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比较与分析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与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疗效。方法: 选择78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石粉碎率和有效率及再次手术率、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结石粉碎率和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87%(37/39)、92.31%(36/39)与对照组87.18%(34/39)、84.62%(33/39)比较(P<0.05);观察组再次手术率为5.13%(2/39)与对照组17.95%(7/39)比较(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13%(2/39)明显低于对照组12.82%(5/39)(P<0.05)。结论: 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采用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其可提高一次性碎石率,降低再次手术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输尿管下段结石;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体外冲击波碎石
临床因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具有无需麻醉和非侵入性操作等优点而使得其应用较为广泛[1]。但对于体积较大和滞留时间长等输尿管结石,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结石排净率较低,且极易形成石街。近年来,随着临床腔内技术地快速发展,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然目前临床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采用何种方法治疗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次对我院所收治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分别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比较与分析两者治疗优势与安全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78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39例。经静脉尿路造影和B超等检查,证实患者结石以下输尿管通畅。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23~67岁,平均为(52.5±1.0)岁;单侧30例,双侧9例;结石直径0.6~1.7cm,平均为(1.1±0.3)cm。对照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22~68岁,平均为(52.0±1.0)岁;单侧27例,双侧12例;结石直径0.5~1.8cm,平均为(1.2±0.4)cm。比较两组患者结石直径大小与位置及年龄等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术前晚需口服20%甘露醇125~250ml以清洁肠道。术前常规肌肉注射杜冷丁100mg镇痛[2]。仪器:国产HB-ESWL-VG型复式脉冲碎石机。患者处于俯卧位,结石定位于椭球体第二焦点上,电压:5.5~8.2KV,冲击次数:800~2500次。术后常规抗感染、解痉、止血等针对性治疗。
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采用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处截石位。经患者尿道插入Wolf F8/9.8F输尿管镜进入其膀胱,并于电视监视下插入患者患侧输尿管腔内,待窥见结石后[3]。从输尿管镜工作通道放置直径0.8~1.2mm气压弹道碎石子弹体。末端通过手柄进气,并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接。在碎石时,子弹体远端直抵结石,气压:1.7~2.2KPa,采用单个脉冲或连续脉冲式碎石,并见3~5mm大小结石钳出[4]。术后常规抗感染、解痉、止血等针对性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石粉碎率和有效率及再次手术率、不良反应率。术后观察患者排石和尿液情况,并采用B超等检查是否再次需手术治疗。
1.4疗效评价
有效:治疗后,患者于3个月内结石排净、无效:治疗后,患者3个月内结石未排净,且体外冲击波碎石转为开放手术等治疗。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观察组结石粉碎率和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87%(37/39)、92.31%(36/39)与对照组87.18%(34/39)、84.62%(33/39)比较(P<0.05);观察组再次手术率为5.13%(2/39)与对照组17.95%(7/39)比较(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不良反应
观察组:肾绞痛1例、呕吐和恶心1例;对照组:肾绞痛2例、呕吐和恶心1例、血尿1例、发热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13%(2/39)明显低于对照组12.82%(5/39)(X2=10.11,P<0.05)。
3讨论
临床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患者无需麻醉和住院治疗。且治疗费用少,操作方便等,因此极易被患者所接受[5]。但其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和结石排净有效率较低,同时患者再次手术率较高,且发生呕吐和恶性及血尿等不良反应率较高。而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其可免除患者开放手术痛苦,且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和结石排净有效率较高。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结石粉碎率和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87%(37/39)、92.31%(36/39)与对照组87.18%(34/39)、84.62%(33/39)比较(P<0.05);观察组再次手术率为5.13%(2/39)与对照组17.95%(7/39)比较(P<0.05)。说明采用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具有较高结石排净率,且再次手术率低,减轻患者痛苦。
临床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因此结石难以有效准确定位,特别是肥胖患者。同时因肠腔内容物较多,进而影响冲击能量,使得较硬结石难以粉碎;同时输尿管病变而杀跌结石周围空间较小,使得冲击波空化作用降低,难以将有碎裂结石排出,最终降低患者结石排净率。而采用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其在电视监视下进行,进而可最大程度将结石粉碎到最小,有利于结石排出。此外,碎石时,其能量将转换为无电能,不会产生热能,进而对患者输尿管黏膜只会产生短暂而轻微的损伤,尿路通畅,有利于石屑的排出。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13%(2/39)明显低于对照组12.82%(5/39)(P<0.05),说明采用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具有较高安全性。同时也说明体外冲击波碎石也存在一定创伤性,并不是完全无创性治疗。
参考文献:
[1]张永.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在输尿管下段结石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08):1084+1086.
[2]蔡畅青,范翰共,林悦.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疗效分析:附380例报告[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5(04):304-306.
[3]向阳,肖迪,孙永昌等.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比较与选择[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1,26(11):861-863.
[4]方平,郑少波,徐亚文等.气压弹道碎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09):1931-1932.
[5]叶大文,顾恒,王昌兵等.ESWL与URSL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比较[J].淮海医药,2013,31(03):205-206.
关键词:输尿管下段结石;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体外冲击波碎石
临床因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具有无需麻醉和非侵入性操作等优点而使得其应用较为广泛[1]。但对于体积较大和滞留时间长等输尿管结石,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结石排净率较低,且极易形成石街。近年来,随着临床腔内技术地快速发展,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然目前临床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采用何种方法治疗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次对我院所收治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分别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比较与分析两者治疗优势与安全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期间78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为39例。经静脉尿路造影和B超等检查,证实患者结石以下输尿管通畅。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23~67岁,平均为(52.5±1.0)岁;单侧30例,双侧9例;结石直径0.6~1.7cm,平均为(1.1±0.3)cm。对照组:男24例,女15例;年龄22~68岁,平均为(52.0±1.0)岁;单侧27例,双侧12例;结石直径0.5~1.8cm,平均为(1.2±0.4)cm。比较两组患者结石直径大小与位置及年龄等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术前晚需口服20%甘露醇125~250ml以清洁肠道。术前常规肌肉注射杜冷丁100mg镇痛[2]。仪器:国产HB-ESWL-VG型复式脉冲碎石机。患者处于俯卧位,结石定位于椭球体第二焦点上,电压:5.5~8.2KV,冲击次数:800~2500次。术后常规抗感染、解痉、止血等针对性治疗。
观察组: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采用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处截石位。经患者尿道插入Wolf F8/9.8F输尿管镜进入其膀胱,并于电视监视下插入患者患侧输尿管腔内,待窥见结石后[3]。从输尿管镜工作通道放置直径0.8~1.2mm气压弹道碎石子弹体。末端通过手柄进气,并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接。在碎石时,子弹体远端直抵结石,气压:1.7~2.2KPa,采用单个脉冲或连续脉冲式碎石,并见3~5mm大小结石钳出[4]。术后常规抗感染、解痉、止血等针对性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石粉碎率和有效率及再次手术率、不良反应率。术后观察患者排石和尿液情况,并采用B超等检查是否再次需手术治疗。
1.4疗效评价
有效:治疗后,患者于3个月内结石排净、无效:治疗后,患者3个月内结石未排净,且体外冲击波碎石转为开放手术等治疗。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观察组结石粉碎率和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87%(37/39)、92.31%(36/39)与对照组87.18%(34/39)、84.62%(33/39)比较(P<0.05);观察组再次手术率为5.13%(2/39)与对照组17.95%(7/39)比较(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不良反应
观察组:肾绞痛1例、呕吐和恶心1例;对照组:肾绞痛2例、呕吐和恶心1例、血尿1例、发热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13%(2/39)明显低于对照组12.82%(5/39)(X2=10.11,P<0.05)。
3讨论
临床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患者无需麻醉和住院治疗。且治疗费用少,操作方便等,因此极易被患者所接受[5]。但其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和结石排净有效率较低,同时患者再次手术率较高,且发生呕吐和恶性及血尿等不良反应率较高。而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其可免除患者开放手术痛苦,且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和结石排净有效率较高。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结石粉碎率和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87%(37/39)、92.31%(36/39)与对照组87.18%(34/39)、84.62%(33/39)比较(P<0.05);观察组再次手术率为5.13%(2/39)与对照组17.95%(7/39)比较(P<0.05)。说明采用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具有较高结石排净率,且再次手术率低,减轻患者痛苦。
临床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因此结石难以有效准确定位,特别是肥胖患者。同时因肠腔内容物较多,进而影响冲击能量,使得较硬结石难以粉碎;同时输尿管病变而杀跌结石周围空间较小,使得冲击波空化作用降低,难以将有碎裂结石排出,最终降低患者结石排净率。而采用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其在电视监视下进行,进而可最大程度将结石粉碎到最小,有利于结石排出。此外,碎石时,其能量将转换为无电能,不会产生热能,进而对患者输尿管黏膜只会产生短暂而轻微的损伤,尿路通畅,有利于石屑的排出。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13%(2/39)明显低于对照组12.82%(5/39)(P<0.05),说明采用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具有较高安全性。同时也说明体外冲击波碎石也存在一定创伤性,并不是完全无创性治疗。
参考文献:
[1]张永.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在输尿管下段结石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08):1084+1086.
[2]蔡畅青,范翰共,林悦.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疗效分析:附380例报告[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5(04):304-306.
[3]向阳,肖迪,孙永昌等.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比较与选择[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1,26(11):861-863.
[4]方平,郑少波,徐亚文等.气压弹道碎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09):1931-1932.
[5]叶大文,顾恒,王昌兵等.ESWL与URSL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比较[J].淮海医药,2013,31(03):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