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钺,是一种长柄劈砍兵器,钺首宽阔扁平,近似于横置梯形,以长方的内插入柄中。它来源于新石器时代的石斧,晚期演变为石钺、玉钺,商周有了青铜钺。大型的方内青铜钺主要流行于商代,主要作为仪仗之器,长期作为军事统帅的象征物,带有王权意义。夏商时期青铜钺就有了主征伐和作刑具的用途。
大型青铜钺通长大都在30厘米以上,均出土于大型墓中,主人属高级贵族,现存的商代大型青铜钺屈指可数。新干大洋洲一次出土大小青铜钺6件,大型青铜钺有2件,其中1件嵌红铜云纹青铜钺(图一),通高36.5、刃宽36.3、肩厚1.0厘米,重11.4千克,它是所见最重的青铜钺。身厚体重,中部镂出的大口上下各排列双行利齿,上5下6共22枚(残失6枚),分别突出两面,口周一圈鱼形几何纹。上边和两侧饰云纹,纹中宽凹线中嵌满红铜(现大部腐蚀丧失)。当年乏红铜衬托之下白亮的青铜纹饰漂亮、耀眼,增添了华美贵重和之感。它是我国现存最早采用错金属工艺的商代器物之一。在礼制严格的商代社会,大型青铜钺已作为仪杖之器和用刑之具被赋予了浓厚的礼制的色彩,营造出庄严、肃穆的仪仗氛围,也是“明贵贱,辨等列”重要参照物。
双系带銎青铜钺(图二),通长142、刃宽8.7、肩厚0.5,重205克。上为扁圆管状銎,体扁近长方,两侧渐外张,下弧刃最宽,若折肩小铲。侧上左右各突出一耳,耳中镂空作系。体大部填画云纹图案,下方省体兽面,目、鼻和角具备,上方兽面简略,目可辨,銎如鼻。銎管两面饰如蕉叶形纹,内有卷云和中轴鱼形几何纹。器表乌黑光亮,刃锐如故。这种直銎钺极为少见,形体很小,铸造精致,用作礼器。
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生存利用加工过的简陋工具渔猎获取生活资料,这种工具用于部落人与人问的冲突则成为武器。古代兵器在没有大规模地使用火药的冷兵器时期,也历经了石器、铜器和铁器的发展过程,石兵器在原始社会和夏代占统治地位,铜兵器在商、西周和春秋时期占主导地位,战国、秦以后铁兵器成为了主流。商代是兵器史上的一次大的变革,开始以人工合成的材料——铜铸造兵器,创造和改造出许多新式的后器,大规模地使用于战争。古人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沟通神灵,取得名正言顺的统治权,战争则是夺取政权和长治久安的必要手段。因此商代统治者倾其国力铸造青铜兵器,务必矛锋戈锐,刀利胄坚,装备出一支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新干大洋洲的青铜器同样反映这一特点,共出土专用青铜兵器223件,占青铜器的48%,有钺、矛、镦、戈、鐏、勾戟、剑、刀、匕首、镞和胄等。一批异彩纷呈、先进锐利的青铜兵器展现出来,一支气宇昂扬,雄赳英武的军队浮现在我们的脑海,勾勒出气势恢弘的商代战争场景。
矛是刺杀的长兵器,锋刃在前,冲刺杀伤,出现于商代前期。完整的矛由青铜的矛头、木或竹制成矛柄(柲)和套于柄末端的青铜镦三部分组成。我们现只知道西周早期矛可长达4米,用于车战,战国矛长近2米。矛头主体(图三)由身与骹构成,商代的矛身如叶状,两侧为刃,前聚为锋,叶脊下延为骰,内空作銎,用于安柄。我们所见矛几乎只存矛头(简称矛),柄早已腐烂殆尽。大洋洲的青铜矛也只存矛头。
叶槽菱形长骹青铜矛(图四),通长30.5、胶宽2.7厘米,重270克。体近柳
叶。叶边刃微弧,后刃圆弧。胶约与叶长,截面菱形。正中隆脊,叶后柳叶形浅槽。
双系六棱短胶青铜矛(图五),通长14.3、骹宽2.2厘米,重110克。骹特短,截面六边形。骹向前渐收,成为凸脊。胶脊上镂空出一列鱼形几何纹,其与两系原来全都嵌绿松石,今大部分已脱失。
四棱锥形青铜矛(图六),通长16.0、骹径1.8厘米,重100克。体作细长的四棱锥形,汇成尖锐前锋。骰端截面正六边形。
青铜矛是商代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兵器,大洋洲青铜矛35件,约占兵器的16%,这充分说明了矛在当地兵器中的重要地位。尽管商代南北方矛都属于主要兵器,且与戈配合使用,但大洋洲的矛更为重要,因为就其形状来看,形制似乎简单的矛却通过尺寸长短的不等,叶体形状的不同,血槽的形式的变化、双系位置的安排,装饰风格的迥异,胶銎截面的多样,有了丰富的样式,既有符合实战的需要,又满足仪仗的形式。大洋洲青铜矛部分与北方地区相同,大多数则具有自己的特点,这既继承了本地区兵器的传统形制,也是为了适应南方地区山岭连绵,江河密布的地理条件,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挥矛收出迅急、远近相顾的刺杀威力。
戈是古代一种长柄兵器,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狩猎工具,模仿兽角或鸟喙攻击行为,将兽角绑于木柄之上,以延长击杀距离。戈这种横刃长柄的兵器最早见于二里头文化时期(约在夏末商初),一直延用到战国、秦。戈因横刃有锋,垂直装柄,故其用内刃钩割,用外刃推杵,用前锋啄击,有较强的搏杀效果。先秦时代戈列为五种车战兵器之首。
完整的戈(图七)可分为铜戈头、细长的扁圆柄(秘)、套在柄上端头的秘冒(帽)和装在柄下端的鐏。铜戈头(图八)简称戈,扁平,形如卜字形:前部条形称援,两侧有刃,前聚为尖锋;后部扁长方称内(另还有带銎式),插入柄中。非銎戈的内与援交接处或有称为阑的突起细棱,阑侧或开孔以穿绳缚柄。援的下刃后部向下弧状延长部分称胡。戈的长度根据使用的情况有长、中、短之分,专家认为,齐人眉高之长为中兵,二倍中兵为长兵,隔杀或车战时使用最便,中兵之半为短兵,以一手执之最实用。各地发现商代青铜戈数量不少,依其安柄形式,分成直内戈、曲内戈和銎内戈。大洋洲出土青铜戈25件,只有前两类,没有銎内戈。
虎首曲内青铜戈(图九),通长26.5、援宽4.8厘米,重270克。扁长直条形。援后两面饰三角形的阳线省体兽面纹。内端首弯曲,雕刻成虎首形状,圆眼口张齿利。兽面纹与虎首的眼处均镶嵌绿松石,有的已经脱失。有的曲内戈内端作鱼首装饰。
四穿长胡青铜戈(图十),残长22.5、援宽5.5厘米,重310克。“卜”形扁平体。援体两似长箭形凹槽,前尖,后分尾,实则为变形了的鱼形几何纹。胡长窄,细突棱侧阑,阑前有四个长方形的小穿孔,有利于穿绳绑牢。
带穿长条青铜刀(图十一),通长25.7、身宽3.0厘米,重150克。窄长扁平体。口刃中段微弧,上首卷勾,下段弧曲。卷首之外背侧平直。后背明显有木柄夹持痕迹,背上的二方穿是用于穿绳固刀。这种青铜刀非短兵器,而是插绑于长柄之上可以长距离砍杀的,以往多见于晋陕之间,具有先周的风格。
吉铜勾戟(图十二),通长27.4、内长6.6、援宽7.0厘米,重630克。两面援中鱼形几何纹的浅平凹槽。本处向上伸出,顶端朝后卷曲如钩状的锐薄弯刀下延的胡直长窄。刀背、援本和胡后有减薄的窄边,其上二长方穿孔,方便固其于秘。这种形状的勾戟是种直内戈和长条带穿刀合体的兵器,兼具二种兵器功能。它与多穿长胡戈、带穿长条刀一样不见于中原地区,而偶见于商之周边的先周方国的兵器,为研究商代赣 地吴城文化与先周文化间的交流提供了线索。有专家认为早在商代江西地区就可通过长江和汉水到达陕西南部的汉中地区,与陕西先周文化交流有通畅的渠道。 刀是我国古代一种砍杀的兵器,《释名》上说:“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商代青铜刀形体大小相差很大,大者作为兵器,适用于近战的砍杀,小型者则为工具。商代各地出土的青铜刀中,新干大洋洲数量最多,形体最大,铸制最精,保存最好。兵器大刀13把,均为短柄翘首形,脊上饰有锯齿和浮凸的鱼形几何纹,刀刃近直,其中4把刀柄仍带环,可见当年茎包木把,外套青铜环箍。其代表者有:
蝉纹直脊翘首青铜刀(图十三),通长67.9、本宽9.0厘米,重1670克。扁平体,特阔长。体脊近直,加厚起棱,尖首翘起,饰锯齿纹。脊下体两面蝉纹带,十一只蝉头大,目圆,尾尖,空隙处填以细线卷云纹,异常精美。古人将蝉能褪茧变蛾,飞升远去,看成神物。蝉纹大刀形体巨大,历经三千余年,绿锈未起,青铜本色,光折四射,锋锐依旧,可谓商代第一刀。它主要被视为一种礼仪之器,标志器主社会和权威等级。
曲脊翘首青铜刀(图十四),通长43.4、本宽7.0厘米,重460克。首翘锋尖,体凹深长,如新月状。本脊稍隆,与柄顺直。脊饰锯齿纹,两侧素面。茎窄长。《说文解字》:“剑,人所带兵也,从刃佥声。”剑是种带尖锋双刃的可刺可杀的兵器,由柄(茎)、剑身两部分组成。据目前的资料,青铜剑大概起源于商末周初。新干大洋洲的宽体青铜剑(图十五),通长35.7、体宽8.4厘米,重490克。体薄扁阔,前宽后收,两刃平直,前端弧刃相接成锋。体一面中线凸起成脊,另一面平,前中部浅平槽,如一条束颈的尖尾长条无鳞鱼状。其宽体单面刃,无格无首,扁茎可安装木柄。南方地区多山近水,步兵交战为主,近战需要轻巧短小的兵器。此属剑类,不见于其他地区。
匕首是种以刺为主的短兵器,适用于近战防身之用,形制基本与剑样。只是比剑短小。大洋洲出土青铜匕首2把,其中1把卷云纹青铜匕首(图十六),通长19.5、宽1.2、厚0.15厘米,重45克。扁薄长条。一面平,一面微弧出,两侧刃平行,三角形锋尖锐。两面体后饰三角形的阳线卷云纹。此匕首与晋陕交界处和成都地区出土的商代匕首形状不同,前者多呈脊柱状,后者为柳叶形弓箭是一种可以远距离杀敌的武器,最早的弓箭最小距今三万多年。弓箭分为两大部分组成,弓由弓身和弦构成,箭由镞头(镞)、杆、羽、括、叉等构成。古代的弓箭除镞为坚硬之物,材料为石、骨和金属外,其它均为木或竹质,后者腐几乎朽不存,只留下无机质的镞。商代大量铸造青铜箭头,箭头锐利,杀伤力强。但箭头是一种消耗性极强的武器,需要不断地补充,依靠发达的青铜铸造业,更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
大洋洲出土纯作兵器的青铜镞115件,数量最多,约占兵器的二分之一。它们在地下层叠整齐,朝同一方向摆放,镞的铤端明显见有箭杆残痕。它们形样较为复杂:短翼式、弧刃宽翼式、直刃窄翼式、镂孔宽翼式、镂孔窄翼式。短翼青铜镞,形体较小,锋尖,凸脊,短翼,与北方殷墟所出土的形状基本相同。而另外几种则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弧刃宽冀青铜镞(图十七),通长8.4-9.3、翼宽5.7-6.0、铤长2.3-2.8厘米,均重35克。菱形长凸脊,翼角尖且锐,铤长于两翼。镂空宽翼青铜镞(图十八),通长9.9-10.0、翼宽8.4-8.8、铤长2.7-3.0厘米,均重30克。两翼镂空,菱形中脊,脊出本后,铤不超翼,翼角薄锐。此种式样的青铜镞非常少见。
弧刃宽翼和直刃窄翼青铜镞形体较大,双翼开阔,普遍较长,别有特点,是南方地区特有的一种样式。镂空的宽翼和窄翼青铜镞在中原的商周地区都没在发现,在南方的个别地区曾有出土,因而这也是南方特有的镞型。南方地区双翼阔、份量重的青铜镞不同于北方的体小量轻,这也是可能与南方丘林地理特点相关,这类青铜镞射程不求太远,注重射杀面积。
胄是作战时防护头颈部的帽子,战国以后称兜鍪,宋代名头鍪,宋以后则称盔。最原始的胄是用藤和皮制成的,商代才开始有了青铜胄。其圆顶,深腔,两侧可下遮及耳和颈上部,可以有效的保护头颈。商代青铜胄主要集中出土于商朝的都城殷墟(今河南安阳),1935年河南安阳候家庄1004号大墓次出土140多顶青铜胄,其它地方较少发现。这些商代的青铜胄大都锈蚀严重,不甚完整。大洋洲出土者则表面光滑,完整如新。
兽面纹青铜胄(图十九),通高18.7、口径21.0×18.6厘米,重2.21克。其形圆帽,中空,缘平。高浮雕兽面纹,粗大单角外卷,长方圆目横置,卷云状耳竖立,内卷鼻口居中。边沿增厚一周,前面开口收进,如兽面之横口。自前至后正中凸脊,顶上伸出一截小圆管,用以安插缨饰。侧边各有一小孔,以穿绳系胄固于颌下。顶侧兽角旁各有小洞,用作透气。胄的设计既要考虑防护功用,特别是战斗中兵器的种类和杀伤的方式,也要兼顾外表美观和适宜戴之。此胄戴之威武英俊,壁仅厚0.3厘米,轻便舒适,乃兵器珍品。
大型青铜钺通长大都在30厘米以上,均出土于大型墓中,主人属高级贵族,现存的商代大型青铜钺屈指可数。新干大洋洲一次出土大小青铜钺6件,大型青铜钺有2件,其中1件嵌红铜云纹青铜钺(图一),通高36.5、刃宽36.3、肩厚1.0厘米,重11.4千克,它是所见最重的青铜钺。身厚体重,中部镂出的大口上下各排列双行利齿,上5下6共22枚(残失6枚),分别突出两面,口周一圈鱼形几何纹。上边和两侧饰云纹,纹中宽凹线中嵌满红铜(现大部腐蚀丧失)。当年乏红铜衬托之下白亮的青铜纹饰漂亮、耀眼,增添了华美贵重和之感。它是我国现存最早采用错金属工艺的商代器物之一。在礼制严格的商代社会,大型青铜钺已作为仪杖之器和用刑之具被赋予了浓厚的礼制的色彩,营造出庄严、肃穆的仪仗氛围,也是“明贵贱,辨等列”重要参照物。
双系带銎青铜钺(图二),通长142、刃宽8.7、肩厚0.5,重205克。上为扁圆管状銎,体扁近长方,两侧渐外张,下弧刃最宽,若折肩小铲。侧上左右各突出一耳,耳中镂空作系。体大部填画云纹图案,下方省体兽面,目、鼻和角具备,上方兽面简略,目可辨,銎如鼻。銎管两面饰如蕉叶形纹,内有卷云和中轴鱼形几何纹。器表乌黑光亮,刃锐如故。这种直銎钺极为少见,形体很小,铸造精致,用作礼器。
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生存利用加工过的简陋工具渔猎获取生活资料,这种工具用于部落人与人问的冲突则成为武器。古代兵器在没有大规模地使用火药的冷兵器时期,也历经了石器、铜器和铁器的发展过程,石兵器在原始社会和夏代占统治地位,铜兵器在商、西周和春秋时期占主导地位,战国、秦以后铁兵器成为了主流。商代是兵器史上的一次大的变革,开始以人工合成的材料——铜铸造兵器,创造和改造出许多新式的后器,大规模地使用于战争。古人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沟通神灵,取得名正言顺的统治权,战争则是夺取政权和长治久安的必要手段。因此商代统治者倾其国力铸造青铜兵器,务必矛锋戈锐,刀利胄坚,装备出一支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新干大洋洲的青铜器同样反映这一特点,共出土专用青铜兵器223件,占青铜器的48%,有钺、矛、镦、戈、鐏、勾戟、剑、刀、匕首、镞和胄等。一批异彩纷呈、先进锐利的青铜兵器展现出来,一支气宇昂扬,雄赳英武的军队浮现在我们的脑海,勾勒出气势恢弘的商代战争场景。
矛是刺杀的长兵器,锋刃在前,冲刺杀伤,出现于商代前期。完整的矛由青铜的矛头、木或竹制成矛柄(柲)和套于柄末端的青铜镦三部分组成。我们现只知道西周早期矛可长达4米,用于车战,战国矛长近2米。矛头主体(图三)由身与骹构成,商代的矛身如叶状,两侧为刃,前聚为锋,叶脊下延为骰,内空作銎,用于安柄。我们所见矛几乎只存矛头(简称矛),柄早已腐烂殆尽。大洋洲的青铜矛也只存矛头。
叶槽菱形长骹青铜矛(图四),通长30.5、胶宽2.7厘米,重270克。体近柳
叶。叶边刃微弧,后刃圆弧。胶约与叶长,截面菱形。正中隆脊,叶后柳叶形浅槽。
双系六棱短胶青铜矛(图五),通长14.3、骹宽2.2厘米,重110克。骹特短,截面六边形。骹向前渐收,成为凸脊。胶脊上镂空出一列鱼形几何纹,其与两系原来全都嵌绿松石,今大部分已脱失。
四棱锥形青铜矛(图六),通长16.0、骹径1.8厘米,重100克。体作细长的四棱锥形,汇成尖锐前锋。骰端截面正六边形。
青铜矛是商代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兵器,大洋洲青铜矛35件,约占兵器的16%,这充分说明了矛在当地兵器中的重要地位。尽管商代南北方矛都属于主要兵器,且与戈配合使用,但大洋洲的矛更为重要,因为就其形状来看,形制似乎简单的矛却通过尺寸长短的不等,叶体形状的不同,血槽的形式的变化、双系位置的安排,装饰风格的迥异,胶銎截面的多样,有了丰富的样式,既有符合实战的需要,又满足仪仗的形式。大洋洲青铜矛部分与北方地区相同,大多数则具有自己的特点,这既继承了本地区兵器的传统形制,也是为了适应南方地区山岭连绵,江河密布的地理条件,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挥矛收出迅急、远近相顾的刺杀威力。
戈是古代一种长柄兵器,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狩猎工具,模仿兽角或鸟喙攻击行为,将兽角绑于木柄之上,以延长击杀距离。戈这种横刃长柄的兵器最早见于二里头文化时期(约在夏末商初),一直延用到战国、秦。戈因横刃有锋,垂直装柄,故其用内刃钩割,用外刃推杵,用前锋啄击,有较强的搏杀效果。先秦时代戈列为五种车战兵器之首。
完整的戈(图七)可分为铜戈头、细长的扁圆柄(秘)、套在柄上端头的秘冒(帽)和装在柄下端的鐏。铜戈头(图八)简称戈,扁平,形如卜字形:前部条形称援,两侧有刃,前聚为尖锋;后部扁长方称内(另还有带銎式),插入柄中。非銎戈的内与援交接处或有称为阑的突起细棱,阑侧或开孔以穿绳缚柄。援的下刃后部向下弧状延长部分称胡。戈的长度根据使用的情况有长、中、短之分,专家认为,齐人眉高之长为中兵,二倍中兵为长兵,隔杀或车战时使用最便,中兵之半为短兵,以一手执之最实用。各地发现商代青铜戈数量不少,依其安柄形式,分成直内戈、曲内戈和銎内戈。大洋洲出土青铜戈25件,只有前两类,没有銎内戈。
虎首曲内青铜戈(图九),通长26.5、援宽4.8厘米,重270克。扁长直条形。援后两面饰三角形的阳线省体兽面纹。内端首弯曲,雕刻成虎首形状,圆眼口张齿利。兽面纹与虎首的眼处均镶嵌绿松石,有的已经脱失。有的曲内戈内端作鱼首装饰。
四穿长胡青铜戈(图十),残长22.5、援宽5.5厘米,重310克。“卜”形扁平体。援体两似长箭形凹槽,前尖,后分尾,实则为变形了的鱼形几何纹。胡长窄,细突棱侧阑,阑前有四个长方形的小穿孔,有利于穿绳绑牢。
带穿长条青铜刀(图十一),通长25.7、身宽3.0厘米,重150克。窄长扁平体。口刃中段微弧,上首卷勾,下段弧曲。卷首之外背侧平直。后背明显有木柄夹持痕迹,背上的二方穿是用于穿绳固刀。这种青铜刀非短兵器,而是插绑于长柄之上可以长距离砍杀的,以往多见于晋陕之间,具有先周的风格。
吉铜勾戟(图十二),通长27.4、内长6.6、援宽7.0厘米,重630克。两面援中鱼形几何纹的浅平凹槽。本处向上伸出,顶端朝后卷曲如钩状的锐薄弯刀下延的胡直长窄。刀背、援本和胡后有减薄的窄边,其上二长方穿孔,方便固其于秘。这种形状的勾戟是种直内戈和长条带穿刀合体的兵器,兼具二种兵器功能。它与多穿长胡戈、带穿长条刀一样不见于中原地区,而偶见于商之周边的先周方国的兵器,为研究商代赣 地吴城文化与先周文化间的交流提供了线索。有专家认为早在商代江西地区就可通过长江和汉水到达陕西南部的汉中地区,与陕西先周文化交流有通畅的渠道。 刀是我国古代一种砍杀的兵器,《释名》上说:“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商代青铜刀形体大小相差很大,大者作为兵器,适用于近战的砍杀,小型者则为工具。商代各地出土的青铜刀中,新干大洋洲数量最多,形体最大,铸制最精,保存最好。兵器大刀13把,均为短柄翘首形,脊上饰有锯齿和浮凸的鱼形几何纹,刀刃近直,其中4把刀柄仍带环,可见当年茎包木把,外套青铜环箍。其代表者有:
蝉纹直脊翘首青铜刀(图十三),通长67.9、本宽9.0厘米,重1670克。扁平体,特阔长。体脊近直,加厚起棱,尖首翘起,饰锯齿纹。脊下体两面蝉纹带,十一只蝉头大,目圆,尾尖,空隙处填以细线卷云纹,异常精美。古人将蝉能褪茧变蛾,飞升远去,看成神物。蝉纹大刀形体巨大,历经三千余年,绿锈未起,青铜本色,光折四射,锋锐依旧,可谓商代第一刀。它主要被视为一种礼仪之器,标志器主社会和权威等级。
曲脊翘首青铜刀(图十四),通长43.4、本宽7.0厘米,重460克。首翘锋尖,体凹深长,如新月状。本脊稍隆,与柄顺直。脊饰锯齿纹,两侧素面。茎窄长。《说文解字》:“剑,人所带兵也,从刃佥声。”剑是种带尖锋双刃的可刺可杀的兵器,由柄(茎)、剑身两部分组成。据目前的资料,青铜剑大概起源于商末周初。新干大洋洲的宽体青铜剑(图十五),通长35.7、体宽8.4厘米,重490克。体薄扁阔,前宽后收,两刃平直,前端弧刃相接成锋。体一面中线凸起成脊,另一面平,前中部浅平槽,如一条束颈的尖尾长条无鳞鱼状。其宽体单面刃,无格无首,扁茎可安装木柄。南方地区多山近水,步兵交战为主,近战需要轻巧短小的兵器。此属剑类,不见于其他地区。
匕首是种以刺为主的短兵器,适用于近战防身之用,形制基本与剑样。只是比剑短小。大洋洲出土青铜匕首2把,其中1把卷云纹青铜匕首(图十六),通长19.5、宽1.2、厚0.15厘米,重45克。扁薄长条。一面平,一面微弧出,两侧刃平行,三角形锋尖锐。两面体后饰三角形的阳线卷云纹。此匕首与晋陕交界处和成都地区出土的商代匕首形状不同,前者多呈脊柱状,后者为柳叶形弓箭是一种可以远距离杀敌的武器,最早的弓箭最小距今三万多年。弓箭分为两大部分组成,弓由弓身和弦构成,箭由镞头(镞)、杆、羽、括、叉等构成。古代的弓箭除镞为坚硬之物,材料为石、骨和金属外,其它均为木或竹质,后者腐几乎朽不存,只留下无机质的镞。商代大量铸造青铜箭头,箭头锐利,杀伤力强。但箭头是一种消耗性极强的武器,需要不断地补充,依靠发达的青铜铸造业,更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
大洋洲出土纯作兵器的青铜镞115件,数量最多,约占兵器的二分之一。它们在地下层叠整齐,朝同一方向摆放,镞的铤端明显见有箭杆残痕。它们形样较为复杂:短翼式、弧刃宽翼式、直刃窄翼式、镂孔宽翼式、镂孔窄翼式。短翼青铜镞,形体较小,锋尖,凸脊,短翼,与北方殷墟所出土的形状基本相同。而另外几种则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
弧刃宽冀青铜镞(图十七),通长8.4-9.3、翼宽5.7-6.0、铤长2.3-2.8厘米,均重35克。菱形长凸脊,翼角尖且锐,铤长于两翼。镂空宽翼青铜镞(图十八),通长9.9-10.0、翼宽8.4-8.8、铤长2.7-3.0厘米,均重30克。两翼镂空,菱形中脊,脊出本后,铤不超翼,翼角薄锐。此种式样的青铜镞非常少见。
弧刃宽翼和直刃窄翼青铜镞形体较大,双翼开阔,普遍较长,别有特点,是南方地区特有的一种样式。镂空的宽翼和窄翼青铜镞在中原的商周地区都没在发现,在南方的个别地区曾有出土,因而这也是南方特有的镞型。南方地区双翼阔、份量重的青铜镞不同于北方的体小量轻,这也是可能与南方丘林地理特点相关,这类青铜镞射程不求太远,注重射杀面积。
胄是作战时防护头颈部的帽子,战国以后称兜鍪,宋代名头鍪,宋以后则称盔。最原始的胄是用藤和皮制成的,商代才开始有了青铜胄。其圆顶,深腔,两侧可下遮及耳和颈上部,可以有效的保护头颈。商代青铜胄主要集中出土于商朝的都城殷墟(今河南安阳),1935年河南安阳候家庄1004号大墓次出土140多顶青铜胄,其它地方较少发现。这些商代的青铜胄大都锈蚀严重,不甚完整。大洋洲出土者则表面光滑,完整如新。
兽面纹青铜胄(图十九),通高18.7、口径21.0×18.6厘米,重2.21克。其形圆帽,中空,缘平。高浮雕兽面纹,粗大单角外卷,长方圆目横置,卷云状耳竖立,内卷鼻口居中。边沿增厚一周,前面开口收进,如兽面之横口。自前至后正中凸脊,顶上伸出一截小圆管,用以安插缨饰。侧边各有一小孔,以穿绳系胄固于颌下。顶侧兽角旁各有小洞,用作透气。胄的设计既要考虑防护功用,特别是战斗中兵器的种类和杀伤的方式,也要兼顾外表美观和适宜戴之。此胄戴之威武英俊,壁仅厚0.3厘米,轻便舒适,乃兵器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