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学科,数学教学质量受到重视。数学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应用素质,对学生的数感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数感是学生需要的技能之一,对于提高成绩和数学素养非常重要。在本文中,我将首先介绍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性。在这一阶段,我们将深入研究小学数字教育面临的问题,并结合教育的现实,提出有针对性的和有意的改善策略,以实现小学数字数感系统建设与培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数感;培养探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重要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就是为了提升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促使学生对数字能够做出准确和迅速的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理性思维也会随之增强。因此,小学低年级是对学生数感进行培养的关键时期。作者将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融合,来对小学生的数感进行有效的培养。
1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培养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是学习各种数(整数、小数、分数)以及各种数的运算(加、减、乘、除),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感知数字学习数学、了解数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其次,数感的培养可以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小学数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的数感培养的观念淡薄
对于老师来说,对数感的认识很模糊。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这个用语迅速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数感的重要性让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然而,在实际研究中,大多数教师无法清楚地表达数字感的含义,表现形式和功能,并且一些从事数学教育的教师会迷失于发展数字感的过程。尽管对数感的含义有一定的了解,但没有更深入地研究。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形成良好的教育观念,不能培养学生数感,不能应用各种教学资源,有些教师缺乏正确的态度,不能理解其重要性。几乎不存在数感的训练内容有关的事情。
2.2学习情境和生活情境相脱离
培养学生优秀的数学思维模式是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并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数学知识来达到全面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事实上,那是无法连接到生活的。在提供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在实际生活中缺乏典型事例的应用,而忽视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
3.1强化动手实践领悟数感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如果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动手实践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既能满足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具体到数感培养,就是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领悟数感。因此,教师要将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具象的生活问题,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开展建构性教学,如开设动手操作课堂,利用尺子、圆规等教学工具为学生呈现直观形象的数字运算,进而升华学生的数感。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数学的影子,比如超市购物、零花钱的整理、公交车通行时间等内容,要求学生将生活中观察到的能用数学解决的问题和其他同学分享,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热情。
3.2通過提升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观察是一种思维活动,而数学的学习非常考验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大部分数学问题都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要想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就要找到问题的根本,观察规律进行解题。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感的也是可以由学生通关不断观察数字问题形成的。例如,老师在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材中《数据收集整理》这一节进行教学时,这一节的学习就非常考验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学生仔细的观察并找出每种数据才能解决问题,比如老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张图,图上有很多小人,图上的小人分为了四队,每个队伍有不同的人数,不同的人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老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找出哪个队伍穿红色衣服的最多?有几个?学生就可以通过观察来找到答案,在找答案的过程中练习了学生的数数能力以及对数字大小的比较,从而让学生培养了数感。
3.3小组合作探究,增强数感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之一,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合作意识、锻炼思维能力。在学生数感培养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培养并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数字感知,提高学习效率。
3.4注重问题解决升华数感
“数”是数学学科构建的基础,培养学生对数的理解与感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部分教师对于培养学生数感的理解较为片面,实际教学中的教学方式也较为单一,难以在短时间内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小学数学课程资源运用不充分也是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对数学运算缺乏直观感受,从而限制了学生数感的培养。教师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培养学生数感的方法。
此外,应用题是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题型,这一题型很大情况下会涉及数学运算与问题解决。针对这一题型,教师可以将数学运算中的变式方法教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数感。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种典型题型作为变式教学的参考案例,在课堂中创设各种生动具体的情境或现实情境,让学生有代入感,然后将不同解题算法融入学生思想记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对于小学数学研究非常重要,关系到数学的未来发展,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深度学习的背景下,使用深度学习策略可使学生首先积极参与并体验初步数感。通过对本文的分析,我们希望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可行的策略,以培养学生他们的数感,旨在加深学生数感,并根据深度学习策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小云.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数感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5):81—82.
[2]范烛红.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05):30—33.
[3]梁文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7):84—85.
[4]李蓓蓓.培养数感,提升学生数学素质[J].华夏教师,2017(22):19.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数感;培养探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重要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就是为了提升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促使学生对数字能够做出准确和迅速的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理性思维也会随之增强。因此,小学低年级是对学生数感进行培养的关键时期。作者将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相融合,来对小学生的数感进行有效的培养。
1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培养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是学习各种数(整数、小数、分数)以及各种数的运算(加、减、乘、除),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感知数字学习数学、了解数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其次,数感的培养可以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小学数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的数感培养的观念淡薄
对于老师来说,对数感的认识很模糊。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这个用语迅速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数感的重要性让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然而,在实际研究中,大多数教师无法清楚地表达数字感的含义,表现形式和功能,并且一些从事数学教育的教师会迷失于发展数字感的过程。尽管对数感的含义有一定的了解,但没有更深入地研究。大多数教师都没有形成良好的教育观念,不能培养学生数感,不能应用各种教学资源,有些教师缺乏正确的态度,不能理解其重要性。几乎不存在数感的训练内容有关的事情。
2.2学习情境和生活情境相脱离
培养学生优秀的数学思维模式是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并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数学知识来达到全面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事实上,那是无法连接到生活的。在提供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在实际生活中缺乏典型事例的应用,而忽视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
3.1强化动手实践领悟数感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如果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动手实践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既能满足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具体到数感培养,就是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领悟数感。因此,教师要将抽象的数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具象的生活问题,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开展建构性教学,如开设动手操作课堂,利用尺子、圆规等教学工具为学生呈现直观形象的数字运算,进而升华学生的数感。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数学的影子,比如超市购物、零花钱的整理、公交车通行时间等内容,要求学生将生活中观察到的能用数学解决的问题和其他同学分享,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热情。
3.2通過提升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观察是一种思维活动,而数学的学习非常考验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大部分数学问题都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要想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就要找到问题的根本,观察规律进行解题。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感的也是可以由学生通关不断观察数字问题形成的。例如,老师在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材中《数据收集整理》这一节进行教学时,这一节的学习就非常考验学生的观察能力,只有学生仔细的观察并找出每种数据才能解决问题,比如老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张图,图上有很多小人,图上的小人分为了四队,每个队伍有不同的人数,不同的人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老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找出哪个队伍穿红色衣服的最多?有几个?学生就可以通过观察来找到答案,在找答案的过程中练习了学生的数数能力以及对数字大小的比较,从而让学生培养了数感。
3.3小组合作探究,增强数感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之一,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合作意识、锻炼思维能力。在学生数感培养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培养并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数字感知,提高学习效率。
3.4注重问题解决升华数感
“数”是数学学科构建的基础,培养学生对数的理解与感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部分教师对于培养学生数感的理解较为片面,实际教学中的教学方式也较为单一,难以在短时间内提升教学效果。同时,小学数学课程资源运用不充分也是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学生对于数学学习兴趣不高,对数学运算缺乏直观感受,从而限制了学生数感的培养。教师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培养学生数感的方法。
此外,应用题是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题型,这一题型很大情况下会涉及数学运算与问题解决。针对这一题型,教师可以将数学运算中的变式方法教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数感。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种典型题型作为变式教学的参考案例,在课堂中创设各种生动具体的情境或现实情境,让学生有代入感,然后将不同解题算法融入学生思想记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对于小学数学研究非常重要,关系到数学的未来发展,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深度学习的背景下,使用深度学习策略可使学生首先积极参与并体验初步数感。通过对本文的分析,我们希望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可行的策略,以培养学生他们的数感,旨在加深学生数感,并根据深度学习策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小云.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数感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5):81—82.
[2]范烛红.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05):30—33.
[3]梁文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7):84—85.
[4]李蓓蓓.培养数感,提升学生数学素质[J].华夏教师,2017(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