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茶壶,给人的联想大都是紫砂壶;确实,中国的紫砂壶和茶的关系可以说最为紧密。我第一次接触到的壶也是紫砂壶,那是一个台湾朋友买了一套壶拿到我家来“显摆”时,我才知道这壶和茶的关系,也才开始有了关于壶的知识。但我不太喜欢茶道的繁复,我自己喝茶,就用紫砂壶配上一个清代光绪年的青花缠枝莲纹的瓷杯,寸柄之壶,盈握之杯,相得益彰。
说壶还得先从紫砂说起。紫砂陶的原料为紫砂泥,其原泥分为紫泥、红泥、绿泥三种,美称“五色土”。由紫砂泥制成的陶壶,造型变幻,色彩淳朴古雅,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使用愈久则越发光润而令人爱不释手,泡出之茶汤也越醇香芳馨,甚至空壶里注入沸水也会生出清幽之香。紫砂茶壶的特性使茶的色香味得到最佳的发挥。
明代中叶,制壶名家辈出,壶式千姿百态,技术精湛,迎来了中国紫砂陶艺术第一个颠峰时期。期间以供春、时大彬为代表,有诗曰:“千奇万状信出手,宫中艳说大彬壶。”
文人参与制壶,是清代紫砂壶艺突出的时代特征,且成为清代壶艺的主流,给壶艺发展以极大的推进,期间以溧阳知县陈曼生为代表。这类陶壶的壶底、壶盖、壶身常留下定制者、制作者、刻书画铭文者的名款,宜兴紫砂壶“字依壶传,壶随字贵”由此而盛。
选择紫砂壶,一般要从年代、泥质、艺术方面考虑。
年代,是指老壶与新壶的区分,一般来说,老壶历经数十年乃至百年,具有很高的研究、收藏价值。同时,存世日久,其表面形成分布自然、抹不去的“色浆”,使壶更多了玩赏之处。因此,在同样情况下,老壶的价值自然高于新壶。如今,随着紫砂壶在国际市场上日益风靡,老壶"一壶千金"并不鲜见。
砂壶的泥质分朱砂、绿泥、紫泥等多种。朱砂质地最好,所造出的壶,壶盖轻敲壶把,能发出清脆铿锵的金属碰撞声,声音越脆,泥质越纯。
大凡高手制的壶,形体悦目,轮廓周正,线条流畅,比例恰当,做工精致细巧:壶面光洁,壶口、壶把、壶嘴在同一水平线上,壶流、壶把成一直线,壶口、壶嘴、壶盖、圈足都宽窄一致。壶盖紧密,对壶吹气,壶盖能轻轻跳动,壶体不见瑕疵,壶嘴断水功能好,达到这种工艺水准的称得上壶中上品。
有一种壶叫锡包壶,是清嘉庆道光年间出现的创新品种,常由名人制壶、文人刻画,紫砂作胎,锡包壶身,钮、把、嘴嵌玉点缀。其成品色泽如银,光亮如镜,兼有防潮、保温、耐酸、耐碱之优点,以其雅俗共赏而与陶瓷壶、紫砂壶等同为我国传统收藏之瑰宝。 锡壶同紫砂壶一样,亦有名家制壶传史,明有朱端之,清有杨彭年。
我看到一篇文章说到喝明前绿茶: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初交时便如茶,不会刻意在对方心里留下太深的印象,有缘的时候自然会重新沏上第二铺,于是彼此之间就知道友情已开始逐步深入,过了几铺水以后,明前绿依旧碧绿清澈,而这时,从相遇到相识再到相知的友人已开始心心相印,谁说茶没有灵性?茶就是在讲述一个友情的故事。喝明前绿是一定不能用紫砂杯的,太过厚重,只能用一盏青瓷薄胚的水碗去盛,方显清新本色。
时光如梭,涤尽人世浮尘,可人心底对往事的追忆和对往事的留恋是不会改变的。我很喜欢喝茶时的简单、明了、淡泊,常常在有了饮茶的心情后,想象在如何的情景下去饮。茶是淡泊之物,远离吵闹喧嚣,喝茶时不在于与谁喝、在哪里喝,最关键是要有一份喝茶的心情。所以说,人心才是一道最好的茶。
依旧是一紫砂壶,一青花杯,在水气氤氲中,品出茶的清芬、人生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