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口尝尝梨子的味道

来源 :湖北教育·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n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着火啦!老师,楼道里要着火啦……”
  “老师,不好了,什么都看不见了,楼道里都是烟!”
  ……
  放学的铃声刚落下,我正在教室里催促磨蹭的孩子快点收拾东西到楼道里站队,已在外面的孩子却接二连三地跑进来喊“着火了”。
  我忙冲出教室。只见楼道里烟雾弥漫,孩子们叽叽喳喳乱作一团,有的兴奋地叫喊,有的来回乱窜;有的惊恐地捂着鼻子,有的缩着脖颈发呆。这情况,是要爆炸吗?我心里虽已又惊又恐,在孩子们面前却还得镇定自若。“怎么回事?”“老师,老师,是巩沣震,他把灭火器打开了。”“对,是他喷的雾!”……
  唉,顾不上批评他,我快步走到壁橱前,打开门,查看里面的灭火器——灭火器还在,只是上面的保险销不见了。我吼到:“巩沣震,你把保险销弄哪去了?”他神态自若地跑过来,伸手递给了我。这孩子闯了祸,还不知道惭愧,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安上保险销,我开始了训话:“你想干什么啊!没事你弄灭火器干什么!伤到同学怎么办……”我的连珠炮还没完,他却在一边嘟囔开了:“我就是想看看灭火器怎么用,我想亲自试一试……”“你不知道这有危险吗?这是能试着玩的吗?”“老师,你不是说‘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吗?”好家伙,还会拿我说过的话反驳我呢!
  面对这个有轻微智障的男孩,我忽然冷静了下来。是呀,孩子天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老师在很多时候以条件不够、班额大等诸多原因搪塞孩子或者说搪塞自己的教育情怀,很多事情都只停留在讲解的层面上,没有让孩子亲身实践。就像这个灭火器,我刚刚在班会课上用精美的PPT跟孩子们讲了如何使用、有何威力。我想,那一刻,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已被点燃了,可是我却在放学的铃声中硬是捂住了这求知的火焰,想要掐灭。但是我掐灭了那些懂事的孩子的求知之“火”,却没掐灭这“不懂事”孩子的好奇之“火”。
  想到这里,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懂事?在我们大人要“懂事”的孩子时,扼杀了孩子多少求知欲和好奇心,扼杀了多少实践创新的火花?这样的教育是真教育吗?想到这里,我重新打开壁橱,坚决地拿出了灭火器。“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孩子们面面相觑,没有声音。我再次温和地说道:“我想让你们都亲口尝尝梨子的味道,你们不愿意?不愿意那就算了。”“老师,我想试。”“我也想!我也想!”孩子们的眼里闪闪发光,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一个个兴奋得像脱缰的小马。我顾不上时间已晚,指导每一个孩子轮流观看灭火器,并亲自试验使用了灭火器。楼道里满是烟雾没有着火,孩子们的求知之“火”却熊熊燃起。
  我庆幸,班里还有个坚持要亲口尝尝梨子味道的孩子——有个敢实践的孩子,真好。那一刻,是他,教育了我;是他,唤醒了我——教育,就要点燃孩子的求知欲。从今天起,我要做一个点燃教育之火的人,做一个点亮智慧的人,让孩子们像欢快的小马,奔驰在希望的田野上……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县第三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期刊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期刊
开放性试题的基本特征是:题目条件不确定,求解问题不指明,解答方法多元化,答案多元不唯一.计算题的开放性、实验题的开放性和填空简述类开放题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下面举例赏析
我把你的作品当作我认识世界的窗口。不管这纷扰的世间从你那儿夺去什么,或者是强加在你身上什么,只要见一眼你的文字,我便知道,你是一个怎样睿智却又恬淡的人,正如你的名字
奶奶的房间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膏药味,仿佛用鼻子就能尝到苦涩的中药,但细细闻着也能嗅出其中透出的红豆汤的香味。“这人一老,各种各样的毛病就来了。”奶奶捶着肩,笑着解释
技法导航考场作文,虽然一般是文体不限,但大多还是写记叙文和议论文。议论文想得高分不易,因为要有说理能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很多同学选择了记叙文。而记叙文,又以写叙事
期刊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一、
期刊
对于学生而言,兴趣和好奇心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学生的自主探究往往源自于问题,而知识体系的丰富和问题的解决也会带给学生满足感.对于教师而言,创设问题情境,要具有启发性,难