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上的动物世界

来源 :收藏界·古文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种青铜动物造型千姿百态,十分华丽,凝重中又蕴含着神秘,仿佛把人们带到了3000年前的动物世界。这些接近动物原形的酒器以尊为主,采取写真与实用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巧妙地利用了动物的各个部位,独具匠心地实现了酒器的实用功能和艺术的美观效应。
  眉县出士的西周盠驹尊
  驹尊昂首挺胸,竖耳垂尾,背有可以开合的小兽钮盖,腹两侧和盖钮上饰涡纹和云纹组成的圆形图案,剪鬃束尾,稚气十足,活泼可爱。
  岐山出土的西周牛尊
  牛尊独具匠心,牛伫立、伸颈、翘首,双眼圆睁,张耳抱角,做吼叫状。体中空浑圆,四腿粗壮,威武而温驯。
  牛鼻作流,呈鸟喙下颌状。尾卷成半环状。背上开方口并置盖,盖面上铸虎钮。虎昂首、竖耳、扬尾,长脊下压,四腿发达有力,体微后缩,欲做扑攫势,生动地表现了猛虎搏击前的瞬间形态。
  宝鸡茹家庄出土的西周鱼尊
  鱼尊做鲤鱼形,通长28厘米。鱼身肥硕,形象逼真,通体线雕鱼鳞纹。鱼口微张,下唇口沿处有一穿孔,两侧鱼鳃上各饰一简化窃曲纹。背上有长方形口,上置盖,并利用鱼鳍做成盖钮;钮两侧各装置一小铜环。盖面两侧各有一线雕鱼纹,边沿各有一龙纹,两龙头在盖体前部边沿交会。
  除上述鱼尊外,还出土了青铜虎、青铜犬、青铜鹿、青铜鸟形器盖等。
  宝鸡茹家庄出土的西周大鸟尊
  宝鸡茹家庄国1号墓出土两件形态雷同、大小相异的三足鸟形鸟尊。大鸟尊通长31.2厘米,体形硕大丰满,昂首钩喙,凝目远望,三足鼎立,足跟处肌肉隆起,尾做长方形,两侧呈阶梯状。鸟身中空,背部开长方形孔,孔口上有盖。
  宝鸡茹家庄出土的西周貘尊
  宝鸡茹家庄国2号墓出土的貘尊,因器形此前未见有报道和著录参照物比较,而尊方盖内有铭文:“白(伯)匄井姬用盂鏙”,故发掘报告中以“井姬盂鏙”称谓。
  貘在史书中虽有载,但是否存在过这种动物?生物学家杨钟健与地质学家刘东生早年曾对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兽骨进行科学鉴定,除牛、马、羊、犬等4种家畜外,还发现了一件貘的左右下颚骨。
  由于发现数量较少,尚不能确定是本地所生还是外来物种。尽管如此,这依然是学术上的一种探讨,尚不能改变人们对貘这种梦幻怪兽的想象。
  周原出土的西周折觥
  扶风西周微氏家族窖藏出土了一件巧夺天工的酒器折觥。其整体像一只又肥又大的绵羊,羊角曲卷,鼓目有神,巨口露齿,隆鼻卷尾。折觥这种形象的动物在现实中也是不存在的,它也是人们神兽崇拜观念的体现。
  鸡石鼓山出土的西周大牺尊
  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地,一对造型相似、大小有别的神兽牺尊破土而出,给本来就十分神奇的青铜器动物世界披上了一层更加诡秘的外衣。这件神兽是鹿的犄角、羊的面孔、兔的嘴巴、狗的爪子,即所谓的“四不像”。
  这件大牺尊构思奇特,浓缩多种动物特征于一身,浑然一体,铸造华丽,充分体现了商周先民神兽与图腾崇拜观念,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和艺术观赏价值。
  宝鸡茹家庄出土的西周青铜虎
  青铜虎通长20厘米,耳竖眼鼓,虎足前蹬后弓,做扑攫状。通体饰重环纹。特别是虎口衔一小虎,小虎头向上,眼突出,口大张,惊恐挣扎的姿态让人有点毛骨悚然!这种生动的造型,在青铜器中实为罕见。
  宝鸡茹家庄出土的西周青铜犬
  青铜犬体形较小,通体素面。两耳直竖,口大张,尾上翘,比例匀称。
  宝鸡茹家庄出土的西周青铜鹿
  青铜鹿体形较小,通体素面,体表光亮,呈青灰泛白色,两耳竖立,三叉鹿角,无眼无嘴,四足蹄前倾,前两足蹄稍内翻,显得十分温驯。
  宝鸡竹园沟出土的西周鸭形铜饰
  宝鸡竹园沟13号墓出土了两件形制、大小一样的鸭形铜饰。鸭子长喙,颈前伸,翅微张,似十分悠闲自得地在水中浮游。
  竹园沟7号墓还同时出土了造型生动的牛面饰方泡、虎面饰方泡和兽面铜冠、兽头车辕饰,这些虽是独立的片状高浮雕造型,但动物头部主体更加突出。
  宝鸡纸坊头出土的西周双耳方座簋牛首
  宝鸡纸坊头出土的一件双耳方座簋上的牛首高昂,牛角翘立,两耳侧竖,吻部突出。更为奇特的是牛头上有一恶虎盘卧,虎裂口竖耳,口衔牛首,令人有点毛骨悚然。
  青铜爬龙
  通长60厘米,重19公斤。龙头较大,腰部下垂,尾上卷,做爬行状。
  扶风出土的西周S形巨型爬龙附着在青铜器上的各种圆雕动物造型,这些动物主要附着在器物的附耳上或器盖的钮等部位上,烘托出器物的华丽、凝重和神秘,以牛、羊首最多,其次是鸟。
  宝鸡竹园沟出土的西周伯格卣羊首
  竹园沟伯墓地共出了兩件造型华丽的伯格卣,提梁中部有对称两牛首;提梁与卣体衔接处是羊首,羊犄角弯卷高突,给人以吉祥温驯之感。
  眉县杨家村出土的西周逨盉上的虎
  眉县杨家村出土的西周逨盉造型别致,用虎链接器身与器盖,虎做向上爬行状,头歪向左侧,尾上卷,显现出很强的动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西周匜上的龙形鋬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西周铜匜,鋬上的龙做向上攀登姿势,十分生动。
  宝鸡茹家庄出土的西周刖刑守门方鬲上的龙形神兽
  茹家庄出土的西周刖刑守门方鬲,四角隅各铸一向上攀登、回首顾盼的龙形神兽。
  扶风馆藏西周盉上的凤首流
  扶风博物馆藏西周盉上的凤首流,高冠鼓目张嘴,饰以羽毛,显得特别生动。
  眉县杨家村出土的西周逨盉上的凤鸟盖装饰在青铜器上的各种动物花纹
  杨家村西周逨盉上的凤鸟形器盖,凤鸟通体似浮于水中,昂首张翼,喙微卷曲,颈部羽毛丰满。
  周原博物馆藏西周双耳簋上的鸟   周原博物馆藏双耳簋上的凤鸟,昂首挺胸,喙微卷曲,垂珥作鸟足,构思奇妙生动。
  宝鸡石鼓山出土的西周夔纹禁上的夔龙纹
  各种动物纹一直是中国青铜器纹饰的主体,特别是龙纹包括夔纹使用得极为普遍和突出,这是古人图腾与神兽崇拜观念的反映。宝鸡石鼓山出土的西周铜禁上的夔龙纹。
  眉县杨家村出土的西周逨盉上的变形夔龙纹与蟠龙纹
  杨家村西周 盉腹部的主体纹饰也是由夔龙纹、蟠龙纹组成,这些夔龙纹的时代已到了西周晚期。
  周原博物馆藏西周圆鼎上的夔龙纹
  或昂首阔嘴、曲体卷尾,或回首盼顾、尾部合体,这是西周早期夔龙纹的典型特征。周原博物馆藏圆鼎上的夔龙纹。
  眉县杨家村出土的西周单五父方壶上的龙纹
  在西周中期铜器上运用很广泛。眉县杨家村西周单五父方壶的腹部就是以半浮雕的双身龙纹为主,并辅以多条身躯相交的龙纹。
  扶风出土的西周簋上的大凤鸟纹
  其次是凤鸟纹最为流行。传说中凤为群鸟之王,被商周先民所尊崇,并被大量運用在青铜器装饰上。扶风出土的西周簋腹部与盖上的大凤鸟纹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
  宝鸡太公庙春秋秦公鎛上的夔龙纹
  宝鸡太公庙发现的春秋秦公鎛上的夔龙纹,是春秋秦器的代表作,说明夔龙纹在春秋时依然很流行。
  周原博物馆藏西周尊腹上的高冠长尾凤鸟纹
  尤其是周原博物馆藏西周大口尊上的高冠长尾大凤鸟,华丽夺目,虽在同一个器物上,但下腹与颈部的凤鸟形状区别很大。
  宝鸡西高泉出土西周壶上的凤鸟纹
  宝鸡西高泉春秋秦墓出土的西周铜壶上的凤鸟相背回首,形象生动。
  竹园沟13号墓出土的西周兽面纹双耳方座簋上饰高浮雕兽面,两尖角高挑,目圆鼻隆,显得神秘而又狰狞。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西周方鼎上的变形凤鸟纹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收藏的一件西周早期方鼎上的变形凤鸟纹又是另一种风格,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
  宝鸡竹园沟出土西周双耳方座簋上的高浮雕兽面饰纹
  除此之外,还有比较贴近现实生活的虎纹、牛纹、象纹、鹿纹、兔纹、蛇纹、龟纹、蟾蜍纹、鱼纹、蝉纹以及种种变形兽面纹等等,在西周青铜器上也时能看到,使得青铜器中的这个动物园更加丰富多彩。
其他文献
收藏界称“金石墨拓”为“黑老虎”。金,特指古代青铜器;石,为古代石刻或碑文。传拓技艺就是用墨和宣纸把古代文物艺术品上所展示的纹饰和文字完整的克隆下来,以便于研究和观赏。在照相术没有出现之前,要记录一件器物的所有数据,除了用临摹画,没有其它的办法,画再逼真也是有误差的,只有传拓,能一比一的复制真器,传拓技艺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途径,这也算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伟大发明。传拓技艺没有被当今摄影術的普及泛烂
期刊
中国历代佛教造像,最喜东魏北齐的,欣赏它。北齐是不怎么让人喜欢的一个王朝,历代皇帝都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杀人成性,高洋皇帝,不杀人就喝不好酒,听惨叫比听歌舞受用。很奇怪的是任何一个皇帝都崇拜佛陀。北齐很血腥,虽然比五胡乱华好些,艺术却很发达,这是让人想不到的,可能和帝王的穷奢极欲有关系吧。邺城发觉了一座塔基,那塔基就有1500平方米!  北齐的佛像动作单一,但是从不让你感觉枯燥。因为他的动感在于它
期刊
3月4日,国务院颁发了今年第17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第四项第七条规定:“制定鼓励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政策措施。指导和支持城乡群众自治组织保护管理使用区域内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励向国家捐献文物及捐赠资金投人文物保护的行为。对社会力量自愿投入资金保护修缮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可依法
期刊
1970年10月,在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唐长安城兴化坊内,发现唐代窖藏一处。在两个高65厘米、腹径60厘米的巨瓮和一件高30厘米、腹径25厘米的大银罐中,贮藏了金银器、玉器、宝石、金石饰物、金银货币、银铤、银饼和药材等干余件。其中金银器物达265件,是唐代金银器的一次空前大发现。  金银器中,饮食器有碗、盘、碟、杯、壶、羽觞等130件,药具有锅、盒、铛、瓿、石榴罐等49件,盥洗器有罐、盆、水器等14
期刊
西夏,国名是大夏,简称夏,源于地名夏州(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南),自称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西朝、亦有河西之称,因位于中国地区的西北部,史称西夏。是中国唐宋时期由党项族李氏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唐朝封定难节度使、夏国公,西平王,赐李姓,世代割据相袭五百多年,到宋代时建国称王。其统治范围在今宁夏,甘肃西北部、青海的东北部、内蒙古的阿拉善、鄂尔多斯以及陕西北部的部分地区,盛时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
期刊
嘉德四季第56期·迎春拍卖会推出《书·品一于右任的笔墨春秋》专场,囊括于右任先生法书、楹联100余件,全面展现先生在诗文书法方面的精深造诣,尤其是他晚年所一以贯之的“标准草书”,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浑成朴茂,韵味无穷。  于右任先生(1879-1964),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我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早在他的青年时代,就倡言革命,反抗清廷。1906年,他在日本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先后在上
期刊
摘要:公认为现存世间最广为人知、最具影响力之巧雕珍品,乃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清代“翠玉白菜”,因年前再度荣膺民间票选国宝之首,令越来越多国人引以为荣,而其深不可测的无形张力,势必进一步扩大玉石巧雕市场的需求,促使更多世人意识到巧雕艺术品的存在及收藏价值。  按语  中国巧雕艺术,独步天下。优秀的天然玉石乃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珍贵结晶,当它与艺术家的巧思与巧夺天工的技艺结合,就产生了天人合一的结果——雕刻艺
期刊
战国晚期至汉代,镂空雕刻的龙纹玉环、玉璧、玉瑗(以下简称玉环)数量算不上多,但雕刻十分精美、传神,件件都是精品。从造型上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不分区镂雕玉环、玉瑗  这种不分区的镂雕玉环,有的雕刻龙纹和螭龙纹,有的雕刻龙凤纹,有的雕刻龙凤兽纹。山东临淄商王村齐国墓、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徐州汉墓等都有出土,多用组玉佩的组件。从馆藏玉器看,这种玉环青玉的较多,白玉相对较少。  玉环  本为古
期刊
2014年6月22日,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可以说是名闻天下。其实还有比古老的丝路更要早几千年的贸易通道值得我们去了解,这就是“丝绸之路”的前身——“玉石之路”。  2002-2003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CCTV联合组织科考队,就“玉石之路”探源进行了一次科学考察,他们进入大
期刊
中国古人将玉石视为最珍贵的材质,远远超过金银铜铁。早在新石器时代,制作玉器和石雕的技术已相当成熟和精良。对玉石的喜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时至今日,中国人依然对玉石情有独钟。早期玉石多用作礼器(例如玉璧和玉琮)、饰物、小型雕刻品以及各类兵器。玉石质地坚硬,因此新石器时代常以玉刀为武器,不过玉刀通常用作官阶或军衔之象征。  近日,佳士得拍卖公司在拍卖会上拍出几件国外收藏家收藏的高古玉,国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