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小学思品课的兴趣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uanluyi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不竭的动力,而小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他们的情感来支配的,教师应根据着这一心理特点,使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直观性、实践性,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多种渠道、全方位的进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努力使之长久保持,使学生在思品课这个求知乐园里体验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兴趣;思品课;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082-01
  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思品课的基础。这门课程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注重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一、围绕学生,让品德课贴近生活
  小学思品课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如《想想他们的难处》这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是:
  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愛的情感。教学这一课题时,我让学生进行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
  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可以是单手穿上外衣,也可以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或是把腿绑在一起行走,体验肢残人生活的困难;蒙上眼睛走路,体会盲人走路的困难;用手势向别人表达一件事,比如把那本书递给我,体验聋哑人生活的困难。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小组模拟一项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然后,我让学生在小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切身感受,从而让学生的内心油然而生对残疾人要尊重、友爱的情感,并能从真实感受中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意愿。促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为残疾人让座,让道;在公共场所设置残疾人窗口,这难道不正体现出品德教育的成功吗?又如《心中有规则》一课的教学,我在学生了解了规则是由人们共同制定的基础上,引导全班同学体验制定规则的过程。我一再强调,班级的规则与每个同学都有关系,因此,每个同学都有发言权,每个同学都要参加。我先让学生讨论他们认为需要哪些方面的班级规则,然后大家提出具体的条目。
  如果在讨论中对某项规定有争论,应自由争论,最后举手表决通过。我告诉学生:一般情况下,要有半数的人同意才算通过。学生通过一定的程序终于制定出一系列的班级规则,这时,我提醒学生大家制定的规则要靠大家遵守。如果执行一段时间后,觉得这条规则不太合适,还可以讨论修改,再次举手表决。学生通过直接体验班规的制定,从而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改正,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无形中悄然形成。
  又如在教《我为家人添欢乐》一课时,课前可让每位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进行家庭采访、调查:(1)爸爸妈妈累了,你是怎样做的?(2)妈妈生病了,你又是怎样做的?(3)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学习、生活的?(4)在家里,你除了学习,还做了哪些家务活?
  上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学生交流采访、调查的情况。学生通过交流可以初步认识到: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疼爱我们,我们应了解父母的辛劳,要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和感激。
  二、注重学生,培养情感
  比如通过玩具、故事、谜语或者通过电教、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在上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一课时,我采取课前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的形式,在导入环节中让学生演出来。其中有一组的七、八位学生共同边编排了在公共汽车上发生的故事:到站了,上来一位老奶奶,同时又上来几个小学生。当时,车上没有空位,而且也没人给老人让座。到了下一站,空出了一个空位,这几个小学生主动把空位让给了老奶奶。学生编排的小品虽然很幼稚,但学生演的认真,看的也认真,故事情节与学生的情感产生了共鸣,教室里还不时爆发出欢快的笑声。如此一来,使学生感觉到上思品课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三、走出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这些实践活动包括观察、体验、调查、访问、游戏等。于是,学生自己组织,到各个班去调查贫困学生情况并统计人数,把捐赠的学具整理好,并进行登记。最后将学具分发到各班。这次活动后,老师和家长们都感到学生们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如果教学能真正植根于真实的社会生活,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特殊的生活世界,教学实例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最熟悉的、最普通的生活情境中去呈现问题,引导学生用他们独有的心理、眼光去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引导他们以自己认可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生活的感受,那么,“我们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就为孩子选择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种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必将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必将引发他们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四、尊重学生,宽容学生的缺点
  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生命价值,允许学生的个性差异,更要宽容学生的缺点。成绩差的孩子,哪怕一点微不足道的错误,老师也很容易注意到,然后又顺理成章地将新的错误加到他以前所犯的错误中,逐渐构成一个在教师心目中不可原谅的错误集合。
  而对待成绩优秀的学生则截然相反,在他们成绩光环的掩照下,我们几乎找不到任何缺点,要不就干脆把缺点也当成了优点。不是差生没有优点,也不是优生没有缺点,而是有的时候我们老师的心被蒙蔽了,我们忽视了学生是一个个各有姿态的生命体,而不是工业化流水线上千篇一律的产品。如果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是“岁岁年年花相似”,又怎么能将我们的孩子培养得“年年岁岁人不同”呢?如果我们教育出来的孩子真如他人所说连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自己的看法也不知道的,那不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吗?所以教师还必须学会宽容,什么是宽容?尊重学生的独特之处而能有一种兼容之心是一种宽容;承认学生的长处而常怀赞赏之意是一种宽容;了解学生过失的起因,并给予原谅,常留信任之心是一种宽容;体察学生的痛苦和难处,而抱同情之心,并及時伸出援助之手,是一种宽容……宽容使我们少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使我们更能看到真相,宽容让我们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发现学生心中不为人知的秘密。教师应该是情感特别丰富的人,能为花开而笑,也为叶落而悲;又应是有很强观察力的人,能看出学生心中细微的变化;又是有博大胸怀,虚怀若谷的人,能宽容学生的缺点,并加以引导。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突飞猛进,教育部提出了一项新的课程改革。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微型实验能够系统地、有效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逻辑思维能力,它在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质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微型实验的应用创新。  【关键词】物理教学;微型实验;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初中化学课堂中应用微课有何益处?围绕此问题深入探讨初中化学课堂如何运用微课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微课;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077-01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教学模式有了很大变化,微课作为一种和
【摘要】在中学政治实际教学之中教师应摒弃“师本位”错误思想,破除“独白式”教学造成的师生间心灵隔膜及精神隔阂,采取“对话式”教学策略,正视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共同提升。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中学政治教学实际情况,透过分析对话式教学重要性,进而从对话氛围、对话话题、对话情境三个方面论述了“对话式”教学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中学;政治;对话;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应用乳鼠直接分离的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免疫健康成年猪,取已产生抗体的猪脾,制备特异性转移因子,用于早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治疗,13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正常人脾转移因子15例
【摘要】分數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这类应用题尤其是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一般都具有抽象性与隐蔽性的特点。作为一线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切合学生实际,挖掘最有利于学习的学生自己身边的素材。教学活动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和时间,通过小组合作,学生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共同提高,从而使课堂焕发生命力,更有效
【摘要】本文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结构为切入点,分析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措施,并在此前提下对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进行了一番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养;核心素养;数学学科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081-01  引言  新课改后,小学教育提出核心素养概念,改变了原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