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好的情景,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主动思考,开发学生智能,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鍵词】创设情境 优化课堂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74-01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在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层次、多角度地创设物理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导向,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下面谈谈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的几种方法。
一、利用归纳法创设情境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推理,得出物理规律。如在进行物体的惯性的教学中,分别演示一个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有惯性的实验,然后提问:哪些物体有惯性?学生就能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两种:静止和运动,从而得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的结论;再分别举两个质量显著不同的物体,在相同的条件下,比较它们运动状态改变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归纳推理,得出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且惯性大小与物体受力大小、速度大小等因素无关的结论。
二、利用归谬法创设情境
在描述物理现象时,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使用不规范甚至是谬误的语言进行的描述,这时可用归谬法等进行引导。如在回答:“子弹离开枪口后,已不再受到向前的推力,但它仍能继续向前飞行,为什么”时,有些学生回答:“由于子弹受到惯性。”教师可举例:一张桌子,质量是10kg,长是1m,这张桌子受到的重力G=mg=98N,能不能也说桌子受到质量10kg,受到1m?学生知道后两个“受到”的说法是不对的。再提问:桌子受到的重力是什么物体施加的?回答:地球。教师总结:物体受到某种作用,必须有另一个物体施加这种作用,而桌子的质量和长度各是桌子本身的一种性质,不是其他物体施加的;同样,惯性也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不是其他物体施加的,所以不能说是物体受到惯性,而应说“由于子弹具有惯性”。应用归谬法进行教学,学生对惯性现象的描述就有了正确的认识,就不会再发生这种错误的叙述了。
三、利用比较法创设物理情境
有些物理概念、性质和规律,学生往往混淆不清,难以掌握。对于这种情况,一般可采用比较法。如讲一对相互作用力时,与一对平衡力相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之后,再比较它们的不同点。如吊在电线下静止的电灯,若在电线上端剪断电线,电灯和电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时消失,但电灯受到的平衡力中的重力不会消失,所以电灯会下落。说明前者两个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而后者两个力不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另外,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受力物体上,是同种性质的力;而一对平衡力则是作用在同一个受力物体上,不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四、利用公式法创设物理情境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发掘并能利用有关的物理学知识予以解答。在进行杠杆平衡条件应用的教学时,我在讲台上举起一把杆秤问学生:你们能不能用这把杆秤测秤砣的质量?答:不能。我说:能。学生十分好奇。我问:若提纽(即支点)处到所称重物的重力作用线的距离为L1,秤砣的质量为M1,在右边加挂质量为△M的重物时,右边增加的力矩是多少?答:是△Mg·L1。问:要使杆秤重新平衡,秤砣应往外(左)移动的距离设为△L,则△L应满足什么条件?答:M1g·△L=△Mg·L1。根据等式,学生可求得该秤砣的质量为M1=(L1/△L)·△M。可知,用刻度尺测出L1的值,再在秤杆上测出任意两个整数值刻度之间的长度△L及这两刻度值的质量之差△M,即可求得秤砣的质量M1。于是,看似无法求解的问题用有关物理公式就能轻而易举得到解决。
五、利用物理学轶事创设情境
很多有关物理学的轶事生动有趣,学生乐于接受。如学习浮力知识时,可介绍曹冲称象的故事等。我在教学中讲了下面一个故事:一个青年问三个物理学家:一只船浮在湖面上,船上载有石头。现将船上的石头投入湖水中,湖中水面将上升、下降还是不变?这三个物理学家的回答分别是上升、下降和不变三种截然不同的结论。而本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是唯一的。从而告诉学生这样一个道理:对物理问题,若不经过严密的思考,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答案。这时学生纷纷提问:哪个答案正确?这时我就介绍其中一种解法,既解答了历史悬案,使学生有满足感,又使学生知道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物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充分利用各种实验手段的前提下,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对象,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活跃物理课堂气氛,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技巧。
参考文献:
[1]国家《物理课程标准》
[2]张大昌《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程改革》
【关鍵词】创设情境 优化课堂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74-01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在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层次、多角度地创设物理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导向,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下面谈谈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的几种方法。
一、利用归纳法创设情境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推理,得出物理规律。如在进行物体的惯性的教学中,分别演示一个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有惯性的实验,然后提问:哪些物体有惯性?学生就能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两种:静止和运动,从而得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的结论;再分别举两个质量显著不同的物体,在相同的条件下,比较它们运动状态改变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归纳推理,得出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且惯性大小与物体受力大小、速度大小等因素无关的结论。
二、利用归谬法创设情境
在描述物理现象时,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使用不规范甚至是谬误的语言进行的描述,这时可用归谬法等进行引导。如在回答:“子弹离开枪口后,已不再受到向前的推力,但它仍能继续向前飞行,为什么”时,有些学生回答:“由于子弹受到惯性。”教师可举例:一张桌子,质量是10kg,长是1m,这张桌子受到的重力G=mg=98N,能不能也说桌子受到质量10kg,受到1m?学生知道后两个“受到”的说法是不对的。再提问:桌子受到的重力是什么物体施加的?回答:地球。教师总结:物体受到某种作用,必须有另一个物体施加这种作用,而桌子的质量和长度各是桌子本身的一种性质,不是其他物体施加的;同样,惯性也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不是其他物体施加的,所以不能说是物体受到惯性,而应说“由于子弹具有惯性”。应用归谬法进行教学,学生对惯性现象的描述就有了正确的认识,就不会再发生这种错误的叙述了。
三、利用比较法创设物理情境
有些物理概念、性质和规律,学生往往混淆不清,难以掌握。对于这种情况,一般可采用比较法。如讲一对相互作用力时,与一对平衡力相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之后,再比较它们的不同点。如吊在电线下静止的电灯,若在电线上端剪断电线,电灯和电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时消失,但电灯受到的平衡力中的重力不会消失,所以电灯会下落。说明前者两个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而后者两个力不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另外,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受力物体上,是同种性质的力;而一对平衡力则是作用在同一个受力物体上,不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四、利用公式法创设物理情境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发掘并能利用有关的物理学知识予以解答。在进行杠杆平衡条件应用的教学时,我在讲台上举起一把杆秤问学生:你们能不能用这把杆秤测秤砣的质量?答:不能。我说:能。学生十分好奇。我问:若提纽(即支点)处到所称重物的重力作用线的距离为L1,秤砣的质量为M1,在右边加挂质量为△M的重物时,右边增加的力矩是多少?答:是△Mg·L1。问:要使杆秤重新平衡,秤砣应往外(左)移动的距离设为△L,则△L应满足什么条件?答:M1g·△L=△Mg·L1。根据等式,学生可求得该秤砣的质量为M1=(L1/△L)·△M。可知,用刻度尺测出L1的值,再在秤杆上测出任意两个整数值刻度之间的长度△L及这两刻度值的质量之差△M,即可求得秤砣的质量M1。于是,看似无法求解的问题用有关物理公式就能轻而易举得到解决。
五、利用物理学轶事创设情境
很多有关物理学的轶事生动有趣,学生乐于接受。如学习浮力知识时,可介绍曹冲称象的故事等。我在教学中讲了下面一个故事:一个青年问三个物理学家:一只船浮在湖面上,船上载有石头。现将船上的石头投入湖水中,湖中水面将上升、下降还是不变?这三个物理学家的回答分别是上升、下降和不变三种截然不同的结论。而本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是唯一的。从而告诉学生这样一个道理:对物理问题,若不经过严密的思考,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答案。这时学生纷纷提问:哪个答案正确?这时我就介绍其中一种解法,既解答了历史悬案,使学生有满足感,又使学生知道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物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充分利用各种实验手段的前提下,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对象,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活跃物理课堂气氛,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技巧。
参考文献:
[1]国家《物理课程标准》
[2]张大昌《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