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听评课如何做到以生为本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az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听评课作为一个特殊的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虽然在以往高中政治听评课过程中,关键是听课教师与讲课教师,学生只是从旁辅助,但是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学活动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听课评课的立足点逐渐转移到了学生,所以仍然需要坚持以生为本。本文简单叙述了在高中政治听评课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学生的四种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认知状态、情绪状态进行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高中政治;听评课;以生为本
  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全面了解课堂的活动,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方式;在新课改视角下,听评课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主要看学生的学,因此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通过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感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体现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和人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探索,主动发现与创新。
  一、高中政治听评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首先,新课改形式下,点评的主体已由点评教师的教学内容和设计转为点评学生的“学“,但是现在很多听课评课还是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其次许多教师一旦要开公开课,课前就开始大肆策划安排,编演节目,选调精英学生,多媒体使用得天花乱坠等,与平时的课相去甚远。既愚弄了听课教师,也欺骗了学生,造成极不良的负面教育后果。
  二、高中政治听评课应“以生为本”
  (一)学生在课堂中是否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对于一堂课的评课标准主要是看学生是否有充足的活动时间,学生参与范围有多广,有没有学生活动时间太少的现象,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学生的个人自学、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时间是否恰当;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均衡,有没有出现好学生占用大部分课堂时间的现象,而学习不好的学生占用一小部分课堂时间的现象,老师有没有给弱势学生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空间上的保证。
  (二)学生是否有饱满的状态参与课堂
  听课时,经常会出现一些在课堂上老师自己讲的非常好,激情洋溢,而学生不在状态,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是不关注学生学习的课堂,在真正意义上是不能算一堂好课,听课者在听课时,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是否有饱满的状态在课堂中,能否保持教程时间的注意力,是否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堂好的教学课堂是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学生应该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自我调控学习情绪。课堂有时会从激烈的讨论转入冷静专注的聆听,这就是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只有以学生的变化、反应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的高低,才是科学的,客观的,真实的。学生踊跃,积极性高,课堂气氛热烈,教师投入,学生更投入,双方达成了共鸣。一堂优秀的课应该能听到会心的笑声,有积极的情感碰撞。
  (三)学生是否有积极的状态参与课堂
  听课者要时刻关注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否有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敢于质疑、用于探索的能力,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否得到培养。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升等。一堂比较有效的好课应该是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回答与抢答的有机结合,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要问的有水平、有价值,同时能答得多彩,答出智慧;这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老师和学生都有这样一个意识,并共同努力,就应当给予肯定。给予赞赏。
  (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
  在评课时,应当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变化,包括知识技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所关注的对象应该包括全体学生,并考量学生在其自身原有水平上的进步,力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评课时还应关注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学生是否能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关注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是否得到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是否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否能够倾听别人的意见,在遇到问题时,能否向同学或老师求助,是否能够与同学一起共同解决问题。
  (五)学生是否感受到人文关怀
   评课者在听课时要时刻关注学生是否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中学习?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能充分的表达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是否能真正意义的去自己做?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个性等是否得到尊重?学生在老师那是否能得到最多的支持与帮助,学生的交往状态是否也得到了老师的时刻关注等。
  三、总结
  在评价一节课时,“学得怎样”的问题,不仅要看教师是否因材施教,使学生学有所得,更要看学生本人是否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课,听评课的标准应坚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只有真正从学生的“学”审视教师的“教”,才能在主渠道真正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非本说是以教师的“教”为主,让学生服务于老师的发展或者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萍.高中思想政治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李蕾.听评课技术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06:74-79
  [3]王丹.高中思想政治课主体性教学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4]贾姗姗.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合作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4
  [5]吴娟.高中思想政治生本课堂构建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的兴趣和他们别出心裁的好奇心、欲望感、给他们以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特定的生活场景,在学会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掌握知识,运用技能。  【关键词】语文阅读;创设情境;运用情境;利用情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语文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是
【摘 要】随着现代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比赛竞争日益激烈,尤其向着高、难、美、新的目标不断发展,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产生运动损伤的机率也相应增大。为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科学训练和加强运动损伤防范意识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正是针对这一现象,对武术运动训练的损伤现状及其预防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科学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武术套路;运动损伤;解决办法  自从我国2004年采用新规则以
【摘 要】 译林版新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 小学英语》Project板块是多单元的复习板块,本文以四下Project 1 My school life第一课时为例,结合日常教学,从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设计综合的学习活动两大方面总结了基于“以学为核心”的小学英语Project板块的教学思考。  【关键词】以学为核心;project板块;教材;学生  一、以学为核心,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  《义务教育教科
【摘 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总是感觉要多讲、细讲,以便让学生能够听懂,很少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没有师生间的学习沟通、思想交流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的、机械的学习,这样的教学过程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从而促进高效物理课堂的形成。  【关键词】物理;设计问题;高效  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精心为学生设计问
【摘 要】初中学生是一群处于青春期过渡阶段的孩子,这个时期的学生既有丰富的好奇心理,又存在着极大的叛逆感,要想在初中建立正确的社团,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学,即开展正确积极的社团工作。本文以社团德育工作教学为主要线路,分别提出相应的观点,在社团规章制度方面,主张建立合理且有执行性的制度,意在鼓励学生遵守规章,学会规矩;之后对社团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创意,帮助学生提升创造力;借助
【摘 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突破传统的“知识至上”的学习模式,将学习发展方向确定为核心素养的提升。要拓宽思维的广度,提升核心素养;挖掘思维深度,提升核心素养;聚焦思维密度,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落点;核心素养  对当前教育改革而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基本方向,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改变了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模式,更突出强调了学生应
【摘 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美育已经刻不容缓,特别是历史这门基础性人文学科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在历史教材中我们能找到大量的美育资源,既包括人文之美也包括艺术之美。运用好这些美育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甚至最终我们能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材;美育资源;人性之美;艺术之美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就是说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的心理活动,从而使
【摘 要】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为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发现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要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因此,课堂教学结构上应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即:“三主”的主体性教学结构的指导思想和“三自”的主体性教学结构的核心。【关键词】学习活动;主体地位; “三自”; “三主”  新编《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