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求异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本文拟就“激发创新兴趣、创设创新情境、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数千年以来,创造已与人类之文明、民族之兴衰、国家之存亡息息相关,人类的文化史就是一部创造史。创新教育是新世纪的召唤,是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需要创新,教师教学需要创新,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学生和教师双边互动的结晶。创新思维要寓于数学教学之中,数学教学能够且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抓住心理特征,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首先,要民主。教师要真正摆正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明确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处于主体地位;不搞师道尊严,要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只有在这种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在学生完全自由、放松的情况下,学生才愿意动脑筋,才有标新立异的勇气和信心,才会有创新。其次,要鼓励。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别出心裁地提出新异的想法,这是思维创新的表现,它蕴育着未来的大发明、大创造。教师要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别出心裁地思考问题、大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和质疑、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即使是错误的想法,也不能挖苦、讽刺,先要充分肯定其敢想敢说的精神,再指出其不足。这样,就能大大地鼓舞学生求新变异的勇气,培养其创新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迸发创新火花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构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基本教学模式是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根据这个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大致有以下几种:
1、创设信息情境。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供一些开放性、生活性、现实性的信息,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如:教师提供“两个工程队要修一条路,甲队修要8天才能完成,乙队修要6天才能完成”的条件,让学生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学生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1)甲、乙两队合修需几天完成?
(2)甲队单独修3天后,由乙队单独修完这条路还需几天才能完成?
(3)甲队单独修3天后,与乙队合修剩下的路,两队还需几天才能完成?
(4)甲队每天比乙队少修多少?
(5)乙队每天比甲队多修多少?
这样,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提问题,然后又一个接一个地解决问题,在这种无任何条件约束的情况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因此对所有学生都可以进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从而使每个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2、创设探索情境。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在学生的自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新力,作为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角度来钻研教材、设计教法、组织教学、指导练习,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创新要素。
3、创设猜想情境。
猜想是一种带有一定直觉性的比较高级的思维方式,要求在面临较复杂的问题情况时,迅速再现知识系统和经验储备中的相关信息,经过总体观察,对问题实质作出大胆的猜想假设和试探,迅速地判断和推理,力求一下子契入问题的关键,迅速地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凭着自己的直觉大胆发表不同见解、质疑,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大胆猜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创设求异情境。
求异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式或途径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教师要善于选择具体例题,创设问题情境,精心地诱导出学生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不时地出现的求异因素要及时给予肯定和热情表扬,而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则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让他们在对于问题多解的艰苦追求并且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备享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乐趣。如:“一根绳子正好可以围成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形,现在如果要围成长8分米的长方形,宽是几分米?”学生一般能作出如下两种解答:
(1)(5×4-8×2)÷2
(2)5×4÷2-8
经过教师的努力点拨,有学生根据围成正方形的两条边的和相当于围成的长方形的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减去长,就是宽,即5×2-8。
还有的学生根据长方形的一条长与一条宽是正方形的两条边变化而来的,正方形一条边比长方形的长短8-5=3(分米),就从另一条边拉来3分米,另一条剩下的长度5-2就是长方形的宽度。
这样就能使学生渐渐形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并日渐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逐步形成创新能力。
三、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培育创新思维
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要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结论的证明和应用,更要重视探索发现的过程,要让学生沿着教师精心设计的一条“再发现”的道路去探索和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在联系,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借助以往的知识经验,自己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抓准知识的切入点,结合数学信息的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知识建立的整个过程。如教学圆柱侧面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第十册)时,可按下面步骤进行: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柱体学具,将它侧面上的纸沿着一条高剪开,并把它展开到桌面上,让学生看到是一个长方形(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可以展开成一个长方形平面);教师运用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圆柱侧面的展开过程。
2、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①长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②长方形的宽与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③长方形的面积与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④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什么?那么圆柱的侧面积等于什么?
3、推导出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同时进行一些简单的判断和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自然会得到培养。
总之,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是不竭的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让学生自主探究,做学习的主人。
数千年以来,创造已与人类之文明、民族之兴衰、国家之存亡息息相关,人类的文化史就是一部创造史。创新教育是新世纪的召唤,是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需要创新,教师教学需要创新,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学生和教师双边互动的结晶。创新思维要寓于数学教学之中,数学教学能够且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一、抓住心理特征,激发创新兴趣
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首先,要民主。教师要真正摆正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明确自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处于主体地位;不搞师道尊严,要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只有在这种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在学生完全自由、放松的情况下,学生才愿意动脑筋,才有标新立异的勇气和信心,才会有创新。其次,要鼓励。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别出心裁地提出新异的想法,这是思维创新的表现,它蕴育着未来的大发明、大创造。教师要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别出心裁地思考问题、大胆地提出与众不同的意见和质疑、独辟蹊径地解决问题,即使是错误的想法,也不能挖苦、讽刺,先要充分肯定其敢想敢说的精神,再指出其不足。这样,就能大大地鼓舞学生求新变异的勇气,培养其创新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迸发创新火花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构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基本教学模式是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根据这个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大致有以下几种:
1、创设信息情境。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提供一些开放性、生活性、现实性的信息,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如:教师提供“两个工程队要修一条路,甲队修要8天才能完成,乙队修要6天才能完成”的条件,让学生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学生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1)甲、乙两队合修需几天完成?
(2)甲队单独修3天后,由乙队单独修完这条路还需几天才能完成?
(3)甲队单独修3天后,与乙队合修剩下的路,两队还需几天才能完成?
(4)甲队每天比乙队少修多少?
(5)乙队每天比甲队多修多少?
这样,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提问题,然后又一个接一个地解决问题,在这种无任何条件约束的情况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因此对所有学生都可以进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从而使每个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2、创设探索情境。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在学生的自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新力,作为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角度来钻研教材、设计教法、组织教学、指导练习,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创新要素。
3、创设猜想情境。
猜想是一种带有一定直觉性的比较高级的思维方式,要求在面临较复杂的问题情况时,迅速再现知识系统和经验储备中的相关信息,经过总体观察,对问题实质作出大胆的猜想假设和试探,迅速地判断和推理,力求一下子契入问题的关键,迅速地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凭着自己的直觉大胆发表不同见解、质疑,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大胆猜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创设求异情境。
求异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式或途径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教师要善于选择具体例题,创设问题情境,精心地诱导出学生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时不时地出现的求异因素要及时给予肯定和热情表扬,而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则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让他们在对于问题多解的艰苦追求并且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备享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乐趣。如:“一根绳子正好可以围成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形,现在如果要围成长8分米的长方形,宽是几分米?”学生一般能作出如下两种解答:
(1)(5×4-8×2)÷2
(2)5×4÷2-8
经过教师的努力点拨,有学生根据围成正方形的两条边的和相当于围成的长方形的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减去长,就是宽,即5×2-8。
还有的学生根据长方形的一条长与一条宽是正方形的两条边变化而来的,正方形一条边比长方形的长短8-5=3(分米),就从另一条边拉来3分米,另一条剩下的长度5-2就是长方形的宽度。
这样就能使学生渐渐形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并日渐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逐步形成创新能力。
三、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过程,培育创新思维
布鲁纳认为:认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要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结论的证明和应用,更要重视探索发现的过程,要让学生沿着教师精心设计的一条“再发现”的道路去探索和发现事物变化的起因和内在联系,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借助以往的知识经验,自己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抓准知识的切入点,结合数学信息的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知识建立的整个过程。如教学圆柱侧面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第十册)时,可按下面步骤进行: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柱体学具,将它侧面上的纸沿着一条高剪开,并把它展开到桌面上,让学生看到是一个长方形(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可以展开成一个长方形平面);教师运用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圆柱侧面的展开过程。
2、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①长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②长方形的宽与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③长方形的面积与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④长方形的面积等于什么?那么圆柱的侧面积等于什么?
3、推导出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同时进行一些简单的判断和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自然会得到培养。
总之,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是不竭的动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让学生自主探究,做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