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力量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henying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社会是开放的,深圳更是以“开放”而引人瞩目。开放有助于尊重差异,使人变得宽容;开放可以使人消除偏见,学会鉴别。在面对时代变革与教育转型的今天,面对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大众与精英等文化冲突,我们如何以开放的心态,辩证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教育思想,重新自觉思考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个人等一系列重要命题,“开放”地办教育,办“开放式教育”,是我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坪洲小学做校长这些年来着力思考和实践的。
  一、打开学校“围墙”,构筑立体多元的教育生态
  1.建立开放格局,以“开放式”教育理念润泽生命
  学校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应该也不可能在完全封闭的状态中寻求自我发展。因此,我们基于“为了孩子心灵的解放”的理念,提出了“开放式教育”的基本思路,并从多个维度进行潜心探索和研究。我们提出,学校要向四面八方打开,建立起各种有效联系沟通和协调统筹机制,进行立体式教育,让学校没有“围墙”,课程没有“边界”,儿童就是“儿童”,让学生在良好的教育生态中健康成长。
  这就要求学校改变“孤岛”式封闭性的办学方式,探索全社会共同关心教育的运作机制,即学校、社会、家庭全面参与教育的开放格局;在教育教学中要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互动与合作交流;要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开放的知识世界,创造多元的信息渠道,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选择式的开放学习,使每个人都充分彰显自主性和独特性。
  2.拓展教育资源,以“开放式”管理共同体发展学校
  在研习《易经》文化的过程中,其“蒙”卦和“同人”卦给了我诸多启示。我分别截取两卦的“蒙以养正,文明以健”这两个爻辞作为我们的校训。“蒙以养正”促使我们在启蒙教育阶段就采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学生走正道,养正气,做正人君子。“文明以健”象征大家同心同德,和同于人,既回应了以“正”治校,追求光明磊落的境界;又在管理上体现“同人之道”,即以求同存异为原则,实现开放式管理的大融合。
  为了建立适应现代学校变革发展的新章程、新制度和新秩序,我们尝试让社会丰富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进入学校,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衔接和沟通,建立了多渠道的学校管理共同体。比如:学校创设条件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建立各级家委会,利用校长信箱、个别访谈听取家长建议,课堂教学向家长随机开放;我们还在教工大会上请家长畅谈“我们理想的好学校、好教师”,参与师德标准的讨论;专题教育活动中的主题词征集、校园文化建设咨询等系列活动也让家长融入其中。学校成立了“开放式教育督导委员会”,请中学名师进入小学课堂听评课;请学生家长进入学校决策层;请社会名流、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离退休教师进入学校,把社会资源引入校内,转化为教育资源。此外,我们还充分挖掘社区有教育意义的资源,建立社区基地教育共同体,如与街道共同建立开展环保教育的“雏鹰护绿队”等。
  3.延伸管理平台,以高效智慧的团队文化提升品质
  —方面,我们着力塑造有领袖气质、有开阔视界、有表率力量的管理者。为促进学校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我们尝试让已往“形式单一、内容教条”的行政例会走向“开放”,使之成为激发管理团队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的重要载体,成为校务公开、校本研修、历练队伍、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比如:我们的行政例会包括培训式例会(通过例会对干部进行管理观念、管理方法的培训)、论坛式例会(每月一次,致力于提高管理团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表达能力)、诊断式例会(每周固定时间,对各学科教师进行一次教学诊断例会)、分享式例会(除本校管理干部的交流分享外,不定期邀请兄弟学校管理层联合召开例会进行交流研讨)、多元式例会(重大决策时,邀请校内外各方面代表参与的例会)。
  另一方面,我们倡导“我的工作我负责,我的工作请放心”的教师文化,不断创新教师管理培养模式。一是引领共同的价值取向,形成共同的理想愿景。基于“以‘正’治校,让智慧做主人生”的价值观,我们引领教师确立这样的价值取向:为自己的履历工作,为学生的未来贡献。教师要在国旗下庄严宣誓:“我将依法履行教育职责,教起于思、开而弗达,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人格去熏陶……”二是搭建分层培养通道,实现全方位立体化发展。学校根据教师的不同学历、资历和教育能力,以新教師的“入格”培养、青年教师的“升格”培养、骨干教师的“风格”培养为基础,铺设了“历练教学基本功”“锤炼教学策略”“提炼教学思想”的“三环道路”,为教师专业发展架设了开放的学习、实践、展示空间。
  二、打开校园空间,营造韵味丰厚的文化氛围
  在我看来,校园的“形”在于前期建筑,已很难改变,而“韵”多体现于细节,“色”就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力求做到“三会”:会流动的色彩、会说话的空间、会让人留恋的细节,让校园成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以学校独特的氛围滋养熏陶学生。
  1.关注每一处细节,设计雅致诗意的自然景观
  在校园环境设计上,我们首先围绕办学思想,突出一个“正”字:“正德楼、正言楼、正心楼、正健楼、正轩楼”,以及“正己台、正气门、正观亭、正居阁”由此诞生,各有韵味。地理园中呈现一张八卦图,朝向东方的位置立着一个“智慧门”,帮助学生清楚学校的方位,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八卦中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代表着“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以及由此衍生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和四季的变换规律。
  每天,我们步入校园,孔子、老子、韩非子的铜像与花木相映生辉;贝多芬、爱因斯坦、鲁迅等名人石像与假山遥相呼应;荷池游鱼,小桥流水,与孩子们的欢笑交织成动人的童谣:兰馨园、桂香园、竹节园、书韵园、雅趣园、乐憩园、幸福桥、智慧桥……诠释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尤其是学校东南角的“百草园”,婆娑的绿竹之间,种着150多种中草药,供学生识别、栽培、研究。   2.打开每一个角落,构筑参与互动的人文空间
  我们将每个走廊都改装出开放式书架,学生们随时可以取阅适合他们年龄段的图书;还专门隔出一间教室作为“英语村”,里面的“英语超市”中罗列着参加奥运会的各个国家代表团的队服、挂饰、学习用品等,超市外还立着英式电话亭、邮筒,与近处的“八卦阵”交相辉映,体现中西合璧的理念。正言楼每层的开放区域有着不同的功能,一至五楼分别是阅读专区、琴棋书画专区、陶艺专区、艺术专区、科技专区。学校的各种活动都与各个功能区有效结合,让活动有场地、有依托、能深化。
  每个班级的走廊处都有学生领养的盆栽,展示墙上张贴的,或者是学生与该盆栽之间的故事,或者是小组所做的主题海报,或者是学生妙趣横生的主题作文。高年级教室的门口,更多的是学生各有特色的才艺展示,如独创的励志格言、名胜古迹的游记见闻、自编的趣味故事等。
  3.调制每一缕色彩,涂抹丰富多元的童年底色
  学校空间的色调搭配,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品位。尤其是在小学,色彩的使用一定要顺应孩子的天性,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比如:学校内楼装饰最初采用的是绿色主调,与建筑的整体色调不太协调,因此,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整,将介于红色与绿色之间的咖啡色作为主体色。咖啡色富有现代气息,既代表着热情奔放,也代表着生气盎然,与深圳这座城市很搭配;此外咖啡色还蕴含着安定、沉静、平和、亲切等意象。不同年级的空间则用不同的颜色加以点缀。例如:活动区多用紫色、橙色、黄色等鲜亮的色彩,代表着生命的灵动;而图书馆、食堂、形体室则多用蓝色或深绿色等冷色调,让儿童在此处的情绪逐渐趋于内敛、安静与沉稳。
  三、打开课程边界,丰润情智交融的多彩人生
  1.体现融合性:开发“配方课程”,贯通学习边界
  “配方课程”既是为学生的课程“配方”,更是为学生的人生“配方”,它不仅体现了“对症下药”的课程开设宗旨,而且与学校“培养有德行、有智慧、有情趣、有气质的文明都市人”的育人目标相匹配。目前,我们已经开发的语言发展、数学逻辑、空间创意、运动健康、音乐艺术、生活交际、自然探究、内省存在八种课程类型,“孔子小学堂”“英语话剧”“茶艺”“花艺”“酿葡萄酒”“舌尖上的科学”“健美操”“拉丁舞”“管乐团”“青花线描”“泥塑”等88项具体课程形态,与国家课程相生相融,实现了教师课程主动开发率和学生自主参与率100%。我们采取课程项目评审制、五星级评价制(入格、合格、升格、出格、风格)的方法有效推动课程实施。每一名从坪洲小学毕业的学生除了毕业证书。还会获得学校颁发的“配方课程学业证书”。
  在课程教学中,我们不仅注重学科内部的贯通与开放、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开放,以及学科教学向自然、向社会、向生活延伸与开放:而且还鼓励教师创新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有益整合。比如:对于语文教材,教师们探索由一本向多种版本开放,即由人教版向苏教版、北师大版、语文版开放,向经典作品、世界名著、民国教材开放。
  2.彰显多元性:实施多维评价,助力教学相长
  开放的评价是多元的。在评价方法的探索中,我们注重自我评价與交互评价相结合,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相结合,简单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我们关注教师教学全过程。在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外,还关注其学习兴趣、习惯、动机等:我们不仅注重评价的导向功能,而且注重发挥其“诊断”的作用。比如:我们引导学生适时地参与评价,并且将重心放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对教师评价的反评价为突破口,培养学生求真知和多元求异思维能力。为此,我们建立了新型课堂教学十大评价标准,其中强调教学时间分配的合理性、教学过程学生参与的充分性、学生对事物判断的选择性、学生口头与动手能力培养的可见性。等等。
  3.注重体验性:拓宽活动平台,聚焦综合素养
  我们通过具体的“日行七善”“校园八节”等开放的开台和个性化的育人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现“知行一致”,培养能力,提升素养。
  “日行七善,天天向善”教育活动的开展,旨在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做一个有德行、懂感恩、乐助人的人。这“七善”分别是:颜善(每天和颜悦色。用微笑与同伴相处)、言善(讲文明话,说普通话)、眼善(以善意友好的眼光去看待他人,保持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养成“保护视力”的好习惯)、心善(敞开心扉,对人诚恳,尊重长辈,爱护弱小)、身善(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善待自己的身体)、食善(不挑食,不偏食,懂得就餐的基本礼仪,文明就餐)、物善(保持家园校园环境整洁,不乱扔垃圾,节约水电,爱护公物)。
  “校园八节”则是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大舞台。这八个节日,既承载了不同的教育功能,又与一年中的时令节气相契合。它们分别为:阳春三月“踏青节”、活力四月“健美节”、梦幻五月“超人节”、炫丽六月“秀秀节”、优雅九月“雏鹰节”、智慧十月“观察节”、魅力十一月“悦读节”、缤纷十二月“狂欢节”。此外。学校还通过开展“阳光少年活动周”“领袖训练营”“潜在天才集训班”“小院士推介”“雏鹰展翅”等个性化行动,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办学五年来,学校的开放式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开放式教育”荣获2016年广东省特色学校评比一等奖,“开放式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荣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第八届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第一名。
  (编辑 谢凡)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素养是指学生理解、运用、反思书面材料的能力,包括“获取信息、整体感知、解释说明、推理判断、评价反思”五个维度。针对四、六、八年级学生的阅读素养测试数据显示,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时间、阅读计划性以及学生阅读能力的自我概念等因素影响学生阅读素养水平,教师有效的阅读指导对学生阅读能力发展有显著影响。为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学校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自我概念,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
当前,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2016年底,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主办的第三届“北京教育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以“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发展”为主题,与会代表在主论坛及“创新人才培养与考试评价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与学校改进”“‘双一流’建设与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三个分论坛上,围绕为什么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摘要 贵州省贵阳市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过程中,将实验工作与推进“教育立市”战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等工作相结合,整体推进义务教育综合改革。首先是由政府主导,通过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明确研究重点,保障经费投入和专家团队支持。其次是市、区、校三级因地制宜,基于不同的管理职责、管理任务、管理要求,有重点地突破管理难题,由此促进学校品质提升,实现城乡教育
在广州教育圈里,很多人叫我“根哥”,这让我有点儿诚惶诚恐。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根叔”曾经非常“火”,因为他得到该校師生的一致拥戴。大家叫我“根哥”不是说我有“根叔”那般水平,而是对我提出的“根教育”理念的一种肯定和认同。在我看来,根能直扎深土,也可盘旋往复,“根教育”尊重人的独特个性,尊重成长中的不同:“根教育”期待每一个学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而这正是我的教育理想与办学主张。  回想在粵这十多年的
摘要站在培养人教育人的高度重新审视新高考改革,正确认识高考改革价值取向的调整,把促進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中,从培养什么人出发,应树立激励式命题理念,把考试变成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从为谁培养人出发,应坚持文化立意和价值观立意,强化育人导向:从怎么培养人出发,应发挥高考“反拔”作用,以考试改革撬动中学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
[摘要]“深刻理解”与“持续改进”是校长实现有效学习的关键环节,未能实现“深刻理解”与“持续改进”往往使校长培训陷入尴尬境地。北京顺义区在“十一五”期间,采取了以下措施帮助校长实现“深刻理解”与“持续改进”:五年一轮的大单元设计为校长的“持续改进”提供时间保障,多元对话为校长实现“深刻理解”提供多维视角与实例,行动学习为校长“深刻理解”与“持续改进”提供机会与榜样示范,加大“伴飞”性、嵌入式专家指
靠减肥逆转病情,并非人人都适合  国外多项研究证实,减肥可以逆转糖尿病。在患病的前几年,如果患者比较年轻,体质比较好,没有并发症,身体比较胖,患病不超过6年的患者都有希望通过减肥瘦身来逆转血糖代谢。瘦下来之后再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可以让很多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逆转病情,达到不需要药物和胰岛素就能控制血糖的状态。  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杜冬梅指出,但是我们中国人并不能完全按照国外的方法。具体要看是什么人减肥
摘要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不断探索优化学科育人的方式与内涵,引领语文教育进入系统性变革的新阶段。首先是以“育人”为起点,创设课堂教学新形态;其次搭建课程育人高平台,以学生发展为内核,构建学科课程群;再次是聚焦课题育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升教师学科育人能力;又次是提升空间育人效度,以学科教室为依托,打造有学科味的学习空间;最后是激发实践育人能量,搭建实践活动平台,发挥社会资源育人优势。  关键词学科育人
目前,谁来当教育局长这个话题,颇受大家的关注。2008年3月,我在一次学术论坛上发布了一项有关我国教育局长状况的研究成果。研究显示,目前在全国随机抽样获得的122位教育局长(正职)中,来自教育系统外的人占到60%以上。《中小学管理》第6期以《教育局长的角色困境》为题发表了这项研究的过程及基本结论。研究成果公开后,引起了有关专家和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国教师报》和《北京青年报》等媒体纷纷约我就这个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1]。而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教育管理和运行体制。30年前,为了这样的目的,为了更好地指导中小学校长办学,为了更好地探索中小学学校管理规律,当时的北京教育行政学院(后与北京教育学院合并)创立了《中小学管理》。回顾30年的发展历程,《中小学管理》很好地实现了创立时的目标,并已成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管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