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文章从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入手,指出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实践中出现的过分追求高新科技的应用、注重形式的华丽而忽略了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过分依赖网络资源等若干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并详细阐述了应对策略,即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软硬件的支持、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转变教师的角色并提高其信息素养等。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物理教学 整合
如今,人类已全面进入网络与信息时代,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被提高到了与学科进行整合的高度,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然而,大部分物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仍没有真正理解整合的含义,只是把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简单地应用到物理课堂上,而这种不明其实际意义的行为,不但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会使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的效果更低。
一、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整合实践中的问题
1.过分追求高新科技的应用。
不只是物理学科,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中也存在这一问题,似乎离开了计算机就不是现代教学,没有多媒体就不够档次。其实,现代教学媒体只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完全代替教师上课。不可否认,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形象地演示抽象的物理情景,生动地再现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但信息化手段不能喧宾夺主,虚拟实验室能延伸学生的创造思维空间,但不能完全取代真实的科学实验,而且不利于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感受实验的真实性。任何一种教学媒体都有它的长处,但同时也有其局限性。物理课程中的概念的讲解、理论的推导及习题的解析等,这些内容的讲解,就不能完全排斥传统的媒体。
2.注重形式的华丽,忽略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教师对课件的误解:没有充分考虑到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而是一味地注重课件形式上的华丽。近年来,随着专家们的大力推广,一线教师对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也充满了兴趣。但由于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脱节,造成了他们对运用信息技术的误解,认为只要在课堂上用到了计算机,用到了网络,使用了课件,就等于进行了整合。同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些教师过分重视那些制作精美但无实用价值的课件,以为做得好看就是好课件。比如,制作幻灯片时,过分强调画面色彩的搭配以及特效的应用,结果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实,一些简单、平实、容易处理及理解的课件,才是教授物理重、难点时的首选,可惜的是,目前这种值得推广的课件并不多。同时,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上的应用也令人担忧,一些华而不实、忽略了学习者认知特点的媒体,其效果只能使学生被动地模仿和接受物理知识。[1]
3.对网络资源过分依赖,忽视其他教学资源。
许多物理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和节省精力,不愿去自己采集多媒体素材、制作教学课件,而是过分地倾向于检索网上已有的资源,使用他人的课件。但是,这些现成的课件并不适合所有教师的具体教学。而且,就目前来看,许多优质的教学资源,尤其是教学课件,并未处于完全的免费共享阶段。因此,他们往往是只能用一些制作花哨但无实际价值的课件,结果,不仅没有节约时间和精力,而且无法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将信息技术整合进物理教学,其真正的意义,应该是为我们在寻找物理教学资源时,多提供了几种选择,而不是否定传统的教学资源。比如讲“光的折射”,利用学生们熟悉的香皂盒和激光笔进行实验,不但能降低教学成本,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效果不会比运用虚拟实验室的效果差。
二、应对策略
1.教育理念的转变。
要实现真正的整合,就要使一线教师在思想上有关于整合的相关理论的认知,只有教师、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转变了,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课程整合。现在的中学生普遍认为物理太难学,内容太多,所以,现在是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好时机。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与整合的理论基础是一致的。[2]
2.软硬件的支持。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离不开软和硬件的支持。可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购置了多媒体设备,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有的还建设了校园网、电子备课室等,加强了信息技术装备,加上互联网的接入,普通中学已初步具备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硬件条件。但是,只有硬件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丰富高质的软件,就无法发挥硬件的功能。目前,已有许多可以用于物理教学的工具软件,例如PowerPoint、几何画板、Flash、Photoshop等。另外,也有一些不错的专门软件,如仿真物理实验室、Netlogo等。只要是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在配置硬件的同时,也应该配以相应的软件,使整合不会有缺憾。[3]
3.正确应用网络资源。
互联网上所拥有的丰富的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迅速等特点,这为一线教师进行同步教学提供了方便。通过互联网和BBS,我们可以随时把握物理教学动态,进行学习交流,以提高教学水平。物理作为一门理科学科,需要大量的习题,随时更新的网络习题库克服了传统订购习题偏旧、易过时等缺点,新颖的题目、准确的信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习的知识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们只需要将下载的课件、习题进行组织、加工,就能变成适合当地教学实际的课件来。现在,越来越多的物理教师开始自主研发适合教学实际需要的课件,并发布在个人主页上,或建立自己的专题网站,有些已颇具规模,资源相当丰富。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教学。
4.对教师的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促使人们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并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或理论。这一系列的变革,也对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角色的转变。一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帮助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认知能力,并鼓励学生利用各种便利手段获取所需信息,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二是物理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师应该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学会运用先进的媒体技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设计和开发物理课程。这就需要下大力气将一线教师培养成技术熟练的成手,使他们不但具有从事物理学科教学的专业教学技能和素质,还能掌握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因此,学校需要邀请教育技术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不但要掌握主要的工具软件(如PowerPoint、几何画板、Flash、Photoshop等)的使用,还要真正地从理论上提升自己,掌握如建构主义等先进的教育理念,改革课程结构,制定最佳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设计有效的教学信息传播方式。三是物理教学的研究者。一名合格的负责任的物理教师,应该能够摸索和研究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物理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如何利用新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破传统的死板而又封闭式的教学,将新的科技成果融入教材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力求突破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四是终身的学习者。一名物理教师所掌握的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可能终身受用的,同时,教育的终身化,也注定了教师的终身学习者的身份。所以,要想顺应时代的变化,教师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地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了解物理学科教学的动态,不断地以新知识和新技术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实现个人的发展和专业的发展。
(2)信息素养的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包含有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意义。技术层面:信息素养反映的是教师搜索、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人文层面:反映了教师对于信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是建立在技术层面的基础之上的,涉及个人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要使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提升,首先要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氛围,只有长时期地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动,才能提高教师主动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其次,要开展相关的培训。目前,在职的中学物理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都缺乏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的技能。要解决这一问题,主要的途径就是培训。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相关的培训,且要避免纯粹的理论讲解。最后,要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科研。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为教师信息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可能,因此,要将教学科研作为教师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4]
总之,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传统的物理教育理念。二者的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物理课程学习方式,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何文斌.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整合的策略探讨[J].科学教育家,2008,(3):217.
[2]徐月明.对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整合的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4):87.
[3]刘武荣.我们要准备什么——谈信息技术和高中物理教学整合[J].青海教育,2007,(8):58.
[4]张剑平,熊才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71-72.
[5]王志茜,王宇航.浅论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整合[J].中国科技信息,2006,(2):79.
[6]刘艳香,李春燕.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08,(6):203.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物理教学 整合
如今,人类已全面进入网络与信息时代,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被提高到了与学科进行整合的高度,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然而,大部分物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仍没有真正理解整合的含义,只是把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简单地应用到物理课堂上,而这种不明其实际意义的行为,不但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会使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的效果更低。
一、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整合实践中的问题
1.过分追求高新科技的应用。
不只是物理学科,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中也存在这一问题,似乎离开了计算机就不是现代教学,没有多媒体就不够档次。其实,现代教学媒体只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辅助手段,不能完全代替教师上课。不可否认,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形象地演示抽象的物理情景,生动地再现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但信息化手段不能喧宾夺主,虚拟实验室能延伸学生的创造思维空间,但不能完全取代真实的科学实验,而且不利于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感受实验的真实性。任何一种教学媒体都有它的长处,但同时也有其局限性。物理课程中的概念的讲解、理论的推导及习题的解析等,这些内容的讲解,就不能完全排斥传统的媒体。
2.注重形式的华丽,忽略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教师对课件的误解:没有充分考虑到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而是一味地注重课件形式上的华丽。近年来,随着专家们的大力推广,一线教师对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也充满了兴趣。但由于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脱节,造成了他们对运用信息技术的误解,认为只要在课堂上用到了计算机,用到了网络,使用了课件,就等于进行了整合。同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些教师过分重视那些制作精美但无实用价值的课件,以为做得好看就是好课件。比如,制作幻灯片时,过分强调画面色彩的搭配以及特效的应用,结果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其实,一些简单、平实、容易处理及理解的课件,才是教授物理重、难点时的首选,可惜的是,目前这种值得推广的课件并不多。同时,信息技术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上的应用也令人担忧,一些华而不实、忽略了学习者认知特点的媒体,其效果只能使学生被动地模仿和接受物理知识。[1]
3.对网络资源过分依赖,忽视其他教学资源。
许多物理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和节省精力,不愿去自己采集多媒体素材、制作教学课件,而是过分地倾向于检索网上已有的资源,使用他人的课件。但是,这些现成的课件并不适合所有教师的具体教学。而且,就目前来看,许多优质的教学资源,尤其是教学课件,并未处于完全的免费共享阶段。因此,他们往往是只能用一些制作花哨但无实际价值的课件,结果,不仅没有节约时间和精力,而且无法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将信息技术整合进物理教学,其真正的意义,应该是为我们在寻找物理教学资源时,多提供了几种选择,而不是否定传统的教学资源。比如讲“光的折射”,利用学生们熟悉的香皂盒和激光笔进行实验,不但能降低教学成本,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效果不会比运用虚拟实验室的效果差。
二、应对策略
1.教育理念的转变。
要实现真正的整合,就要使一线教师在思想上有关于整合的相关理论的认知,只有教师、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转变了,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课程整合。现在的中学生普遍认为物理太难学,内容太多,所以,现在是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好时机。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与整合的理论基础是一致的。[2]
2.软硬件的支持。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离不开软和硬件的支持。可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购置了多媒体设备,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有的还建设了校园网、电子备课室等,加强了信息技术装备,加上互联网的接入,普通中学已初步具备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硬件条件。但是,只有硬件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丰富高质的软件,就无法发挥硬件的功能。目前,已有许多可以用于物理教学的工具软件,例如PowerPoint、几何画板、Flash、Photoshop等。另外,也有一些不错的专门软件,如仿真物理实验室、Netlogo等。只要是在经费许可的情况下,在配置硬件的同时,也应该配以相应的软件,使整合不会有缺憾。[3]
3.正确应用网络资源。
互联网上所拥有的丰富的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迅速等特点,这为一线教师进行同步教学提供了方便。通过互联网和BBS,我们可以随时把握物理教学动态,进行学习交流,以提高教学水平。物理作为一门理科学科,需要大量的习题,随时更新的网络习题库克服了传统订购习题偏旧、易过时等缺点,新颖的题目、准确的信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拓学习的知识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们只需要将下载的课件、习题进行组织、加工,就能变成适合当地教学实际的课件来。现在,越来越多的物理教师开始自主研发适合教学实际需要的课件,并发布在个人主页上,或建立自己的专题网站,有些已颇具规模,资源相当丰富。这些都极大地方便了教学。
4.对教师的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促使人们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并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或理论。这一系列的变革,也对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角色的转变。一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帮助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认知能力,并鼓励学生利用各种便利手段获取所需信息,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二是物理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教师应该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学会运用先进的媒体技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设计和开发物理课程。这就需要下大力气将一线教师培养成技术熟练的成手,使他们不但具有从事物理学科教学的专业教学技能和素质,还能掌握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因此,学校需要邀请教育技术专家,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不但要掌握主要的工具软件(如PowerPoint、几何画板、Flash、Photoshop等)的使用,还要真正地从理论上提升自己,掌握如建构主义等先进的教育理念,改革课程结构,制定最佳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设计有效的教学信息传播方式。三是物理教学的研究者。一名合格的负责任的物理教师,应该能够摸索和研究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物理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如何利用新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破传统的死板而又封闭式的教学,将新的科技成果融入教材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技术的作用,力求突破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四是终身的学习者。一名物理教师所掌握的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可能终身受用的,同时,教育的终身化,也注定了教师的终身学习者的身份。所以,要想顺应时代的变化,教师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地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了解物理学科教学的动态,不断地以新知识和新技术来完善自身素质结构,实现个人的发展和专业的发展。
(2)信息素养的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包含有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意义。技术层面:信息素养反映的是教师搜索、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人文层面:反映了教师对于信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是建立在技术层面的基础之上的,涉及个人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要使教师的信息素养得到提升,首先要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氛围,只有长时期地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动,才能提高教师主动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其次,要开展相关的培训。目前,在职的中学物理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都缺乏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的技能。要解决这一问题,主要的途径就是培训。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学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相关的培训,且要避免纯粹的理论讲解。最后,要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科研。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为教师信息素养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可能,因此,要将教学科研作为教师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4]
总之,物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传统的物理教育理念。二者的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物理课程学习方式,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参考文献:
[1]何文斌.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整合的策略探讨[J].科学教育家,2008,(3):217.
[2]徐月明.对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整合的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4):87.
[3]刘武荣.我们要准备什么——谈信息技术和高中物理教学整合[J].青海教育,2007,(8):58.
[4]张剑平,熊才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71-72.
[5]王志茜,王宇航.浅论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整合[J].中国科技信息,2006,(2):79.
[6]刘艳香,李春燕.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08,(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