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活跃物理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好的情景,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主动思考,开发学生智能,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鍵词】创设情境 优化课堂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74-01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在优化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层次、多角度地创设物理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导向,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下面谈谈创设物理教学情境的几种方法。
  一、利用归纳法创设情境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善于归纳、推理,得出物理规律。如在进行物体的惯性的教学中,分别演示一个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有惯性的实验,然后提问:哪些物体有惯性?学生就能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两种:静止和运动,从而得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的结论;再分别举两个质量显著不同的物体,在相同的条件下,比较它们运动状态改变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归纳推理,得出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且惯性大小与物体受力大小、速度大小等因素无关的结论。
  二、利用归谬法创设情境
  在描述物理现象时,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使用不规范甚至是谬误的语言进行的描述,这时可用归谬法等进行引导。如在回答:“子弹离开枪口后,已不再受到向前的推力,但它仍能继续向前飞行,为什么”时,有些学生回答:“由于子弹受到惯性。”教师可举例:一张桌子,质量是10kg,长是1m,这张桌子受到的重力G=mg=98N,能不能也说桌子受到质量10kg,受到1m?学生知道后两个“受到”的说法是不对的。再提问:桌子受到的重力是什么物体施加的?回答:地球。教师总结:物体受到某种作用,必须有另一个物体施加这种作用,而桌子的质量和长度各是桌子本身的一种性质,不是其他物体施加的;同样,惯性也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不是其他物体施加的,所以不能说是物体受到惯性,而应说“由于子弹具有惯性”。应用归谬法进行教学,学生对惯性现象的描述就有了正确的认识,就不会再发生这种错误的叙述了。
  三、利用比较法创设物理情境
  有些物理概念、性质和规律,学生往往混淆不清,难以掌握。对于这种情况,一般可采用比较法。如讲一对相互作用力时,与一对平衡力相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之后,再比较它们的不同点。如吊在电线下静止的电灯,若在电线上端剪断电线,电灯和电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时消失,但电灯受到的平衡力中的重力不会消失,所以电灯会下落。说明前者两个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而后者两个力不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另外,相互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受力物体上,是同种性质的力;而一对平衡力则是作用在同一个受力物体上,不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四、利用公式法创设物理情境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发掘并能利用有关的物理学知识予以解答。在进行杠杆平衡条件应用的教学时,我在讲台上举起一把杆秤问学生:你们能不能用这把杆秤测秤砣的质量?答:不能。我说:能。学生十分好奇。我问:若提纽(即支点)处到所称重物的重力作用线的距离为L1,秤砣的质量为M1,在右边加挂质量为△M的重物时,右边增加的力矩是多少?答:是△Mg·L1。问:要使杆秤重新平衡,秤砣应往外(左)移动的距离设为△L,则△L应满足什么条件?答:M1g·△L=△Mg·L1。根据等式,学生可求得该秤砣的质量为M1=(L1/△L)·△M。可知,用刻度尺测出L1的值,再在秤杆上测出任意两个整数值刻度之间的长度△L及这两刻度值的质量之差△M,即可求得秤砣的质量M1。于是,看似无法求解的问题用有关物理公式就能轻而易举得到解决。
  五、利用物理学轶事创设情境
  很多有关物理学的轶事生动有趣,学生乐于接受。如学习浮力知识时,可介绍曹冲称象的故事等。我在教学中讲了下面一个故事:一个青年问三个物理学家:一只船浮在湖面上,船上载有石头。现将船上的石头投入湖水中,湖中水面将上升、下降还是不变?这三个物理学家的回答分别是上升、下降和不变三种截然不同的结论。而本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是唯一的。从而告诉学生这样一个道理:对物理问题,若不经过严密的思考,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答案。这时学生纷纷提问:哪个答案正确?这时我就介绍其中一种解法,既解答了历史悬案,使学生有满足感,又使学生知道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物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充分利用各种实验手段的前提下,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对象,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活跃物理课堂气氛,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技巧。
  参考文献:
  [1]国家《物理课程标准》
  [2]张大昌《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程改革》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及近年四六级英语考试在听力理解和口语考试做出的重大调整,听说能力的提高成为学习英语的核心之一。但是尽管教师一再强调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在课堂进行听说训练时存在参与度不高,有话说不出等问题。课外自主练习时间也非常有限,有的学生很少读课文或很少练习听力。针对上述问题,作者分析了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 听说能力 英语课
期刊
【摘要】本文拟通过对甘肃省卓尼县柳林中学(系全县唯一一所普通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的问卷调查,力图使全校英语教师了解、掌握我校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需要克服的瓶颈,对整个甘肃藏区的高中英语教师在今后如何掌控、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英语课堂教学都会有很强的导向性。  【关键词】民族 英语课堂 调查问卷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
期刊
【摘要】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工程化学》作为大部分工科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状况普遍存在,实验课题单一,教学方法死板,考核方式不全面。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差异化实验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实验课题、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这几方面进行改革,以期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关键词】实验教学 差异化教学 创新能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福建工程
期刊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发生变化,混合式教学开始受到各教师的青睐。大数据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还具有多样化特点,将其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对混合式教学进行简述,并就大数据与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创新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数据 大学英语 混合式教学 创新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
期刊
【摘要】善于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的素材或情境来组织教学,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与经历,激发求知欲望与热情,启发自主思考与探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情境资源 形象化 启发性 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64-02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是高中阶段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在生物教学中“要
期刊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实施和逐渐深入,“地理核心素养”这一新的概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被提出并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就高中地理学科而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是指导学生运用学习和掌握的地理知识、方法、技能等解决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环境观和资源观,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改善。本文就地理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展开论述。【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课堂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由于理论性强、知识点多,大多数学生对于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会感觉难度大,这打击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很好的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面对这个普遍情况,亟需对物理化学的课堂与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首先对于物理化学内容的教学应该注意与学生的互动,采用一种引导和发散思维的方式;其次是在实验教学环节,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与课堂知识点相结合,在增强动手能力的同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
期刊
【摘要】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博赞所创的一种整理思路的方法,和传统的直线型记录方法不同的是,思维导图是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概念之间的联系。它是对发射性思维有效的图形思维表达的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对于零散的知识更加具有直观性、可视性以及网络逻辑化。  【关键词】写作 思维导图 小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096-02 
期刊
【摘要】英语语言学的课程作为英语专业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课程内容,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提升,更是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及科研能力的提高。但当前我国的英语语言学教学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 英语语言学 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01
期刊
【摘要】“离子反应”作为高中化学中重要的必修部分,其学习难度可想而知。研究离子反应,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研究。本文通过微观研究,将“观念建构”的教学方法融入到离子反应的教学中,能够更加科学的阐述离子反应的原理,且能够使得同学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离子反应。  【关键词】整体把握 观念建构 离子反应 微粒观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