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个性各异、活生生的、有思想的新型个体,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才能跟上时代,才能超越自己。一个班主任,需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用各种方式、方法来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引导,乃至言传身教。
1 营造氛围,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
1.1 舆论导向的科学性。
一个班主任需要规范班级的各种制度,培养优秀的班干部集体,处理和对待违纪学生,组织参加各种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等等。对于班级舆论,班主任必须加以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订出切实可行的、让绝大部分所能遵守的班规、班纪,会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1.2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适时地树立学习的榜样,对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导向作用。榜样一经树立便成了大家学习、竞争和赶超的对象。在榜样的带动下,大家竞争意识更强,学习兴趣更浓,钻研深入,效率提高,这就是榜样作用的真正体现。
1.3 竞争产生活力
没有竞争机制,集体便没有活力,更没有创造性的火花闪耀。要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竞争氛围,就必须鼓励竞争,用竞争激发学生高昂的斗志,发掘学生巨大的潜能。
2 培养良好的学习理念和学习习性
2.1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學”,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具有高远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向,可以收集那些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的事迹、传记等,适时介绍给学生,以此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成就感。还可以结合学科教育介绍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立志献身科学事业的热情。抓住契机,利用时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也是提升理想境界的一条有效途径。
2.2 变“苦学”为“乐学”
变“苦学”为“乐学”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学科本身的价值以及学习它对于自身今后发展的作用。因此,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一定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确学科的价值和意义。其次,是要把握好学习中的“度”,即学习的深度、练习的难度,作业量的适度,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其次,要注重情感激励,少批评多表扬。相信做到以上三点就可以使学生走出苦学而进入乐学的境界。
2.3 变“学会”为“会学”
促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一是要让学生真正认识研究学法,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可用身边同学的成功经验,用“未来社会知识缺乏的人是没有掌握获取知识方法的人”来启迪学生认识研究学法,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意义。二是要经常进行学法指导。学习有规律可循,但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决定了某种学法优劣的不确定性。三要创造条件进行学法交流。要让学生在交流中吸收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法,避免生搬硬套,只要学生具备了“会学”的强烈愿望,加上教师的指导,“会学”的境界就不难达到。
3 要学会批评和赞美学生
批评一个学生,要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前提下,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思考一下问题。学生出现错误,不要武断处理,要采取冷静法,才能心平气和,思路清晰。记得刚当班主任时,因为想树立威信,脾气很大,学生表面上服了,可内心并不服。一次调座位,班上的男同学小陈不满意,在那边拖拖拉拉,用脚踢椅子,我拿起桌上的书就甩出去,他害怕了,赶紧搬了过去,但整堂课坐在那边无所事事,课也不愿听,我马上意识到这种方法不对头。课后,我认真思索一下,其实这位同学是很聪明的,但学习积极性不高。我把他叫过来,先夸他的优点,我说:“老师觉得你是个很聪明的学生,特别是数学老师说你头脑灵活,反应敏捷,有很大的学习潜力。”他脸上先是惊讶,然后变得很开心,我马上话锋一转:“我不过想让你坐前面一点,上课认真听一些,你怎能这样对待老师的好心呢?”小陈同学很羞愧,他马上道歉。自此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成绩也稳步上升了。
4 充分利用好班会的协调作用
班会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途径。现在的学生思想比较复杂,情绪波动很厉害,和父母的代沟,同学间相互嫉妒,学习上有困难,迷恋网吧,甚至早恋等等,这些心理上的问题非常棘手,处理不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针对这些问题,利用班会给他们上一些心理辅导课,讲一些关于理想的话题,如何做人的道理,价值观的取向,情感的处理等等。引用一些报上或电视上看到的故事、事例,以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同学们在笑声中受到教育。
5 团结各科教师,精诚合作
5.1 自我严格要求,做学生的表率
自我严格要求从大处说,表现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精益求精、严谨缜密的科学态度,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追求新知识,富有创新的激情;从小处说,表现为分析问题思维清晰,逻辑严密,书面表达规范整洁,作业批改细致入微。
5.2 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好习惯
严格要求当从点滴做起:督促学生落实学习环节;课堂积极思考,记好必要的笔记;作业一丝不苟,规范整洁,有错必改等等。只有老师一贯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便可养成。
一学期的工作经历虽然很短,但让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深奥,它不只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要想在这一门艺术中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只有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用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1 营造氛围,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
1.1 舆论导向的科学性。
一个班主任需要规范班级的各种制度,培养优秀的班干部集体,处理和对待违纪学生,组织参加各种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等等。对于班级舆论,班主任必须加以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订出切实可行的、让绝大部分所能遵守的班规、班纪,会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1.2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适时地树立学习的榜样,对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导向作用。榜样一经树立便成了大家学习、竞争和赶超的对象。在榜样的带动下,大家竞争意识更强,学习兴趣更浓,钻研深入,效率提高,这就是榜样作用的真正体现。
1.3 竞争产生活力
没有竞争机制,集体便没有活力,更没有创造性的火花闪耀。要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竞争氛围,就必须鼓励竞争,用竞争激发学生高昂的斗志,发掘学生巨大的潜能。
2 培养良好的学习理念和学习习性
2.1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學”,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具有高远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向,可以收集那些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的事迹、传记等,适时介绍给学生,以此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成就感。还可以结合学科教育介绍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立志献身科学事业的热情。抓住契机,利用时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也是提升理想境界的一条有效途径。
2.2 变“苦学”为“乐学”
变“苦学”为“乐学”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学科本身的价值以及学习它对于自身今后发展的作用。因此,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一定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确学科的价值和意义。其次,是要把握好学习中的“度”,即学习的深度、练习的难度,作业量的适度,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其次,要注重情感激励,少批评多表扬。相信做到以上三点就可以使学生走出苦学而进入乐学的境界。
2.3 变“学会”为“会学”
促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一是要让学生真正认识研究学法,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可用身边同学的成功经验,用“未来社会知识缺乏的人是没有掌握获取知识方法的人”来启迪学生认识研究学法,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意义。二是要经常进行学法指导。学习有规律可循,但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决定了某种学法优劣的不确定性。三要创造条件进行学法交流。要让学生在交流中吸收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法,避免生搬硬套,只要学生具备了“会学”的强烈愿望,加上教师的指导,“会学”的境界就不难达到。
3 要学会批评和赞美学生
批评一个学生,要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前提下,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思考一下问题。学生出现错误,不要武断处理,要采取冷静法,才能心平气和,思路清晰。记得刚当班主任时,因为想树立威信,脾气很大,学生表面上服了,可内心并不服。一次调座位,班上的男同学小陈不满意,在那边拖拖拉拉,用脚踢椅子,我拿起桌上的书就甩出去,他害怕了,赶紧搬了过去,但整堂课坐在那边无所事事,课也不愿听,我马上意识到这种方法不对头。课后,我认真思索一下,其实这位同学是很聪明的,但学习积极性不高。我把他叫过来,先夸他的优点,我说:“老师觉得你是个很聪明的学生,特别是数学老师说你头脑灵活,反应敏捷,有很大的学习潜力。”他脸上先是惊讶,然后变得很开心,我马上话锋一转:“我不过想让你坐前面一点,上课认真听一些,你怎能这样对待老师的好心呢?”小陈同学很羞愧,他马上道歉。自此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成绩也稳步上升了。
4 充分利用好班会的协调作用
班会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途径。现在的学生思想比较复杂,情绪波动很厉害,和父母的代沟,同学间相互嫉妒,学习上有困难,迷恋网吧,甚至早恋等等,这些心理上的问题非常棘手,处理不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针对这些问题,利用班会给他们上一些心理辅导课,讲一些关于理想的话题,如何做人的道理,价值观的取向,情感的处理等等。引用一些报上或电视上看到的故事、事例,以风趣、幽默的语言让同学们在笑声中受到教育。
5 团结各科教师,精诚合作
5.1 自我严格要求,做学生的表率
自我严格要求从大处说,表现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精益求精、严谨缜密的科学态度,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追求新知识,富有创新的激情;从小处说,表现为分析问题思维清晰,逻辑严密,书面表达规范整洁,作业批改细致入微。
5.2 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好习惯
严格要求当从点滴做起:督促学生落实学习环节;课堂积极思考,记好必要的笔记;作业一丝不苟,规范整洁,有错必改等等。只有老师一贯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便可养成。
一学期的工作经历虽然很短,但让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深奥,它不只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要想在这一门艺术中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只有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用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