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的姿态

来源 :飞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4108432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的时期,人们有不同的生活姿态,正是这种不同,构成了一帧波澜壮阔的社会进程画卷。
  像草芥一样卑微地活着
   像草芥一样卑微地活着,这是曾祖父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其实,我是没有见过曾祖父的,我出生的时候,他老人家已经去世十多年了。然而,雁过留声,人过留名。通过长辈们的口口相传,曾祖父卑微一生的形象在我脑海中形成了大致的轮廓。
   曾祖父出生在1900年,正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风雨飘摇的年月。曾祖父呱呱坠地的那一年,八国联军侵入了北京圆明园。这次浩劫最后以清廷与十一个西方列强国家签订耻辱的《辛丑条约》为终结,这丧权辱国的“九七国耻”彻底将中国推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退兵是有条件的,其中一项就是赔款加利息合计9.8亿两白银,这让连年吃败仗国库空虚的晚清政府雪上加霜。“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话道尽了民间百姓的疾苦。为了偿还列强的赔偿款,晚清政府更加疯狂地搜刮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的群众的民脂民膏。
   曾祖父的父母是无田无地的雇农,是农民群体中最受压迫剥削的阶层。政府的疯狂搜刮不可避免地落到他们的身上。地主面对如狼似虎的官兵自然没辙,于是回头将自己的损失算在雇农们身上。如此一来,曾祖父的父母的日子就更加悲惨了。以往累死累活就图一口饭吃,现在大人吃不饱,孩子更加没得吃。很多次,曾祖父都到了快要饿死的边缘。
   曾祖父五岁时,为了能多吃一口饭,他就给地主放牛。地主觉得自己给曾祖父赏赐了一口饭吃,就是他的救命恩人,于是更有了打骂他的理由。有时候,仅仅是因为口痒手痒,地主就可以把曾祖父臭骂一顿,甚至还要动手打他。他的父母见了也不敢声张,只能事后搂着曾祖父默默地哭泣,教育他忍气吞声。
   这些经历让曾祖父养成了卑微、胆小、怕事、懦弱的性格。
   清朝在1912年彻底结束了它统治中国的历史,人们欢天喜地迎来了新时代。然而,这一切对曾祖父来说并没有什么改变,革命的风波并未波及到他居住的小山村。12岁的他没有条件读书,依旧当雇农。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可是,在山沟沟里当雇农的曾祖父并不知道。直到192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爆发,毛泽东领导的军队打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曾祖父一家才在1928年彻底摆脱了雇农的身份,成了拥有田地的人。这对他们来说,在以往是根本不敢想象的破天荒的大事。那年,曾祖父已经28岁了,也就在那一年,他与一位同样翻身做主人的雇农女子结了婚。
   曾祖父一生见过太多的兵荒马乱,虽然有了田地,虽然翻身做了主人,但他还是很胆小。他一直卑微地走完了一生。
   其实我是能理解曾祖父的。这是那个年代大多数人的性格特征,童年的特殊记忆给他们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能吃饱穿暖是最大的幸福
   曾祖父结婚两年后,也就是1930年,爷爷出生了。爷爷一出生,就是拥有了田地的人,爷爷是幸福的。然而,爷爷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却是吃饱穿暖。
   爷爷居住的湘南农村极为偏僻,小镇名叫曲兰,号称衡阳的“西藏”,其偏僻程度可想而知。而我那个小村庄,又是我们镇最偏僻的地方,被村民们形象地称之为曲兰的“西藏”。村庄崇山峻岭,连绵起伏,这也就决定了可利用的水田极少,人均水田才三分。爷爷有兄弟四人,姐妹两人,这就成了八口之家,一家人才两亩四分的水田。在那个年代,杂交水稻还没有面世,水稻亩产最高六百斤,这还是收成好的年月。如果收成不好呢?那就不好说了。不管收成如何,公粮是必须要交的。如此以来,剩下的粮食就更少了。农村山高,田地大多挨山伴阴,光照少,产量更低。为了克服先天不足,勤劳的乡亲们都是种早稻和晚稻两季的。尽管如此,家里还是不够吃。
   那年冬天,北风从西伯利亚一路南下,在野外发出凄厉的啸声。除了风,还有雪,外面冰天雪地,积雪厚达十几公分,湘南的农村一片银装素裹。虽然山村分外妖娆,有了平素见不到的风景,但是对爷爷来说,它只能徒添伤感。寒冷的冬天,人更需要食物温饱自己。然而,家里的仓库已经空空荡荡,连一颗粮食都扫不出来,穷得连老鼠都不愿在爷爷家里安家了。除了没有粮食,地里也没有菜,一家数口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胃里酸水直冒。爷爷的一个妹妹更小,直饿得抱着凳子哭,其他人也一个个委顿不堪。一个好心人来到了曾祖父家里,看到这种情况,就问曾祖父怎么不给孩子们弄点吃的。曾祖父指了指连一颗粮食都没有的粮仓直摇头。好心人看不下去了,就让曾祖父叫一个孩子去他家里取点米。爷爷忍饥挨饿跟着好心人去了。到了好心人家里,好心人还叫爷爷吃了一碗米饭,至于菜,就是一碗吃剩的干辣椒。在农村,没什么好吃的,湖南人无辣不欢,烧一碗干辣椒在那个年代就是下饭的好菜。爷爷已经两天没沾油米,他早就餓坏了,狼吞虎咽地吃了碗饭。好心人给爷爷量了五斤米。在回来的路上,尽管冒着大风雪,爷爷却颇为欢心,吃到了一碗白米饭,他好像捡到了天大的便宜。多年后,每当说到童年生活的艰辛时,爷爷都要说到那碗饭。那碗饭成了爷爷一辈子挂在嘴上的说辞,甚是荣耀。
   在今日的我们看来,那是一段极其惨淡的岁月,却因为人世间的一点温暖,让爷爷铭记了一辈子。爷爷把米带回来后,一家八口人根本不够吃,曾祖父带着爷爷在野外扒开积雪,找来一些被雪覆盖了的野草和米一起熬成了一锅粥。外面的野菜都吃光了,只有野草,还被茫茫大雪覆盖。大家吃了这顿难以下咽的粥,救活了当时已经处于生死边缘的一家人。
   爷爷当家做主后,为了弥补粮食的不足,除了用少量的土地种植必要的蔬菜外,他带领父亲开荒拓土,种植了大面积的红薯、土豆、南瓜这些辅助粮食。在粮食根本不够吃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每天都有米下锅,交完公粮后,爷爷先留下少许的粮食用于招待客人,然后把粮食按一年十二个月分成十二等份。每一份又按照每月的天数计算好平均数,每天做饭的时候,奶奶都要用秤按照当天的分量称出来。如此以来,平均下来每餐最多三两米下锅,这对于一家子来说是绝对不够的。为了不被饿死,爷爷辛辛苦苦种下的红薯和土豆这些辅助粮食就成了救命的主粮。    由于有了爷爷的辛勤付出,红薯、土豆、玉米等粗粮就多了,爷爷总算不用忍饥挨饿了。吃饭要有菜,为了能够下饭,爷爷种了不少菜,虽然不够丰盛,但因为有了每年榨的菜油、花生油、大豆油、茶油以及自家养猪的猪油,倒也可以填饱肚子。
   父亲解决了曾祖父那一辈以及自己童年时代忍饥挨饿的问题,这成了爷爷最引以为豪的事情。
  像候鸟一样勇敢
   父亲出生在1960年,他高中毕业时正值19岁。也就在那一年的春天,一代伟人邓小平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我们的小山村,没有考上大学的父亲决定南下打工。父亲用蛇皮袋背着几件陈旧的衣服勇闯天涯,他独自一人来到了广州。那时候的广州一片热火朝天,他从事过很多工作,搞建筑、进工厂、当保安、做小生意……只因为能力有限,人生也没有任何起色。还有很多次因为没有暂住证和流动人口证,遭遇过不少窝心事。
   父亲就像一只勇敢的候鸟,唯一不同的是,候鸟是在寒冷的冬天飞到南方过冬,到了春回大地的时候,又不远千里原路返回。而父亲却是在草长莺飞的春天飞到南方,在大雪飘飞的年关时节翩然归来。游子是风筝,他们与家之间有一根长长的线。如果真有这么一根线,我想,那就是年关了。不管你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不管你离家多远,不管你有钱没钱,最后都得回家过年。每次回家过年,父亲都要对我们兄弟说,你们要努力读书,争取以后把户口迁到城里去。我在广州打工,遇到治安查证件时,本地人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就行了。甚至说一句白话,治安员就不用查他们的证件。
   父亲话里话外全是艳羡。
   我知道,父亲是想拥有一个广州城市户口的。城里户口多吃香啊,这不仅仅体现在查证件上面,在求职、社会福利、子女入学等方面都有很多优势。然而,父亲没有学历,也没有特殊的技能,又买不起广州的房子,甚至连他工作的私企由于保障不健全,社保都不给他买,积分入户也行不通。如此一来,每一条入广州城市户口的路都被堵死了,他只能望着广州的户口“徒有羡鱼情”。古代文人取仕,常用“日近长安远”形容求取功名之难。广州的城市户口对父亲来说,比古代文人取仕还难。
   飞旋的年轮不断向前,不知不觉间,父亲在外打了一辈子工,广州户口依然没有办成。倒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挣的钱让我们兄弟吃饱穿暖了,也供我们读了一些书,他还在我们乡下建了红砖房。这一切,在爷爷手上又是不敢想象的。渐渐地,父亲对广州户口不再心心念念,他开始学会了知足常乐。父亲离家甚早,少年时代学来的农业技能几乎丢得一干二净,就算再拾起锄头,他也不愿意辛辛苦苦种田种地了。那种生活,既辛苦,又赚不到钱。虽然在外打工有一些辛苦,有一些无奈,但是比起在家种田种地好多了,打工不但有了固定的收入和休息时间,还不用看天吃饭,而且收入远远高于种田种地。
   父亲说,你看现在的农村,处处可以见到小汽车,甚至还有不少小别墅。山林里树木也葱茏了起来,农村的环境是这么好。年轻的时候在城里挣钱,老了到乡下养老不是挺好的吗?
   我想,这对父亲来说,纵然有遗憾,但也挺好,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我“没有”完成父亲的梦想
   我出生在1990年,亲眼目睹了爷爷在家种田种地的辛苦,也听父亲说过在外打工的不易。那时候,家里的长辈总是喜欢这样教育我们:好好读书,以后读个大学,找份好工作。在家种田,晴天晒,雨天淋,不容易呢。就算去打工,没学历也是干体力活,辛苦不说,工资还低。多读书,坐办公室吹着空调,敲敲电脑不是很好吗?
   我知道,他们描绘的未来是很多农村孩子一生至高无上的追求,这也是他们没有成功于是寄托在孩子们身上的梦想。
   我先后参军、打工、入警,如今成了深圳市公安局的一名公职人员。父亲得知我成为公职人员后,激动得无以复加,哎呀,我现在去深圳,不怕查暂住证了吧?我告诉父亲,现在的深圳,早就不查暂住证了,也没有了关内关外这一说了,都特区一体化了。
   父亲问,那你能入深圳户口吗?
   我这才明白,入城市户口成为父亲一辈子最美好的珍藏。
   我回答父亲说,能呢。根据深圳市公职人员有关规定,可以办理深圳户口。
   父亲在屋子里踱了几圈步子,激动地说,太好了,深圳是特区,是一线城市,你赶紧入深户吧。
   单位下了通知,说是要给我们办理入深圳户口。当然,以自愿为主。斟酌再三,我却没有办理。父亲得知后,十分不解。我说,爸爸,您说,入深圳户口有什么好处呢?
   老小老小,人越老,越发像个孩子。他扳着指头说,第一,孩子入学;第二,社会福利更好。
   我说,老爸,您数出的好处只有两个,可是把户口留在农村好处更多呢。您看我在城里买了房子,住房问题解决了。按照积分入户,孩子在深圳读公立学校不成问题。我们买的是深圳社保,老了一样可以享受养老待遇。再说了,现在是农村人进城容易,城里人想在农村买地建房子却是绝无可能。我们在农村有房子、有田有地,多好呀。现在提倡乡村振兴,未来的农村会越来越好。就说我们山村吧,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等我退休了,回到老家养老,种花种草该多好。
   父亲被我描述的蓝图吸引了,他说,可不是,在我小时候,人们只想着种田种地,田地里有草还得去拔除,你们倒好了,还要种草,真是不可思议。现在的农村确实不一样了,路灯早就安好了,人们吃完晚饭可以散步,还在村里的广场跳广场舞。
   父亲未能完成的心愿,本来是想寄托在我的身上的,然而,当机会来临,我却放弃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父亲理解了我。我想象着越发美好的生活就像一條河流在向前奔涌,心中感慨万千。这感慨,如浪涌,一波又一波冲击着我的心头。
其他文献
一盏油灯   ——1923年1月,李大钊、恽代英同意张一悟参加党的活动。张一悟从武昌回到兰州,立即投入了新思想的传播。  应该是那一年,兴隆山一带最好的土地  不种小麦,也不种高粱  不种玉米,也不种大豆  应该是那个秋天,兴隆山一带最为盛大的事情  漫山遍野的胡麻折射着耀眼的光芒  仿佛一块红土地上初生的锤头与镰刀  在破旧寥落的江山里  敲打着一块黄铜,它  最终献出了一滴滚烫的灯油  采硫为
期刊
——1932年4月2日党领导的甘肃“两当兵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  山峰高处  有人看见  山峰高处的那人  大地年年生长庄稼  而矿石成为黄金或者铜铁白银  则需要重新命名  一如尘世  需要献祭  山峰高处  那人,伸手摸了一下天空  然后告别自己,成为更高处的  雷声和闪电  一盆炭火  一双双烤火的大手粗糙  窗外月亮高悬  仿佛一块冰,在向一盆炭火问路  仿
期刊
延安,初心  一条河  以抒情的筆调弯曲  高原万里  没有更多的话送给天涯  一支队伍  走过两万五千里  画上逗号  更远的路还在前方  这里,延安  因为他们的到来  灵光闪现  成为万千人朝圣的地方  黄土坡上  不仅仅有憨厚的汉子  和嘹亮的秦腔  还有马列主义  和闪闪发光的信仰  雪山、草地  与无数不屈的骨骼  一层层钙化  堆磊成塔  屹立千年的大钟  响彻万里  为飘摇的中国 
期刊
沂蒙精神的形成,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的卓越继承;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进群体意识的结晶,也是沂蒙人民对民族精神的系统总结。在新时代如何传承革命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沂蒙精神,需要对沂蒙精神的形成与地域文化尤其是沂蒙地区孝文化的关系进行梳理与解析。以“天人感应”、“至德要道”、“扬名显亲”为主体的孝文化理论对沂蒙精神的涵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祭祀祖先——孝文化实践的最突出表现形式、身体力行——孝文化实践形成的社会风尚、树立榜样——孝文化中孝子孝女的孝道实践夯实了
棉花:试验的种子   我看过新疆的棉花地,无边无际,像豪华的盛宴,铺展在祖国的西部。收获季节,天上的云朵也会走到大地上,在阳光中与棉花热烈交谈。   这是新中国的棉花,由于众多而热烈。   但我也看过苏区的棉花地,细小得像一粒种子。有时还不如天上的一朵云彩那么大,就像苏区自身,在南方的群山之中,在蜿蜒的阡陌之中,尝试着,探索着,孜孜不倦,星火燎原,努力让一种纯净的白铺展在红土地,温暖而又美好
期刊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rn每逢中秋佳节,我们会在心里默念苏东坡的千古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n孤独失意的时候,会想起苏东坡的这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
期刊
从前,西刘村尚属赤城乡治辖的时候,响花沟内车马繁忙。新窑镇生产的煤炭,一部分通过崇大公路外售至周边县乡,一部分则从赤陇公路贩运出省,最远可卖到陕西的宝鸡一带。因此,那些年响花沟里的西刘村是不怎么寂寞的,骡马套车、三轮车、大小卡车频繁穿梭,村里总不乏歇马打尖的外地商客。驾车师傅打起了如意算盘,车厢里的煤炭,大块的一律垒边,再把中块细粉灌到中间,形成一座黑色的金字塔;有的人干脆就用几块木制或铁制的挡板
期刊
题记:根据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惨烈的湘江之战之后,中央红军依次渡过了乌江、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四条大河。中央红军渡过乌江,人员损失过半;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抢渡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到达陕西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湘江战役   腥风与血雨,从1934年11月27日开始飞溅,12月1日以一盏孤灯收兵。   初冬血染
期刊
我有平铺直叙的未来  我有平铺直叙的未来,像个宿命  比如一段流水推走一段流水  时间把时间覆盖  白天和黑夜是我流年的正反页  日子越苍白,渴望越稠密  始终保持π的距离  灯火修饰的黄昏  虚构一场异乡繁华  假如背道而驰,让我  捂住式微的心跳,如潦草的诗稿  剩下的勇气,用来抵御夤夜寒凉  被衰老稀释的往事,恍如烙印  患上锈色的痼疾,挥之不去  回忆渐渐囤积  变得饱满而拥挤  一个向北
期刊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后,红四方面军第五军、九军、三十军等部共21800人,在方面军总指挥部率领下,11月18日,先头部队占领永昌。11月23日在永昌建立河西走廊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和13个村级苏维埃政权。12月27日夜,红西路军为执行新任务,撤离永昌继续西征。”   ——摘自《西路军鏖战永昌》      2021年4月的一天,我们在前进剧团遭遇战遗址前敬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