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如今是一个热门话题。为什么要建立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建到什么程度算是建成呢?我想从一个可操作、可检验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是办可选择的教育。
如果一种教育是不能够选择的,一切都是既定的、唯一的、一统的,这就谈不上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教育可以自由选择了,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也就建成了,学生也就可望真正实现个性化的充分的发展。
多样性是世界的本来面貌,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天空需要翱翔的苍鹰,大海需要腾跃的海豚,丛林需要呼啸的雄师,草原需要奔腾的骏马。可选择是生物多样性的本质要求。
历史几千年,环球几万里,人类社会有叱咤风云的六国封相,也有鸡鸣狗盗之徒;有努力脱欧、把自己称为“政治动物”的英国保守党领袖,也有身在朝廷却对政治毫无兴趣的“吃货”;有令人敬仰的科学家,也有白痴、天才、音乐家;有工作狂式的职业经理人,也有奉闲云野鹤为生活旨趣的“仙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选择是人类多样性的本质要求。
有一种广为人知的理论叫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一位叫做加德勒的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他发现人类有七种彼此相对独立的智能(即语言能力、逻辑—数学能力、音乐能力、身体活动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和探索心灵的能力),每个人的潜能各不相同。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人思维缜密、对数字十分敏感,有些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有些人思维流畅、文采飞扬,但要全知全能却很难。
具体到某一个单项智能,又分许多不同的情况。譬如说,语言能力又可细分为听说读写四个维度,有的人善于倾听但是说不好,有的人口吐莲花但是写不好,有的人妙笔生花但是不善于说,也有人听说读写俱佳。后来,法国医生布洛卡为此找到了生理依据,他发现,在人的大脑中存在与听说读写相对应的功能区,医学上称为“布洛卡区”。可选择是个性化的本质要求。
总之,办可选择的教育,是社会充分发展,个人充分发展的本质要求。
從外部关系说,可选择的教育首先是一种权利,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
曾经有一段时间,上大学是有身份限制的,规定有些人不能上大学,现在有的地方不能择校,用电脑来派位。听上去是很现代化的名词,其实和用“石头剪子布”的办法来决策本质上有相同之处。两三个人用“石头剪子布”的办法决定取舍,人多了怎么办?电脑派位,这是多数人的“石头剪子布”。依靠“石头剪子布”来决定的,可能是事关人生甚至终身的事情。某种意义上,人的基本权利被偶然性剥夺了。
办可选择的教育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则。权利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因为资源有限,每个人实现自己权利的空间有限。怎样既能使权利得到保障,又能使有限的资源实现合理分配呢?这就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则。高考是一种规则。人人都希望上大学,人人都希望上好大学,但是不可能。于是就有了考试,人人有参加考试的权利,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凭实力说话,这就是规则。尽管存在很多问题,但大家觉得高考是合理的,是到目前为止相对最合理的办法。许多竞争性领域会乱象丛生,就是因为没有合理的规则。
办可选择的教育需要创新机制。规则是一种限制,怎样才能尽可能地实现人的选择权呢?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通过机制创新为人们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权利创造条件。超市是一大发明,被称为近百年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超市不僅是一种供需之间的完美配合,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选择性需要,而且是一种非常民主的、尊重人格的销售方式。在超市里,不管是总统还是平民,也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货架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童叟无欺,不会嘲笑你,也不会讨好你。超市,就是在买卖公平的规则下找到的一种高效、人性的商业销售模式。可选择的教育同样需要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找到好的办法、好的模式,增加教育的可选择性。
办可选择的教育还需要有效的工具。很多愿望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缺乏好的工具,不一定能如愿以偿。这是一个专业化水平高低的问题,也是一个科学决策的问题。比如,在新高考方案中增加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对于改进人才培养方式、选拔优秀人才的初衷来说,无疑是好的,但如果没有合适的评价工具就可能徒劳无功。对于学科知识的测量,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探索和经验,已经相对成熟了,但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目前我们还没有良好的工具。而在没有合适工具的情况下,进行选择、进行区分就可能是盲目的。这是教育研究的任务,需要提高教育研究的专业化水平。对于教育决策来说,研制科学有效的工具是政策有效实施的必要保证。
从内部关系说实现教育的选择权要增加可选择的机会。
首先要促进学校的丰富多样,如若千校一面,就算学校再多,选择权也还是无所着落。而要想有丰富多样的学校,关键在于放权,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没有办学的自主权,哪来丰富多样的学校。所以,现在我们要让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中国学校和国际合作办学,等等,都有平等的发展空间,才会有不同学校的共同发展,然后让每个人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实现教育的选择权必须允许对学习内容进行选择。排在第一层次的是对学科、专业的选择。新高考改革方案中,允许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特长选择不同的学科,这是很大的进步。但现在要实现内容的自由选择,难度还很大。比如,大学转专业非常困难。现在很多高中毕业生在报考大学专业时非常盲目,搞不清楚所选专业是学什么的,将来是干什么的,等到明白了,又发现跟自己的理解相差很大,甚至风马牛不相及,希望转专业,但是又不能转。专业和考分绑得死死的,管理水平严重滞后。
第二层次当然是课程。选修课现在倒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概念了,但大多停留于象征性水平,很少能从保障学生权利的高度来建设。2001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课程政策,据说新一轮高中课程标准修订进一步放大了课程选择的空间,如何将国家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使选修课程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不仅有课程建设能力的问题,更有观念的问题。
第三个层次是对教材的选择。教材本来是教师用来讲课的例子,张老师喜欢用这个例子,李老师喜欢用那个例子,看他自己对内容、对学生怎么理解。要实现教材的可选择性,就需要下放教材编写、出版的权利,要有得选。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教材的百花齐放和竞争提高。
第四个层次是练习的自由选择。练习的目的是内化知识、形成技能,是为学生服务的,但现在练习经常被异化为管理的要求,或者应试的工具。很多学生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消耗于单调低效的练习当中。我们需要从以学生为中心、为学习而设计练习的角度重新制定练习体系,把练习的选择权交给学生。
实现教育的选择权还必须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任何一个社会、组织机构都有它的组织形式,学校当然有它的组织形式,班级、小组、座位、活动组合等,是学校最基本、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现在很多家长不仅努力选学校,而且努力选班级、选老师,最后还要选小组、选座位。可不可以呢?管理规定大都是不可以的。我知道有一个学校做了这么一件事情,把教师做了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分配,所有班级教师的基本信息全都贴在黑板上公开展示,开学之前,家长和学生去选。家长一看,这个班有强有弱,那个班也是有强有弱,没有非进哪个班不可的必要。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广泛运用,为办可选择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网络化、大数据、云技术、可穿戴技术、智能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一定会为教育的可选择性提供更多的可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讲了一句很好的话,“办好每一所学校”。还有一句好话,“教好每一个学生”。 我认为讲的最好的一句话是,“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好学校绝不是一样的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也绝不是用一个标准培养和评价学生。我们现在不许择校,实是无奈之举,也是学校单一化、雷同化的结果。理想的状态恰恰是,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鼓励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理想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适合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可自由选择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怎样为不同的人提供适合的教育,理应是教育人的不懈追求。
(作者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2016年年会的演讲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 鄢志勇)
如果一种教育是不能够选择的,一切都是既定的、唯一的、一统的,这就谈不上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教育可以自由选择了,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也就建成了,学生也就可望真正实现个性化的充分的发展。
多样性是世界的本来面貌,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天空需要翱翔的苍鹰,大海需要腾跃的海豚,丛林需要呼啸的雄师,草原需要奔腾的骏马。可选择是生物多样性的本质要求。
历史几千年,环球几万里,人类社会有叱咤风云的六国封相,也有鸡鸣狗盗之徒;有努力脱欧、把自己称为“政治动物”的英国保守党领袖,也有身在朝廷却对政治毫无兴趣的“吃货”;有令人敬仰的科学家,也有白痴、天才、音乐家;有工作狂式的职业经理人,也有奉闲云野鹤为生活旨趣的“仙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选择是人类多样性的本质要求。
有一种广为人知的理论叫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一位叫做加德勒的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他发现人类有七种彼此相对独立的智能(即语言能力、逻辑—数学能力、音乐能力、身体活动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和探索心灵的能力),每个人的潜能各不相同。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人思维缜密、对数字十分敏感,有些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有些人思维流畅、文采飞扬,但要全知全能却很难。
具体到某一个单项智能,又分许多不同的情况。譬如说,语言能力又可细分为听说读写四个维度,有的人善于倾听但是说不好,有的人口吐莲花但是写不好,有的人妙笔生花但是不善于说,也有人听说读写俱佳。后来,法国医生布洛卡为此找到了生理依据,他发现,在人的大脑中存在与听说读写相对应的功能区,医学上称为“布洛卡区”。可选择是个性化的本质要求。
总之,办可选择的教育,是社会充分发展,个人充分发展的本质要求。
從外部关系说,可选择的教育首先是一种权利,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
曾经有一段时间,上大学是有身份限制的,规定有些人不能上大学,现在有的地方不能择校,用电脑来派位。听上去是很现代化的名词,其实和用“石头剪子布”的办法来决策本质上有相同之处。两三个人用“石头剪子布”的办法决定取舍,人多了怎么办?电脑派位,这是多数人的“石头剪子布”。依靠“石头剪子布”来决定的,可能是事关人生甚至终身的事情。某种意义上,人的基本权利被偶然性剥夺了。
办可选择的教育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则。权利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因为资源有限,每个人实现自己权利的空间有限。怎样既能使权利得到保障,又能使有限的资源实现合理分配呢?这就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则。高考是一种规则。人人都希望上大学,人人都希望上好大学,但是不可能。于是就有了考试,人人有参加考试的权利,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凭实力说话,这就是规则。尽管存在很多问题,但大家觉得高考是合理的,是到目前为止相对最合理的办法。许多竞争性领域会乱象丛生,就是因为没有合理的规则。
办可选择的教育需要创新机制。规则是一种限制,怎样才能尽可能地实现人的选择权呢?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通过机制创新为人们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权利创造条件。超市是一大发明,被称为近百年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超市不僅是一种供需之间的完美配合,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选择性需要,而且是一种非常民主的、尊重人格的销售方式。在超市里,不管是总统还是平民,也不管是将军还是士兵,货架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童叟无欺,不会嘲笑你,也不会讨好你。超市,就是在买卖公平的规则下找到的一种高效、人性的商业销售模式。可选择的教育同样需要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找到好的办法、好的模式,增加教育的可选择性。
办可选择的教育还需要有效的工具。很多愿望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缺乏好的工具,不一定能如愿以偿。这是一个专业化水平高低的问题,也是一个科学决策的问题。比如,在新高考方案中增加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对于改进人才培养方式、选拔优秀人才的初衷来说,无疑是好的,但如果没有合适的评价工具就可能徒劳无功。对于学科知识的测量,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探索和经验,已经相对成熟了,但对于综合素质评价目前我们还没有良好的工具。而在没有合适工具的情况下,进行选择、进行区分就可能是盲目的。这是教育研究的任务,需要提高教育研究的专业化水平。对于教育决策来说,研制科学有效的工具是政策有效实施的必要保证。
从内部关系说实现教育的选择权要增加可选择的机会。
首先要促进学校的丰富多样,如若千校一面,就算学校再多,选择权也还是无所着落。而要想有丰富多样的学校,关键在于放权,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没有办学的自主权,哪来丰富多样的学校。所以,现在我们要让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中国学校和国际合作办学,等等,都有平等的发展空间,才会有不同学校的共同发展,然后让每个人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实现教育的选择权必须允许对学习内容进行选择。排在第一层次的是对学科、专业的选择。新高考改革方案中,允许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特长选择不同的学科,这是很大的进步。但现在要实现内容的自由选择,难度还很大。比如,大学转专业非常困难。现在很多高中毕业生在报考大学专业时非常盲目,搞不清楚所选专业是学什么的,将来是干什么的,等到明白了,又发现跟自己的理解相差很大,甚至风马牛不相及,希望转专业,但是又不能转。专业和考分绑得死死的,管理水平严重滞后。
第二层次当然是课程。选修课现在倒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概念了,但大多停留于象征性水平,很少能从保障学生权利的高度来建设。2001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课程政策,据说新一轮高中课程标准修订进一步放大了课程选择的空间,如何将国家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使选修课程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不仅有课程建设能力的问题,更有观念的问题。
第三个层次是对教材的选择。教材本来是教师用来讲课的例子,张老师喜欢用这个例子,李老师喜欢用那个例子,看他自己对内容、对学生怎么理解。要实现教材的可选择性,就需要下放教材编写、出版的权利,要有得选。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教材的百花齐放和竞争提高。
第四个层次是练习的自由选择。练习的目的是内化知识、形成技能,是为学生服务的,但现在练习经常被异化为管理的要求,或者应试的工具。很多学生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消耗于单调低效的练习当中。我们需要从以学生为中心、为学习而设计练习的角度重新制定练习体系,把练习的选择权交给学生。
实现教育的选择权还必须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任何一个社会、组织机构都有它的组织形式,学校当然有它的组织形式,班级、小组、座位、活动组合等,是学校最基本、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现在很多家长不仅努力选学校,而且努力选班级、选老师,最后还要选小组、选座位。可不可以呢?管理规定大都是不可以的。我知道有一个学校做了这么一件事情,把教师做了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分配,所有班级教师的基本信息全都贴在黑板上公开展示,开学之前,家长和学生去选。家长一看,这个班有强有弱,那个班也是有强有弱,没有非进哪个班不可的必要。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广泛运用,为办可选择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网络化、大数据、云技术、可穿戴技术、智能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一定会为教育的可选择性提供更多的可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讲了一句很好的话,“办好每一所学校”。还有一句好话,“教好每一个学生”。 我认为讲的最好的一句话是,“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好学校绝不是一样的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也绝不是用一个标准培养和评价学生。我们现在不许择校,实是无奈之举,也是学校单一化、雷同化的结果。理想的状态恰恰是,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鼓励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发展理想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适合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可自由选择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怎样为不同的人提供适合的教育,理应是教育人的不懈追求。
(作者系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2016年年会的演讲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 鄢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