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kou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讨论研究强化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控制效果。方法 将社区登记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程度的卫生综合干预。给予常规组患者日常社区干预,如宣讲知识、监测血压控制饮食等;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强化家庭护理干预。对两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自我管理及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不同干预后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显著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 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强化家庭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并采取一定预防措施。及时跟进患者疾病发展情况和血压控制情况。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遵医嘱服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日常锻炼的自觉性,可加快疾病恢复速度。从根本上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强化家庭护理干预;高血压患者;预防及治疗;影响与效果
  高血压作为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近年来发病人数急剧增加。患者若不及时治疗控制血压可能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1]。在治疗方面除长期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外,对患者进行相关健康知识教育、用药指导及监测血压等综合措施进行干预有利于增加患者对疾病知识进一步认识,对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防止并发症发生有显著效果。本实验为研究家庭护理干预措施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控制效果,特选取10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社区内高血压患者100例,其中男59例,女4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所有患者均符合2005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2]的疾病诊断标准。干预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48-68岁,平均(58.1±10.9)歲。常规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52-66岁,平均(59.2±7.1)岁。两组患者入院时一般情况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给予常规组50例患者日常干预。干预内容包括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监测血压以及用药指导、加强身体锻炼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家庭护理干预,包括:(1)家庭成员学习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压计并与患者共同对所测血压值进行记录,方便随时观察血压变化情况。为患者简单讲述高血压疾病的简单知识,使其意识到控制血压的重要意义。(2)家属应多对患者进行语言上的关心及鼓励,帮助患者缓解期焦虑、紧张的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及信心,促进其积极配合治疗[3]。另外,多于患者沟通,告知其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使其了解治疗疾病的重要性,培养其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自我行为管理能力,提高疾病治疗效率。(3)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由于患者病程时间较长,因此服药剂量,服药时间及方法也会随病情发展情况不断发生变化,可能造成错服漏服,影响药效正常发挥。家庭成员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用药指导,也可在药物包装上记录每日服药时间及药量,确保患者能够遵嘱服药。(4)培养患者健康的饮食习惯和作息规律。指导患者饮食方面尽量控制热量摄入,合理膳食,尽量食用低盐低脂类食物,多食瓜果蔬菜及粗粮等。饮食种类应多样化,以营养易消化食物为主。告知患者吸烟会造成心跳频率加快,全身血管收缩造成血压升高;饮酒会对动脉壁造成损伤,加快动脉硬化速度使病情急剧发展,必须戒除烟酒嗜好。(5)加强体育锻炼,保证每日适当的运动量。对于体型肥胖的患者应劝导其健康减肥,控制体重。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帮助患者增强自身体质,改善情绪,对稳定血压有积极的促进作用。(6)嘱患者定期进行身体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血压、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保管好检查报告以便在复查时进行对照。一旦检查指标异常或自身感到不适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就诊,及时控制疾病发展。
  1.3疗效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自我行为能力管理等指标。服药依从性标准可根据MORISKY[4]评价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所提出问题,包括:(1):有没有完全忘记服药经历;(2)有没有不按时或不按量进行服药;(3)发现症状有所缓解,是否自行停止服药;(4)发觉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好转时,是否自行决定停药。每个小问题“是”记1分,“否”记0分,得分越低,服药依从性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程度护理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干预组戒烟戒酒、遵嘱服药、坚持运动及监测血压人数均显著多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例)
  组别 病例 戒烟戒酒 遵嘱服药 坚持运动 监测血压
  干预组 50 38 40 26 48
  常规组 50 29 29 18 30
  注:与常规组对比,#P<0.05。
  2.2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 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显著优于普通组(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N(%)]
  组别 4分 3分 2分 1分 0分
  干预组(n=50) 0(0) 1(2.0%) 6(12.0%) 20(40.0%) 23(46.0%)
  普通组(n=50) 6(12.0%) 5(10.0%) 20(40.0%) 14(28.0%) 5(10.0%)
  注:与常规组比较,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发病年龄常集中于40岁以上。高血压可分为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因素、生活习惯因素、其他因素(肥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避孕药等),其主要并发症有心肌梗死、脑卒中、心力衰竭以及慢性肾脏病。作为社区疾病谱的首位疾病,预防及控制血压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卫生保健和社会问题[5]。研究报道,高血压是可预防进和控制的疾病,目前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使用药物,而其他方面的干预常被忽视。文献指出,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途径是社区干预,而社区干预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是家庭干预,家庭功能和个体的躯体健康状况、心理与疾病的发展、预后有密切的联系。家庭支持功能帮助患者克服长期治疗而产生不遵医的懈怠情绪。护士定期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与指导,使家属能督促患者遵医嘱服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是控制高血压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与患者接触最多的是家庭成员,因此,应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告知其不良生活方式是血压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以便家属监督患者改掉不良生活方式。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传,能够使患者更加全面的认识高血压疾病本身及其并发症,从心理上减轻患者的负担。对患者服药进行正确的指导,保证患者按时按量进行服药,更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恢复[6];另外,改变患者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督促其加强身体锻炼,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疾病的治愈率[7]。本次实验为研究在加强家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的管理及预防疗效,特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干预及综合干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不同方式护理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干预组戒烟戒酒、遵嘱服药、坚持运动及监测血压人数均显著多于常规组(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显著优于普通组(P<0.05),具有统计意义,在家庭成员的配合帮助下进行综合干预并配合药物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能够有效控制血压,避免不良症状及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另外可增强体质,提高患者生活水平。同时,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增加患者自主服药、按时锻炼的自觉性,有效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综上所述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强化加强家庭护理干预能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赖利英,卢淑芳,符翠怡.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影响[J].护理研究,2009,16(22):99;
  [2].陈希萍,潘杰,李子萍,等.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89.
  [3].孙中霞.672例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社区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9):79-80;
  [4].王晓燕.社区行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2,36(1):23-24;
  [5].张顺风.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0,1(1):139-140.
  [6]张海洋,张会敏,李荣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社区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7):664-665.
  [7]王洪春.社区护理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234-23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改进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提高手功能訓练器使用患者的依从性。方法:将2012年9-12月使用手功能训练器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013年1-3月使用手功能训练器的患者设为观察组,2组患者均接受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观察组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流程分工更加先进科学合理。比较2组患者使用手功能训练器依从性的不同,肢体功能恢复程度的不同。结果:观察组使用手功能训练器的依从性和肢体功能恢复程度均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的3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资料并对其归纳和总结 结果通过对本组患者的观察和护理16例临床治愈19例临床好转1例自动出院 结论良好的护理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死;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很高,脑梗死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
期刊
摘要:对着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其儿童护理工作也深受人们的重视。想要保障护理安全的前提。就是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以及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适当的护理,提高相关护理人员专业的技能培训,也是确保其治疗安全最有效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儿童护理;差错事故;原因;措施  一、儿科护理差错事故产生的原因  (一)护理风险高危因素:  1、高危的人员。如刚刚参加医院工作的护士和轮科护士,以及进修的护士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疾病患者对专业心理护理的需求不断增加。这既对传统的医学模式提出来了转变的要求,也对每一位护理人员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要求。现在皮肤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病人越来越多,不能仅仅只注重治疗,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皮肤科;心理护理;个性化;基本原则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人普遍的快节奏中,心理压力普遍较大。这也直接导致了今天越来越多
期刊
摘要:目的 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需要,提供不同的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法摇 根据门诊榆液病人的临床表现与基础知识相结合,进行对比、分析,充分分析榆液病人心理,总结榆液心理护理方法。结果 通过分析病人榆液心理,改进护理方案,对于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和提高榆液成功率,改善护理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并且也是提高门诊护理满意率的关键之一。结论 了解榆液患者的心理动态,提高护理水平,改善护患关系,达到护理满意率提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患者血液透析中观察内容与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7例合并急性脑出血的尿毒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共行508例次无肝素血液透析,其中19例病情恢复,8例抢救无效死亡,有效率70.4%。结论: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患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变化快,透析过程需仔细认真地观察病情,及时有效的护理,才有助于减少此类患者透析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血液透
期刊
摘要: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脏疾病,与高血压 高脂血症 高粘血症 糖尿病 及年龄大等因素有关,应在饮食、运动、穿衣、情绪方面预防,并针对不同的治疗措施予相应护理。  关键词:冠心病;病因;预防;护理  【前言】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脏疾病。在我国,北方人明显高于南方人的冠心病发病率的事实说明,寒冷对冠心病的发作有一定影响【1】。且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大气压、风速、温差都处于极不平衡状态,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
期刊
摘要:医院护士要有别于其他科室,综合素质强,专业技能比较扎实的护士这样才能够胜任整体护理的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护士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一些确保整体护理护士素质的措施。  关键词:整体护理;护士;素质  一、在整体护理中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整体护理队伍素质的高低是救治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护士作为先进医疗设备的操作者,处于抢救病人的第一线,应当经过严格的挑选和专业培训,在理沦知识,专业技能、心理素质及
期刊
摘要:通过几年的手术室工作,对骨科手术中易致感染的因素提出了几项预防及护理管理措施,希望能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骨科手术;感染预防;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  选取 2012 年 4 月至 2014 年 4 月,我院骨科截肢、外伤、肿瘤、神经肌肉骨软组织、椎管疾患、钢板取出术共 69 例手术出院病例,逐份查阅原始记录,填写统一表格,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性质、手术持续时间、麻醉方
期刊
摘要:精神疾病家庭护理是精神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家庭中对病人实施正确的护理,延缓和减少精神疾病复发,从而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关键词:精神病人;家庭护理;意义;任务;注意事项  目前,精神科医院采用的管理方法大多属于看护式照护,患者的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病房,脱离家庭和社会生活,在这种封闭式监管下会形成社会剥夺,久而久之使长期住院者的人格衰退,并易于产生继发性残废。而家庭可以为病人提供良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