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无论春节的“身世”如何,她已经在中国流传了上千年,有着白己独特的庆祝方式,沉淀出了一层厚厚的春节文化。特别是年货的包装创新与再设计是作为包装设计的一个重要亮点之一。
关键词:年货包装;创新;再设计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崇尚礼,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用礼品作引线。传说最古老的节日礼品是人们为躲避“年”这个怪物,在门前摆放了许多食品。在经济不发达的社会里,人们凭借爱美的天性,也努力提高节日礼品包装的质量,流传了百余年的点心包装上有块红斗方纸盖着,这个符号一直保留至今,那时的人们大多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送礼,现代人在传统的节日上又增加了情人节、母亲节、教师节……等等节日,所送的礼品内容丰富,花样繁多。但是,这些礼品的包装很少是自己动手制作,最多是买了一件商品后,裹上一张花纸了事,缺乏温馨的感觉。我们应该提倡自己动手制作礼品和包装,这将更能表达出送礼者的真挚情谊。
一、悠久的年文化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多年文明史的国家,在华夏祖先生活繁衍的历程中,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科学技术的相对落后,人们为了祈求平安、驱除疾病和自然灾害,亦或是纪念为国为民捐躯的伟人,亦或是表达人们的一种共同的理想或者夙愿,经过几百年甚至士千年的历史文化的沉淀,形成了现有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盛大的节日,关干春节的由来,学术界有几种不通的说法:较为流行的是源于上古时期的腊祭;也有学者认为春节源于古代的巫术仪式,是原始人信仰的映射,在巫术仪式中的多种禁忌在春节中多有体现,都是围绕趋吉避凶展开的;还有一个观点就是春节源于鬼节。
宜酒时节话饮酒,酒作为一种饮品已经溶入春节的血液之中。曾经有人说白酒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消费者品酒,有时是一种心情、一种氛围、一种文化。朋友之间往来.少不了送上两瓶佳酿,子女孝敬长辈,酒往往列在礼单之中;除夕之夜千家万户围坐在年饭桌前,也要饮上几杯庆祝合家团圆,亲戚拜访,也是以家中美酒佳肴款待。酒在春节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一是春节正值岁末年初,天气比较寒冷,饮酒御寒之用;再者酒可以刺激人的神经中枢,活跃人的思维,朋友之间酒过三巡之后,就开始无话不谈了,节日也只能在有酒的氛围中更加红火、热闹。
二、年货的分类
(一)日常生活类食品
日常生活类食品,顾名思义,它指的是柴、米、油、盐等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备食品。
(二)传统年俗类商品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得我国的年俗气氛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最能体现出年味特征以及生活情趣的莫过于传统年俗类商品,比如像爆竹、灯笼、春联、门帖、窗花等。
(三)走亲访友类礼品
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这礼品的种类也是在不断地更新,最近几年,具有“健康价值”的各类营养滋补品似乎已经成为了当今馈赠亲友、传递情感的主打礼品。
(四)穿着服饰类商品
“过新年,穿新衣”,这已经成为咱中国老百姓最能体现自我外在魅力的一种庆祝和表达方式。
每逢春节,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将自己打扮得格外美丽和时尚,希望以华丽的服饰去吸引众人的眼球,从而来抒发自我喜悦的节日心情。
三、年货包装的创新与再设计
如果说整个年货市场是一个战场,那么先头部队就是产品的包装。当消费者走进商场、超市选购时,最先接触并且产生深刻印象的就是包装。可以这么说,包装是商家提升产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一个品牌呈现给客户的一张脸,这张脸上传达的信息远比我们想象得多。
节日的礼品包装要有节日的气氛。哪怕是一件平时也卖的商品,到了节日期间,一定要有装饰。礼品要使受礼人感到愉快,而不能使人失望。因此,不要搞过分包装,要去掉华而不实的作法,保持淳朴、温馨、体贴入微的品味和格调就一定会为节日增色不已。
例如,把节日文化视觉元素应用于酒类包装,对包装设计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都具有比较深远的意义。首先、在方法论它开启了包装设计的新思路。酒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经过世代传承形成酒文化,每逢节日必有美酒,所以节日和酒有着很深的渊源。我们在做酒类包装时候,习惯性的去要挖掘酒的历史、发掘酒与历代帝王的关系、与某历史名人的渊源,其实我们还可以结合节日的文化,把节日文化的视觉元素应用于酒包装设计和酒容器造型上,设计出迎合受众消费心理的包装,开辟酒类包装的新途径。再者、它还可以供托出节日的气氛。
包装设计是艺术,也不是艺术!它不是天马行空般的艺术创造,它的背后应该是一个品牌理念的支撑,它能够完整地展现出企业的品牌诉求,每一次的包装设计都应该结合本身产品的营销策略、推广策略等等。设计工作者不仅仅要熟悉包装设计的各个要素,还要在生活中多留意身边的节日文化、地理风俗,熟悉现代包装设计的不足之处以及现代人的消费心理,再充分发挥我们的构思能力、想象能力,才能源源不断的有新的设计作品的产生,才能满足现代消费市场的需求。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年货包装;创新;再设计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崇尚礼,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用礼品作引线。传说最古老的节日礼品是人们为躲避“年”这个怪物,在门前摆放了许多食品。在经济不发达的社会里,人们凭借爱美的天性,也努力提高节日礼品包装的质量,流传了百余年的点心包装上有块红斗方纸盖着,这个符号一直保留至今,那时的人们大多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送礼,现代人在传统的节日上又增加了情人节、母亲节、教师节……等等节日,所送的礼品内容丰富,花样繁多。但是,这些礼品的包装很少是自己动手制作,最多是买了一件商品后,裹上一张花纸了事,缺乏温馨的感觉。我们应该提倡自己动手制作礼品和包装,这将更能表达出送礼者的真挚情谊。
一、悠久的年文化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多年文明史的国家,在华夏祖先生活繁衍的历程中,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科学技术的相对落后,人们为了祈求平安、驱除疾病和自然灾害,亦或是纪念为国为民捐躯的伟人,亦或是表达人们的一种共同的理想或者夙愿,经过几百年甚至士千年的历史文化的沉淀,形成了现有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盛大的节日,关干春节的由来,学术界有几种不通的说法:较为流行的是源于上古时期的腊祭;也有学者认为春节源于古代的巫术仪式,是原始人信仰的映射,在巫术仪式中的多种禁忌在春节中多有体现,都是围绕趋吉避凶展开的;还有一个观点就是春节源于鬼节。
宜酒时节话饮酒,酒作为一种饮品已经溶入春节的血液之中。曾经有人说白酒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消费者品酒,有时是一种心情、一种氛围、一种文化。朋友之间往来.少不了送上两瓶佳酿,子女孝敬长辈,酒往往列在礼单之中;除夕之夜千家万户围坐在年饭桌前,也要饮上几杯庆祝合家团圆,亲戚拜访,也是以家中美酒佳肴款待。酒在春节之所以这么受欢迎,一是春节正值岁末年初,天气比较寒冷,饮酒御寒之用;再者酒可以刺激人的神经中枢,活跃人的思维,朋友之间酒过三巡之后,就开始无话不谈了,节日也只能在有酒的氛围中更加红火、热闹。
二、年货的分类
(一)日常生活类食品
日常生活类食品,顾名思义,它指的是柴、米、油、盐等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必备食品。
(二)传统年俗类商品
漫长的历史岁月使得我国的年俗气氛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其中,最能体现出年味特征以及生活情趣的莫过于传统年俗类商品,比如像爆竹、灯笼、春联、门帖、窗花等。
(三)走亲访友类礼品
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这礼品的种类也是在不断地更新,最近几年,具有“健康价值”的各类营养滋补品似乎已经成为了当今馈赠亲友、传递情感的主打礼品。
(四)穿着服饰类商品
“过新年,穿新衣”,这已经成为咱中国老百姓最能体现自我外在魅力的一种庆祝和表达方式。
每逢春节,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会将自己打扮得格外美丽和时尚,希望以华丽的服饰去吸引众人的眼球,从而来抒发自我喜悦的节日心情。
三、年货包装的创新与再设计
如果说整个年货市场是一个战场,那么先头部队就是产品的包装。当消费者走进商场、超市选购时,最先接触并且产生深刻印象的就是包装。可以这么说,包装是商家提升产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一个品牌呈现给客户的一张脸,这张脸上传达的信息远比我们想象得多。
节日的礼品包装要有节日的气氛。哪怕是一件平时也卖的商品,到了节日期间,一定要有装饰。礼品要使受礼人感到愉快,而不能使人失望。因此,不要搞过分包装,要去掉华而不实的作法,保持淳朴、温馨、体贴入微的品味和格调就一定会为节日增色不已。
例如,把节日文化视觉元素应用于酒类包装,对包装设计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承都具有比较深远的意义。首先、在方法论它开启了包装设计的新思路。酒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经过世代传承形成酒文化,每逢节日必有美酒,所以节日和酒有着很深的渊源。我们在做酒类包装时候,习惯性的去要挖掘酒的历史、发掘酒与历代帝王的关系、与某历史名人的渊源,其实我们还可以结合节日的文化,把节日文化的视觉元素应用于酒包装设计和酒容器造型上,设计出迎合受众消费心理的包装,开辟酒类包装的新途径。再者、它还可以供托出节日的气氛。
包装设计是艺术,也不是艺术!它不是天马行空般的艺术创造,它的背后应该是一个品牌理念的支撑,它能够完整地展现出企业的品牌诉求,每一次的包装设计都应该结合本身产品的营销策略、推广策略等等。设计工作者不仅仅要熟悉包装设计的各个要素,还要在生活中多留意身边的节日文化、地理风俗,熟悉现代包装设计的不足之处以及现代人的消费心理,再充分发挥我们的构思能力、想象能力,才能源源不断的有新的设计作品的产生,才能满足现代消费市场的需求。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