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土地与土地被水分割了的时候,当道路与道路被水截断了的时候,智慧的人类伫立在水边:于是产生了桥。
……
——艾青《桥》
一
桥,一直活在无法抵达的远方,它们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悄然观照着时代的变迁。对于广州的桥,尽管我没有像摄影家一样,刻意地用镜头记录它们的风貌,但桥的群像早已映入脑际,这辈子也不会忘却。
我对桥的情感始于童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广州的跨江大桥屈指可数,珠江桥、海珠桥、人民桥等桥梁构成了人们的交通深喉。我家在珠江北岸(广州人称为“河北”,珠江南岸即“河南”),逢年过节要到“河南”拜访亲戚。那时地铁还在图纸上,渡江只能乘公交车或轮船。在流水般的记忆里,我曾经坐过几回轮船,这些片段也随岁月流逝变得模糊。
庆幸的是,桥永远横亘在我心中,仿佛一种莫名的信仰,抚慰复杂的生活肌理。某年春节,我和父母如常到草芳围亲戚家拜年,没料到公交车在海珠桥上抛锚,司机让我们在车上静候下一趟车。草芳围离海珠桥不远,父母本想走路过桥,我却死活不肯,为的只是在桥上多待一会儿。现在看来,这理由似乎有点无稽,却不无道理:桥上的风景裹狭着丰富的蕴涵,人哪怕耗尽一生,也难以读懂悟透。
纵使走过许多城市的桥,总觉得广州的桥是最美的,这感觉可能夹杂着故土情怀,也可能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真切体悟。每天往返于桥两端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停下来欣赏桥上风景的人却少之又少。我偶尔也会站在桥的人行道上,倚着久经风雨洗礼的深灰栏杆,沉思片刻,边倾听过桥者的脚步声,边观赏由渐趋模糊的回忆拼凑而成的景致,老城的生命瞬间复活并得以延续。
衰老是桥无可避免的宿命。
每座桥的一生必然会历经几次修葺,而这些修葺只能是表面的,更多的疮疤根本无法弥补。我错过了桥的过去,目睹的只是它们的老境,而更多的追忆是从接近霉变的老照片中获取的。在当下,我们或许不必接触这些老去的桥梁,特别是新的进城者,他们根本没有一步一脚印过桥的经历,桥留给他们的印象不过是死寂的陪衬品,可有可无。即便是对桥情有独钟的人,也只是把它们当作拍摄照片的背景,为喧嚣的城市生活增添些许浪漫感。
我始终觉得,人和景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但我们在拍照时往往重人轻景,更有人认为,景是用来衬托人的。在这种观点的熏陶下,可想而知,谁会关注身边的风景呢?又有谁会留意它们所历经的沧桑命运呢?桥历经了辉煌时期,如今进入了颓败期,像风烛残年的老树,但它依然要承受更长一段时光的考验。在我们这代人离世时,它们依旧屹立不倒,身躯当然是经过修整的,外貌早已褪去了最初的模样,恍如有一种无形力量支撑着它们的永生。逝水年华,如烟如雾,后来者是否也存在一种淡然的怀旧情结,无悔地爱着这些孤独的灵魂呢?我不知道,却很想穿越时空,窥探一二。
二
老照片是记忆碎片的黏合剂,也是桥的终极栖居地,不以时空为转移。我认识一位老人,年逾八十,住在我家附近。我上下班经常能见到他,起初只是打照面时寒暄几句,后来得知他的兴趣是拍摄广州的旧物,我对他的敬佩油然而生。他并不像大多数老人那样,每天下棋跳舞度日。他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城市摄影师。似乎从未间断,他每天背着一部几近失灵的胶片相机,穿街过巷,步履沉重,若有所思。他的任务是拍摄广州所有即将消失的风景。许多人不能理解他,觉得他这把年纪大可不必如此,应该享受天伦之乐才对。老人的一句话让我心生敬意:“再不抓紧拍,以后就没有啰。”他说这话时愁容满布,心里装满了泪水,似乎这些旧物是他生命的全部。老人还说,他喜欢拍广州的桥梁。
就在某个周末,我走进了老人的住地。逼仄、凌乱、简朴,是我的第一印象。客厅里、房间里满目皆是堆积如山的相簿,散发着浓浓的年月沉淀的霉味,普通人可能随时待不住,逃之夭夭。难以想象,老人已经在此住了二十多年,冲晒照片所花的钱占了他过半的积蓄。
老人热情地招呼我,他说我是唯一的客人,自从儿女出国后,他已很少与人交流,别人总把他当成异类。他激动地指着那些发黄的照片说:“这是1963年的珠江桥,这是1983年的珠江桥,这是1992年的人民桥……我拍这些照片时你还没出生吧?”我点头。“像你这样的年轻人不多,我希望今后有更多人做这件事!”老人长叹一声,淤积多年的苦闷瞬间化为乌有。因为他找到了知音。老人说,他一生最引以为豪的是,为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留下历史影像。
一生人只做一件事。是什么力量驱使着老人呢?老人的回答是自我觉悟。在他退休那年,广州的桥已被列入他的拍摄计划。同一座桥,每天都发生着微妙变化,老人无惧风雨,坚持不懈地拍摄了大量关于桥的照片。他以年份标注,把照片装进不同的相簿,偶尔翻阅回味。他有一种预感:桥只有被定格,才能保留历久弥新的魅力。
时移世易,我们离那些桥梁渐行渐远,它们忽明忽暗的身影,让许多贪新忘旧的人望而却步。老人的一举一动给我的启示不仅仅是暂时的,更是永恒的。我不确定将来他的摄影作品会否载入史册,但必定会成为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指向,闪耀于曼妙旷远的城市星空。
三
自古至今,桥和水都是相生的关系。《说文解字》对桥的释义为:“桥,水梁也。水梁者,水中之梁也。”桥因水而生,水因桥而和,它们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俨然相濡以沫的夫妻。离开水的桥,便成了无根之木,变得黯然失色。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没有水作伴的桥与日俱增,它们栖居于车水马龙的闹市,仿佛为生活立传的蟒蛇。这些被我们唤作“天桥”的桥梁,其实并不与天空连接,也没有那种恢弘夺目的气派,只建于交叉口、广场、铁路等人流密集处,供人们行走之用,因而也称“人行天桥”。
我很好奇“天桥”一词的出处,故特意到图书馆翻查史书,却一无所获。苦苦搜索,终于在某本地方志上有所發现,原来天桥起初是清代北京的一座桥。据《光绪顺天府志》记载:“永定门大街,北接正阳门大街,井三。有桥曰天桥。”这座桥本是供皇帝到天坛、先农坛祭祀时使用的,意为通天之桥,后几经修建,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被拆除。但“天桥”这个地名却一直留存下来,成为赫赫有名的宝地。 当年的天桥只让天子通行,桥的两端用木栅栏围起来,这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以致天桥被蒙上神秘的面纱。岁月更迭,当下的天桥变身为人皆共知的公共资源,承载的是老百姓喧嚣的日常,你看见它时不再陌生,也不再有君临天下的惊惧感,在天桥上俯瞰城市的繁华,恍如在天堂回望人间,别有一番感受。
作为土生土长的城市人,我对天桥有着说不明道不清的好感,它像时光隧道一样穿透生活的岔口,我甚至有一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在近郊打造一座天桥博物馆,分为悬挂式结构天桥、承托式结构天桥及混合式结构天桥三个展区。展品以天桥模型为主,辅以高科技VR演示,观众能逼真地体验天桥的建造过程。当然这只是我不切实际的幻想,若真有这样的博物馆,恐怕那时天桥已不复存在了。
天桥既然是人行的,那么必然会发生许多故事。小贩、乞丐、卖艺人等各色人等常年戍守桥上,没日没夜地为生计吆喝,他们虽身处底层,却从不卑躬屈膝。有一次在中山大道的天桥上,我见到了一个卖手机保护壳的男孩,他看上去不到二十岁,骨瘦如柴,却少年老成。我跟他说,想换个机壳,再贴个钢化膜。男孩说,三十五块吧。我看出他眼神里的不屑,因为同时询问他的还有三四个人。他忙得一塌糊涂,根本无暇理会我。待他忙完,已是黄昏时分,天桥上的路人行色匆匆,赶着回家吃饭。不知男孩是否饿了,忽然迸出一句:“你明天再过来行吗?”没等我回答,他已抓紧时间收拾货物和工具,视我如无物。我说,明天你还来吗?他愕然地瞥我一眼说,不知道呀,或许来,或许不来。人生就是这样的了,谁都无法预测未来,你知道将来的自己活成什么了吗?百万富翁?翩翩绅士?一切皆有可能。
从男孩身上,我捕捉到了对无常命运的另一种阐释:随遇而安。底层生活往往使一些人垂头丧气、意志消沉,如在困境面前归降外敌的兵卒。他们只把生存囚禁于牢固的铁笼,沮丧,颓废,屈服,缺乏抵抗困苦的拼劲,错失了很多力争上游的机遇。相反,男孩站在这群人的对立面,他遥望到自己或明或暗的未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将自身命运置若罔闻,却是大智若愚。在这群人还在郁郁寡欢、为生存忧虑之际,男孩已孤注一掷,越过阻挡前路的栅栏,奔往无止境的彼岸。
翌日我再次来到那座天桥,目的并不光是换手机壳,而是想印证男孩是否还会来。果不其然,男孩消失得无影无踪。听他旁边卖饰物的大婶说,男孩回家创业了,与朋友合伙开了家手机快修店,虽然规模不大,但总比在天桥上当小贩好。天桥给予他强大的支撑,磨炼他的韧性,更激发了他改变现状的动能。
深秋。黄昏。暮光照亮了天桥的每一角落。我仿佛看到了男孩厚实的身影,它随风而起,无惧阴霾,肆意奔放,向着或朦胧或清晰的远方出发。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重遇。
四
在我印象中,立交桥是城市的血管,在城市通行你很难绕开它。每座立交桥似乎都与繁华都市紧密绑定,正如唇与齿的关系。立交桥修建之初,便和“交通”牵绊在一起。
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内其他城市还没有修建立交桥的规划,广州已建起了全国第一座道路立交桥,据说当时是为了配合白云机场而建的。与一般立交桥截然不同的是,它采用下穿式环形布置,上层的中央设中空环形花岛,南北走向的汽车既可在下层穿越,也能通过桥两侧的引道通行。话说回来,我与大北立交已结下不解之缘。三十年来,我已记不清在这座立交通过了多少次,按每天两次算,总归有两万多次吧。次数的多少不能说明什么,但至少能确证时光给我留下的不只是嗟叹,还有偶然的美好。
不知为何,大北立交与我的相遇总是痛并快乐着,当中的缘由多半与暴风雨关联。暴风雨与上下班高峰期注定是一对欢喜冤家,比如临近下班,雨水和狂风便开始作祟,毫不留情地席卷而来。它们用眼睛凝视大地的纷繁表情,如远离俗世的旁观者,企盼着一场润泽灵魂的人间喜剧。若遇下雨天,广州许多低洼地方都会发生“水浸”(指水淹)。
孩提时喜欢听《落雨大》这首童谣,总是把落雨当成一种乐趣,水浸并不令人忧虑,直到长大后才恍然大悟,“水浸街”并不是艺术加工的产物,而是具象的存在。对于广州来说,水浸在往昔似乎成为常态,立交桥的水浸更是成为一代人的噩梦。著名的水浸胜地如岗顶、华南师大正门、京溪路口,曾一度成为城中佳话。雨果说过:“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在南方生活多年,我很能揣摩这句话的深意。
那场雨是在我坐上公交后骤然变大的,杀你一个措手不及。原本以为它不会下太久,因为天色并没有全黑,还透着些许霞光。我落下了心头大石。然而事情的发展永远与你的预期逆向而行,正当车子经过大北立交时,眼前所见简直把我吓呆了。在水漫金山的立交桥底,一辆辆汽车宛如航船,匍匐而行,司机生怕死火,时刻掌控着车速,唯恐积水吞噬了车子。暴雨没有怜悯积水的漫延而停下,反倒越下越疯狂,像趁火打劫的盗贼。公交上的乘客焦急万分,把头探出窗外四处张望,俨然一群被虚无囚禁的罪犯,呼吁着奇迹的诞生。谁料“屋漏偏逢连夜雨”,我坐的那辆公交因涉水太久,也死火了。此刻,司机忍不住发话,让乘客自行淌水离开。司机的决定让某些乘客恼火,有人说凭什么赶我们下车,司机说这是为你们着想,退水需时太长。过了半小时,司机接二连三地劝告乘客下车,却无一人响应。大家宁愿被时光绑架,却不肯放下身段,做一个当众划破脸面的坦荡者。
夜灯淹没了聒噪,大家似乎都习惯了活在水里,不舍得返回正常轨道。一个小时过去了,水潮渐渐退去,大北立交重又恢复了平静,并未遗落暴雨过后的印迹。我走下那辆公交,亦步亦趋,遥望沿途被雾霭笼罩的夜景,竟有种无法言说的陌生感,恍如隔世。
梁智强,笔名里翔,1980年代出生,畢业于广州大学中文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文学编辑。作品发表于《清明》《星星》《山东文学》《安徽文学》《小说月报·大字版》等期刊,诗歌作品入选《广东青年作家诗歌精选》,散文作品入选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现居广州。
责任编辑 袁姣素
……
——艾青《桥》
一
桥,一直活在无法抵达的远方,它们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悄然观照着时代的变迁。对于广州的桥,尽管我没有像摄影家一样,刻意地用镜头记录它们的风貌,但桥的群像早已映入脑际,这辈子也不会忘却。
我对桥的情感始于童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广州的跨江大桥屈指可数,珠江桥、海珠桥、人民桥等桥梁构成了人们的交通深喉。我家在珠江北岸(广州人称为“河北”,珠江南岸即“河南”),逢年过节要到“河南”拜访亲戚。那时地铁还在图纸上,渡江只能乘公交车或轮船。在流水般的记忆里,我曾经坐过几回轮船,这些片段也随岁月流逝变得模糊。
庆幸的是,桥永远横亘在我心中,仿佛一种莫名的信仰,抚慰复杂的生活肌理。某年春节,我和父母如常到草芳围亲戚家拜年,没料到公交车在海珠桥上抛锚,司机让我们在车上静候下一趟车。草芳围离海珠桥不远,父母本想走路过桥,我却死活不肯,为的只是在桥上多待一会儿。现在看来,这理由似乎有点无稽,却不无道理:桥上的风景裹狭着丰富的蕴涵,人哪怕耗尽一生,也难以读懂悟透。
纵使走过许多城市的桥,总觉得广州的桥是最美的,这感觉可能夹杂着故土情怀,也可能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真切体悟。每天往返于桥两端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停下来欣赏桥上风景的人却少之又少。我偶尔也会站在桥的人行道上,倚着久经风雨洗礼的深灰栏杆,沉思片刻,边倾听过桥者的脚步声,边观赏由渐趋模糊的回忆拼凑而成的景致,老城的生命瞬间复活并得以延续。
衰老是桥无可避免的宿命。
每座桥的一生必然会历经几次修葺,而这些修葺只能是表面的,更多的疮疤根本无法弥补。我错过了桥的过去,目睹的只是它们的老境,而更多的追忆是从接近霉变的老照片中获取的。在当下,我们或许不必接触这些老去的桥梁,特别是新的进城者,他们根本没有一步一脚印过桥的经历,桥留给他们的印象不过是死寂的陪衬品,可有可无。即便是对桥情有独钟的人,也只是把它们当作拍摄照片的背景,为喧嚣的城市生活增添些许浪漫感。
我始终觉得,人和景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但我们在拍照时往往重人轻景,更有人认为,景是用来衬托人的。在这种观点的熏陶下,可想而知,谁会关注身边的风景呢?又有谁会留意它们所历经的沧桑命运呢?桥历经了辉煌时期,如今进入了颓败期,像风烛残年的老树,但它依然要承受更长一段时光的考验。在我们这代人离世时,它们依旧屹立不倒,身躯当然是经过修整的,外貌早已褪去了最初的模样,恍如有一种无形力量支撑着它们的永生。逝水年华,如烟如雾,后来者是否也存在一种淡然的怀旧情结,无悔地爱着这些孤独的灵魂呢?我不知道,却很想穿越时空,窥探一二。
二
老照片是记忆碎片的黏合剂,也是桥的终极栖居地,不以时空为转移。我认识一位老人,年逾八十,住在我家附近。我上下班经常能见到他,起初只是打照面时寒暄几句,后来得知他的兴趣是拍摄广州的旧物,我对他的敬佩油然而生。他并不像大多数老人那样,每天下棋跳舞度日。他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城市摄影师。似乎从未间断,他每天背着一部几近失灵的胶片相机,穿街过巷,步履沉重,若有所思。他的任务是拍摄广州所有即将消失的风景。许多人不能理解他,觉得他这把年纪大可不必如此,应该享受天伦之乐才对。老人的一句话让我心生敬意:“再不抓紧拍,以后就没有啰。”他说这话时愁容满布,心里装满了泪水,似乎这些旧物是他生命的全部。老人还说,他喜欢拍广州的桥梁。
就在某个周末,我走进了老人的住地。逼仄、凌乱、简朴,是我的第一印象。客厅里、房间里满目皆是堆积如山的相簿,散发着浓浓的年月沉淀的霉味,普通人可能随时待不住,逃之夭夭。难以想象,老人已经在此住了二十多年,冲晒照片所花的钱占了他过半的积蓄。
老人热情地招呼我,他说我是唯一的客人,自从儿女出国后,他已很少与人交流,别人总把他当成异类。他激动地指着那些发黄的照片说:“这是1963年的珠江桥,这是1983年的珠江桥,这是1992年的人民桥……我拍这些照片时你还没出生吧?”我点头。“像你这样的年轻人不多,我希望今后有更多人做这件事!”老人长叹一声,淤积多年的苦闷瞬间化为乌有。因为他找到了知音。老人说,他一生最引以为豪的是,为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留下历史影像。
一生人只做一件事。是什么力量驱使着老人呢?老人的回答是自我觉悟。在他退休那年,广州的桥已被列入他的拍摄计划。同一座桥,每天都发生着微妙变化,老人无惧风雨,坚持不懈地拍摄了大量关于桥的照片。他以年份标注,把照片装进不同的相簿,偶尔翻阅回味。他有一种预感:桥只有被定格,才能保留历久弥新的魅力。
时移世易,我们离那些桥梁渐行渐远,它们忽明忽暗的身影,让许多贪新忘旧的人望而却步。老人的一举一动给我的启示不仅仅是暂时的,更是永恒的。我不确定将来他的摄影作品会否载入史册,但必定会成为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指向,闪耀于曼妙旷远的城市星空。
三
自古至今,桥和水都是相生的关系。《说文解字》对桥的释义为:“桥,水梁也。水梁者,水中之梁也。”桥因水而生,水因桥而和,它们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俨然相濡以沫的夫妻。离开水的桥,便成了无根之木,变得黯然失色。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没有水作伴的桥与日俱增,它们栖居于车水马龙的闹市,仿佛为生活立传的蟒蛇。这些被我们唤作“天桥”的桥梁,其实并不与天空连接,也没有那种恢弘夺目的气派,只建于交叉口、广场、铁路等人流密集处,供人们行走之用,因而也称“人行天桥”。
我很好奇“天桥”一词的出处,故特意到图书馆翻查史书,却一无所获。苦苦搜索,终于在某本地方志上有所發现,原来天桥起初是清代北京的一座桥。据《光绪顺天府志》记载:“永定门大街,北接正阳门大街,井三。有桥曰天桥。”这座桥本是供皇帝到天坛、先农坛祭祀时使用的,意为通天之桥,后几经修建,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被拆除。但“天桥”这个地名却一直留存下来,成为赫赫有名的宝地。 当年的天桥只让天子通行,桥的两端用木栅栏围起来,这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以致天桥被蒙上神秘的面纱。岁月更迭,当下的天桥变身为人皆共知的公共资源,承载的是老百姓喧嚣的日常,你看见它时不再陌生,也不再有君临天下的惊惧感,在天桥上俯瞰城市的繁华,恍如在天堂回望人间,别有一番感受。
作为土生土长的城市人,我对天桥有着说不明道不清的好感,它像时光隧道一样穿透生活的岔口,我甚至有一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在近郊打造一座天桥博物馆,分为悬挂式结构天桥、承托式结构天桥及混合式结构天桥三个展区。展品以天桥模型为主,辅以高科技VR演示,观众能逼真地体验天桥的建造过程。当然这只是我不切实际的幻想,若真有这样的博物馆,恐怕那时天桥已不复存在了。
天桥既然是人行的,那么必然会发生许多故事。小贩、乞丐、卖艺人等各色人等常年戍守桥上,没日没夜地为生计吆喝,他们虽身处底层,却从不卑躬屈膝。有一次在中山大道的天桥上,我见到了一个卖手机保护壳的男孩,他看上去不到二十岁,骨瘦如柴,却少年老成。我跟他说,想换个机壳,再贴个钢化膜。男孩说,三十五块吧。我看出他眼神里的不屑,因为同时询问他的还有三四个人。他忙得一塌糊涂,根本无暇理会我。待他忙完,已是黄昏时分,天桥上的路人行色匆匆,赶着回家吃饭。不知男孩是否饿了,忽然迸出一句:“你明天再过来行吗?”没等我回答,他已抓紧时间收拾货物和工具,视我如无物。我说,明天你还来吗?他愕然地瞥我一眼说,不知道呀,或许来,或许不来。人生就是这样的了,谁都无法预测未来,你知道将来的自己活成什么了吗?百万富翁?翩翩绅士?一切皆有可能。
从男孩身上,我捕捉到了对无常命运的另一种阐释:随遇而安。底层生活往往使一些人垂头丧气、意志消沉,如在困境面前归降外敌的兵卒。他们只把生存囚禁于牢固的铁笼,沮丧,颓废,屈服,缺乏抵抗困苦的拼劲,错失了很多力争上游的机遇。相反,男孩站在这群人的对立面,他遥望到自己或明或暗的未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将自身命运置若罔闻,却是大智若愚。在这群人还在郁郁寡欢、为生存忧虑之际,男孩已孤注一掷,越过阻挡前路的栅栏,奔往无止境的彼岸。
翌日我再次来到那座天桥,目的并不光是换手机壳,而是想印证男孩是否还会来。果不其然,男孩消失得无影无踪。听他旁边卖饰物的大婶说,男孩回家创业了,与朋友合伙开了家手机快修店,虽然规模不大,但总比在天桥上当小贩好。天桥给予他强大的支撑,磨炼他的韧性,更激发了他改变现状的动能。
深秋。黄昏。暮光照亮了天桥的每一角落。我仿佛看到了男孩厚实的身影,它随风而起,无惧阴霾,肆意奔放,向着或朦胧或清晰的远方出发。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重遇。
四
在我印象中,立交桥是城市的血管,在城市通行你很难绕开它。每座立交桥似乎都与繁华都市紧密绑定,正如唇与齿的关系。立交桥修建之初,便和“交通”牵绊在一起。
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内其他城市还没有修建立交桥的规划,广州已建起了全国第一座道路立交桥,据说当时是为了配合白云机场而建的。与一般立交桥截然不同的是,它采用下穿式环形布置,上层的中央设中空环形花岛,南北走向的汽车既可在下层穿越,也能通过桥两侧的引道通行。话说回来,我与大北立交已结下不解之缘。三十年来,我已记不清在这座立交通过了多少次,按每天两次算,总归有两万多次吧。次数的多少不能说明什么,但至少能确证时光给我留下的不只是嗟叹,还有偶然的美好。
不知为何,大北立交与我的相遇总是痛并快乐着,当中的缘由多半与暴风雨关联。暴风雨与上下班高峰期注定是一对欢喜冤家,比如临近下班,雨水和狂风便开始作祟,毫不留情地席卷而来。它们用眼睛凝视大地的纷繁表情,如远离俗世的旁观者,企盼着一场润泽灵魂的人间喜剧。若遇下雨天,广州许多低洼地方都会发生“水浸”(指水淹)。
孩提时喜欢听《落雨大》这首童谣,总是把落雨当成一种乐趣,水浸并不令人忧虑,直到长大后才恍然大悟,“水浸街”并不是艺术加工的产物,而是具象的存在。对于广州来说,水浸在往昔似乎成为常态,立交桥的水浸更是成为一代人的噩梦。著名的水浸胜地如岗顶、华南师大正门、京溪路口,曾一度成为城中佳话。雨果说过:“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在南方生活多年,我很能揣摩这句话的深意。
那场雨是在我坐上公交后骤然变大的,杀你一个措手不及。原本以为它不会下太久,因为天色并没有全黑,还透着些许霞光。我落下了心头大石。然而事情的发展永远与你的预期逆向而行,正当车子经过大北立交时,眼前所见简直把我吓呆了。在水漫金山的立交桥底,一辆辆汽车宛如航船,匍匐而行,司机生怕死火,时刻掌控着车速,唯恐积水吞噬了车子。暴雨没有怜悯积水的漫延而停下,反倒越下越疯狂,像趁火打劫的盗贼。公交上的乘客焦急万分,把头探出窗外四处张望,俨然一群被虚无囚禁的罪犯,呼吁着奇迹的诞生。谁料“屋漏偏逢连夜雨”,我坐的那辆公交因涉水太久,也死火了。此刻,司机忍不住发话,让乘客自行淌水离开。司机的决定让某些乘客恼火,有人说凭什么赶我们下车,司机说这是为你们着想,退水需时太长。过了半小时,司机接二连三地劝告乘客下车,却无一人响应。大家宁愿被时光绑架,却不肯放下身段,做一个当众划破脸面的坦荡者。
夜灯淹没了聒噪,大家似乎都习惯了活在水里,不舍得返回正常轨道。一个小时过去了,水潮渐渐退去,大北立交重又恢复了平静,并未遗落暴雨过后的印迹。我走下那辆公交,亦步亦趋,遥望沿途被雾霭笼罩的夜景,竟有种无法言说的陌生感,恍如隔世。
梁智强,笔名里翔,1980年代出生,畢业于广州大学中文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文学编辑。作品发表于《清明》《星星》《山东文学》《安徽文学》《小说月报·大字版》等期刊,诗歌作品入选《广东青年作家诗歌精选》,散文作品入选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现居广州。
责任编辑 袁姣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