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两课”被学生忽视、教学实效性差等问题一直都存在,并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所致力研究的问题。特别进入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作为教学的重要载体,已经深入人心。这就如同一把“双刃剑”,使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学面临这机遇和挑战。本文指出,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增强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研究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 “两课” 实效性 新媒体环境 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王海燕,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8-228-02
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高校“两课”教学也面临了不少的尴尬和无奈,不被大学生重视和认可。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被大学生广泛的运用,这为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带来了机遇,但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学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新媒体的出现并广泛运用对“两课”教学提供了新的视阈,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了多元素沟通的平台,同时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构建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新型模式。
一、 新媒体环境与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呈现的新特点
(一)新媒体
“新媒体”的概念,是有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 于1967年首次提出,相当于传统媒体(书信、电话、报刊、电影、电视等)而言,新媒体(门户网站、电子邮件、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博客/播客/维客、虚拟社区、即时通讯群组等等),依托于数字、移动通信、互联网络等技术向受众传播信息,以其交互性、开放性、即时性和虚拟性等特点,征服了大学生群体,成为他们获取知识、实现人际交往和表达个人意志的重要方式,突破了传统“两课”教学所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也让传统以灌输为主渠道。
(二)新媒体环境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呈现的新特点
1.新媒体环境下“两课”教师教学由封闭性转向开放性。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的知识的获取方式带来巨大的变化。课堂上不再由教师到学生单一的传授模式,大学生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新媒体的运用促使学生多向接收知识,注重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充分运用,使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更加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因为知识来源来源廉价便捷性、开放性、及时性、无障碍性、交互性、便携性等特征,使大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没有经过考证的资讯也随时出现,对知识的真伪辨识度降低,增加了“两课”的教学难度;同时,新媒体是属于高科技的产物,新技术层出不穷,如果教师们不能熟练的运用,那么则在新媒体环境中失去了教学主导地位。所以,在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夯实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这就给“两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两课”手段和方法多元化。胡锦涛同志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新媒体环境下大量的资讯可以利用网络,在最短的时间内信息得到最大程度的整合。依赖教师的单一传授的知识已经达不到学生们的需求。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丰富高职院校“两课”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了解世界范围内最热点的问题,教师针对这些热点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增加学生学习“两课”的兴趣。由于在传统教师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感,在新媒体环境中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可以实现零距离,通过QQ、微博、微信等,增强师生之间沟通。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为学生指引一些专业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学习“两课”手段和方法的多样性。
二、在新媒体环境下影响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分析
(一)高职院校“两课”教师自身因素
新媒体时代来临,在面临这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新媒体环境下,对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也要求越来越高。新时代下“两课”教师应具有扎实丰富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要应该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其他教学能力,不断的与时俱进。陈俊杰认为,教师素质问题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根本因素,必须从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人格魅力等方面加以改进陈轶也认为,在现实社会中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政治素质上、工作态度上以及理论素养和能力素养上的种种困境,制约了教学的有效施行。部分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师固封自守,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是照本宣科,造成“两课”教学实效性越来越低;没有学习新型教学模式,知识的更新进度慢,造成了学生的知识的滞后性,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两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对于教学需要高质量,教师高质量,能够带领学生辨别来自新媒体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二)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因素
教学实效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自身素质、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态度等方面。如徐霞认为,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习目的功利化,缺乏学习“两课”的自觉性,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难度。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统计,截止2014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6.23亿,手机网民数达到5.2亿。新媒体被大学生广泛的使用,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影响也加大。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环境下的先行者,如何正确的应用它对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学生自身將会面临很多难题,如新媒体环境下知识获取的“无障碍性”,国内外信息的聚集,国外的意识形态的冲击,将弱化正统的“两课”教学中的理论或知识,降低“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偏离“两课”教学的功能性;在学生认知能力和社会阅历浅薄的情况下,社会舆论的不良导向和负面信息影响力加剧,直接阻碍了“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高职院校教育环境的复杂化
新媒体环境下知识丰富,内容全面,来自于网络、手机等各种渠道。在新媒体环境“两课”知识学习中,有来自于官方网站,也有来自于非官方网站;有来自合法网站,也有来自于非法网站;有来自学者们智慧的结晶,也有不法分子的胡编乱造。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资讯更新速度快,在注重速度的同时,忽略了质量,把很多没有经过考证的资料放到了大众的视野中,使高职院校同学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拥有了错误的认知,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差,社会阅历相对浅薄。在复杂的环境下,阻碍了“两课”教学实效性。 三、新媒体时代下增强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一)实现以新媒体为“两课”教学载体,提升“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高校的“两课”教学实效性一直是个难题,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学实效性更加是个难题。树立育人为本理念, 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培养人才的目标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发展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有针对性地用理论去分析、 解决他们存在的和所关注的思想问题,使他们在教学中得到收获, 进而促进全面发展。正是由于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的渠道,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运用次数多、时间长。在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学中,能够积极的运用新媒体,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相关课程的兴趣。
(二)新媒体环境下实现“两课”教学的多元化模式
1.恰当运用新媒体,“两课”知识获取多元化。以前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获取更多的是来自于传承,来自于父母的家庭教育和学校老师教育。而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打破了传统的知识来源模式。从单一书本中获取知识到多元化的知识获取模式。通过电脑和手机可以获取来自各个省份地区,各种学科有关的新闻和最新动态,掌握当前的最新资讯;在一些专业性网站中可以学习“两课”的基础理论知识;学校也积极开拓建设“两课”的网络教学平台,职业院校的学生可以进去自主的学习,提升自我。
2.教师与学生沟通多元化。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 学校类型的多样, 以及学生的差异化对教师的指导提出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有区别的指导策略是非常必要的。在网络信息更新速度极快,师生也应该做到及时有效的沟通。现在“两课”教学也应该打破只在课程中沟通这样单一方式,及时为学生授业解惑。传统的沟通方式也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由于博客、微信、QQ群等沟通方式的多元化,现在“两课”教师在教学中更加需要努力的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增强教师的个人魅力,通过运用新媒体传授更多的知识。把新媒体作为媒介,在自己的博客、微信、QQ群中传播知识,学习态度和方式,来感染学生,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新媒体环境下为高职院校“两课”教师发展提供了机遇
1.新媒体环境中高职学校“两课”教师的自我突破和发展。教学理念的转变,课堂上一对多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实现零距离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学习理念也已经发生了转变,那么教师教学要适应高科技所带来的变化,放下自己教授者的姿態,努力学习新媒体的熟稔运用,并利用新媒体刺激学生的积极自主的学习能力。课外多于学生沟通交流学习,合理的运用新媒体,让它成为提升“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助力; 教学方法的转变,高职院校的“两课”具有严肃性,专业性、真实性等特征,大部分老师在教学方法上都会按照传统的模式,严格按照书本知识点来讲授。现在在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学中,以新媒体为载体,课堂上运用视频、PPT等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外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等了解学生,互相沟通和交流。增强“两课”学习的时效性。
2.新媒体环境下实现高职院校“两课”教师教学创新。新媒体作为大学生了解知识的重要媒介,实现“两课”教学创新尤为重要。高职院校“两课”包含的内容丰富,知识广阔,适合在“两课”教学中融入“共享社区”的理念。可以在学校内部建立网络资源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实现知识共享、资源共享。同时,设置交流沟通的平台,这里可以实现课堂内的问题答疑,也可以实现师生的对话,增进师生的感情。这样的学习过程具有更主动性,不仅仅可以在这里分享学习的心得体会,还可以对一些不规范、不严密的知识提出疑问。充分实现高职院校“两课”的教育资源应有的价值。同时,“两课”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自己博客,积极的展现自我。这个博客应该是 “两课”教师面对学生的另外的“脸”。这里所载的图片、视频、文章不再像没有经过管理的网络中任意的展示,而是经过教师们精心挑选的资讯,应具有教育、丰富知识、升华思想、有美感、有艺术、有吸引力、能沟通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不断培养学生对“两课”的兴趣,创新学习能力,同时实现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06-21(1).
[2]陈俊杰.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途径.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6).
[3]陈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
[4]徐霞.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9).
[5]叶华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理论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
[6]Hertel J B. College Student Generational Status:Similarities,Differences,and Factors in College Adjustment.The Psychological Record,2002(52).
关键词 “两课” 实效性 新媒体环境 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王海燕,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8-228-02
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近几年来,高校“两课”教学也面临了不少的尴尬和无奈,不被大学生重视和认可。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被大学生广泛的运用,这为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带来了机遇,但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学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新媒体的出现并广泛运用对“两课”教学提供了新的视阈,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了多元素沟通的平台,同时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构建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新型模式。
一、 新媒体环境与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呈现的新特点
(一)新媒体
“新媒体”的概念,是有美国CBS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 于1967年首次提出,相当于传统媒体(书信、电话、报刊、电影、电视等)而言,新媒体(门户网站、电子邮件、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博客/播客/维客、虚拟社区、即时通讯群组等等),依托于数字、移动通信、互联网络等技术向受众传播信息,以其交互性、开放性、即时性和虚拟性等特点,征服了大学生群体,成为他们获取知识、实现人际交往和表达个人意志的重要方式,突破了传统“两课”教学所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也让传统以灌输为主渠道。
(二)新媒体环境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呈现的新特点
1.新媒体环境下“两课”教师教学由封闭性转向开放性。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的知识的获取方式带来巨大的变化。课堂上不再由教师到学生单一的传授模式,大学生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新媒体的运用促使学生多向接收知识,注重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充分运用,使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更加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因为知识来源来源廉价便捷性、开放性、及时性、无障碍性、交互性、便携性等特征,使大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没有经过考证的资讯也随时出现,对知识的真伪辨识度降低,增加了“两课”的教学难度;同时,新媒体是属于高科技的产物,新技术层出不穷,如果教师们不能熟练的运用,那么则在新媒体环境中失去了教学主导地位。所以,在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夯实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这就给“两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两课”手段和方法多元化。胡锦涛同志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新媒体环境下大量的资讯可以利用网络,在最短的时间内信息得到最大程度的整合。依赖教师的单一传授的知识已经达不到学生们的需求。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丰富高职院校“两课”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了解世界范围内最热点的问题,教师针对这些热点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增加学生学习“两课”的兴趣。由于在传统教师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总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感,在新媒体环境中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可以实现零距离,通过QQ、微博、微信等,增强师生之间沟通。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为学生指引一些专业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学习“两课”手段和方法的多样性。
二、在新媒体环境下影响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因素分析
(一)高职院校“两课”教师自身因素
新媒体时代来临,在面临这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新媒体环境下,对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也要求越来越高。新时代下“两课”教师应具有扎实丰富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要应该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其他教学能力,不断的与时俱进。陈俊杰认为,教师素质问题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根本因素,必须从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人格魅力等方面加以改进陈轶也认为,在现实社会中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政治素质上、工作态度上以及理论素养和能力素养上的种种困境,制约了教学的有效施行。部分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师固封自守,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是照本宣科,造成“两课”教学实效性越来越低;没有学习新型教学模式,知识的更新进度慢,造成了学生的知识的滞后性,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两课”作为公共必修课,对于教学需要高质量,教师高质量,能够带领学生辨别来自新媒体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二)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因素
教学实效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自身素质、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态度等方面。如徐霞认为,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习目的功利化,缺乏学习“两课”的自觉性,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难度。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统计,截止2014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达到6.23亿,手机网民数达到5.2亿。新媒体被大学生广泛的使用,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影响也加大。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环境下的先行者,如何正确的应用它对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学生自身將会面临很多难题,如新媒体环境下知识获取的“无障碍性”,国内外信息的聚集,国外的意识形态的冲击,将弱化正统的“两课”教学中的理论或知识,降低“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偏离“两课”教学的功能性;在学生认知能力和社会阅历浅薄的情况下,社会舆论的不良导向和负面信息影响力加剧,直接阻碍了“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高职院校教育环境的复杂化
新媒体环境下知识丰富,内容全面,来自于网络、手机等各种渠道。在新媒体环境“两课”知识学习中,有来自于官方网站,也有来自于非官方网站;有来自合法网站,也有来自于非法网站;有来自学者们智慧的结晶,也有不法分子的胡编乱造。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资讯更新速度快,在注重速度的同时,忽略了质量,把很多没有经过考证的资料放到了大众的视野中,使高职院校同学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拥有了错误的认知,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差,社会阅历相对浅薄。在复杂的环境下,阻碍了“两课”教学实效性。 三、新媒体时代下增强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一)实现以新媒体为“两课”教学载体,提升“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高校的“两课”教学实效性一直是个难题,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学实效性更加是个难题。树立育人为本理念, 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培养人才的目标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发展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有针对性地用理论去分析、 解决他们存在的和所关注的思想问题,使他们在教学中得到收获, 进而促进全面发展。正是由于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的渠道,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运用次数多、时间长。在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学中,能够积极的运用新媒体,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相关课程的兴趣。
(二)新媒体环境下实现“两课”教学的多元化模式
1.恰当运用新媒体,“两课”知识获取多元化。以前在传统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获取更多的是来自于传承,来自于父母的家庭教育和学校老师教育。而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打破了传统的知识来源模式。从单一书本中获取知识到多元化的知识获取模式。通过电脑和手机可以获取来自各个省份地区,各种学科有关的新闻和最新动态,掌握当前的最新资讯;在一些专业性网站中可以学习“两课”的基础理论知识;学校也积极开拓建设“两课”的网络教学平台,职业院校的学生可以进去自主的学习,提升自我。
2.教师与学生沟通多元化。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 学校类型的多样, 以及学生的差异化对教师的指导提出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有区别的指导策略是非常必要的。在网络信息更新速度极快,师生也应该做到及时有效的沟通。现在“两课”教学也应该打破只在课程中沟通这样单一方式,及时为学生授业解惑。传统的沟通方式也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由于博客、微信、QQ群等沟通方式的多元化,现在“两课”教师在教学中更加需要努力的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增强教师的个人魅力,通过运用新媒体传授更多的知识。把新媒体作为媒介,在自己的博客、微信、QQ群中传播知识,学习态度和方式,来感染学生,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新媒体环境下为高职院校“两课”教师发展提供了机遇
1.新媒体环境中高职学校“两课”教师的自我突破和发展。教学理念的转变,课堂上一对多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实现零距离的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学习理念也已经发生了转变,那么教师教学要适应高科技所带来的变化,放下自己教授者的姿態,努力学习新媒体的熟稔运用,并利用新媒体刺激学生的积极自主的学习能力。课外多于学生沟通交流学习,合理的运用新媒体,让它成为提升“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助力; 教学方法的转变,高职院校的“两课”具有严肃性,专业性、真实性等特征,大部分老师在教学方法上都会按照传统的模式,严格按照书本知识点来讲授。现在在高职院校的“两课”教学中,以新媒体为载体,课堂上运用视频、PPT等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外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等了解学生,互相沟通和交流。增强“两课”学习的时效性。
2.新媒体环境下实现高职院校“两课”教师教学创新。新媒体作为大学生了解知识的重要媒介,实现“两课”教学创新尤为重要。高职院校“两课”包含的内容丰富,知识广阔,适合在“两课”教学中融入“共享社区”的理念。可以在学校内部建立网络资源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实现知识共享、资源共享。同时,设置交流沟通的平台,这里可以实现课堂内的问题答疑,也可以实现师生的对话,增进师生的感情。这样的学习过程具有更主动性,不仅仅可以在这里分享学习的心得体会,还可以对一些不规范、不严密的知识提出疑问。充分实现高职院校“两课”的教育资源应有的价值。同时,“两课”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自己博客,积极的展现自我。这个博客应该是 “两课”教师面对学生的另外的“脸”。这里所载的图片、视频、文章不再像没有经过管理的网络中任意的展示,而是经过教师们精心挑选的资讯,应具有教育、丰富知识、升华思想、有美感、有艺术、有吸引力、能沟通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不断培养学生对“两课”的兴趣,创新学习能力,同时实现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06-21(1).
[2]陈俊杰.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素质的途径.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6).
[3]陈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2).
[4]徐霞.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9).
[5]叶华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理论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
[6]Hertel J B. College Student Generational Status:Similarities,Differences,and Factors in College Adjustment.The Psychological Record,20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