剧电影总票房第八的骄人成绩。本文从心理分析的角度对电影女主角的心理创伤及女主角心理创伤的根源、女主角对爱情的追求进行解读,最终阐释女主人公的爱无能。
2.心理创伤的根源
影片《美女的烦恼》的情节看似非常简单,是一个被众人熟知的童话般的灰姑娘爱情故事的当代演绎。影片中的女主角汉娜真正获得了她想要的爱情生活了吗?她真正解决了她的心理创伤了吗?如果没有,那么她真正的心理创伤是什么呢?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障碍是通常发端于幼年时期的冲突的结果,患者意识不到这些冲突,因为冲突中所包含的冲动与情绪已被压抑到潜意识之中”。[1](407)因此童年时代对有心理创伤的患者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想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创伤,最好的方法是让其重返其童年时代的生活。 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掀开潜意识的神秘面纱,将被排斥、压抑的痛苦根源带入意识之中。更进一步来说,根据弗洛伊德提出的“家庭在心理分析理论中至关重要,因为潜意识产生于个人对自己所处家庭关系位置的理解,并且个人对这种自我定义作怎样的反应”。[2](16)影片中女主人公对自己童年在家庭关系位置中作何自我定义,以及她对其自我定义作何反应是揭开她真正心理创伤的关键。整个影片并没有明显地展现出女主角的童年家庭生活,但是却可以在她与父亲的几幕场景中看出一些蛛丝马迹。汉娜认为自己没能达到父亲的愿望——父亲希望女儿能够长成一位容貌靓丽、身材苗条的女子。但汉娜却越长越胖,因此她将自己定义为一个失败者,一个不能获得父爱的失败者,一个由于丑陋外表而得不到父爱的失败者。因此汉娜一直在追寻自己认为未能得到的父爱。 但是汉娜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切,也就是她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没能得到父爱,并且一直追寻着缺失的父爱。
汉娜的父亲第一次出现是在相片中。电影镜头里的一张桌上放着两张照片,镜头推进时,首先出现的是一张老年父亲笑容灿烂的照片,随着镜头的进一步推进,观众眼前展现出这张照片是由老年父亲的大头贴、娇小玲珑的宠物狗、模糊不清的胖胖的漢娜的照片拼贴而成。这张照片中几张小照片拼贴的裂痕清晰可见。然后镜头滑向旁边一张照片,并且一闪而过,可观众能够大致看出这是少女汉娜与青年父亲的合照。照片中父亲抱着女儿坐在石台阶上。相片中她与父亲的面部表情看得很不真切,但是却强烈地传达出那时一个可爱的、体形清瘦的小女孩和父亲在一起度过的温情时光。虽然前一张照片中父女二人都在笑,看来仿佛是高兴的。但是拼帖的大裂痕却暗示了现在汉娜表面快乐的生活下早已伤痕累累。后一张照片父女模糊的面容,一闪而过的镜头似乎暗示了汉娜的快乐童年,美好的、正常的东西在记忆中早已不可追寻,遗失了。现在的汉娜只有对童年模糊不清的记忆。这模糊不清中隐藏了些什么,汉娜自己也道不清,想不起来,或是根本就是在无意识地回避。
第二次父亲的出现是在精神疗养院。汉娜旁白,“我在和爸爸跳舞,但他以为在和妈妈跳,”父亲:“亲爱的,汉娜怎样了?” 一脸幸福的汉娜甜蜜地回答,“我告诉过你她当歌手了,也恋爱了。” 对话时,镜头中汉娜害羞地笑着幸福地搂着父亲的肩跳舞,但是父女之间温馨的画面陡然转变。镜头中突然出现父亲严肃的脸,伴随着推开汉娜的动作悲哀而惊讶地问,“亲爱的,你怎么越来越胖了?”汉娜非常沮丧与无奈地转移话题“我们继续跳舞吧”。最后,这一幕结束在父女无言的音乐舞步之中。对父亲无逻辑的问话,汉娜的回答暗示了她的内心世界。著名社会科学教授罗伯特·扎乔克在其《脸是人类情绪的窗户和机器》中指出,“脸能显露我们的内心状态,也能改变我们的情感。”[3](114)其实这是关于因为悲伤我们才哭,还是因为哭我们才悲伤的讨论。扎乔克认为这两种观念都可能是正确的。镜头中一脸笑容的汉娜内心是快乐的。她的快乐是因为她恋爱了,恋爱的快乐补偿了她在潜意识中认为一直缺失的父爱。但是由于父亲对其外形的质问,汉娜内心又瞬间充满了因为外形原因得不到父爱的强烈挫折感、失败感。虽然汉娜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因为得不到父爱的痛苦,但这些她并不清楚的强烈情感结合成的自卑感让她的快乐瞬间飘逝。最后汉娜突然通过转移话题结束了对话,这也表明她很排斥自己的过去,不愿回想过去,也可以说她因为不愿触及更深层次的痛苦而逃避过去。
3.爱情的追求
通过对女主角心理创伤根源的分析,女主角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缺失父爱的追求。因此在影片的结尾汉娜重建自信心,好像赢得了自己想要的爱情。其实汉娜直到影片结束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根本问题——真正的创伤。所以影片中汉娜对爱情的努力追求并未能带给她一直想要的爱情。影片的最后,女主角汉娜重新找到了自己的自信心,而男主角的旁白也表明他确实已经爱上了汉娜,一个完整的汉娜,不只是容颜,更重要的是汉娜的性格和灵魂。可是得到了自己追求的爱人汉娜真可以如童话故事中的灰姑娘一样,从此和王子过着快乐的生活了吗?
汉娜的确赢得了男主角的爱情,但是因为潜意识中汉娜对自己心理创伤的防御,汉娜不可能接受男主角的爱并和他生活下去。或者说虽然汉娜想得到男主角的爱情,但是由于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创伤而没有能力接受爱情,也不可能真正去爱。由于潜意识并不能轻易被个人所发现,并且“潜意识……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4](175)。汉娜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一直在 追寻缺失的父爱,长大后的汉娜在自己的爱情道路上苦苦追寻的爱人其实是要实现她对缺失父爱的追求。汉娜一直没能将潜意识中的心理创伤带入意识之中。所以汉娜选择男主角作为自己的恋人,并希望能够得到他的爱情,这其实是防御机制(Defences)对汉娜潜意识中痛苦创伤的篡改和曲解。而且正是因为“防御机智是潜意识的,个人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它们。”[5]汉娜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男主角的爱情追求,其实是对希望追求缺失的父爱压抑后的一种伪装表现。汉娜希望得到爱情,但实际上在潜意识中,汉娜希望她和男主角的关系如同年少时她和父亲的关系。这样她就能够重新生活在年少时和父亲的关系中。通过这种伪装的关系,汉娜才有希望获得缺失的父爱。此外,汉娜选择男主角并不是随意的。这样的选择也是汉娜潜意识操纵的结果。潜意识中汉娜认为父亲是因为自己的外表而不爱自己,而男主角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而抛弃,不爱自己。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汉娜亲耳听到男主角对她外表的鄙视。这让她强烈地感到他一定像父亲一样因为外表不再爱自己。他的不爱能让她完美地经历对缺失父爱的追求。因此,虽然汉娜苦苦追求男主角的爱,但是当他爱上她后,她对他却不会再有强烈的爱。因为爱上自己的男主角已不能再满足汉娜追求缺失父爱的要求。
汉娜必然会放弃已经爱上自己的男主角。当他爱上汉娜的同时,也正是汉娜对他不感兴趣的开始。能够让汉娜追求父爱的环境没有了。汉娜不能在与男主角的关系中感受到她与父亲一样的关系了,因此和他在一起也不能实现她对缺失父爱的追求了。并且因为亲密关系的破裂很容易让汉娜感受到被父爱抛弃的痛苦,也可以说亲密关系很容易再现汉娜的心理伤痛。而“防御机制是潜意识的,个人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他们”[6]。汉娜总会不自觉地通过离开爱上自己的人来保护自己远离创伤,将心理创伤排斥于意识之外。不过,这种害怕亲密带来的孤独让汉娜不可能真正去爱。这也表现出汉娜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去接受爱,去给予爱。她无法去爱,无法享受爱。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面对爱情,她实际上是无能为力,成了爱的无能者。
4. 结语
本文对电影女主人公心理创伤进行了分析。虽然女主人公追求爱情的结局看起来似乎相当完美,因为男主角确实爱上了她。但是由于她一直未能将心理创伤的根源带入意识之中,也就是没有解决自己真正的心理创伤,所以女主角对爱情无能为力,没有能力去爱。影片的最后,善良的观众们沉浸在欢笑与泪水中祝福女主人公能拥有她追寻的美好爱情、幸福生活。然而,也许残忍,但是不能否认,只有当女主角真正意识到被她压抑的内心创伤,解决由此带来的爱无能,她才能真正获得她想要的爱情生活。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勇.心理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Lois Tyson. Critical Theory Today: A User-Friendly Guide [M].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Inc.,A Member of the Taylor & Francis Group,1999.
[3]Robert Zajonc. The Face as Window AND Machine for the Emotions[J]. Annual Editions PSYCHOLOGY 91/92.
[4]李宏翰.心理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张厚粲.大学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