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西夏古陶瓷

来源 :收藏界·古文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_10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夏,国名是大夏,简称夏,源于地名夏州(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南),自称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西朝、亦有河西之称,因位于中国地区的西北部,史称西夏。是中国唐宋时期由党项族李氏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唐朝封定难节度使、夏国公,西平王,赐李姓,世代割据相袭五百多年,到宋代时建国称王。其统治范围在今宁夏,甘肃西北部、青海的东北部、内蒙古的阿拉善、鄂尔多斯以及陕西北部的部分地区,盛时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接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国土面积达八十万平方公里,人口三四百万,与宋,辽,金先后三分天下。1227年被元朝成吉思汗所灭。西夏人彪悍好斗,又全民皆兵,与元军战斗异常激烈,以至城毁族亡,能留下来的文物稀少而珍贵。兴盛五百年,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很长寿的王朝,是受到黄河几字湾的护佑?还是党项族有什么特殊的生存法则?现在鄂尔多斯乌审旗就在黄河几字湾,西夏早期以乌审旗南的白城子(两晋时期称统万城,唐宋时期称夏州)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东北不远处,就是西夏早期王族墓地,西夏国王李元昊的爷爷李继迁以前的数代王公都埋在这里。在其周围还发现很多西夏遗址和遗物。所以乌审旗就是西夏党项李的发祥地,值得人们去探寻。这里发现的文物有很多种:图1无法识读的西夏文印,图2是各式西夏陶瓷。在这里发现的陶瓷器,很多是灵武窑产品,还有一些有明显西夏特征,但胎釉不同,从发现地点和数量推测另有大窑址,应该在武威和内蒙古,期待收藏爱好者能早日发现。中国历史中很少提及西夏历史,中国陶瓷史也一样没有提到西夏瓷。一直到一九八零年左右发现灵武窑,经过国家正规发掘,得到很多有价值的标本资料;奠定了西夏瓷研究的基础,确立了西夏瓷器在中国陶瓷界的地位,开启了西夏瓷收藏研究的大门,激发了收藏界对它的热情,于是在民间搜集到很多有价值的完整瓷器,填补了国家博物馆多残器的缺憾。现在民间收藏不可轻视,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势头,席卷了整个大地,并持续了三十多年。从建国到现在遗散在民间的文物,和前所未有的国家大开发,大基建挖出的文物、还有几乎挖完了中国历代的墓葬所出土的文物,大都收藏在民间。国家提倡民间收藏,却没来得及修改落后的《文物法》,又因國门大开,部分文物轻松流失到国外,成为中国人民的一个痛点。西夏瓷器也一样,民间发现的东西也在流失,有四十多公分的大剔花扁壶,直径一米多的大鱼盆,六十多公分的剔花梅瓶,近四十公分白色花口瓶,这些放在博物馆里都是震撼人心,颠覆三观的东西,能激发人民的自豪感,自信心和爱国情怀,可惜不知所踪,希望能光明正大的走人人民的视线。如今遗留在民间的西夏瓷器还有很多,希望更多人能认识和保护它。怎样快速认识西夏瓷器,并能在众多真真假假的市场上发现并拥有它。我把多年积累的经验说一说。首先从网上搜集西夏瓷,看它们有哪些器形和色彩。常见的有盘,碗,瓶,罐等。颜色有黑,白,黄,褐等。这和人们日常的颜色观念不一样,黑中泛着微微灰青,白中泛着微微陈黄,褐色微微泛着棕红,多看多想在心中形成大概印象,在现实生活中见到类似东西,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样就能简单的认识西夏瓷器了。接下来就要近距离观察它的胎釉,内蒙古发现的胎色大都为米黄色,胎质坚硬,稍显疏松,口和底露胎。这些瓷器的窑址应该在内蒙古,准确地点尚未找到,生产时间可能比灵武窑早。当时西夏有很多瓷窑,由东到西,从内蒙到灵武再到武威,胎色由浅到深,从米黄到浅香灰。还有共同的特点是,有流釉痕,小乳凸点,深爆釉点,个别窑粘痕,露胎处有零星釉斑,指痕。这些都是当时工艺留下的特征,造假往往是追求完美,弄巧成拙。西夏人可能习惯用无釉陶瓷,把露胎不认为是难看,或者因胎色太亮丽?釉色太单调?总之喜欢露出胎色:如施釉不到底,半釉,口唇露胎,深弦纹等。把露胎工艺发挥到极致,就是剔刻花,色彩简单,黑白分明,形成西夏瓷粗犷靓丽的风姿,象绘画一样展现丰富多彩的吉祥内容。富贵有余用牡丹、莲花、菊花、石榴、梅花、葵花、鹿、鱼等表现。边框纹有世界最原始多见的,水波纹、云纹、山纹、回曲纹等。水波纹是西夏瓷器重要的特征,用长短不一的无数弧线等距离划出扇形,再把多个扇形巧妙叠加形成水波荡漾的灵动感,这是西夏少数民族特有的纹饰,可能西北缺水,渴望水多而流行。西夏花纹多见缠枝,串枝,与中原折枝,单朵花有些区别。与当时人烟稀少,物质匮乏,所以向往团结,喜亲好客,祈求流连延绵有关。鉴定西夏瓷器,要学会望、闻、问、切,综合判定真假和年代。“望”器形和底足必需符合时代特征,西夏瓷器的底足有削足时留下的波纹,底足中心有窑具留下的痕迹,形成不同纹理,象胎记的感觉。耳系大都宽窄相同,上面有数量不等的竖弦纹,上宽下窄不到西夏,越迟耳系形状越丰富多姿。“闻”有无异味,要有古器物特有的味道。“问”主人该器物的来历,问器物回答的声音(轻敲发出的声音)古老憔悴疏松的声音,经历千年以上自然老化的瓷器,造假永远出不来的声音。“切”是用手摸古瓷的柔滑绵润感,胎纹,釉乳凸等。在显微镜下看,老化程度非常严重,胎釉都出现粉化现象,泛出很淡的乳白色,釉面细碎颗粒状,表面气泡大都破裂成微小的坑点,完整气泡反射紫金色光。总之要多看老器物,反复上手琢磨,总结经验。因西夏瓷器存世量非常少,完整器物异常珍贵,所以假货充斥市场,真品难得一见,假残的剔刻花瓷器已经卖到博物馆,可见造假之高明。所以鉴赏西夏瓷器,一定要打破自己的成见和固执,千万不能自以为是,要虚心接纳,博采众长,多与有真品的藏家交流,不断提高自己。最终得到鉴藏西夏瓷器的目标。
其他文献
在玉器进入世俗化社会之前,佩饰类玉器作为王室控制和垄断下的产物,它兼具着供贵族阶层王孙公子佩挂、装饰、赏玩、馈赠及礼仪等多种功能与作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佩饰玉器代表着某个时代玉器雕琢的最高水准,也是该时期社会文化信仰和生产力发展的一个缩影。  商王朝尤其是商代晚期200多年的时间里,那些造型生动、数量众多的佩饰玉器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我们以建国后考古发掘的商代晚期墓葬中的玉器为例:在河
期刊
白釉双龙耳瓶2.7厘米 口径10厘米底径10.9厘米唐代  瓶盘口,细长颈,溜肩,腹部丰满,至颈处渐收,颈上突起5道弦纹。口沿与肩之间有两个对称的龙形柄高耸直立,龙头探进瓶口衔住口沿。胎极白。施半截白釉。  此瓶以造型的空间虚实以及轮廓线的自然和谐见长,对称的龙形柄与口、肩相连所形成的虚实对比,于浑厚质朴中洋溢出俊俏与妩媚,圆滑的曲线与折角处分明的棱角有机结合后,又于刚健挺拔中透出协调柔和的韵律美
期刊
李传新表现江南风光的山水画,拥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形成了带有作者自身识别标签的画风。在山水画摹古之风大肆流行的今天,他的画一改荒寒萧瑟,冷峻清郁的避世哲学,展现出一派就在我们身边,而不轻易为人所发现的朴实美景,有着浓郁的当代田园生活气息,是画家追寻自己内心的世外桃源的心迹流露。他的画总能给人带来一种清新脱俗,雅致隽永,意趣天成的感受。生活在江南的他受地域文脉的影响,以及对一方水土的眷恋,把自己的感
期刊
“市场就如同少女的心,永远猜不清楚。昨天还冷若冰霜,今天就热情如火。”与明清瓷两极分化不同的是,高古瓷的整体升温显然是跑在了政策放开之前。而近期市场中频频爆冷的独秀,非耀州窑莫属。耀州窑因地处陕西铜川市黄堡镇,旧称“铜川窑”或“黄堡窑”,由于宋金时期辖于耀州,故以习惯称之为“耀州窑”。  虽然不是跻身于耳熟能详的五大名窑,但耀州青瓷也因为剔刻精美,刀法犀利素有瓷中“范金琢玉”的美誉而备受藏家青睞。
期刊
金银错工艺是中国古代汉族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最早始见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主要用在青铜器的各种器皿、车马器具及兵器等实用器物上的装饰图案。  金银错是我国青铜时代一项精细工艺,但它出现比较晚,大概是青铜工艺发展了一千多年以后,即到春秋中晚期才兴盛起来的。它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它一出现,很快就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战国两汉时期,金银错青铜器大量出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广
期刊
笔者受家庭熏陶,自小喜爱藏传佛教艺术品,尤其对藏传佛教罗汉唐卡格外看重,因而有缘看到一些精品唐卡。在此,特别推荐两幅家藏的罗汉唐卡,与大家共赏。  罗汉堂卡金线白描红唐,棉布胶彩,朱砂底,纯金白描。唐卡上绘一英俊青年僧人,身着袈裟,仪态端庄,背负书夹,手持经书,缓步而行。背景山峦起伏,远景空日广,给人以清净优美,行者艱辛的感觉。面向罗汉一侧,自上而下,依次绘有双鹿、牛和小鸟,皆恭敬之状,更添了无限
期刊
收藏界称“金石墨拓”为“黑老虎”。金,特指古代青铜器;石,为古代石刻或碑文。传拓技艺就是用墨和宣纸把古代文物艺术品上所展示的纹饰和文字完整的克隆下来,以便于研究和观赏。在照相术没有出现之前,要记录一件器物的所有数据,除了用临摹画,没有其它的办法,画再逼真也是有误差的,只有传拓,能一比一的复制真器,传拓技艺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途径,这也算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伟大发明。传拓技艺没有被当今摄影術的普及泛烂
期刊
中国历代佛教造像,最喜东魏北齐的,欣赏它。北齐是不怎么让人喜欢的一个王朝,历代皇帝都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杀人成性,高洋皇帝,不杀人就喝不好酒,听惨叫比听歌舞受用。很奇怪的是任何一个皇帝都崇拜佛陀。北齐很血腥,虽然比五胡乱华好些,艺术却很发达,这是让人想不到的,可能和帝王的穷奢极欲有关系吧。邺城发觉了一座塔基,那塔基就有1500平方米!  北齐的佛像动作单一,但是从不让你感觉枯燥。因为他的动感在于它
期刊
3月4日,国务院颁发了今年第17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第四项第七条规定:“制定鼓励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政策措施。指导和支持城乡群众自治组织保护管理使用区域内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励向国家捐献文物及捐赠资金投人文物保护的行为。对社会力量自愿投入资金保护修缮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可依法
期刊
1970年10月,在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唐长安城兴化坊内,发现唐代窖藏一处。在两个高65厘米、腹径60厘米的巨瓮和一件高30厘米、腹径25厘米的大银罐中,贮藏了金银器、玉器、宝石、金石饰物、金银货币、银铤、银饼和药材等干余件。其中金银器物达265件,是唐代金银器的一次空前大发现。  金银器中,饮食器有碗、盘、碟、杯、壶、羽觞等130件,药具有锅、盒、铛、瓿、石榴罐等49件,盥洗器有罐、盆、水器等1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