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践路径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66896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多样化成长的需求,南京大学实施“十百千”优质课程建设计划,不断扩大优质育人资源的有效供给,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课程群。本文全面梳理了南京大学优质课程建设的内涵与实施路径,旨在为进一步推进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一流课程;课程改革;制度创新;人才培养
  一、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时代要求与实践转向
  无论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新发展格局,还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引发的深刻变革,都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教育教学的结构形态也在加快重塑,知识获取的方式、教与学的关系发生深刻变革,课程及学习资源、学习场景正在被重新定义。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也是一所大学文化与价值体系的反映,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的成效。高校应主动回应时代需求,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长期以来,课程是大学最重要的事,但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事,课程建设一定程度上处于高校工作和高等教育研究的边缘[1]。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引领下,国内一批一流大学以课程建设为轴心,自发地、大幅度地、实质性地改革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与改革逐步从边缘走向中心[2]。特别是对于一流大学而言,一套优质的课程体系是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要素,其课程应该更具研究性、个性化、通识性、跨学科性和国际化,更加体现未来引领性人才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3]。
  在国家宏观政策引领和高校内部改革需求的共同作用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在理念、内容、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一是课程建设的理念,更加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以德为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课程建设的内容,注重反映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等;三是课程建设的方法,重视教学方法创新,注重课堂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业评价改革,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四是课程建设的运行机制,强调资源整合,将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学习模式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加强资源、技术与文化支撑,同时强调多元主体参与,重视团队建设,课程建设不再是教师“单兵作战”。
  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路径探索
  南京大学具有重视课程建设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提出了课程教学“五个一”标准,即一套革新的教学大纲、一套先进适用的系列教材、一套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一支结构优化的教学梯队。随着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不断深入,學校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自我改进的核心目标,启动实施“十百千”优质课程建设计划,在继承和发扬教学传统的基础上,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和学习方式转变,优化教学过程,保障教学资源,提升课程内涵和质量,建设具有南大风格的一流本科课程教学体系。
  1.统筹规划,强化课程建设顶层设计
  当前,高校课程建设多采用项目化管理方式,条块分割且缺少系统性、综合性、整体性。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需要统筹构建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整体谋划,明确建设目标、实施原则、质量标准、建设路径等。既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又注重调动院系、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实现资源整合、结构优化和内涵提升。
  南京大学把“十百千”优质课程建设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打造十门量级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示范性精品课程、百门量级具有国内重要影响的精品教改新型课程和精品学科专业核心课程、千门量级体现南京大学先进教学水平的课程。优质课程按照“扬优、支重、扶新、去莠”的总体原则推进建设,褒扬优秀教学内容及方法,支持重点基础课程,培育各类新型教改课程,淘汰连续差评课程,涵盖了通识课、新生研讨课、通修课、学科专业课、实验课、翻转课、创新创业课等所有课程类型。
  围绕教学师资、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学效果、教学规范七大核心评价要素,建立了“学生欢迎、同行认可、校友满意”三元评价机制。在教学师资方面,强调要有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教师应具备优良师德教风,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在教学内容方面,应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规律;在教材建设方面,选、编结合,让高水平教材进课堂的同时,注重锤炼精品特色教材;在教学方法方面,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重视研究性学习;在考核方式方面,要以“学”为中心,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并辅以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在教学效果方面,要能有效达成课程教学目标,并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提升;在教学规范方面,要严格遵守教学工作基本规范,有序实施课程教学。
  同时,南京大学还构建了“千层次—百层次—十层次”逐层递进的课程建设路径,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并行,既注重整体谋划、协调推进和联动集成,又注重将重心和配套向各个学科专业下沉。作为标杆性、引领性的“十”层次、“百”层次优质课程由学校重点推进建设,强化战略前导与示范引领,打造课程品牌高地。“十”层次、“百”层次优质课程需要经过校内外专家组对课程的教学档案、授课情况、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全方位考察,符合建设要求的课程需要进一步丰富课程内涵、优化教学方式、凝练课程文化。“千”层次优质课程以院系为主体推进建设,各院系结合学科发展需要、教师与学生规模、人才培养现状与需求等情况,主动研究规划教学建设与改革的总体方向与建设重点,推动优秀教师给本科生上课、开展学生指导。在深度上,注重完善课程内容与知识体系,强化课程之间的内在一致性与衔接性;在广度上,注重不同学科领域的联结与融合、课程学习与现实生活的整合。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每年发布建设指南,各院系研究制订方案并组织教师分解任务,开展课程建设与改革。   “十百千”优质课程建设基于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全局考虑,注重统筹协调各种课程类型,将课程建设与各类教学改革任务系统集成,融合建设课程、教材、教学团队、教学学术,避免教学改革的碎片化、分散化。目前,学校已累计建设优质课程1600余门,培育建设精品教材300余部,在课程思政、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学业评价方式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丰富内涵,融通培育特色课程
  第一,价值塑造与能力提升相融通。坚持以德为先、以能为重,注重综合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科学与人文素养以及实践能力,在德智体美劳互相促进、有机融合中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强化学习内容及学习过程的意义,基于学科专业的特点设计教育内容,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及态度,促进课程学习与现实生活的整合,促进学生深层学习,提升主动学习能力,支撑学生可持续发展。南京大学将知识传授、思维启迪、价值引领作为课程育人目标,强调课程既要传授知识和技术,也要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更要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着力建设融合创新的育人课程。一方面,注重在通识教育中植根理想信念,建设“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中国经济研究”“中国法治进程”等课程,将思想引领、价值观塑造融入知识传授过程,赋予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价值追求;另一方面,融合价值引导与专业素养,围绕人、自然、社会的基本关系,建设“宇宙简史”“自然简史”“认识中国”“地球系统科学”等课程思政融合课程,通过科学研究的特性展现科学精神、通过跨学科视角体现学术思想性、通过科学家的人性光辉打动学生心灵,有机融合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4]。
  第二,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相融通。强化科教融合,推动科研优势向教学优势转化、学科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深化知识体系与外部发展环境、科研创新体系的融合,提升课程的思想性、学术性、交叉性、实践性。南京大学注重整合优质学科资源服务于课程建设,一方面,深化专业学术课程改革,通过开展本科人才培养国际化比较,对比本专业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大学的教学计划,完善各专业学科平台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推动以记忆、理解为主的学习向以应用、分析、评价、创造为主的高阶学习发展,培养学生深度的学术思维与创新思维。另一方面,积极促进交叉融合,开发化学与生命、新闻与法律、数学与经济等交叉方向全新课程,开设由文理工医不同学科教師联袂对讲“科学与人文对话”系列讲座课程,设置“地球系统科学与环境”“计算机与金融工程”“艺术与文化创意”等交叉专业方向,建设跨学科课程群,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跨学科思维。例如,物理学院的院士等高水平教师积极开展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建设,积极开设前沿讲座、导学课程、研讨课程;同时,打通电子工程、材料物理、电子信息、化学、天文与空间物理等多个专业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选修交叉专业课程;此外,国家级微结构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筹)、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以及各类科研项目向本科生开放,通过课外实践、创新训练的形式,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提升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创新形式,注重面向学生成长成才需求
  学生成长与发展是一流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课程建设应当始终坚持面向学生、尊重学生、提升学生、发展学生。南京大学“十百千”优质课程建设立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多样化成长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课程群,其内核在于推动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转变,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构建者,教师成为学习的设计者与支持者,提升学习内容的系统性与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学习成果的多样性与创造性、学习评价的社会化与多元化,以优质的内容、有效的参与形式、丰富的教学手段和评价策略促进高质量学习。其关键策略在于强化师生互动,要求课程不仅具有精心的教学设计和高超、流畅的教学方法,还需要依托教师自身的经历、体验、理性和激情,依靠知识存在的朴素状态和知识探索的鲜活过程,唤醒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造激情[5]。
  学校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改革,注重提升学生学术志向和探索新知的主动性、积极性,在知识传递、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营造师生深度交互、协作探究的生态。例如,匡亚明学院许望教授主持的“大学物理学”是一门以综合交叉为特征的大理科平台课程和以双语、交互、开放和科学化为特征的研究性课程,在课程教学中设计了研讨探究性习题、课程论文选题报告和全过程阶段测验等。文学院徐雁平教授主持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采用小班化、讨论式教学,以30人左右为1个班,课堂教学以师生互动为主,把每一堂课所须讲授的主要内容、基础知识转化为若干个问题,事先对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之后在课堂上开展研讨;作为课堂讨论的延伸,还组织课外小班讨论,对学术问题进一步深入研讨。此外,学校还探索实施“学生定制”课程机制,让本科生成为学习和自主发展的主体,依托“悦读经典计划”,由学生自发征集共同感兴趣的专题并邀请相关领域的名师围绕经典原著开设小班研讨课,师生共同深入研读经典书目,注重研读方法、学术思维的训练,重构平等对话、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以课程为载体推动构建开放性、建构性、体悟性、交互性的师生共同体[6]。课程体系更加动态灵活,课程形式不断创新。
  三、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机制创新
  1.构建教师教学动力机制,营造“追求卓越”课程教学文化
  以“邀、聘、提、扬、止”为抓手,系统性实施教师教学动力机制改革,营造以教为责、以教为乐、以教为荣的氛围,引导教师做“四有”好教师、做学生“引路人”。一是“邀”。广泛邀请海内外名师开授本科生课程,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文化。例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等开设“艺术与文化的多元阐释”通识课程,中国科学院秦大河院士带领的团队给本科生讲授“气候变化科学概论”,每年有50余位顶尖学者、一流专家走进本科生课堂。二是“聘”。在职称和岗位聘任中明确本科教学工作质与量的标准,实施“四个一视同仁”,即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一视同仁、教学项目和科研项目一视同仁、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一视同仁、教学带头人和科研带头人一视同仁;突出“四个重视”,即重视师德、重视教学、重视课堂、重视教学学术;实行“同学欢迎、同行认可、校友满意”的教学工作评价和公开课评估制度。三是“提”。建立高质量的教师教学发展支持与服务体系,构建分层分类的教学培训体系,促进不同发展阶段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加强教师教学发展支持与服务,开展教学“传、帮、带”,在名师引领下,促进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培育中青年教学骨干,传承育人精神与教学传统,建设基层教学组织。例如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了由施毅教授和桑新民教授领衔的跨学科“学习与课程创新研究中心”,推动教学理论与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相结合,设计“课立方教学支持信息系统”支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全过程,形成了贯穿电子信息类专业主干课程群的多模式教学形态。四是“扬”。构建多层次教学奖励体系,以“尊师重教月”“‘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等系列主题活动为抓手,褒扬优秀教师,推广先进教学经验,使重视教学学术成为办学新气象。五是“止”。坚守教学底线,完善教师教学工作评估评价指标及流程,建立课堂质量预警机制和“劣课”退出终止机制,形成从严治教的自觉。   2.构建学生学习动力机制,打造“主动探究”学习文化
  以“导、培、评、联、服”为抓手,系统性实施学生学习动力机制改革,唤醒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创造激情。一是“导”。建立学业导师、朋辈导师制度,给予学生全方位、全过程的个性化学业咨询与指导,形成学生“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导学队伍;建设新生研讨课、在线先修课等新生转换适应系列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我要学什么”“我应如何学”“我今后可能做什么”。二是“培”。建立研究生助教制度,帮助学生建立适应大学学习特点并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构建多样化的科研训练与创业训练体系,推广基于问题、基于项目、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加强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协作和自主学习等深度学习方法的训练,提升学习效能。三是“评”。构建以多样性与创造性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学业评价体系。在考核时间方面,改革以期末考试作为学业评价唯一依据的考核方式,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教学进度开展平时考核,增加考核频次,实施“非固定时间”考核,开展持续性评价。在考核方式方面,结合课程特点设计,综合考查学生参与特定学习经历后在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注重加强试题研究与设计,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题型设计的灵活性,提升答案的开放度;推动学生参与课程考核计划、成绩构成及比例等内容的制订,探索实施学生自定节奏的考核以及学生自评、小组内同学互评、教师点评等多主体参与的评价方式。在成绩评定方面,基于学生平时与期末学习成果综合评定,同时结合信息化平台探索教学活动与学习行为的过程记录,加强学习行为数据跟踪与挖掘。四是“联”。建立第一、第二课堂的联动支持机制,以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学科论坛及学科竞赛等为载体,推进学生自行组织、主动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激發学生内在动力。五是“服”。系统构建学业支持服务体系,开发教学管理综合平台,为学生提供便捷、具有针对性的信息推送与政策咨询服务,及时向学生反馈课程和学业信息;建立本科生学业预警机制,定期开展学生课程学习情况核查,为学业存在困难的学生提供针对性帮扶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献君. 大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J]. 高等教育研究,2014,35(2):62-69.
  [2] 徐高明,张红霞. 我国一流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突破与老问题[J]. 复旦教育论坛,2010,8(6):61-66.
  [3] 余秀兰,宗晓华. 一流大学的一流本科教育:特征与评价[J]. 江苏高教,2019(2):4-11.
  [4] 李向东. 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宇宙简史”课程建设的实践与认识[J]. 中国大学教学,2018(9):10-13.
  [5] 龚放. 大学“师生共同体”:概念辨析与现实重构[J]. 中国高教研究,2016(12):6-10.
  [6] 蔡颖蔚,邵进,郑昱. 大学师生关系之重构——
  南京大学DIY研读课程探索[J]. 中国大学教学,2018(1):76-78.
  [本文是2020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一流本科专业改革与建设研究”(编号2020SJZDAWT01)和2018年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施‘立德树人行动计划’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立项号:2018-1)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何避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意识形态说教,本文结合作者近10年的教学经验,从课堂教学改革层面,提出立足经典文本解读,构建经典与实践、理论与现实的对话场域。一方面充分发挥经典的思想潜能,以此穿透实践与现实;另一方面突出现实与理论之间的张力,以现实引导对于理论的理解,由此将课堂打造成一个充满思想张力和现实观照的对话场域。构建这一场域的目的,远非知识论层面的诉求,而是希图在对话中突破种种思想症结,
期刊
摘 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微观载体。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需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需要开展课堂变革,着力打造高阶、互动、多元评价与知行合一的课堂。此外,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定期开展集體备课也是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课堂变革;集体备课;中国税制  一、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时代背景  建设高水平
期刊
摘 要: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作为传播学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石,学科理论的创新改革是实现传播学学科教育转型的关键环节。目前,传播学理论教育存在着“西学东用”的在地化断裂和西方经典理论力有不逮的两大困境,需要从学科思维转型和华夏传播理论建构两方面着手,探讨高校传播学理论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学科改革;传播学原理;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改革  一、引言  在传播技术的加速革新推动下,整个信
期刊
摘 要:笔者结合自己在北京大学思政课上讲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经验,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的时代价值,即传播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诉求,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指明正确的方向,培养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促进学生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同时,笔者认为进一步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教学的具体路径应该包括:积极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研究工作,以科研促进教学;引入微课教学,
期刊
摘 要: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的必然要求。本研究通过科学设计调查问卷,系统调研江苏省50所高校课程思政现状,分析建设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基本规范、教学研究、教学能力、质量监测、条件保障五个方面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  关键词:课程思政;江苏高校;建设现状;发展思路  一、课程思政调查问卷设计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关于《高
期刊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对法学教育的课堂教学、课后自主学习和海外升学及研习等方面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法学教育应变革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形式,革新教学内容,以确保法学教育质量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法学教育;在线教育;社會需求;实证研究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别是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当下,我国疫情
期刊
摘 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以“相互独立条件下事件概率的计算”和“贝努利分布及其应用”两个教学案例,通过引入大量的生活常识、耳熟能详的谚语、搭建知识结构体系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用概率的眼光解读未知的世界,用统计的方法指导工作与生活。在关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情感价值塑造的同时,将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精神、家国情怀、人生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润物细
期刊
摘 要:在面向中文专业必修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或是面向其他专业选修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当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相同篇名的文学作品,需要教师在讲解这类文学作品时自觉引入“同名作品串联法”。以梁代萧绎的《采莲赋》为例,论述“同名作品串联法”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主要有彰显作品突出特色、勾勒文体演化轨迹和管窥文学母题特质。  关键词:“同名作品串联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萧绎;《采莲
期刊
摘 要: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三全育人”,促进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强化协同育人效果,是当前专业课程改革提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溶盐于汤”“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设计一整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符合各个专业特点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成为当前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最重要的环节。本文结合编制地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的实践,探讨构建一套基于专业认证模式,可评、
期刊
摘 要:慕课是“互联网+教育”的新产物,是一种新的知识传播模式。在当前的传播语境中,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受传者四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构成慕课的知识传播系统,构建师生共同体是慕课的知识传播逻辑与路径,理应成为慕课发展的动力和目标。本文结合“哲学、文化与人生智慧”慕课课程调查问卷和“中国大学MOOC”后台管理数据,提出从激发师生共同体活力、加强平台建设及与高校教育体系有机融合三个方面提升慕课的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