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整合历史教学内容的几点策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q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媒介,但没有完美的教材,也没有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材。新教材一方面给师生提供了较大的自由创造的空间,另一方面,教学中的不确定因素也增多,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领会新课改的精神,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对教材和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才能真正完成教学的使命。为此,笔者针对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提出以下几点策略,以期与同行交流。
  一、从整体出发,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
  整合不是知识点的罗列,也不是知识点的拼盘,而是将有内在关联的知识点之间进行衔接,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情感和能力。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从全局出发,把每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放到整个单元,整个课程模块甚至几个课程模块的整体中通盘考虑。如必修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如果教师只是就本单元的内容来讲,就会变成简单知识点的罗列,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学效果也不会好。事实上,本单元的内容与之前所学的中国近代以来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深刻变化密切相关,而且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教师在上课时只需要简单地提示,让学生加以回顾即可。这样,展示在学生面前的会是一个社会的横切面,内容充实,丰富多彩,整体性强,有助于学生展开联想,从而掌握相关知识。还有一些内容如必修I第三、第四单元与第七、第八单元的先后顺序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当调整,让学生对同一时期中外历史发展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了解历史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以及各种文明的交流和融合,学会尊重其他的民族和文明。
  二、把历史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在整合时,要处理好历史学科的特点与促进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历史课程强调的是学科的教育功能,而主要不是学科本身,不需要特别强调学科知识的严密性和结构的绝对完整性,在教学中要做到传授历史知识和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二者的兼顾,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选择学生有能力认识的内容实施教学,教师在呈现历史知识时要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知历史知识,学会总结,学会寻找历史发展的规律。
  如必修I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在讲解完整个单元的内容后,教师非常有必要进行单元总结,让学生认识到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而不断进行探索,其中包括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各阶级自身特点的制约,最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说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必然。
  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要考虑学生这个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学中要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规律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某几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同时,还应发挥历史课程的人文要素的独特优势,如在必修I中的中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必修II中关注民生的内容和必修III中中西方传统文化中对“人”本身的重视等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做人和终身发展奠基。
  三、注意多版本教材内容的整合
  新课程是“一标多本”,由于每一种教材的编写者对课标的理解不同,而课标对某些内容的阐述又比较模糊,因而教师要关注不同教材的相关性,对照课标的要求进行选取。如必修II经济史的内容,人教版教材把中国史部分和世界史部分割裂开来,与课标的要求对应性强;而岳麓版则是中外史内容相互穿插,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一些经济现象和社会变化的大背景,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把二者结合起来。课标体系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历史教师不能被教材所左右,必须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取各种教学资源之长。
  四、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实现有效整合
  首先强调的是信息技术是实施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其信息量大、直观性强、课堂反馈快等特点,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各种资源环境,让学生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归纳,得出相关结论,注重教学过程,从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并不是什么内容都必须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处理,如果不考虑这样的现实,就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另外,历史课涉及的领域很广,在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材料时,不要面面俱到,这样会让学生注意力分散,无所适从,所以教师应该围绕历史发展的主线来组织材料。
  五、整合要有度
  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是为了精炼教学内容,方便教学应用,在教学内容整合时不要影响教材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新课标强调高中历史教学应在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不是事无巨细,均衡施力。如新教材必修I第三单元把以往要讲一学期的内容删减为四课时,更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特点,教师如果按照以往的思维,片面追求所谓知识的系统性,那么不仅课时不够,课改的思想也得不到体现。另外,讲解教材中的“历史纵横”“学思之窗”“学习延伸”等内容是为说明主干内容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反客为主。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具有较强的实验性、实践性、科学性。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直观性的特征,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新课标给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注重学习过程,而初中生物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实验,是学生通过探究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做好生物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作为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生成性教学已经深入人心,广大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对生成性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笔者一直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对生成性教学也进行了一些尝试,现就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捕捉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一、学生错误资源的捕捉  在课堂教学中一些错误或失误的出现是很正常的,对学生而言,学生在发现错误、分析错误和改正错误的
网络提供了充足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空间,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英语阅读是理解语篇及获取、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网络环境将彻底改变学生的阅读方式,英语阅读与网络结合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趋势。  一、学生英语阅读现状分析及应对解决办法   笔者通过对中职生英语阅读现状的调研,试图找到其阅读水平低下的原因。笔者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实地了解了学生的阅读现状和水平。
物理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中实验技能培养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的手段。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也曾对中、美两国学生进行一番比较后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刻苦,基础知识丰富、扎实,且善于考试。但他们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不善于提出问题等缺陷。”为整体提高初中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我市今年开始把理化实验技能列入中考范围,作为普通高中录取的参考。从明年开始以每科15分计入中考总分。由此可见,学生实
2011年秋季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2011年)——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培训学习。为期三个月的培训学习,让我收获颇丰,对教育有了不同以往的认识。本次国培研修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理念是:教育要“救失”,更要“长善”。  一、为什么要“长善救失”  在国培研修班的学习课堂上,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余昱教授说:“教好每个学生,是理想,也是空想。带好每个学生,才是真谛。”我一开始只觉得余教授
后巩膜加固术是治疗高度近视的常见手段,能够加强巩膜的强度,抑制高度近视的进展。术中后巩膜加固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其中生物性材料主要包括心包膜、异体巩膜、脐带、硬脑
为控制piroxicain(吡罗昔康)制剂的使用风险,保护患者用药安全,口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对吡罗昔康全身给药制剂说明书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说明书明确:适应证严格限制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