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之桥

来源 :湘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360358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土地与土地被水分割了的时候,当道路与道路被水截断了的时候,智慧的人类伫立在水边:于是产生了桥。
   ……
   ——艾青《桥》
  一
   桥,一直活在无法抵达的远方,它们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悄然观照着时代的变迁。对于广州的桥,尽管我没有像摄影家一样,刻意地用镜头记录它们的风貌,但桥的群像早已映入脑际,这辈子也不会忘却。
   我对桥的情感始于童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广州的跨江大桥屈指可数,珠江桥、海珠桥、人民桥等桥梁构成了人们的交通深喉。我家在珠江北岸(广州人称为“河北”,珠江南岸即“河南”),逢年过节要到“河南”拜访亲戚。那时地铁还在图纸上,渡江只能乘公交车或轮船。在流水般的记忆里,我曾经坐过几回轮船,这些片段也随岁月流逝变得模糊。
   庆幸的是,桥永远横亘在我心中,仿佛一种莫名的信仰,抚慰复杂的生活肌理。某年春节,我和父母如常到草芳围亲戚家拜年,没料到公交车在海珠桥上抛锚,司机让我们在车上静候下一趟车。草芳围离海珠桥不远,父母本想走路过桥,我却死活不肯,为的只是在桥上多待一会儿。现在看来,这理由似乎有点无稽,却不无道理:桥上的风景裹狭着丰富的蕴涵,人哪怕耗尽一生,也难以读懂悟透。
   纵使走过许多城市的桥,总觉得广州的桥是最美的,这感觉可能夹杂着故土情怀,也可能是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真切体悟。每天往返于桥两端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停下来欣赏桥上风景的人却少之又少。我偶尔也会站在桥的人行道上,倚着久经风雨洗礼的深灰栏杆,沉思片刻,边倾听过桥者的脚步声,边观赏由渐趋模糊的回忆拼凑而成的景致,老城的生命瞬间复活并得以延续。
   衰老是桥无可避免的宿命。
   每座桥的一生必然会历经几次修葺,而这些修葺只能是表面的,更多的疮疤根本无法弥补。我错过了桥的过去,目睹的只是它们的老境,而更多的追忆是从接近霉变的老照片中获取的。在当下,我们或许不必接触这些老去的桥梁,特别是新的进城者,他们根本没有一步一脚印过桥的经历,桥留给他们的印象不过是死寂的陪衬品,可有可无。即便是对桥情有独钟的人,也只是把它们当作拍摄照片的背景,为喧嚣的城市生活增添些许浪漫感。
   我始终觉得,人和景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但我们在拍照时往往重人轻景,更有人认为,景是用来衬托人的。在这种观点的熏陶下,可想而知,谁会关注身边的风景呢?又有谁会留意它们所历经的沧桑命运呢?桥历经了辉煌时期,如今进入了颓败期,像风烛残年的老树,但它依然要承受更长一段时光的考验。在我们这代人离世时,它们依旧屹立不倒,身躯当然是经过修整的,外貌早已褪去了最初的模样,恍如有一种无形力量支撑着它们的永生。逝水年华,如烟如雾,后来者是否也存在一种淡然的怀旧情结,无悔地爱着这些孤独的灵魂呢?我不知道,却很想穿越时空,窥探一二。
  二
   老照片是记忆碎片的黏合剂,也是桥的终极栖居地,不以时空为转移。我认识一位老人,年逾八十,住在我家附近。我上下班经常能见到他,起初只是打照面时寒暄几句,后来得知他的兴趣是拍摄广州的旧物,我对他的敬佩油然而生。他并不像大多数老人那样,每天下棋跳舞度日。他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城市摄影师。似乎从未间断,他每天背着一部几近失灵的胶片相机,穿街过巷,步履沉重,若有所思。他的任务是拍摄广州所有即将消失的风景。许多人不能理解他,觉得他这把年纪大可不必如此,应该享受天伦之乐才对。老人的一句话让我心生敬意:“再不抓紧拍,以后就没有啰。”他说这话时愁容满布,心里装满了泪水,似乎这些旧物是他生命的全部。老人还说,他喜欢拍广州的桥梁。
   就在某个周末,我走进了老人的住地。逼仄、凌乱、简朴,是我的第一印象。客厅里、房间里满目皆是堆积如山的相簿,散发着浓浓的年月沉淀的霉味,普通人可能随时待不住,逃之夭夭。难以想象,老人已经在此住了二十多年,冲晒照片所花的钱占了他过半的积蓄。
   老人热情地招呼我,他说我是唯一的客人,自从儿女出国后,他已很少与人交流,别人总把他当成异类。他激动地指着那些发黄的照片说:“这是1963年的珠江桥,这是1983年的珠江桥,这是1992年的人民桥……我拍这些照片时你还没出生吧?”我点头。“像你这样的年轻人不多,我希望今后有更多人做这件事!”老人长叹一声,淤积多年的苦闷瞬间化为乌有。因为他找到了知音。老人说,他一生最引以为豪的是,为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留下历史影像。
   一生人只做一件事。是什么力量驱使着老人呢?老人的回答是自我觉悟。在他退休那年,广州的桥已被列入他的拍摄计划。同一座桥,每天都发生着微妙变化,老人无惧风雨,坚持不懈地拍摄了大量关于桥的照片。他以年份标注,把照片装进不同的相簿,偶尔翻阅回味。他有一种预感:桥只有被定格,才能保留历久弥新的魅力。
   时移世易,我们离那些桥梁渐行渐远,它们忽明忽暗的身影,让许多贪新忘旧的人望而却步。老人的一举一动给我的启示不仅仅是暂时的,更是永恒的。我不确定将来他的摄影作品会否载入史册,但必定会成为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指向,闪耀于曼妙旷远的城市星空。
  三
   自古至今,桥和水都是相生的关系。《说文解字》对桥的释义为:“桥,水梁也。水梁者,水中之梁也。”桥因水而生,水因桥而和,它们的命运始终紧密相连,俨然相濡以沫的夫妻。离开水的桥,便成了无根之木,变得黯然失色。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壮大,没有水作伴的桥与日俱增,它们栖居于车水马龙的闹市,仿佛为生活立传的蟒蛇。这些被我们唤作“天桥”的桥梁,其实并不与天空连接,也没有那种恢弘夺目的气派,只建于交叉口、广场、铁路等人流密集处,供人们行走之用,因而也称“人行天桥”。
   我很好奇“天桥”一词的出处,故特意到图书馆翻查史书,却一无所获。苦苦搜索,终于在某本地方志上有所發现,原来天桥起初是清代北京的一座桥。据《光绪顺天府志》记载:“永定门大街,北接正阳门大街,井三。有桥曰天桥。”这座桥本是供皇帝到天坛、先农坛祭祀时使用的,意为通天之桥,后几经修建,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被拆除。但“天桥”这个地名却一直留存下来,成为赫赫有名的宝地。    当年的天桥只让天子通行,桥的两端用木栅栏围起来,这是一种权力的象征,以致天桥被蒙上神秘的面纱。岁月更迭,当下的天桥变身为人皆共知的公共资源,承载的是老百姓喧嚣的日常,你看见它时不再陌生,也不再有君临天下的惊惧感,在天桥上俯瞰城市的繁华,恍如在天堂回望人间,别有一番感受。
   作为土生土长的城市人,我对天桥有着说不明道不清的好感,它像时光隧道一样穿透生活的岔口,我甚至有一种天马行空的想法:在近郊打造一座天桥博物馆,分为悬挂式结构天桥、承托式结构天桥及混合式结构天桥三个展区。展品以天桥模型为主,辅以高科技VR演示,观众能逼真地体验天桥的建造过程。当然这只是我不切实际的幻想,若真有这样的博物馆,恐怕那时天桥已不复存在了。
   天桥既然是人行的,那么必然会发生许多故事。小贩、乞丐、卖艺人等各色人等常年戍守桥上,没日没夜地为生计吆喝,他们虽身处底层,却从不卑躬屈膝。有一次在中山大道的天桥上,我见到了一个卖手机保护壳的男孩,他看上去不到二十岁,骨瘦如柴,却少年老成。我跟他说,想换个机壳,再贴个钢化膜。男孩说,三十五块吧。我看出他眼神里的不屑,因为同时询问他的还有三四个人。他忙得一塌糊涂,根本无暇理会我。待他忙完,已是黄昏时分,天桥上的路人行色匆匆,赶着回家吃饭。不知男孩是否饿了,忽然迸出一句:“你明天再过来行吗?”没等我回答,他已抓紧时间收拾货物和工具,视我如无物。我说,明天你还来吗?他愕然地瞥我一眼说,不知道呀,或许来,或许不来。人生就是这样的了,谁都无法预测未来,你知道将来的自己活成什么了吗?百万富翁?翩翩绅士?一切皆有可能。
   从男孩身上,我捕捉到了对无常命运的另一种阐释:随遇而安。底层生活往往使一些人垂头丧气、意志消沉,如在困境面前归降外敌的兵卒。他们只把生存囚禁于牢固的铁笼,沮丧,颓废,屈服,缺乏抵抗困苦的拼劲,错失了很多力争上游的机遇。相反,男孩站在这群人的对立面,他遥望到自己或明或暗的未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将自身命运置若罔闻,却是大智若愚。在这群人还在郁郁寡欢、为生存忧虑之际,男孩已孤注一掷,越过阻挡前路的栅栏,奔往无止境的彼岸。
   翌日我再次来到那座天桥,目的并不光是换手机壳,而是想印证男孩是否还会来。果不其然,男孩消失得无影无踪。听他旁边卖饰物的大婶说,男孩回家创业了,与朋友合伙开了家手机快修店,虽然规模不大,但总比在天桥上当小贩好。天桥给予他强大的支撑,磨炼他的韧性,更激发了他改变现状的动能。
   深秋。黄昏。暮光照亮了天桥的每一角落。我仿佛看到了男孩厚实的身影,它随风而起,无惧阴霾,肆意奔放,向着或朦胧或清晰的远方出发。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重遇。
  四
   在我印象中,立交桥是城市的血管,在城市通行你很难绕开它。每座立交桥似乎都与繁华都市紧密绑定,正如唇与齿的关系。立交桥修建之初,便和“交通”牵绊在一起。
   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内其他城市还没有修建立交桥的规划,广州已建起了全国第一座道路立交桥,据说当时是为了配合白云机场而建的。与一般立交桥截然不同的是,它采用下穿式环形布置,上层的中央设中空环形花岛,南北走向的汽车既可在下层穿越,也能通过桥两侧的引道通行。话说回来,我与大北立交已结下不解之缘。三十年来,我已记不清在这座立交通过了多少次,按每天两次算,总归有两万多次吧。次数的多少不能说明什么,但至少能确证时光给我留下的不只是嗟叹,还有偶然的美好。
   不知为何,大北立交与我的相遇总是痛并快乐着,当中的缘由多半与暴风雨关联。暴风雨与上下班高峰期注定是一对欢喜冤家,比如临近下班,雨水和狂风便开始作祟,毫不留情地席卷而来。它们用眼睛凝视大地的纷繁表情,如远离俗世的旁观者,企盼着一场润泽灵魂的人间喜剧。若遇下雨天,广州许多低洼地方都会发生“水浸”(指水淹)。
   孩提时喜欢听《落雨大》这首童谣,总是把落雨当成一种乐趣,水浸并不令人忧虑,直到长大后才恍然大悟,“水浸街”并不是艺术加工的产物,而是具象的存在。对于广州来说,水浸在往昔似乎成为常态,立交桥的水浸更是成为一代人的噩梦。著名的水浸胜地如岗顶、华南师大正门、京溪路口,曾一度成为城中佳话。雨果说过:“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在南方生活多年,我很能揣摩这句话的深意。
   那场雨是在我坐上公交后骤然变大的,杀你一个措手不及。原本以为它不会下太久,因为天色并没有全黑,还透着些许霞光。我落下了心头大石。然而事情的发展永远与你的预期逆向而行,正当车子经过大北立交时,眼前所见简直把我吓呆了。在水漫金山的立交桥底,一辆辆汽车宛如航船,匍匐而行,司机生怕死火,时刻掌控着车速,唯恐积水吞噬了车子。暴雨没有怜悯积水的漫延而停下,反倒越下越疯狂,像趁火打劫的盗贼。公交上的乘客焦急万分,把头探出窗外四处张望,俨然一群被虚无囚禁的罪犯,呼吁着奇迹的诞生。谁料“屋漏偏逢连夜雨”,我坐的那辆公交因涉水太久,也死火了。此刻,司机忍不住发话,让乘客自行淌水离开。司机的决定让某些乘客恼火,有人说凭什么赶我们下车,司机说这是为你们着想,退水需时太长。过了半小时,司机接二连三地劝告乘客下车,却无一人响应。大家宁愿被时光绑架,却不肯放下身段,做一个当众划破脸面的坦荡者。
   夜灯淹没了聒噪,大家似乎都习惯了活在水里,不舍得返回正常轨道。一个小时过去了,水潮渐渐退去,大北立交重又恢复了平静,并未遗落暴雨过后的印迹。我走下那辆公交,亦步亦趋,遥望沿途被雾霭笼罩的夜景,竟有种无法言说的陌生感,恍如隔世。
   梁智强,笔名里翔,1980年代出生,畢业于广州大学中文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文学编辑。作品发表于《清明》《星星》《山东文学》《安徽文学》《小说月报·大字版》等期刊,诗歌作品入选《广东青年作家诗歌精选》,散文作品入选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现居广州。
  责任编辑 袁姣素
其他文献
“通过失去,我们联系在一起。”   聂小云写在本子上、现在看来仍充满悖论又富有哲理的这句话,对于十二岁在读小学四年级的我,无疑是太过深奥。而写下这样莫名其妙的话的她,却比我还小半岁。直到那个特殊的日子到来,这句话又恰好用来比喻她与我之间的那份纯洁、短暂又深远的友谊。那是我人生收获的第一份友谊。是在我痛苦不堪的情况下得以确认的。   刚开始,我并不承认她是我朋友。后来有点像地下党,电影里演的,叛
期刊
这次出差,要去的城市是哈尔滨。她在南方生活惯了,正值冬天,想起天寒地冻的北方冰城,脏器似灌入一股冷风,腿肚子忍不住打哆嗦。她收拾行李时,他坐在床沿默语不言,看她一件一件往黑色拉杆箱塞东西,面霜、牙具、洗面乳、充电器和换洗的衣物。行李箱塞满了,她拉紧银色金属拉链,心还悬着,总觉得少带了什么。她默念清单,该带的似乎都带了。   半个月前,她就开始准备出差的各类物品,加长加厚的羽绒服、棉裤、长筒靴、毛
期刊
二月兰  “二月兰是开在黑墨油浸的泥土上的。”  写出成名作《二月兰》前,谢璞已是一个崭露头角的青年作家。但他仍坚持每年至少有半年在家乡体验生活。他说他忘不了他的恩师周立波,忘不了恩师的严格要求,忘不了恩师的良苦用心。那时,省文联的所有作家都被周立波主席一挥手,“赶到”农村去了。举家搬迁,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正的与农民打成一片。手拉手,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许多年后,他说起那时的生活,仍然是无限的
期刊
1 祖父   弥留之际,祖父回首一生,一辈子干过的大事像马儿般在他意识里闪回。他疲惫的脑袋枕在艾草枕上,苦艾的气息弥漫到暮色中。面前现出一个向下的缓坡,黄昏辽阔,往日就这么一匹马接一匹马跑过去,清晰又遥远。   首先走来的是一头黄牛,祖父认出那是福高家的牛,黄牛被福高用扁担打了屁股,愤而离家出走,六天五夜,福高一家遍寻不着,祖父掐指算出牛在西北角山上,傍一棵大树。接着出现一面着了火的板壁,祖父
期刊
我去张掖,并非受之于丹霞地貌绮丽风光的蛊惑,而是受之于史永平对葫芦画的和葫芦园的大肆渲染的引诱。在他的不断提及中,我突然就萌生出前往现场一探究竟的念头。丹霞地貌,远非稀缺之物,天南地北并不鲜见,只是有的蹲坐于水边,有的高耸于风口,经长年累月风霜雪雨的作用,相貌与气质略显不同罢了。张掖地处与西域的接壤地带,其丹霞地貌的形成,无疑是风的功劳。它不但以辽阔博大著称,而且像杂色布一样,呈现出纵横交错的五种
期刊
雨刮器  挡风玻璃上的溪流  淹没了世界,雨刮器开合着  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在黑暗无边的原野上或山林里  氙气大灯劈出道路,又被暴雨覆盖  雨声浩大,它多么微小  不能拨开黑暗犹如一只蜜蜂  不能进入透明:它在窗玻璃上嗡鸣  因而听起来更像哀恸  可它如此强力的节奏,甚于  西绪福斯的循环,从反复的遮蔽中  顽强拨出一片片视野  烟鬼  对你的爱,像吸烟上了瘾  戒不了了也不想戒  一想戒就会有
期刊
三个月,她要请三个月假,年后开始。  汪美霖在赵总办公室,把核磁共振成像的片子摊在桌上,颈椎一节节灰黑相间如云梯,一级级崎岖而下。那片子暴露了汪美霖皮肉包裹的内在,比赤裸更赤裸,是那种直面肉身必死的一无遮掩。看到了对方的骨架,不能不想到眼前人将会是一堆白骨。汪美霖让赵总看这片子,真的是豁出去了,因为作为一个即将半百的女人,她最不愿意的就是提醒眼前的男人,在她温暖丰腴的肉身里,藏着这么一副森森白骨,
期刊
春日葬礼  作为花事,它或许死亡  梵音藏于深山大庙  在山门口,负氧离子随水车断裂  水车随潮汐轮回  所谓道法自然,已布谷鸟般苏醒  前奏已经拉开序幕  年轻的牛精神抖擞,头戴大红花  像新郎倌埋头耕耘着  留下那些不知所云的图案  初醒的田  奋不顾身投入了绿茵茵的花海  杀公鸡烧纸钱焚香  燃放鞭炮  斗笠蓑衣表演着农耕文明  禾花鱼是梯田之子  禾花鱼米与冷水情同手足  长翅膀的速度  
期刊
草垛  送走金黄的稻穗  草垛  仍忠诚地守护脚下的土地  她梦见  自己变成了丰茂的蘑菇  像伞  撑起乡村的寂寞  农家孩子  在她的世界嬉闹  做家家  捉迷藏  ……  累了  倚着她  望着蓝蓝的天  谁是谁的门面  高楼衬托她的气质  车辆渲染她的妩媚  攒动的人头  是她心中不老的期盼  门面托举世界  世界拥抱门面  证件是通行的门面  衣服是身体的门面  阳光是大地的门面  我是
期刊
漂泊在外,家乡的很多人事都疏离了,后来就更不想靠近,宁愿放在记忆里。比如,春节拜年这个事,常为去哪家纠结半天。   春节的头几天,我下决心对弟弟说,我们该去一趟二姨家了。我们兄弟在二姨和姨夫去世后已多年未去那里了,表哥们却未在意过,每年春节都来看望我父母,如今只剩下母亲这个小姨,大姨也已去世了。弟弟说,是的是的,应该要去,明天就去吧!   到二姨家只有三十来分钟的车程,沿着一条清澈的河流蜿蜒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