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le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这些关注逐渐被一个新的名词所代替,那就是“有效教学”. 对于什么是有效教学,国内学者余文森教授给予了回答,他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单位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能获得相应的进步或发展. 也就是说,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学生获得了充分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 下面本人谈谈几点切身体会与深刻认识.
  一、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新课程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的起点,把教材上的知识点设计成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大量的实践证明,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在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商”,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和好奇心,给他们以强大的学习动力,这种内在的动力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过程积极化,激发学生的想象或对新知的迫切期待,表现出积极探索、大胆猜想、深入研究问题的倾向. 教师如能有效激发学生内在的认识需要就能更好地推动学生独立、积极地深入探究问题,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有效、自信、成功. 二、经历有效的探究过程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放飞学生心灵,让学生睁开想象的眼睛,张开想象的翅膀,在课堂上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发现,把学生的思维卷入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加强亲身体验,领悟学习方法,获得新的感受和见解,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灵感,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新知才是授人以渔.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不取决于教师打算教给学生什么,而取决于学生实际获得了什么,只有引导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才能内化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
  新课程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本质要素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小组内个体的独立思考和有效合作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交换彼此的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的方法,并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从而拓展获取知识的渠道,提高教学效益. 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随便就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开展往往与上课的内容、形式、所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等相关. 教师要准确把握开展合作学习的时机,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才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一般来说,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合作学习效果较好:一是数学学习要求学生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来构建概念或验证结论,在操作验证时进行合作学习,不仅能使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更重要的是在实验操作的分工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是在解决开放性问题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对于开放性的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这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能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解题方法,倾听同伴的意见,弥补自主探索的不足,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是在学生意见分歧较大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此时探究兴趣最浓,可让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展开讨论,引发思维碰撞,这样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都能得到提高,并能培养学生虚心聆听他人意见的习惯.
  四、捕捉有效的课堂生成资源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课堂教学逐渐成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思维得到放飞,闪耀着智慧的火花,随时都可能产生一些“奇思妙想”,教师要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围绕预设的目标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思考,让课堂精彩纷呈. 传授知识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才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所以教师要充分合理地运用好课堂生成的资源,不仅能给课堂教学出彩,爆出课堂的亮点,而且能让学生品尝到自己思维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注重有效的课堂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中的发展和变化,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情促思,以情激智,注重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在评价时应带着浓浓的情感,从不同角度给予肯定,这样的评价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思维活跃,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大增,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形成学习和反馈的良性循环,切不可对学生反馈的信息不作评价,不注重激励与保护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情趣. 一个好的教师从不吝惜表扬,且表扬有度,夸奖有理,从不随意批评,且批评有方,疏而不堵.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随时闪现的闪光点,给予及时、恰当的肯定与激励,让学生树立自信的风帆,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对于学生的错误也应明确加以匡正,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友好的褒扬、正确的规范、善意的劝告,甚至暴风骤雨式的批评都是教师可以灵活应用的手段.
  总之,在课改不断迈向深入的过程中,要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境界,需要我们教师自觉解读理念的实质,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持之以恒地贯穿于课堂内外,借助自身的不断反思,通过课堂实践的历练,真正走出课堂教学的种种误区,这样才能创造出“真实、开放、有效”的绿色新课堂.
其他文献
农村不稳定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解决农村不稳定问题的主要对策,一是教育农村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处理问题要反映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利益.
【摘要】数学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素质教育.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数学文化积淀的主要阵地是教学.把数学文化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并不是把数学文化知识生硬地加到数学课中,而是使其与数学内容融合在一起.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教育;教学过程    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视向学生传授数学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掌握数学的概念、命题等,注重的是定理的证明、公式的推导和解题的演练,
数学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这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源于平时的教学过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创设问题情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而且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学习方法.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那么什么是“问题情景”呢?所谓问题情景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
摘要:情感是人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人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协调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戏曲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道德文化情感,其法治之梦、团圆之情和缅怀之境是情感的最好表达,其情感教育价值的认可理应成为高校进行情感教育的优秀文化资源。树立现代情感教育理念,遵循情感教育规律,拓展情感教育渠道,发挥传统戏曲的情感教育价值,改善大学生情感偏失现状,提升情感教育的有效性,以实现当代大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关
摘要: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经历了教师内发式、学院式、专业式和融合式四种发展方式。在研究生教育四种发展方式的发展转型中,呈现出资源配置主体渐趋多元、投入要素不断增多、价值取向因势而变、驱动类型由内至外、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式;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3; G649.29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
摘要:景观规划和景观设计具有不同的工作路径及价值观。数字技术的进步引起了其应用领域的变革,在比较景观规划和景观设计差异的基础上,讨论数字技术对二者支持的作用具有现实意义。立足于比较两者在目标任务、理论支撑、实施依据、成果导向和方法手段方面存在的模糊性差异与联系,并分析景观规划和景观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促进的可能性和价值。数字技术提升了景观规划和景观设计手段,同时将促进二者的衔接与融合。  关键词:
摘要:政治话语与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逻辑关联,政治话语是构成意识形态的关键要素和基本内容,意识形态则是蕴含着政治意义的结构化的政治话语,深入分析政治话语的意识形态属性,认清政治话语权竞争的实质,不断创新政治话语体系,探寻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科学路径,有利于赢得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动权。  关键词:政治话语;意识形态;权力;利益;意识形态安全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
摘要:针对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存在培养质量标准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革新不够、只进行多学科交叉培养、只扶持少数研究生成功创业等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建议,即为增强高校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实效,应从六个方面进行: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战略意义的认识;构建合理分类的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一支优秀的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教师队伍;搭建创新创业研究生教育实践平台;提供创新创
环境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新媒体时代下,环境群体性事件呈现出新的特点。从社会利益冲突和信息传播理论角度出发,基于昆明PX环境群体事件,借助百
摘要:《郁金香》于小报中发掘,经鉴定为张爱玲作品,但外界仍有质疑之声。因专家鉴定除以含混的行文风格采信外,多为外证,这不能完全排除其为伪作的可能。而与《小团圆》的文本互见、对《红楼梦》的明显借鉴,以及地道的“张腔”,这些内证能为《郁金香》是张爱玲之佚作提供更确凿的证据。  关键词:《郁金香》;张爱玲;真伪;文本互见;“张腔”  中图分类号:I206.6;I207.427  文献标识码:ADO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