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创作本身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写作实践,但与传统的文学形式相比,网络写作自由性的特点,使创作主体的自我意识更多地停留在意识中的“角色层”,成为一种“本我”自我满足的需要,处于心理成长期的青少年写手,长时间浸润在这种表达倾向的语言环境中,就会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培养,从而产生人格的虚拟性、人格的封闭性、道德人格缺失、价值观模糊、心理空间封闭、网络责任感缺乏等人格异化现象。所以要引导青少年树立坚定的网络道德信念,履行道德责任,规范道德行为,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
关键词:网络写作;青少年;健康人格塑造
中图分类号:I05;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38-02
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布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了3.7个百分点,规模居世界首位。报告表明,截至2013年12月,我国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2%,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学生依然是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在使用行为中,交流沟通类的博客应用和论坛/BBS的使用率分别达到了53.8%和30.4%。由此可见,网络写作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正以一种迅猛的速度异军突起。
网络写作主要指用电脑在网络上即时写作,并随时将其发在某网站上的写作方式。它是随着网络的诞生而产生的,伴随着互联网与多媒体的运用与推广,文化载体的数字化与网络空间的扩张,它以异常的规模和多样化的形式迅速扩展,包括博客、个人空间、论坛/BBS、社区、电子邮件、网络聊天、网络评论、网络文学等等,这些已成为青少年时尚的写作方式。如此庞大的写作群体,在如此新奇空间里从事这种写作,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如何引导作为大多数网民的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写作、减少非正常的网络写作对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影响,成为了当前社会亟待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极有必要对网络写作的特点及其对青少年的心理、人格影响作一深入分析。
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文化交流的行为,是人类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信息记录与传播方式。作为凝聚思想,表达情感的基本手段,写作的。写作与人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是主体的自我意识的曲折的表现形式。“写作活动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表达问题,写作成品中折射着人格倾向;同时,写作活动又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实践方式。”[1]网络写作作为写作的一种新兴形式,必然地带有写作的固有特点。通过这种表现“真我”的网络媒介上的写作,我们能够深入的了解到写作主体的内心心路历程,进而关照到他的人格状况。在当前大力倡导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今天,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当下,研究网络写作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就显得极具现实意义。
一、网络写作与自我意识
与传统的文学形式相比,网络写作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性。在网络建构的虚拟空间里,摆脱了传统媒体编辑、审查、出版等的束缚,写作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尽情地抒写,任由想象的翅膀飞翔,这就使网络写作成为一个本我“力比多”的宣泄及释放的场所。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拥有个人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82亿人,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为53.8%。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网民开通个人博客/个人空间。
网络写作从心理层面来说,仅是一种“本我”自我满足的需要,借助这种媒介创作主体自由地抒发自我情感,表达自我意识,在肆意挥洒的文学空间里建立属于自己的“角色层”。心理学家维尔伯认为,“‘角色层’是意识谱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它是处于意识中最狭窄的层面,是指人在自我内部划界,否定压抑痛苦的心理内容或层面,视它们为“非我”,踢出意识之外,称之为阴影。剩下的被自我认同的形象就是‘角色’。”[2]这样的写作,从健康人格的塑造方面来讲,不仅不能起到使创作主体消除角色与阴影之间的界限与障碍,令自我意识整合的作用;反而,会让这些既成的文本再次成为新的负面潜意识,影响创作主体的心理,从而直接影响其人格的健康。个别青少年沉溺于网上聊天,陷入虚幻的情感世界不能自拔,在自我设定的“角色”里越陷越深,这种“角色”已经演化成为现实生活的人格和行为模式,这不仅给身体带来不良后果,造成营养不良、精神萎靡、睡眠不足、生活节奏混乱、情绪暴躁、视力下降,失去了正常青年人应有的自制力。作为青年学生,为上网逃课成为家常便饭,导致学习成绩严重下滑,跟不上正常的学习成长进度,还经常惹事生非,做出一些胡作非为的事情。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遍布各个行业,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网络虚拟社会”。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不同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不同的虚拟区域间自由流动。大家在不同的社区、论坛、邮件、聊天室上交换信息,依据自身兴趣、爱好等价值取向交换信息、宣泄情感,并结成相对稳定的虚拟群落。这与现实社会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青年人在现实社会中遇到问题或挫折,就会逃避到这种虚拟社会中去,在现实社会中无法表达的话语都能够在这种网络写作中倾诉,久而久之,导致青年人更愿意通过网络交流,表达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与现实社会中的人的这种可视性交流越来越少,甚至患上人格障碍和人际交流障碍,无法正确地面对现实社会。
另外,网络架构起来的虚拟空间在社会结构上表现为成员之间没有明显核心。这种开放性、自由性、主体的虚拟性的特点,也使得有些网络写手能够抛开现实社会的桎梏,更加得心应手地在这一高度自由的网络虚拟空间里,建构被真实社会压抑、限制的本真的“自我”。在这种写作中,创作主体达到了一种自我意识的修复和信心重塑的境界,提高了自我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感知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青少年人格培育的健康水平。 二、网络写作与情绪体验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就像顾城的诗句中说到的,在现实破碎的地方,梦汇成了海。每一次遭遇,都是一次自我的顿挫,都是个人行为动机无法满足的创伤,都会使人产生沮丧和失意的情绪。这种情绪又会作为一个心理动因左右事态的进展。为此,情绪在实践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调整情绪,让其成为一个影响事态进展的积极因素,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人格心理学认为,“人格健全者,他们敢于接受各种挑战,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坚持到底,具有应付挫折的能力。”[3]
古人云:“不愤不书”。写作,也是一种个人情绪的释放,在现实中得不到的,在写作中重新拾起。写作,可以说是创作主体的一种真实的情绪体验,或悲喜交错、哀乐参半,或酸甜苦辣、鸡毛蒜皮。台湾的网络作家蔡智恒在一次答记者问时也说到:“我通常是在情绪不太好的时候写作的,功课压力啦,生活环境啦……心情不好时,我就会写作。”创作主体都是在对现实生活有所感触的情况下的真实流露,借助网络平台这种开放空间,写手把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情绪体验付诸笔端,使阅读者在读到文本之后,引起情感的共鸣,达到情绪相同,心境共鸣的状态,从而提升个人的生活阅历和丰富自我情感,培育健康人格。这是网络写作与情感体验相互提升的一个正面典范。
中国的传统文学创作,讲究的是“冷处理”,讲究对情感进行思考,是一个对引发创作动机的情感再升华的过程。而当下的网络写作,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宣泄性和游戏性,以满足一时的情感宣泄代替冷静的事理思索,以盲目的游戏性的冲动代替沉着的情感考量。青春期少男少女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心理闭锁。他们不愿意将自己的心事告诉别人,尤其是对父母和老师过度干涉自己的事感到十分反感。闭锁的心灵好像一只密闭的容器,如果消极情绪过多地淤积在心底,心理负荷过重,就可能发生生理或心理疾病。因此,一定程度上的情绪宣泄也未尝不可,但一定要有“度”的把握。在完全虚拟自由的网络写作天地中,写手们有了情感体验,就犹如点燃的导火索,那种无法抑制的爆发的写作冲动完全掩埋了情感的过滤,不讲究任何形式的语言的肆意堆积,将网络当做了情感发泄地和文化垃圾场。这种即兴式的写作方式,写作主体放弃了情绪体验的情感过滤和理性思考,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健康人格培育和心理养成具有不良的影响,长期浸染在这种表达倾向的语言环境中,会对其社会交际和人生认知造成障碍,导致积极情绪体验和幸福感不高,从而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培养。
当代心理学大师李中莹认为:情绪的真正来源是内心的一套信念系统,人应具有足够的情绪管理能力,做情绪的主人。当下的网络写作,应该积极借鉴中国传统文学创作形式,强化对自我情绪的操控,提升对日常情感的体验深度,降低盲目的情感宣泄和肆意的游戏冲动,真正把网络写作作为一种表达本真自我的纯净空间,净化心灵,砥砺意志,最终获得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只有这样对青少年的人格健康才大有裨益。
三、网络写作与道德人格塑造
网络是把双刃剑,青少年在享受网络写作带给他们惊喜与刺激的同时,也对其社会认知、行为方式、人格培育、价值观念、心理发展等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了其道德人格的完善。
青少年对网络世界的认知还停留在,这是一片没有界域、自由的领地,这里没有道德的说教,没有法律的约束,可以肆无忌惮的游戏,标新立异的表达。因此,他们的写作就少了道德的约束和价值的评判,只是一味地宣泄情绪,扮演虚拟的“角色”,毫不顾忌正当的社会价值评判尺度,导致他们在自设的虚拟价值里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如个别青少年热衷于黑客、江湖伦理,以破坏性的冒险为乐趣,以挑衅刺激的语言为创新等。如果这种写作只是过度地去宣泄本能欲望及颓废情绪,而不对挫折的经历进行思考与反省,不讲究对挫折的情绪进行“冷处理”,不注重创作的积淀和构思,一旦回到真实的社会之中就会遭遇价值冲突,经常处于这种矛盾冲突较大的角色变换之中,会导致自控力削弱,自我多角色转换失控,人的自主性一旦丧失就会失去分辨真实与虚拟的能力,无法把握多重角色带来的精神和心理冲突,从而产生人格异化,甚至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青少年的道德心理发展特征体现在道德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他们这个年龄正处于半稚嫩、半成熟的时期,正处于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塑造的关键时期,因此,极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积极引导。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一个人的人格是在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是自我道德内化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将道德修养作为核心价值观念,强调道德律养成。但是,基于当下网络社会的独特运行机制,很难建立完善的、全面的监控机制,因此,只有着眼于个体的自我控制,强化道德自律,才能有效地净化网络文化,还网络写作本真面目。青少年正处于道德律的形成期,只有在内在自我约束、自我调控下指导自身的网络行为,调动青少年的网络社会的主体意识,才能规范网络文化行为,陶冶网络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
文学创作是展示创作主体创造性思维与情感的写作时间,但如若不加注意,就会产生人格的虚拟性、人格的封闭性、道德人格缺失、价值观模糊、心理空间封闭、网络责任感缺乏等人格异化现象。所以,在网络写作中,要引导青少年强化道德自律,在内在自我约束、自我调控下指导自身的网络行为,履行道德责任,规范道德行为,才能有效地提高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1]张韬:《理工大风流往事》,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梁沛好:《意识谱与写作治疗》,《写作》,2006年第9期。
[3]郑雪:《健康人格的理论探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关键词:网络写作;青少年;健康人格塑造
中图分类号:I05;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38-02
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布最新《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了3.7个百分点,规模居世界首位。报告表明,截至2013年12月,我国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2%,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学生依然是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在使用行为中,交流沟通类的博客应用和论坛/BBS的使用率分别达到了53.8%和30.4%。由此可见,网络写作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正以一种迅猛的速度异军突起。
网络写作主要指用电脑在网络上即时写作,并随时将其发在某网站上的写作方式。它是随着网络的诞生而产生的,伴随着互联网与多媒体的运用与推广,文化载体的数字化与网络空间的扩张,它以异常的规模和多样化的形式迅速扩展,包括博客、个人空间、论坛/BBS、社区、电子邮件、网络聊天、网络评论、网络文学等等,这些已成为青少年时尚的写作方式。如此庞大的写作群体,在如此新奇空间里从事这种写作,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如何引导作为大多数网民的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写作、减少非正常的网络写作对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影响,成为了当前社会亟待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极有必要对网络写作的特点及其对青少年的心理、人格影响作一深入分析。
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文化交流的行为,是人类各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信息记录与传播方式。作为凝聚思想,表达情感的基本手段,写作的。写作与人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是主体的自我意识的曲折的表现形式。“写作活动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表达问题,写作成品中折射着人格倾向;同时,写作活动又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实践方式。”[1]网络写作作为写作的一种新兴形式,必然地带有写作的固有特点。通过这种表现“真我”的网络媒介上的写作,我们能够深入的了解到写作主体的内心心路历程,进而关照到他的人格状况。在当前大力倡导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今天,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当下,研究网络写作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就显得极具现实意义。
一、网络写作与自我意识
与传统的文学形式相比,网络写作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性。在网络建构的虚拟空间里,摆脱了传统媒体编辑、审查、出版等的束缚,写作者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尽情地抒写,任由想象的翅膀飞翔,这就使网络写作成为一个本我“力比多”的宣泄及释放的场所。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拥有个人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用户规模已经达到1.82亿人,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为53.8%。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网民开通个人博客/个人空间。
网络写作从心理层面来说,仅是一种“本我”自我满足的需要,借助这种媒介创作主体自由地抒发自我情感,表达自我意识,在肆意挥洒的文学空间里建立属于自己的“角色层”。心理学家维尔伯认为,“‘角色层’是意识谱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它是处于意识中最狭窄的层面,是指人在自我内部划界,否定压抑痛苦的心理内容或层面,视它们为“非我”,踢出意识之外,称之为阴影。剩下的被自我认同的形象就是‘角色’。”[2]这样的写作,从健康人格的塑造方面来讲,不仅不能起到使创作主体消除角色与阴影之间的界限与障碍,令自我意识整合的作用;反而,会让这些既成的文本再次成为新的负面潜意识,影响创作主体的心理,从而直接影响其人格的健康。个别青少年沉溺于网上聊天,陷入虚幻的情感世界不能自拔,在自我设定的“角色”里越陷越深,这种“角色”已经演化成为现实生活的人格和行为模式,这不仅给身体带来不良后果,造成营养不良、精神萎靡、睡眠不足、生活节奏混乱、情绪暴躁、视力下降,失去了正常青年人应有的自制力。作为青年学生,为上网逃课成为家常便饭,导致学习成绩严重下滑,跟不上正常的学习成长进度,还经常惹事生非,做出一些胡作非为的事情。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遍布各个行业,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网络虚拟社会”。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不同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不同的虚拟区域间自由流动。大家在不同的社区、论坛、邮件、聊天室上交换信息,依据自身兴趣、爱好等价值取向交换信息、宣泄情感,并结成相对稳定的虚拟群落。这与现实社会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青年人在现实社会中遇到问题或挫折,就会逃避到这种虚拟社会中去,在现实社会中无法表达的话语都能够在这种网络写作中倾诉,久而久之,导致青年人更愿意通过网络交流,表达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与现实社会中的人的这种可视性交流越来越少,甚至患上人格障碍和人际交流障碍,无法正确地面对现实社会。
另外,网络架构起来的虚拟空间在社会结构上表现为成员之间没有明显核心。这种开放性、自由性、主体的虚拟性的特点,也使得有些网络写手能够抛开现实社会的桎梏,更加得心应手地在这一高度自由的网络虚拟空间里,建构被真实社会压抑、限制的本真的“自我”。在这种写作中,创作主体达到了一种自我意识的修复和信心重塑的境界,提高了自我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感知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青少年人格培育的健康水平。 二、网络写作与情绪体验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就像顾城的诗句中说到的,在现实破碎的地方,梦汇成了海。每一次遭遇,都是一次自我的顿挫,都是个人行为动机无法满足的创伤,都会使人产生沮丧和失意的情绪。这种情绪又会作为一个心理动因左右事态的进展。为此,情绪在实践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调整情绪,让其成为一个影响事态进展的积极因素,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人格心理学认为,“人格健全者,他们敢于接受各种挑战,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坚持到底,具有应付挫折的能力。”[3]
古人云:“不愤不书”。写作,也是一种个人情绪的释放,在现实中得不到的,在写作中重新拾起。写作,可以说是创作主体的一种真实的情绪体验,或悲喜交错、哀乐参半,或酸甜苦辣、鸡毛蒜皮。台湾的网络作家蔡智恒在一次答记者问时也说到:“我通常是在情绪不太好的时候写作的,功课压力啦,生活环境啦……心情不好时,我就会写作。”创作主体都是在对现实生活有所感触的情况下的真实流露,借助网络平台这种开放空间,写手把自己的生活感悟和情绪体验付诸笔端,使阅读者在读到文本之后,引起情感的共鸣,达到情绪相同,心境共鸣的状态,从而提升个人的生活阅历和丰富自我情感,培育健康人格。这是网络写作与情感体验相互提升的一个正面典范。
中国的传统文学创作,讲究的是“冷处理”,讲究对情感进行思考,是一个对引发创作动机的情感再升华的过程。而当下的网络写作,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宣泄性和游戏性,以满足一时的情感宣泄代替冷静的事理思索,以盲目的游戏性的冲动代替沉着的情感考量。青春期少男少女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心理闭锁。他们不愿意将自己的心事告诉别人,尤其是对父母和老师过度干涉自己的事感到十分反感。闭锁的心灵好像一只密闭的容器,如果消极情绪过多地淤积在心底,心理负荷过重,就可能发生生理或心理疾病。因此,一定程度上的情绪宣泄也未尝不可,但一定要有“度”的把握。在完全虚拟自由的网络写作天地中,写手们有了情感体验,就犹如点燃的导火索,那种无法抑制的爆发的写作冲动完全掩埋了情感的过滤,不讲究任何形式的语言的肆意堆积,将网络当做了情感发泄地和文化垃圾场。这种即兴式的写作方式,写作主体放弃了情绪体验的情感过滤和理性思考,对于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健康人格培育和心理养成具有不良的影响,长期浸染在这种表达倾向的语言环境中,会对其社会交际和人生认知造成障碍,导致积极情绪体验和幸福感不高,从而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培养。
当代心理学大师李中莹认为:情绪的真正来源是内心的一套信念系统,人应具有足够的情绪管理能力,做情绪的主人。当下的网络写作,应该积极借鉴中国传统文学创作形式,强化对自我情绪的操控,提升对日常情感的体验深度,降低盲目的情感宣泄和肆意的游戏冲动,真正把网络写作作为一种表达本真自我的纯净空间,净化心灵,砥砺意志,最终获得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只有这样对青少年的人格健康才大有裨益。
三、网络写作与道德人格塑造
网络是把双刃剑,青少年在享受网络写作带给他们惊喜与刺激的同时,也对其社会认知、行为方式、人格培育、价值观念、心理发展等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了其道德人格的完善。
青少年对网络世界的认知还停留在,这是一片没有界域、自由的领地,这里没有道德的说教,没有法律的约束,可以肆无忌惮的游戏,标新立异的表达。因此,他们的写作就少了道德的约束和价值的评判,只是一味地宣泄情绪,扮演虚拟的“角色”,毫不顾忌正当的社会价值评判尺度,导致他们在自设的虚拟价值里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如个别青少年热衷于黑客、江湖伦理,以破坏性的冒险为乐趣,以挑衅刺激的语言为创新等。如果这种写作只是过度地去宣泄本能欲望及颓废情绪,而不对挫折的经历进行思考与反省,不讲究对挫折的情绪进行“冷处理”,不注重创作的积淀和构思,一旦回到真实的社会之中就会遭遇价值冲突,经常处于这种矛盾冲突较大的角色变换之中,会导致自控力削弱,自我多角色转换失控,人的自主性一旦丧失就会失去分辨真实与虚拟的能力,无法把握多重角色带来的精神和心理冲突,从而产生人格异化,甚至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青少年的道德心理发展特征体现在道德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他们这个年龄正处于半稚嫩、半成熟的时期,正处于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塑造的关键时期,因此,极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积极引导。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一个人的人格是在个人道德修养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是自我道德内化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将道德修养作为核心价值观念,强调道德律养成。但是,基于当下网络社会的独特运行机制,很难建立完善的、全面的监控机制,因此,只有着眼于个体的自我控制,强化道德自律,才能有效地净化网络文化,还网络写作本真面目。青少年正处于道德律的形成期,只有在内在自我约束、自我调控下指导自身的网络行为,调动青少年的网络社会的主体意识,才能规范网络文化行为,陶冶网络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
文学创作是展示创作主体创造性思维与情感的写作时间,但如若不加注意,就会产生人格的虚拟性、人格的封闭性、道德人格缺失、价值观模糊、心理空间封闭、网络责任感缺乏等人格异化现象。所以,在网络写作中,要引导青少年强化道德自律,在内在自我约束、自我调控下指导自身的网络行为,履行道德责任,规范道德行为,才能有效地提高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1]张韬:《理工大风流往事》,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梁沛好:《意识谱与写作治疗》,《写作》,2006年第9期。
[3]郑雪:《健康人格的理论探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