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提问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提问的内容没有经过精心设计,提问的时机随意性较大,提出的问题语句没有具体明确,含糊其辞,提问没有注重艺术性,比较直白……这些问题都影响我们课堂提问的效果,从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提问的功能、优化问题的设计、把握提问的原则,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如何才能有效提问呢?结合多年的小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一个好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问题的提出缺少了合适的情境,不能抓住教学重点,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不协调,就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如果我们在提问之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设计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就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何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呢?就要根据教学需要了。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创设不一样的情境。情境创设方法多种多样,有悬念情境、故事情境、现实情境、活动情境等。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的情境就是合适的。
除此之外,情境的创设还要紧扣教学内容,突出数学味。
我们创设的情境如果拖拉散漫,虽然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但是如果没有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同样是低效的。我们在情境的创设时,还要注重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才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跟同伴们大胆地交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如在进行“圆的认识”的教学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老师家昨天买了一辆汽车(电脑出示了一幅汽车图),你们看老师的汽车怎么样啊?你们能找出这幅图片中有哪些几何图形么?针对学生的回答,我和他们一起进行了图形分类,并且通过比较分类,让学生初步知道了“圆是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在学习了平面图形后,我进而创设了一个让学生徒手画圆的活动情境。我问:“你们能不能用手画一个圆呢?”孩子们都“胸有成竹”地画了,可是他们怎么画都是弯弯曲曲的,没有一个能画出一个圆满的图形。面对孩子们疑惑的眼神,我问他们:“你知道没你们为什么不能画出一个完美的圆吗?怎样才能把圆画好呢?”我启发学生去思考,如何才能将圆画好?有的孩子拿出了课前准备的工具,有圆规,直尺等,一边绘画一边思考,渐渐地,他们都领悟了画圆的动作要领,又通过交流各自的感悟得出“圆是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这一圆的本质属性。以上徒手画圆的活动情境创设虽然简单,但起到了启思激兴的作用,同时又紧扣数学主题,省时高效。
二、遵循规律,因材施教
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兴趣、需要、接受程度是我们提问时必须要考虑的。我们在备课时就应该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我们要考虑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可以帮助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我们还要把握好提问的数量,提问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如果提问太多,学生就会应接不暇,晕头转向,忙得不亦乐乎,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如果提问太少,学生参与率不高,其他的学生就会没有激情,所以提问的数量要适宜。针对不同的性格,我们提出不同的问题,帮助学生发挥良好的性格特征对学习的积极作用,减少、避免或克服其对学生的消极作用。如,对于心浮气躁的学生,可设计一些需要仔细思考、缜密推理的问题,让他们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久而久之,会让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耐心思考的好习惯;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因为简单的问题容易回答正确,通过我们的鼓励与表扬,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敢于开口回答问题;对于性格脆弱的学生,可以设计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渐锻炼得坚强起来;对于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小问题提问,让他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
三、讲究效率,注重实效
我们知道:数学课堂上充满疑问,没有疑问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課堂。一堂课的设计,我们都会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些问题,但是没有技巧的问题也是枯燥无味的。如何让课堂提问有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问要面对所有学生。我们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要适宜,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课堂上,要随着学生的不同表现随机应变,给每一个学生发言的机会,让他们都能体会到课堂的乐趣。在我们村小,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因为村小都是小班化教学,一个班级只有二十个左右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2.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我们把问题抛给学生,不要逼迫他们立即就给出答案,为了追求课堂的节奏,不让他们好好思考。尤其是在公开课上,由于担心延误教学时间,这一点做得特别明显。我们要学会等,等孩子们自己悟出答案。
总之,提高农村小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教学因素的优化组合,最终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有效的发展。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我们只有在实践中,联系实际,不断优化问题的设计,讲究实施技巧,提高理答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既要正视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并努力把这种差异转化成一种资源,又要坚持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因素,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佳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一个好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问题的提出缺少了合适的情境,不能抓住教学重点,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不协调,就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如果我们在提问之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设计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就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何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呢?就要根据教学需要了。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创设不一样的情境。情境创设方法多种多样,有悬念情境、故事情境、现实情境、活动情境等。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的情境就是合适的。
除此之外,情境的创设还要紧扣教学内容,突出数学味。
我们创设的情境如果拖拉散漫,虽然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但是如果没有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同样是低效的。我们在情境的创设时,还要注重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才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跟同伴们大胆地交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如在进行“圆的认识”的教学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老师家昨天买了一辆汽车(电脑出示了一幅汽车图),你们看老师的汽车怎么样啊?你们能找出这幅图片中有哪些几何图形么?针对学生的回答,我和他们一起进行了图形分类,并且通过比较分类,让学生初步知道了“圆是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在学习了平面图形后,我进而创设了一个让学生徒手画圆的活动情境。我问:“你们能不能用手画一个圆呢?”孩子们都“胸有成竹”地画了,可是他们怎么画都是弯弯曲曲的,没有一个能画出一个圆满的图形。面对孩子们疑惑的眼神,我问他们:“你知道没你们为什么不能画出一个完美的圆吗?怎样才能把圆画好呢?”我启发学生去思考,如何才能将圆画好?有的孩子拿出了课前准备的工具,有圆规,直尺等,一边绘画一边思考,渐渐地,他们都领悟了画圆的动作要领,又通过交流各自的感悟得出“圆是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这一圆的本质属性。以上徒手画圆的活动情境创设虽然简单,但起到了启思激兴的作用,同时又紧扣数学主题,省时高效。
二、遵循规律,因材施教
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兴趣、需要、接受程度是我们提问时必须要考虑的。我们在备课时就应该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问题。我们要考虑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可以帮助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我们还要把握好提问的数量,提问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如果提问太多,学生就会应接不暇,晕头转向,忙得不亦乐乎,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如果提问太少,学生参与率不高,其他的学生就会没有激情,所以提问的数量要适宜。针对不同的性格,我们提出不同的问题,帮助学生发挥良好的性格特征对学习的积极作用,减少、避免或克服其对学生的消极作用。如,对于心浮气躁的学生,可设计一些需要仔细思考、缜密推理的问题,让他们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久而久之,会让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耐心思考的好习惯;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因为简单的问题容易回答正确,通过我们的鼓励与表扬,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他们敢于开口回答问题;对于性格脆弱的学生,可以设计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渐锻炼得坚强起来;对于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小问题提问,让他们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
三、讲究效率,注重实效
我们知道:数学课堂上充满疑问,没有疑问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課堂。一堂课的设计,我们都会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些问题,但是没有技巧的问题也是枯燥无味的。如何让课堂提问有效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提问要面对所有学生。我们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要适宜,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在课堂上,要随着学生的不同表现随机应变,给每一个学生发言的机会,让他们都能体会到课堂的乐趣。在我们村小,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因为村小都是小班化教学,一个班级只有二十个左右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2.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我们把问题抛给学生,不要逼迫他们立即就给出答案,为了追求课堂的节奏,不让他们好好思考。尤其是在公开课上,由于担心延误教学时间,这一点做得特别明显。我们要学会等,等孩子们自己悟出答案。
总之,提高农村小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教学因素的优化组合,最终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有效的发展。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我们只有在实践中,联系实际,不断优化问题的设计,讲究实施技巧,提高理答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既要正视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并努力把这种差异转化成一种资源,又要坚持有效地利用各种教学因素,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